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786发布日期:2020-06-17 01:2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ptc加热器主要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构成,该类型ptc发热体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当遇风机故障停转时,因无法充分散热,其功率会自动急剧下降,此时加热器的表面温度维持在居里温度左右,从而不致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因其极佳的安全性能,目前在行业内广泛应用。当装配ptc加热器时,需将其与固定件连接。电源端子装配在固定件上,并通过导线与ptc加热器连接。在使用固定件时我们发现,与ptc两电极连接的两根导线需从固定件两侧绕至固定件顶部后才能汇合,这样会导致装配完成后的导线有一部分无法固定,增加装配难度,且在使用中导线脱落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包括固定件以及与固定件连接的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发热体以及连接在发热体两侧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远离发热体的一侧还固定有加强筋;所述ptc加热器顶部连接有过渡连接段和两片电极;所述过渡连接段及电极插入固定件底部;所述固定件本体包括加热器连接座、连接在加热器连接座顶部的端子固定座、以及连接在端子固定座顶部的装配座,所述加热器连接座内设置有贯通孔,所述固定件底部侧面设置有螺孔,螺孔与贯通孔连通,过渡段侧面也设置有前述螺孔位置相对应的螺孔,采用螺丝插入螺孔将ptc加热器固定在固定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主体截面呈下大上小的梯形,梯形中上部小于电极片的主体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孔为三段式,其底部截面为长方形,中部截面为梯形,顶部截面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连接座相对的两侧其一设置有温控器插槽,另一侧设置有导线槽,加热器连接座另外一侧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贯通孔连通;所述端子固定座相对的两侧各具有一端子容置槽,两端子容置槽各自与贯通孔连通;装配座顶部设置有一固定销。

进一步的,端子固定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线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两端子容置槽内各自设置有一个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与电极连接,温控器插槽所在侧的电源端子连接有一导线,该导线连接设置在温控器插槽内的温控器,导线槽所在侧的电源端子连接有另一导线,该导线连接一熔断器后自导线固定槽穿入后与温控器插槽所在侧接出的导线汇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ptc加热器和固定件通过外大内小贯通孔以及螺丝固定,连接稳定,同时,加热器外侧采用两根加强筋对加热器上的散热片进行加固,使其不易变形弯折。导线固定槽设计能够固定其中一根导线,并可令该导线自固定槽处汇入另一侧,从而与另一根导线汇合后进行固定。温控器插槽和导线槽设计能够固定两侧导线、熔断器和温控器,从而提高本品整体装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取下固定件的ptc加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件上装配有导线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后视图。

图7为图4的右视图。

图8为图7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4的左视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固定件的ptc加热器,包括固定件a以及与固定件连接的ptc加热器5,所述ptc加热器5包括发热体501、连接在发热体两侧的散热片502,所述散热片远离发热体的一侧还固定有加强筋503。ptc加热器5顶部连接有过渡连接段504和两片电极505,电极顶部连接有连接片506。过渡连接段504及电极505插入固定件a底部。加热器连接座1一侧设置有螺孔104,螺孔与贯通孔连通,ptc加热器过渡段侧面也设置有前述螺孔104位置相对应的螺孔507,将螺丝插入螺孔后再与ptc加热器侧面固定。

如图4-图11所示,固定件自下而上包括加热器连接座1、端子固定座2、装配座3。其中,加热器连接座1内设置有贯通孔101,贯通孔用于插入ptc加热器的电极和过渡连接段。电极顶端自贯通孔穿出,部分进入端子固定座中,用于与电源端子连接。

具体的说,贯通101孔整体呈外大内小的梯形,梯形中上部略小于电极片的主体宽度,由于固定件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制成,电极片在插入贯通孔时会受到贯通孔中上部内壁的压力,从而达到越插越紧的效果,提高连接稳定性。具体的说,贯通孔为三段式,其底部截面为长方形用于容纳电极片505底部过渡段504,中部截面为梯形,用于容纳电极片主体,顶部截面为长方形,用于容纳电极片顶部的连接片506。

加热器连接座一侧设置有温控器插槽102,该插槽上具有开口105,便于自开口观察温控器6状况和接线情况。加热器连接座另一侧设置有导线槽103,用于容纳导线7及熔断器8。温控器插槽102与导线槽103位于加热器连接座相对的两侧上,这两侧均不是设置有螺孔的侧面。温控器插槽和导线槽设计能够固定两侧导线、熔断器和温控器,从而提高本品整体装配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端子固定座2比加热器连接座窄,且其相对的两侧具有端子容置槽201,两个端子容置槽各自与贯通孔连通,ptc加热器的两个电极各与一根导线连接。端子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导线固定槽202,该导线固定槽用于固定其中一根导线,该导线自固定槽处可汇入端子固定座另一侧,从而与另一根导线汇合后进行固定。

如图8所示,装配时,温控器6设置在温控器插槽102内,该侧端子容置槽201内设置有一电源端子9,该电源端子与加热器的其中一个电极连接,电源端子接出的导线7与温控器连接。如图11所示,装配时,导线槽103所在侧的端子荣置槽201内设置有一电源端子9,该电源端子与加热器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电源端子接出的导线与熔断器8连接后再绕入导线固定槽202后与另一侧的导线汇合。

装配座3位于固定件上部,其顶部设置有一固定销301,用于装配固定件。

装配本ptc加热器时,将ptc加热器的电极片插入贯通孔中,电极片顶部连接片自贯通孔露出,两连接片分别位于两个端子容置槽内,将螺丝穿入加热器连接座的螺孔中连接加热器。两连接片分别与两根导线连接,第一根导线7与熔断器8连接后绕进导线槽中再穿出,自导线固定槽穿过和与温控器6连接的第二根导线7汇合后再缠绕固定。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