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03667发布日期:2020-02-11 14:1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壳体通常包括边框、背板和内衬,内衬通常为塑胶材质,边框和背板二者中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陶瓷材质,组装时,边框和背板与内衬粘接或者卡接以构成壳体,然而,边框和背板与内衬粘接或者卡接时,与塑胶材质的内衬结合性较差,在用户使用上述电子设备的过程中边框和背板与内衬之间容易发生开胶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以避免边框和背板与内衬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提高边框和背板与内衬结合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具体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该壳体用于电子设备,包括塑胶内衬和外壳,具体的,该外壳又包括边框和位于边框的一个敞口端的背板,其中,边框和背板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陶瓷材质。为了增大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结合的可靠性,避免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本实施例中,塑胶内衬与边框之间以及塑胶内衬与背板之间均具有纳米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即塑胶内衬与外壳之间具有纳米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而一体式结构的壳体中,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均更大,因而,能够避免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的问题,提高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结合的可靠性。

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大边框与背板之间的缓冲,避免跌落时陶瓷材质的部件破裂,在具体设置边框和背板时,边框和背板的交接处可以具有缓冲体,缓冲体与边框和背板均贴合。在边框和背板的交接处缓冲体与边框和背板均贴合,即缓冲体封堵了边框与背板交接处的间隙,所以,缓冲体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缓冲体的设置也能够防止纳米注塑形成塑胶内衬时塑胶溢出到壳体的外观面,还能防止外界灰尘等进入壳体的内侧。

具体设置上述缓冲体时,边框可以具有用于与上述背板配合的第一台阶面,背板与上述边框连接的一端形成有连接面,缓冲体位于上述第一台阶面与上述连接面之间。第一台阶面包括相交且互成角度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冲体可以位于第一壁面与背板之间;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缓冲体可以位于第二壁面与背板之间;再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与背板之间均可以具有缓冲体。缓冲体位于第一壁面与背板之间或者位于第二壁面与背板之间时,既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设置也较为简便;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与背板之间均具有缓冲体时,缓冲体在边框与背板的两处接触面之间均能够起到缓冲作用,缓冲效果更好。

缓冲体的具体构成不做限制,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可以包括粘贴于边框上的双面胶;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可以包括涂覆于边框上的胶水层,双面胶和胶水层作为缓冲体,设置时操作均较为简单易行;再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可以包括塑胶层,为了增大塑胶层与边框之间的结合力,塑胶层与边框可以具有纳米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为了进一步增大背板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背板具有朝向塑胶内衬的倒扣结构,塑胶内衬具有与倒扣结构密封配合的卡钩,背板与塑胶内衬一体式结构的同时,又有上述倒扣结构与卡钩的卡接,使得背板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进一步增大。

为了进一步增大边框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边框上背离其与背板交接处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第二台阶面,塑胶内衬具有用于与第二台阶面密封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边框朝向塑胶内衬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陷部,或者,边框朝向塑胶内衬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凸起部,或者,边框朝向塑胶内衬的表面同时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和多个第二凸起部,上述几种技术方案中,均增大了边框与塑胶内衬的结合面积,因而能够增大边框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具体提供了一种上述壳体的制作方法,该技术方案中,制作上述壳体时,可以先将边框和背板进行拼接,然后将拼接后的边框和背板放入模具中进行塑胶纳米注塑,在边框和背板的内侧一体成型出塑胶内衬。采用该技术方案制作的壳体为一体结构,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之间的结合力均更大,因而,能够避免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的问题,提高边框和背板与塑胶内衬结合的可靠性。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增大边框与背板之间的缓冲,在拼接边框和背板前,可以在边框用于与背板拼接的部位形成缓冲体。

在边框上形成上述缓冲体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塑胶纳米注塑工艺在边框或者背板上注塑形成塑胶层以形成缓冲体,在边框或者背板上纳米注塑形成塑胶层,相应的边框或者背板与塑胶层为一体结构,结合力更强;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边框用于与背板拼接的部位或者背板用于与边框拼接的部位涂覆胶水形成缓冲体,还可以在边框用于与背板拼接的部位或者背板用于边框拼接的部位粘贴双面胶形成缓冲体,以胶水层或者双面胶作为缓冲体,缓冲体在对应的边框或者背板上的设置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壳体的分解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外壳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外壳与塑胶内衬配合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外壳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外壳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外壳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外壳与塑胶内衬的分解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背板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边框与塑胶内衬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采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备壳体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外壳;

11-边框;

111-第一台阶面;

1111-第一壁面;

1112-第二壁面;

112-第二台阶面;

1121-第三壁面;

1122-第四壁面;

12-背板;

121-连接面;

122-倒扣结构;

1201-第一部;

1202-第二部;

2-塑胶内衬;

21-卡钩;

22-第一凸起部;

3-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壳体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的内部元件,以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壳体通常包括边框11、连接于边框11一个敞口端的背板12和设置于边框11以及背板12内侧的塑胶内衬2,具体的,边框11和背板12通常一个为金属材质,另一个为陶瓷材质,例如:边框11为金属材质,背板12为陶瓷材质,或者,边框11为陶瓷材质,背板12为金属材质。边框11、背板12和塑胶内衬2采用分件设计,部件之间通过胶水粘接或者扣位连接,而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中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的结合可靠性均较差,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壳体中相互结合的部件之间容易发生开胶脱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等。请参照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侧的塑胶内衬2,其中,外壳1包括具有敞口的边框11和位于上述边框11的敞口端的背板12,边框11和背板12一个为金属部件,另一个为陶瓷部件,具体的,为了使壳体中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结合的可靠性更强,避免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塑胶内衬2与边框11之间以及塑胶内衬2与背板12之间均为纳米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这种结构下,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更大,结合的可靠性更强,因而,能够避免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的情况出现。

