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3532发布日期:2018-11-07 21:4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即交变的电流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自从发现电流通过导线发生热效应后,世界上便出现了很多从事研究制造电热器的发明家。1890年,瑞典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一台感应熔炼炉——开槽式有芯炉;1893年,美国出现了电熨斗雏形;1909 年,电灶的出现实现了从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1916年,美国人发明了闭槽有芯炉,电磁感应技术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

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器,具有效率低,保温能力差,散热快而且外部的保护措施差,成本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其能够大大提高其加热效率以及保温能力,并且增强其外部的保护措施,使其工作的安全性更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包括罐体、第一保温棉层、电磁线圈、绝缘板、软启动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罐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罐体横向设置,所述第一保温棉层绕罐体侧面设置,所述电磁线圈环绕设置在第一保温棉层外侧,所述电磁线圈绕罐体侧面设置,所述电磁线圈的间距为 85mm;

所述绝缘板环绕设置在电磁线圈外侧,所述绝缘板两端分别到达罐体的左端面以及右端面,所述绝缘板之间的间距为110mm,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罐体外部,所述软启动器设置在控制器顶部,所述电磁线圈通过软启动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棉层外侧设置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电磁线圈间隙位置上,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可以实时监测电磁线圈周围的温度,防止出现温度过高,影响电磁线圈工作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喇叭状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进料电磁阀,所述进料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可以通过进料电磁阀来控制向罐体内加料,更加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出料电磁阀,所述出料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路连接,可以通过出料电磁阀来控制罐体向外卸料,更加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外侧设置第二保温棉层,进一步提高罐体的保温能力,提高该设备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两侧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分别于罐体左端面以及右端面相接,用于固定放置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通过设置第一保温棉层以及电磁线圈依次包围在罐体外侧,不仅不会影响电磁加热的效果,而且改善设备表面以及工作环境的温度,人体可触摸,大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有力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减少了传统的降温设施费用,创造更加绿色、节能、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通过设置电磁线圈的间距,使电磁加热的效率更好;通过设置绝缘板,增强了外部的保护措施,防止电磁线圈的线体长时间使用出现破损导致漏电等情况,影响设备的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软启动器,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出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控制器以及软启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罐体;2、第一保温棉层;3、电磁线圈;4、绝缘板;5、软启动器;6、控制器;7、温度感应器;8、进料口;9、进料电磁阀;10、出料口;11、出料电磁阀;12、第二保温棉层;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电磁感应电加热器,

包括罐体1、第一保温棉层2、电磁线圈3、绝缘板4、软启动器5以及控制器6,罐体1呈圆柱状结构,罐体1横向设置,第一保温棉层2绕罐体1侧面设置,电磁线圈3环绕设置在第一保温棉层2外侧,电磁线圈3绕罐体1侧面设置,电磁线圈3的间距为85mm;

绝缘板4环绕设置在电磁线圈3外侧,绝缘板4两端分别到达罐体1的左端面以及右端面,绝缘板4之间的间距为110mm,控制器6设置在罐体1外部,软启动器5设置在控制器6顶部,电磁线圈3通过软启动器5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

第一保温棉层2外侧设置温度感应器7,温度感应器7位于电磁线圈3间隙位置上,温度感应器7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可以实时监测电磁线圈3周围的温度,防止出现温度过高,影响电磁线圈3工作的情况;

罐体1顶部设置有喇叭状的进料口8,进料口8处设置进料电磁阀9,进料电磁阀9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可以通过进料电磁阀9来控制向罐体1内加料,更加方便操作;

罐体1底部设置出料口10,出料口10处设置出料电磁阀11,出料电磁阀 11与控制器6电路连接,可以通过出料电磁阀11来控制罐体1向外卸料,更加方便操作;

罐体1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外侧设置第二保温棉层12,进一步提高罐体1的保温能力,提高该设备的加热效率;

罐体1两侧设置支撑架13,支撑架13分别于罐体1左端面以及右端面相接,用于固定放置该设备;

通过设置第一保温棉层2以及电磁线圈3依次包围在罐体1外侧,不仅不会影响电磁加热的效果,而且改善设备表面以及工作环境的温度,人体可触摸,大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有力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减少了传统的降温设施费用,创造更加绿色、节能、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通过设置电磁线圈3的间距,使电磁加热的效率更好;通过设置绝缘板4,增强了外部的保护措施,防止电磁线圈3的线体长时间使用出现破损导致漏电等情况,影响设备的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软启动器5,实现平滑启动,降低启动电流,避免启动过流跳闸。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