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LED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4611发布日期:2020-09-08 15:2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LED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led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灯的一种,小巧精致,方便携带,便于阅读、学习、工作。中国市场对智能灯具产品的需求量1年超过百万盏,智能灯具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照明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中国,智能化家居产品在一些一线大城市,例如上海、深圳、南京等的普及率很高,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普及率却偏低,原因可能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led台灯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调节设置台灯亮度;自动模式下,当台灯附近有人靠近的时候,通过红外传感器模块,可以根据环境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台灯亮度,并且通过监测用户与台灯的距离,提醒用户纠正坐姿。该台灯还结合了钟表的功能,显示时间日期的同时,还可以设置闹钟,从而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led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支撑杆和底座;

所述灯罩通过支撑杆和底座连接;

所述灯罩上设置有光线感应器,其内设置有usb灯;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电源指示灯、喇叭指示灯、自动模式指示灯、手动模式指示灯和人体指示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显示屏、喇叭、复位按钮、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确认按钮、时间加按钮、时间减按钮、自动模式选择按钮、手动模式选择按钮、亮度加按钮、亮度减按钮和电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系统电路,所述系统电路包括按键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光线检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闹钟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按键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光线检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闹钟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按键k6、按键k7和按键k8;

所述按键k1的一端、按键k2的一端、按键k3的一端、按键k4的一端、按键k5的一端、按键k6的一端、按键k7的一端和按键k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1.5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1.6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3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4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0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1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6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3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7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4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5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时钟模块包括时钟芯片u2,所述时钟芯片u2的vcc1引脚与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时钟芯片u2的vcc2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7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sclk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5引脚和电阻r2一端的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io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6引脚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5v电源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x1引脚与晶振y2的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x2引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lcd1,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引脚与滑动电阻r16的第一不动端连接且接地,所述滑动电阻r16的第二不动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2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3引脚与滑动电阻r16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4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0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5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1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6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2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7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0引脚和排阻r1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8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1引脚和排阻r1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9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2引脚和排阻r1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0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3引脚和排阻r1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1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4引脚和排阻r1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2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5引脚和排阻r11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3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6引脚和排阻r11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4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7引脚和排阻r11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排阻r11的vcc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vcc引脚和+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5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6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模数转换芯片u3,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vcc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clk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2.0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di引脚分别与其do引脚和控制芯片u1的p2.1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与控制芯片u1的p2.2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ch0引脚分别与光敏电阻light1的一端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gnd引脚与光敏电阻light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j3,所述红外传感器j3的第1引脚分别与+5v电源和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1的p3.2引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j3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红外传感器j3的第3引脚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闹钟模块包括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一端分别与+5v电源、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ls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1的p3.7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模块包括电源接口j2,所述电源接口j2的第1引脚分别与开关sw2的第一不动端和开关sw2的掷动端连接,所述开关sw2的第二不动端接地;所述电源接口j2的第2引脚分别与开关sw1的第一不动端和开关sw1的掷动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二不动端输出+5v电压,其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极性电容c5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5的负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引脚分别与按键k9的一端、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接地电阻r4连接,所述按键k9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5v电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xtal1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vss引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vpp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p2.3引脚通过电阻r1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5v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usb接口j4的+引脚连接,所述usb接口j4的-引脚连接,所述usb接口j4与usb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敏电阻light1作为光线感应器,所述红外传感器j3作为红外传感器,所述发光二极管d1作为电源指示灯,所述蜂鸣器ls1作为喇叭,所述发光二极管d5作为喇叭指示灯,所述发光二极管d4作为自动模式指示灯,所述发光二极管d3作为手动模式指示灯,所述发光二极管d2作为人体指示灯,所述显示屏lcd1作为显示屏,所述开关sw1或开关sw2作为电源开关,所述按键k9作为复位按钮,所述按键k1作为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所述按键k2作为确认时间或者闹钟按钮,所述按键k3作为时间加按钮,所述按键k4作为时间减按钮,所述按键k5作为自动模式选择按钮,所述按键k6作为手动模式选择按钮,所述按键k7作为亮度加按钮、所述按键k8作为亮度减按钮,所述电源接口j2作为电源接口,其外接+5v电源,所述接线端子j1作为备用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经济适用性高,有利于进行批量生产。

(3)本实用新型在自动模式时,当台灯附近有人靠近的时候,通过红外传感器模块,可以根据环境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台灯亮度,并且通过监测用户与台灯的距离,提醒用户纠正坐姿。该台灯还结合了钟表的功能,显示时间日期的同时,还可以设置闹钟,从而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电路图;

其中:1-灯罩、2-支撑杆、3-底座、4-光线感应器、5-红外感应器、6-电源指示灯、7-喇叭指示灯、8-自动模式指示灯、9-手动模式指示灯、10-人体指示灯、11-显示屏、12-喇叭、13-复位按钮、14-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15-确认按钮、16-时间加按钮、17-时间减按钮、18-自动模式选择按钮、19-手动模式选择按钮、20-亮度加按钮、21-亮度减按钮、22-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led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1、支撑杆2和底座3;

所述灯罩1通过支撑杆2和底座3连接;

所述灯罩1上设置有光线感应器4,其内设置有usb灯;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5、电源指示灯6、喇叭指示灯7、自动模式指示灯8、手动模式指示灯9和人体指示灯10;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显示屏11、喇叭12、复位按钮13、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14、确认按钮15、时间加按钮16、时间减按钮17、自动模式选择按钮18、手动模式选择按钮19、亮度加按钮20、亮度减按钮21和电源开关22。