边框11和背板12二者中一个为陶瓷部件,而陶瓷部件与外界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破裂,为了保护陶瓷部件,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可以在外壳1拼装过程中容易与外界发生碰撞的陶瓷部件的衔接处设置缓冲体3,即在边框11与背板12的交接处设置缓冲体3,以增大边框11与背板12之间的缓冲,从而避免跌落时陶瓷材质的部件破裂,显然,缓冲体3与边框11及背板12均是贴合的,而缓冲体3与边框11和背板12均贴合,使缓冲体3能够封堵边框11与背板12交接处的间隙,使得缓冲体3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纳米注塑时塑胶溢出到壳体的外观面,同时防止外部灰尘等进入壳体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缓冲体3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请继续参照图4,边框11具有互成角度且相交的第一壁面1111和第二壁面1112,第一壁面1111和第二壁面1112构成用于与上述背板12配合的第一台阶面111,缓冲体3可以位于上述第一壁面1111与背板12之间,此时,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连接的一端上与第一壁面1111相对的面为连接面121,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缓冲体3可以位于上述第二壁面1112与背板12之间,此时,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连接的一端上与第二壁面1112相对的面为连接面121,连接面121可以平行于第二壁面1112;再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缓冲体3可以为l形,第一壁面1111和第二壁面1112与背板12之间均具有缓冲体3,此时,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连接的一端上其与第一壁面1111和第二壁面1112相对的面均为连接面121。缓冲体3位于第一壁面1111或者第二壁面1112与背板12之间时,其设置更为简便,第一壁面1111和第二壁面1112与背板12之间均具有缓冲体3时,边框11与背板12有接触的部位均有缓冲体3隔离,缓冲效果更好。具体的,第一壁面1111可以与第二壁面1112互相垂直。

上述缓冲体3的具体构成不做限制,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3可以为粘贴于边框11或者背板12上的双面胶;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3可以为涂覆于边框11或者背板12上的胶水层,即双面胶和胶水层可以作为缓冲体3;再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体3可以包括塑胶层,为了增大塑胶层与其结合的部位之间的结合力,塑胶层与边框11或者背板12之间可以具有纳米注塑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即塑胶层与边框11或者背板12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7所示,具体设置上述背板12时,为了进一步增大背板12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增大外壳1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一种实现方式中,背板12上朝向塑胶内衬2的一侧可以具有倒扣结构122,塑胶内衬2则具有与倒扣结构122密封配合的卡钩21,在背板12与塑胶内衬2为一体式结构的基础上,加之上述倒扣结构122与卡钩21的卡接,能够使得背板12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面积更大,结合力更大。具体的,背板12可以包括位于边框11敞口端的第一部1201和与边框11的一边位于同一端的第二部1202,第一部1201与第二部1202一体连接。请继续参照图7,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倒扣结构122可以位于背板12的第二部1202远离其第一部1201的一端,当然,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如图8所示,倒扣结构122也可以位于第二部1202的其他位置或者位于第一部1201;卡钩21与倒扣结构122对应设置。

为了进一步增大边框11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进而增大外壳1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如图9所示,在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边框11上背离其与背板12交接处的一端具有互成角度且相交的第三壁面1121和第四壁面1122,第三壁面1121和第四壁面1122构成用于与塑胶内衬2配合的第二台阶面112,塑胶内衬2具有用于与第二台阶面112密封配合的第一凸起部22,具体的,第三壁面1121可以与第四壁面1122互相垂直。在另一个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边框11朝向塑胶内衬2的表面可以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图中未示出),或者多个第二凸起部(图中未示出),再或者,边框11朝向塑胶内衬2的表面同时形成有多个凹陷部和多个第二凸起部,塑胶内衬2通过纳米注塑成形于边框11和背板12的内侧,注塑材料,即塑胶,会与边框11以及背板12的内壁无缝隙结合,因此,当边框11朝向塑胶内衬2的表面形成有凹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时,塑胶内衬2在成形于边框11上时,会形成与对应的凹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配合的结构,从而能够增大塑胶内衬2与边框11的结合面积,进而增大塑胶内衬2与外壳1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10所示,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壳体的制作方法,具体的,采用该制作方法制作上述壳体时,包括步骤s102:将背板12拼接于边框11的敞口处;步骤s103:将拼接后的边框11和背板12放入模具中进行塑胶纳米注塑,从而在边框11和背板12的内侧一体成型出塑胶内衬2,制备出上述壳体。采用该方法制作的壳体为一体结构,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之间的结合力均更大,因而,能够避免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连接后容易开胶脱落的问题,提高边框11和背板12与塑胶内衬2结合的可靠性。为了增大边框11与背板12之间的缓冲,在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执行步骤s101:在边框11用于与背板12拼接的部位形成缓冲体3,而在边框11上形成上述缓冲体3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塑胶纳米注塑工艺在边框11上注塑形成塑胶层以形成上述缓冲体3,也可以在边框11用于与背板12拼接的部位涂覆胶水形成缓冲体3,还可以在边框11用于与背板12拼接的部位粘贴双面胶形成缓冲体3;通过塑胶纳米注塑工艺在边框11上注塑形成缓冲体3的方式,形成的缓冲体3与边框11为一体结构,缓冲体3与边框11之间的结合力更强;通过在边框11上涂覆胶水或者粘贴双面胶形成缓冲体3的方式,缓冲体3的设置更为简单。

再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拼接的部位形成缓冲体3,在背板12上形成上述缓冲体3也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塑胶纳米注塑工艺在背板12上注塑形成塑胶层以形成上述缓冲体3,也可以在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拼接的部位涂覆胶水形成缓冲体3,还可以在背板12用于与边框11拼接的部位粘贴双面胶形成缓冲体3。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