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9614发布日期:2020-06-26 22:5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监测控制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无线电的参与,无线电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其主要以电磁波形式发射,故需要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对其进行监测、控制工作,避免不明无线电干扰正常的无线电传输。

现有的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在使用时,不易对显示屏进行环绕式的调节操作,使得其显示的范围小,灵活性不佳,并且不能通过夹持机构对显示屏背部的电源线进行夹持操作,使得其在显示屏进行调节时,易出现线缆散乱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在使用时,不易对显示屏进行环绕式的调节操作,使得其显示的范围小,灵活性不佳,并且不能通过夹持机构对显示屏背部的电源线进行夹持操作,使得其在显示屏进行调节时,易出现线缆散乱的现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且壳体的正面环绕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安装有卡块,且第一导轨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卡块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内侧均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壳体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的形状与第二导轨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导轨与显示屏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的内侧包括有第一活动板,且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轴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板,且第二活动板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框,所述活动轴与第一导轨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靠近固定框的中心处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内壁安装有固定齿,且活动环与第二活动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导轨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一活动板呈倾斜状分布于第一导轨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环通过伸缩杆与固定框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环关于第二活动板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通过卡块、卡槽与第一导轨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导轨通过螺栓与壳体构成可拆卸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显示屏之间为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的作用,使得其能够配合第二导轨完成对显示屏的传送工作,便于显示屏能够沿着导轨组的周围进行滑动,增大显示屏对该无线电监测控制仪监测控制的内容进行显示的范围,替代传统显示屏处于固定不变的位置造成显示范围小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导轨构成弹性结构的第一活动板的作用,使得显示屏沿着导轨组进行滑动时,能够下压翘起的第一活动板,使得其抬起与其末端连接的第二活动板,则第二活动板对活动环进行推动,呈张开状,便于对显示屏背部连接的线缆进行收纳处理,当显示屏脱离第一活动板后,则活动环复位,完成对线缆的夹持工作,避免其出现凌乱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块、卡槽与第一导轨构成卡合结构的第二导轨的作用,当需要对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进行拼接操作时,则将其两者分别设置有卡块、卡槽的一端进行卡接,并再将螺栓将导轨组与壳体进行旋扭、紧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内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显示屏;3、第一导轨;4、夹持机构;401、第一活动板;402、活动轴;403、第二活动板;404、固定框;405、活动环;406、第一弹簧;407、第二弹簧;408、固定齿;409、伸缩杆;5、安装板;6、卡块;7、第二导轨;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包括壳体1、显示屏2、第一导轨3、夹持机构4、第一活动板401、活动轴402、第二活动板403、固定框404、活动环405、第一弹簧406、第二弹簧407、固定齿408、伸缩杆409、安装板5、卡块6、第二导轨7和卡槽8,壳体1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2,且壳体1的正面环绕有第一导轨3,第一导轨3的一端安装有卡块6,且第一导轨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导轨7,第二导轨7的一端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与卡块6之间为卡合连接,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7的内侧均安装有夹持机构4,壳体1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5。

进一步的,第一导轨3的形状与第二导轨7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导轨3与显示屏2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导轨3配合第二导轨7完成对显示屏2的传送工作,便于显示屏2能够沿着导轨组的周围进行滑动,增大显示屏2对该无线电监测控制仪监测控制的内容进行显示的范围。

进一步的,夹持机构4的内侧包括有第一活动板401,且第一活动板401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402,第一活动板40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弹簧406,活动轴40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活动板403,且第二活动板403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框404,活动轴402与第一导轨3之间为活动连接,固定框404的内壁连接有伸缩杆409,且伸缩杆409靠近固定框404的中心处连接有活动环405,活动环405的内壁安装有固定齿408,且活动环405与第二活动板403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二活动板403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弹簧407。

进一步的,第一活动板401通过第一弹簧406与第一导轨3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一活动板401呈倾斜状分布于第一导轨3的内侧,当显示屏2沿着导轨组进行滑动时,能够下压翘起的第一活动板401,使得其抬起与其末端连接的第二活动板403,则第二活动板403对活动环405进行推动,呈张开状,便于对显示屏2背部连接的线缆进行收纳处理。

进一步的,活动环405通过伸缩杆409与固定框404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环405关于第二活动板403的中轴线对称,显示屏2脱离第一活动板401后,使得第二活动板403同步复位,故活动环405外壁连接的由两段杆体及弹簧体构成的伸缩杆409同步复位,则完成活动环405对线缆的夹持操作。

进一步的,第二导轨7通过卡块6、卡槽8与第一导轨3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导轨3通过螺栓与壳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当需要对第一导轨3及第二导轨7进行拼接操作时,则将其两者分别设置有卡块6、卡槽8的一端进行卡接,并再将螺栓将导轨组与壳体1进行旋扭、紧固处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7两者分别设置有卡块6、卡槽8的一端进行卡接,再将螺栓将导轨组与壳体1进行旋扭、紧固处理,随后,将显示屏2安装于壳体1的正面处,并将其输出端插接至导轨组的内侧,然后,人工拖动显示屏2,使得其沿着导轨组滑动,且当显示屏2滑动至夹持机构4处,并对翘起的第一活动板401下压,使得其抬起与其末端连接的第二活动板403,则第二活动板403对活动环405进行推动,呈张开状,便于对显示屏2背部连接的线缆进行收纳处理,最后,显示屏2脱离第一活动板401后,使得第二活动板403同步复位,故活动环405外壁连接的由两段杆体及弹簧体构成的伸缩杆409同步复位,则完成活动环405对线缆的夹持操作,且便于使用者处于多个方位完成对该无线电监测控制仪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监测控制工作内容的观察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电监测控制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显示屏2之间为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3的作用,使得其能够配合第二导轨7完成对显示屏2的传送工作,便于显示屏2能够沿着导轨组的周围进行滑动,增大显示屏2对该无线电监测控制仪监测控制的内容进行显示的范围,替代传统显示屏2处于固定不变的位置造成显示范围小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弹簧406与第一导轨3构成弹性结构的第一活动板401的作用,使得显示屏2沿着导轨组进行滑动时,能够下压翘起的第一活动板401,使得其抬起与其末端连接的第二活动板403,则第二活动板403对活动环405进行推动,呈张开状,便于对显示屏2背部连接的线缆进行收纳处理,当显示屏2脱离第一活动板401后,则活动环405复位,完成对线缆的夹持工作,避免其出现凌乱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块6、卡槽8与第一导轨3构成卡合结构的第二导轨7的作用,当需要对第一导轨3及第二导轨7进行拼接操作时,则将其两者分别设置有卡块6、卡槽8的一端进行卡接,并再将螺栓将导轨组与壳体1进行旋扭、紧固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