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铸铝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994发布日期:2020-02-18 15:0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铸铝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特别是一种电热水器用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水器铸铝电加热器,其通常包括有铸铝换热体、发热管和换热管,发热管设于铸铝换热体内、其电气接线端穿出铸铝换热体,换热管的中部设于铸铝换热体内、并盘绕于发热管的外侧,换热管的两端穿出铸铝换热体、并分别安装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换热管通过铸铝换热体吸收发热管产生的热量,换热管与铸铝换热体全面、紧密的接触能有效确保换热效率,但是受铸铝工艺限制,换热管与铸铝换热体之间难免存在气泡,影响换热效率,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分体式铸铝电加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体式铸铝电加热器,其包括有上压盖、铸铝换热体、下压盖和至少1根电热管。

所述铸铝换热体为矩形块状结构,铸铝换热体的正面边部和背面边部分别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边部,铸铝换热体的正面和背面位于环形挡边部的内侧为过水凹槽,铸铝换热体上位于环形挡边部的内侧具有1个或多个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将铸铝换热体正面和背面的2个过水凹槽连通。

铸铝换热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通同一过水凹槽、或各连接通1个过水凹槽,所述进水口外设有进水接头、出水口外设有出水接头,铸铝换热体四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换热体边孔。

所述电热管包括有电热管主体、设于电热管主体两端的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电热管主体包埋于铸铝换热体内。

所述上压盖为矩形板状结构,上压盖的边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上盖边孔,上压盖的背面具有1条或多条凸起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上盖水路隔离条部盘绕布置。

所述下压盖为矩形板状结构,下压盖的边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下盖边孔,下压盖的背面具有1条或多条凸起的下盖水路隔离条部,下盖水路隔离条部盘绕布置。

边部螺栓穿过上压盖的上盖边孔、铸铝换热体的换热体边孔和下压盖的下盖边孔,将上压盖、铸铝换热体和下压盖依次对齐连接,铸铝换热体正、背面的环形挡边部与上压盖和下压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垫圈;上压盖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抵接铸铝换热体正面的过水凹槽的槽底面,下压盖的下盖水路隔离条部抵接铸铝换热体背面的过水凹槽的槽底面,上压盖通过上盖水路隔离条部和下压盖通过下盖水路隔离条部与铸铝换热体相结合形成通过过水孔连通的换热水腔,换热水腔分别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压盖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和下压盖的下盖水路隔离条部的侧面为斜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铸铝换热体的过水凹槽内具有沿换热水腔布置的散热凸筋。

再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上压盖的边部附近具有凸起的上盖环形条部,下压盖的边部附近具有凸起的下盖环形条部,所述上盖环形条部与铸铝换热体的环形挡边部之间、以及下盖环形条部与铸铝换热体的环形挡边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垫圈延伸至所述间隙内。

又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铸铝换热体的环形挡边部上具有环形插槽,所述密封垫圈具有卡于环形插槽内的环形插片部。

更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压盖的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上盖中孔,铸铝换热体的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换热体中孔,下压盖的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下盖中孔,中部螺栓穿过上压盖的上盖中孔、铸铝换热体的换热体中孔和下压盖的下盖中孔,将上压盖、铸铝换热体和下压盖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热管通电加热,冷水由铸铝换热体的进水接头进入铸铝换热体的过水凹槽内沿换热水腔流动,由铸铝换热体的出水接头流出,实现水体换热,输出热水。本实用新型中,铸铝换热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通同一过水凹槽时,可设置2个或2个以上过水孔,再配合换热水腔的水流路径,以实现铸铝换热体内各处换热水腔内的水体均能流动为目的,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铸铝换热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连接通1个过水凹槽时,设置1个过水孔即可实现铸铝换热体的2个过水凹槽内换热水腔的连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电加热器由上压盖、铸铝换热体和下压盖采用分体式组装构成,水体流动的通道——换热水腔设于铸铝换热体内,实现水体与铸铝换热体直接接触,具有易于制造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形成换热水腔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和下盖水路隔离条部的侧面进一步为斜面,起到分散水流压力、稳定水体流速、减少水体涌动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铸铝换热体上的凸筋具有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垫圈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4,一种分体式铸铝电加热器,其包括有上压盖1、铸铝换热体2、下压盖3和3根电热管4。

