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7915发布日期:2020-10-20 12:1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交换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网络交换机在使用时一般都通过水晶头进行网线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但标准性高,而且方便快捷。但是由于现有交换机通常都具有较多的网线接口,因此常常需要连接多条网线,由于网线具有较高的柔性,在使用过程容易出现网线之间相互缠绕的问题,这将不便于使用者后续重新插拔或连接网线;并且,现有水晶头其抗拉扯能力较弱,使用者在不小心拉扯到网线后,很容易造成网线与交换机之间松动脱开,从而影响网络的运行,并给使用者代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交换机,以避免网线在交换机位置出现相互缠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包括: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均设置有用于与交换机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插接结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所述固定梁上排列设置有若干卡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内侧的插接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片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凸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片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槽设置成圆形且设有开口,并且开口尺寸小于卡线槽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的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与固定梁的内侧,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加强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换机,包括有壳体和上述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配合的第二插接结构,所述壳体前端对应所述固定梁的位置设置有网线接口,所述网线接口与所述卡线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为插槽,所述插槽内设置有若干凸起的限位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槽设置成t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将上述支架滑动连接到交换机的壳体的两侧,在连接网线时,可以先将支架滑动,并使固定梁移动到远离壳体的一侧,然后再将网线一一插接到交换机上,并且由于固定梁上的卡线槽与交换机上的网线接口是一一对应的,网线的水晶头部分在插接到对应的网线接口后,网线的线体还可以卡接到对应的卡线槽内,使得网线在交换机位置能够整齐地排列码放在固定梁上,从而避免网线在交换机位置出现相互缠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虚线圈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壳体上插槽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换机和交换机理线防脱落的支架1,其中交换机包括有壳体2和上述支架1。

支架1包括两个连接臂11和固定梁12;连接臂11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壳体2滑动连接的第一插接结构;固定梁1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连接臂11的一端,两个连接臂11与固定梁12一起共同构成u形结构,并且,固定梁12上排列设置有若干卡线槽121,卡线槽121的尺寸设置成不能够容许网线3的水晶头31通过。

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插接结构配合的第二插接结构,壳体2前端对应固定梁12的位置设置有网线接口21,网线接口21与卡线槽121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交换机具有避免网线3相互缠绕或者避免网线3因拉扯松动脱开的问题。

为了避免网线3相互缠绕,在连接网线3时,可以先将支架1滑动,并使固定梁12移动到远离壳体2的一侧,然后再将网线3一一插接到交换机的壳体2上,并且由于固定梁12上的卡线槽121与交换机上的网线接口21是一一对应的,网线3的水晶头31在插接到对应的网线接口21后,网线3的线体32还可以卡接到对应的卡线槽121内,使得网线3在交换机位置能够整齐地排列码放在固定梁12上。

而为了避免网线3因拉扯与交换机之间松动脱开,在连接网线3时,可以先将支架1滑动,并使固定梁12移动到远离壳体2的一侧,然后再将网线3一一插接到交换机上,然后再滑动支架1,并使固定梁12位于靠近壳体2一侧,并使固定梁12夹紧固定住网线3的水晶头31,然后再将网线3的线体32一一卡入到卡线槽12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1内侧的插接片111,第二插接结构为与插接片111配合连接的插槽22,从而使得支架1能够在壳体2上滑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在在连接臂11上设置插槽22,而壳体2上设置插片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插接片111会沿垂直于插槽22的方向上,从插槽22内脱落,所述插接片111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凸条112,并且插槽22设置成与插接片111、卡接凸条112匹配的t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仅在插接片111的一侧设置卡接凸条112,而插槽22设置成与之匹配的l形。

在本实施例中,插接片111远离连接臂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缺口113,插槽22内设置有若干凸起的限位筋221,通过限位筋221及限位缺口113的配合可以使支架1保持在一固定位置上,但通过推拉支架1,又可以使限位筋221从限位缺口113内脱出,从而再次滑动支架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缺口113与限位筋221的横截面均设置成弧形。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限位筋221设置有三条;当限位缺口113对应第一条限位筋221时,固定梁12能够贴紧壳体2,从而生产包装时,减少交换机整体的尺寸;当限位缺口113对应第二条限位筋221时,固定梁12刚好能够夹紧插接在网线接口21上的水晶头31;当限位缺口113对应第三条限位筋221时,固定梁12移动至远离壳体2的一侧。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卡线槽121设置成圆形且设有开口122,并且开口122尺寸小于卡线槽121的直径,开口122可以容许网线3的线体32从外侧挤入到卡线槽121内,而小于卡线槽121直径的设计可以防止线体32晃动或者在不小心拉扯时从卡线槽121内脱出。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将卡线槽121设置方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上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支架1的固定孔131,由于通过推拉支架1,可以使限位筋221从限位缺口113内脱出,在很多情况下仅通过限位缺口113与限位筋221的配合还是难使支架1很好地保持在工作位置上,而通过设置固定孔131,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将支架1固定在墙体或者台面等物体上,从而完全固定支架1。并且,优选地,支架1还包括有加强部13,加强部13设置在连接臂11与固定梁12的内侧,固定孔131设置在加强部13上,并且优选设置在对应连接臂11与固定梁12连接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底部设置有若干悬挂槽,以便通过螺钉将交换机悬挂在墙体上。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