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827发布日期:2019-04-09 21:04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开关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X射线机采用自锁按键作为开机键使用,但自锁按键存在以下问题,设备突然断电(区域停电或者电源插头被拉掉),不能自行复位,而电源恢复正常时又会使设备直接上电,使用体验较差,X射线机作为医疗设备,其应用对象大多为就医患者,应避免其发生上述状况。

若X射线机采用非自锁按键作为开机键使用,则需要做一些为了防止其误动作和抖动的消抖处理;通常消抖工作是由可编程的单片机完成的,但如果要对开机键进行消抖,此时单片机还没上电,没有进入到工作状态是无法进行消抖的,因此需要其他的方式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当X射线机使用非自锁开关作为开机键时,在X射线机上电之前就解决开关抖动和误操作,从而避免造成X射线机异常开机工作;为此,提供了一种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外部电源J1、微动开关S-ON、微动开关S-OFF、第一电阻R112、第二电阻R113、电容EC5、第一继电器RL1、第二继电器RL2、第一电源单元U1和第二电源单元U2;

所述外部电源J1的正极与微动开关S-ON的一端连接,微动开关S-ON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1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12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接点1和公共触点3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接点2和第二继电器RL2的常闭触点4连接;第二继电器RL2的公共触点3与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4通过电容EC5与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连接;电容EC5上并联有第二电阻R113;第一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5与外部电源J1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公共触点6与微动开关S-OFF的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7与开机判断电路U5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8与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外部电源J1的正极与第一电源单元U1的IN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U1的OUT端与第二电源单元U2的IN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U1的GND端以及第二电源单元U2的GND端均与微动开关S-OFF的一端连接并接地;微动开关S-OFF的另一端与关机读取电路U4连接;

所述外部电源J1的正极以及第一电源U1的IN端均与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接点1连接;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接点2与关机执行电路U3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继电器RL1的公共触点6与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8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8与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5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公共触点3与调试判断电路U6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8与第三继电器RL3的公共触点6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线圈两端外接电源J24。

进一步地,考虑到安装尺寸,为了在拥有同样电容值的情况下占用空间更小,所述EC5为极性电容;第一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4与电容EC5的正极连接,不同的电容值对应不同的延迟时间,应用性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R112的阻值可调;所述电容EC5的容值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电源J1电压为15V。

进一步地,第一电源单元U1的输出电压为5V;第二电源单元U2的输出电压为3.3V。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J24电压为1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机使用非自锁开关作为开机键,在X射线机上电之前就已经解决了开关抖动和误操作的问题,该开关消抖自锁电路利用电容能够存储电荷的特点,将电容并联在继电器上,延迟继电器上电吸合;在使用时,可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值,设置所需的延迟上电时长,保证操作者对开机键的动作超过固定长度的时间,开机键才能生效,从而避免因开关抖动和不小心触碰造成的X射线机异常开机工作。同时将开关串联在继电器的线圈接点上,并与该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并联,以达到继电器线圈通电后电路自锁的目的,进一步地避免了误操作。综上,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成本低、效果好、并且稳定性高,宜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抖自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X射线机新型消抖自锁电路及开/关机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在X射线机上电前开关的消抖自锁电路,包括外部电源J1、微动开关S-ON、微动开关S-OFF、第一电阻R112、第二电阻R113、电容EC5、第一继电器RL1、第二继电器RL2、第一电源单元U1和第二电源单元U2。

第一继电器RL1包括线圈、RL1-1触点组(公共触点3、常闭触点4和常开触点5)和RL1-2触点组(公共触点6、常闭触点7和常开触点8),线圈的两端分别为线圈接点1和线圈接点2。

第二继电器RL2包括线圈、RL2-1触点组(公共触点3、常闭触点4和常开触点5)和RL2-2触点组(公共触点6、常闭触点7和常开触点8),线圈的两端分别为线圈接点1和线圈接点2。

微动开关S-ON的一端与外部电源J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1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12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接点1和公共触点3均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4与电容EC5的正极连接,电容EC5的负极连接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电容EC5上并联有第二电阻R113;第一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5与外部电源J1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接点2通过第二继电器RL2的常闭触点4和公共触点3与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连接。其中,上述外部电源J1采用15V。当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不通电时,公共触点3与常闭触点4连接;当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通电时,第一继电器RL1的开关翻转使公共触点3与常开触点5连接。

第一继电器RL1的常闭触点7与X射线机控制管理电路中的开机判断电路U5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公共触点6与微动开关S-OFF的一端及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8均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8与第三继电器RL3的常开触点5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公共触点3与调试判断电路U6连接;第一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8与外部电源J1的接地端及第三继电器RL3的公共触点6均连接;第三继电器RL3的线圈两端外接电源J24。其中,上述电源J24采用15V。

外部电源J1的正极与第一电源单元U1的IN端(即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U1的OUT端(即输出端,输出5V)与第二电源单元U2的IN端连接;第一电源单元U1的GND端(即接地端)以及第二电源单元U2的GND端分别与微动开关S-OFF的一端连接;微动开关S-OFF的另一端与X射线机控制管理电路中的关机读取电路U4连接;

外部电源J1的正极与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接点1连接;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接点1还与第一电源U1的IN端连接;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接点2与X射线机控制管理电路中的关机执行电路U3连接;

第一电源单元U1的GND端以及第二电源单元U2的GND端均接地,第二电源单元U2的OUT端输出3.3V标准电压,供X射线机控制管理电路中所有需要3.3V的电路使用。

上述开机判断电路U5、关机读取电路U4、关机执行电路U3以及调试判断电路U6均为现有X射线机中使用的电路(如图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按下微动开关S-ON后,电容EC5会将电流分走一部分,第一继电器RL1并不会立即通电,其上的电压在缓慢上升,公共触点3仍和常闭触点4连通,外部电源J1继续通过第一电阻R112给电容EC5充电,直至第一继电器RL1上的电压达到阈值(即达到通电电压),公共触点3上的开关发生翻转,使得常开触点5吸合(即公共触点3与常开触点5连通),与其同时,公共触点6上的开关也发生翻转,使得常开触点8吸合(即公共触点6与常开触点8连通)。公共触点3与常开触点5连通后,与常开触点5连接的外部电源J1继续给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供电,线圈反过来又保持常开触点5吸合,电路自动保持持续通电的状态(即达到自锁);因公共触点6的开关发生翻转,与常闭触点7连接的开机判断电路U5,会判断此为正常的开机信号,进而由主控电路控制X射线机开机运行。

从按下微动开关S-ON到第一继电器RL1通电的时间长度可根据设备需求通过调节电容EC5和第一电阻R112的数值来实现,微动开关S-ON按下至规定时长后,松手,微动开关S-ON立即断开。

若要关机,则按下微动开关S-OFF,关机读取电路U4导通,同时将关机信号传输至关机执行电路U3中,关机执行电路U3导通使得第二继电器RL2的线圈通电,此时,第二继电器RL2公共触点3上的开关发生翻转,第二继电器RL2上与第一继电器RL1线圈接点2连接的常闭触点4断开,上述消抖自锁电路断开,第一继电器RL1的线圈断电,公共触点3和公共触点6的开关分别翻转至常闭触点4和常闭触点7处,X射线机断电关机。

电源J24是供X射线机调试检修时用的,电源J24用外置15V供电后,第三继电器RL3吸合,第一电源单元U1和第二电源单元U2自动上电,而第一继电器RL1不会动作,系统检测不到开机信号,自动进入调试检修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