所述铸铝换热体2为矩形块状结构,铸铝换热体2的正面边部和背面边部分别具有凸起的环形挡边部21,所述环形挡边部21上具有环形插槽,铸铝换热体2的正面和背面位于环形挡边部21的内侧为过水凹槽22,铸铝换热体2上位于环形挡边部21的内侧具有1个过水孔23,所述过水孔23将铸铝换热体2正面和背面的2个过水凹槽22连通。

铸铝换热体2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通铸铝换热体2正面的过水凹槽22、出水口连接通铸铝换热体2背面的过水凹槽22,所述进水口外设有进水接头5、出水口外设有出水接头6,铸铝换热体2四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换热体边孔24、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换热体中孔26。

所述电热管4包括有电热管主体、设于电热管主体两端的正极接头41和负极接头42,所述电热管主体包埋于铸铝换热体2内。

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所述上压盖1为矩形板状结构,上压盖1的边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上盖边孔14、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上盖中孔16,上压盖1的背面具有多条凸起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11,上盖水路隔离条部11盘绕布置、其侧面为斜面。

结合参考图2和图4,所述下压盖3为矩形板状结构,下压盖3的边部具有多个竖向设置的下盖边孔34、中部具有竖向设置的下盖中孔36,下压盖3的背面具有多条凸起的下盖水路隔离条部31,下盖水路隔离条部31盘绕布置、其侧面为斜面。

中部螺栓9穿过上压盖1的上盖中孔16、铸铝换热体2的换热体中孔26和下压盖3的下盖中孔36,边部螺栓7穿过上压盖1的上盖边孔14、铸铝换热体2的换热体边孔24和下压盖3的下盖边孔34,将上压盖1、铸铝换热体2和下压盖3依次对齐连接。

具体参考图2,铸铝换热体2正、背面的环形挡边部21与上压盖1和下压盖3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垫圈8;上压盖1的边部附近还具有凸起的上盖环形条部12,下压盖3的边部附近还具有凸起的下盖环形条部32,所述上盖环形条部12与铸铝换热体2的环形挡边部21之间、以及下盖环形条部32与铸铝换热体2的环形挡边部2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垫圈8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间隙内、另一端具有卡于环形挡边部21的环形插槽内的环形插片部81。

具体参考图2,上压盖1的上盖水路隔离条部11抵接铸铝换热体2正面的过水凹槽22的槽底面,下压盖3的下盖水路隔离条部31抵接铸铝换热体2背面的过水凹槽22的槽底面,上压盖1通过上盖水路隔离条部11和下压盖3通过下盖水路隔离条部31与铸铝换热体2相结合形成通过过水孔23连通的换热水腔20,铸铝换热体2的过水凹槽22内具有沿换热水腔20布置的散热凸筋25,换热水腔20由铸铝换热体2正面的过水凹槽22连接通进水口、由铸铝换热体2背面的过水凹槽22连接通出水口。

本实施例的铸铝电加热器在使用时,电热管4通电加热,冷水由铸铝换热体2的进水接头5进入铸铝换热体2正面的过水凹槽22内,沿铸铝换热体2正面的过水凹槽22内的换热水腔20流动,经过过水孔23进入铸铝换热体2背面的过水凹槽22内,继续沿铸铝换热体2背面的过水凹槽22的换热水腔20流动,水体此流动过程中吸收铸铝换热体2的热量而升温,最后由铸铝换热体2的出水接头6流出。本实施例的铸铝电加热器通过上盖水路隔离条部11和下盖水路隔离条部31,实现延长换热水腔20的作用,使进入铸铝换热体2内的水体充分吸收热量,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