所述底座3内部设置有系统电路。

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电路包括按键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光线检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闹钟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按键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光线检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闹钟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k1、按键k2、按键k3、按键k4、按键k5、按键k6、按键k7和按键k8;

所述按键k1的一端、按键k2的一端、按键k3的一端、按键k4的一端、按键k5的一端、按键k6的一端、按键k7的一端和按键k8的一端均接地,所述按键k1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1.5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2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1.6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3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4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0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5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1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6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3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7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4引脚连接,所述按键k8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u1的p3.5引脚连接。

所述时钟模块包括时钟芯片u2,所述时钟芯片u2的vcc1引脚与接线端子j1的第1引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时钟芯片u2的vcc2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7引脚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sclk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5引脚和电阻r2一端的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io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2.6引脚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5v电源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x1引脚与晶振y2的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x2引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时钟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lcd1,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引脚与滑动电阻r16的第一不动端连接且接地,所述滑动电阻r16的第二不动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2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3引脚与滑动电阻r16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4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0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5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1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6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1.2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7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0引脚和排阻r11的第2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8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1引脚和排阻r11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9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2引脚和排阻r11的第4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0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3引脚和排阻r11的第5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1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4引脚和排阻r11的第6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2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5引脚和排阻r11的第7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3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6引脚和排阻r11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4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p0.7引脚和排阻r11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排阻r11的vcc引脚分别与控制芯片u1的vcc引脚和+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5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显示屏lcd1的第16引脚接地。

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包括模数转换芯片u3,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vcc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clk引脚与控制芯片u1的p2.0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di引脚分别与其do引脚和控制芯片u1的p2.1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与控制芯片u1的p2.2引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ch0引脚分别与光敏电阻light1的一端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u3的gnd引脚与光敏电阻light1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j3,所述红外传感器j3的第1引脚分别与+5v电源和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控制芯片u1的p3.2引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j3的第2引脚通过电阻r18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红外传感器j3的第3引脚均接地。

所述闹钟模块包括蜂鸣器ls1,所述蜂鸣器ls1的一端分别与+5v电源、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蜂鸣器ls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9的另一端和控制芯片u1的p3.7引脚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模块包括电源接口j2,所述电源接口j2的第1引脚分别与开关sw2的第一不动端和开关sw2的掷动端连接,所述开关sw2的第二不动端接地;所述电源接口j2的第2引脚分别与开关sw1的第一不动端和开关sw1的掷动端连接,所述开关sw1的第二不动端输出+5v电压,其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极性电容c5的正极和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5的负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u1的rst引脚分别与按键k9的一端、极性电容c1的负极和接地电阻r4连接,所述按键k9的另一端和极性电容c1的正极均与+5v电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xtal2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2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xtal1引脚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和接地电容c3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vss引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vpp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p2.3引脚通过电阻r12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5v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usb接口j4的+引脚连接,所述usb接口j4的-引脚连接,所述usb接口j4与usb灯连接。

所述光敏电阻light1作为光线感应器4,所述红外传感器j3作为红外传感器5,所述发光二极管d1作为电源指示灯6,所述蜂鸣器ls1作为喇叭12,所述发光二极管d5作为喇叭指示灯7,所述发光二极管d4作为自动模式指示灯8,所述发光二极管d3作为手动模式指示灯9,所述发光二极管d2作为人体指示灯10,所述显示屏lcd1作为显示屏11,所述开关sw1或开关sw2作为电源开关22,所述按键k9作为复位按钮13,所述按键k1作为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14,所述按键k2作为确认时间或者闹钟按钮15,所述按键k3作为时间加按钮16,所述按键k4作为时间减按钮17,所述按键k5作为自动模式选择按钮18,所述按键k6作为手动模式选择按钮19,所述按键k7作为亮度加按钮20、所述按键k8作为亮度减按钮21,所述电源接口j2作为电源接口,其外接+5v电源,所述接线端子j1作为备用电源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sw1作为电源开关22时,开关sw2常闭;开关sw2作为电源开关22时,开关sw1常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打开电源开关,按下一次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14进入时间设置,此时,默认调节“年”,通过时间加按钮16和时间减按钮17来调节“年”的数值,按下确认按钮15后,光标跳转到“月”,通过时间加按钮16和时间减按钮17来调节“月”的数值,同理可依顺序调整“日”、“时”、“分”、“秒”和“星期”,调节完“星期”数值后,按下确认按钮15完成时间设置;按下两次时间和闹钟切换按钮14进入闹钟设置,默认调节“时”,通过时间加按钮16和时间减按钮17来调节“时”的数值,按下确认按钮15后,光标跳转到“分”,通过时间加按钮16和时间减按钮17来调节“分”的数值,再次按下确认按钮15,完成闹钟设置,闹钟响时,可长按确认按钮15关闭闹钟;通过手动模式选择按钮19和自动模式选择按钮18选择工作模式,并通过控制芯片u1判断工作模式;在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亮度加按钮20和亮度减按钮21手动调节设置台灯亮度。在自动模式下,当红外感应器5检测到有人时,台灯自动打开,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红外感应器5实时测量与人的距离,当距离小于30cm时,则通过蜂鸣器进行提醒,并通过光线感应器4实时感应环境光线,自动调节台灯亮度,当人离开后,台灯自动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模式,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经济适用性高,有利于进行批量生产。

(3)本实用新型在自动模式时,当台灯附近有人靠近的时候,通过红外传感器模块,可以根据环境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台灯亮度,并且通过监测用户与台灯的距离,提醒用户纠正坐姿。该台灯还结合了钟表的功能,显示时间日期的同时,还可以设置闹钟,从而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