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耦低通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4752发布日期:2018-12-07 22:1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耦低通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耦电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耦低通电路。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既需要光耦隔离又需要传输频率信号的电子电路中,通常需要使用高速光耦来实现,虽然能实现隔离和传输频率信号的作用,但是不能限定较低的频率阈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耦低通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耦低通电路,包括光耦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运算放大器U2B,所述光耦U1的LED正极连接频率信号输入电路input,所述光耦U1的光电管正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极连接电源VCC,且电源VCC与光耦U1的光电管正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R2,所述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且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之间设置有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相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电源VCC之间。

进一步,所述光耦U1的LED负极连接电线接地端GND1。

进一步,所述第四电阻R4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之间连接电线接地端GND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光耦U1将频率信号输入电路input所输入的频率信号进行隔离,然后调整光耦U1次级上拉电阻的阻值,使期望的频率阈值转换为一定的电压阈值,此电压阈值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反比,再通过运算放大器U2B对输入频率信号所对应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筛选,使高于期望电压阈值的信号输出,低于电压阈值的信号截止,从而实现低于期望频率阈值的信号输出,高于期望频率阈值的信号截止,所以既能隔离和传输频率信号,又能灵活设置频率阈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光耦低通电路,包括光耦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运算放大器U2B,所述光耦U1的LED正极通过导线连接频率信号输入电路input,所述光耦U1的光电管正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电源VCC,且电源VCC与光耦U1的光电管正极和运算放大器U2B的正极之间设置有第二电阻R2,所述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通过导线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且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之间设置有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通过导线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导线连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负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电源VCC之间。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光耦U1的LED负极通过导线连接电线接地端GND1。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电阻R4与光耦U1的光电管负极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电线接地端GND2。

结合上述的一种光耦低通电路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光耦U1将频率信号输入电路input所输入的频率信号进行隔离,然后调整光耦U1次级上拉电阻的阻值,使期望的频率阈值转换为一定的电压阈值,此电压阈值与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反比,再通过运算放大器U2B对输入频率信号所对应的电压阈值进行比较筛选,使高于期望电压阈值的信号输出,低于电压阈值的信号截止,从而实现低于期望频率阈值的信号输出,高于期望频率阈值的信号截止,所以既能隔离和传输频率信号,又能灵活设置频率阈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