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3575发布日期:2020-01-07 11:4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磁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磁能,使发热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电磁加热装置,其结构基本都是金属管外面绕设线圈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存在热量分布不均匀、电磁场对外辐射的问题,使得发热管表面积不能充分利用、电磁辐射对外做功的不利影响,严重时导致发热管局部温度过高、机箱发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受热均匀、热利用率高及具有自身电磁屏蔽作用的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导线和两根及两根以上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呈阵列排列;所述导线穿过金属管内部形成至少一圈线圈,和/或所述导线穿过金属管内部及外部形成至少一圈线圈。

所述导线在各个金属管的管内穿设一次。

所述导线在各个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均穿设一次。

所述金属管包括一列左边管、一列右边管及位于所述左列管和右列管之间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至少为一列。

所述导线在左列管的管内穿设一次,在右列管的管内穿设一次,在中间管的管内穿设两次。

所述导线在左列管的管内穿设两次,管外穿设一次;在右列管的管内穿设两次,管外穿设一次;在中间的管内穿设三次,在管外穿设一次。

所述导线包括穿设于金属管内的管内导线部,所述管内导线部与所述金属管平行设置。

所述导线还包括穿设于金属管内的管外导线部,所述管外导线部与所述金属管平行设置。

所述金属管阵列排列的截面为方形或多边形或环形。

所述导线为防水导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导线与金属管呈平行设置,感应电磁场轴向分布均匀,金属管能够均匀的发热;且导线穿设在金属管的内部,有效克服了现有电磁加热装置电磁辐射大的缺点,使其自身具有电磁屏蔽的作用;

2)本发明既可用于气体加热,也可用于液体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将阵列金属管置于风道外壳内或待加热的液体中,气体和液体可从金属管的管内外通过,增大了换热面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线在两根金属管内穿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线在多根金属管内穿设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导线在两根金属管内外穿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线在多根金属管内穿设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导线在多根金属管内穿设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导线在多根金属管内外穿设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导线在多根金属管内外穿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多边形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环形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导线1和金属管2,所述金属管2可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该金属管呈阵列排列,所述金属管由导磁金属材料制成,该导线穿过金属管内部形成至少一圈线圈,和/或导线穿过金属管内部及外部形成至少一圈线圈;

导线穿设好之后,将导线的两端与一电磁感应加热电源电连接,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电源采用市面可直接购买的普通变频电源,具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该电磁感应加热电源用于为感应线圈提供交变变电,使得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

优选的,所述导线位于所述金属管管内的部分为管内导线部11,所述管内导线部与金属管相平行设置,两个金属管内导线部通过第一连接部13相连,所述导线位于所述金属管管外的部分为管外导线部12,该管外导线部与金属管相平行设置,所述管内导线部和管外导线部通过第二连接部14相连;

导线与金属管平行设置,感应电磁场的轴向分布均匀,金属管能够均匀的发热,有效克服了现有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辐射大、受热不均匀、热利用率低的缺点;本装置既可用于空气加热和液体加热,当用于空气加热时,将整个阵列管置于风道外壳内,空气从金属阵列管的内外通过,不仅换热面积大,且发热均匀;当用于液体加热时,导线采用防水导线,将阵列管放入至液体中进行投入式加热,具有发热均匀、热效率高、电磁屏蔽效果的优点。

以下实施例中对导线在在金属管内的穿设方式或在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的穿设方式进行详细描述,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导线在金属管内或金属管内外的穿设方式并不是唯一的穿设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导线穿设。

实施例2

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导线1和金属管2,本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导线在两根金属管或两根以上金属管完成在金属管内穿设一次或在金属管内外各穿设一次的操作;

如图1所示,所述导线在两根金属管的管内穿设一次形成管内线圈,具体的,导线的一端从一根金属管的上端口穿入,下端口穿出,再从另一金属的下端口穿入,上端口穿出形成一圈线圈,重复上述操作可在两根金属管内形成多圈线圈;

如图2所示,所述导线在多根金属管的管内各穿设一次形成管内线圈,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共设置了十二根,十二根金属管呈三排四列方形阵列排布,具体的,该导线的一端从一根金属管的上端口穿入、下端口穿出,再从另一根金属的下端口穿入、上端口穿出,按照如此穿设方法将导线依次穿过各个金属管内形成一圈线圈;

如图3所示,所述导线在两根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具体的,所述导线的一端从其中一根金属管的下端头穿入金属管管内,从该根金属管的上端头穿出,然后再沿着该根金属管的管外折回至下端头处,完成导线在该根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的操作,最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导线继续在另外一根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即使得导线在两根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形成一圈线圈;当然,同样的穿设方法也适用导线在多根金属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的操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3

如图4-7所示,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导线1和多根金属管2,多根金属管包括左边管21、右边管22及中间管23,所述左边管21设置一列,所述右边管22设置一列,所述中间管23设于所述左边管和右边管之间,该中间管23设置的数量为至少一列,本实施例中金属管共设置了十六根,且呈四排四列方形阵列排布;

所述导线1穿设在所述多根金属管的管内形成管内线圈,该导线1在左列管内穿设一次,该导线在右列管中穿设一次,该导线在中间管内穿设两次,以具体的,导线从第一排左列管内穿出后,穿进第一排第一列中间管,再从第一排第一列中间管内返穿回来,即在第一排第一列的中间管内穿设了两次,然后导线穿进第一排第二列中间管,再从第一排第二列中间管内返穿回来后进入第一排右列管,然后再将导线从第一排右列管穿入第二排右列管内,导线在第二排、第三排及第四排金属管内的穿设方式同导线在第一排的穿设方式一样,故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的,导线1还可在穿设在多根金属管的内外形成管内外线圈,即该导线在左列管内穿设一次,该导线在右列管中穿设一次,该导线在中间管内穿设两次的基础上,该导线还在所有金属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具体的,导线按照上述的穿设方式已经在一列四排左列管内穿设一次,一列四排右列管内穿设一次,在两列四排中间管内穿设两次之后,将导线从第四排左列管的管外返折回来,再穿入第四排左列管内,即完成了在第四排左列管的管内管外各穿设一次的操作,按照同样的方式将导线从第四排第一列中间管、第四排第二列中间管及第四排右列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当导线从第四排右列管管内穿出后,从第三排右列管内穿出,再将导线从第三排右列管管外穿设后穿入第三排第二列中间管内,按照同样的方式将导线从第三排第二列中间管、第三排第一列中间管,第三排左列管的管内和管外各穿设一次,最后按照相同的穿设方式完成导线在第二排、第一排金属管内的管内和管外的穿设操作。

实施例4

如图8-9所示,一种阵列管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导线1和多根金属管2,为了适应不同情况的应用场所,该金属管阵可设置为多边形阵列结构或环形阵列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多变形金属管阵包括两排一列左列管、三排三列中间管及两排一列右列管,该导线在左列管中穿设两次,在右列管中穿设两次,在第一排第一列、第三排第一列、第一排第三列、第三排第三列的中间管内穿设四次,在第二排第一列、第二排第三列的中间管内穿设两次,在第一排第二列、第三排第二列的中间管内穿设三次,在第二排第二列的中间管内穿设六次;

本实施例中环形金属管阵包括围设成环形的六个边部金属管24和位于六个边部金属管中间的一个中心金属管25,优选的,导线在边部金属管内穿设三次,导线在中心金属管穿设六次;导线在多边形金属管阵或在环形金属管阵内的具体穿设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导线在金属管内的穿设方式,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