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9855发布日期:2020-10-17 01:4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具体为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属于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很多电子设备工作最基本元件之一,为了生产印刷电路板,因此需要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

现有的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印刷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表面覆铜,之后需要对多余的铜层进行打磨使印刷电路板表面平整,现有的部分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一般使通过人工将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并且缺乏对印刷电路板的固定,人工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使得印刷电路板被打磨的很不平整,使得电路板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使电路板被打磨的较为平整的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使电路板被打磨的较为平整,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包括底板、主滑动架和副滑动架,所述底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轮,两个所述转轮的外圆表面传动连接有磨砂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轴,所述底板通过滑轴与主滑动架滑动连接;

所述主滑动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短杆,所述连接短杆远离主滑动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电路板相接触的第一夹持块,所述主滑动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主滑动架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副滑动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所述副滑动架通过滑动杆与主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副滑动架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电路板相接触的第二夹持块。

优选的,所述滑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轴均设置在靠近底板正面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主滑动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孔座,所述滑孔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与滑轴相接触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与主滑动架一体铸造成型,所述螺纹套的正面开设有与螺纹杆相接触的螺纹通孔。

优选的,所述主滑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接杆,所述主滑动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滑动杆相接触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套所开设的螺纹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块均设置在副滑动架的背面,所述副滑动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装置通过设置底板、主滑动架、副滑动架和螺纹杆,将电路板放在两个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后,在通过转动螺纹杆就对电路板进行固定,因为主滑动架在滑轴上的上下滑动接近一条直线,使得主滑动架带着电路板的上下滑动被磨砂带打磨的较为平整,装置具有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使电路板被打磨的较为平整的功能。

2、该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当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滑轴相抵后,电路板已经被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块和两个第二夹持块之间,此时无法继续转动螺纹杆,防止因螺纹杆移动过多使电路板发生弯曲,装置具有能够防止电路板在被固定后发生弯曲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滑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滑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01、侧板,102、转轮,103、磨砂带,104、滑轴,2、主滑动架,201、外接杆,202、滑孔座,203、连接短杆,204、第一夹持块,205、螺纹套,3、副滑动架,301、滑动杆,302、第二夹持块,303、限位块,4、螺纹杆,401、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印刷电路板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主滑动架2和副滑动架3,底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侧板101,设置侧板101就是为连接转轮102,侧板101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轮102,靠近底板1的一个转轮102外接有电机,使得转轮102进行转动,两个转轮102的外圆表面传动连接有磨砂带103,通过磨砂带103的转动能够使两个转轮102转动,并通过磨砂带103来对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打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轴104,滑轴1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轴104均设置在靠近底板1正面的位置,底板1通过滑轴104与主滑动架2滑动连接,主滑动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孔座202,滑孔座202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与滑轴104相接触的通孔,两个滑孔座202所开设的通孔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轴104上,使得主滑动架2只能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滑动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接杆201,外接杆201连接有外部动力装置,能够带动主滑动架2在滑轴104上的进行上下滑动,主滑动架2在滑轴104上的滑动轨迹接近一条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滑动架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短杆203,设置连接短杆203就是为了连接第一夹持块204,连接短杆203远离主滑动架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电路板相接触的第一夹持块204,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分别与电路板的两侧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副滑动架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301,副滑动架3通过滑动杆301与主滑动架2滑动连接,主滑动架2的正面开设有两个与滑动杆301相接触的通孔,两个滑动杆3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杆301所开设的通孔内,使得副滑动架3只能前后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副滑动架3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电路板相接触的第二夹持块302,第二夹持块302均设置在副滑动架3的背面,两个第二夹持块302分别与电路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滑动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205,螺纹套205与主滑动架2一体铸造成型,螺纹套205的正面开设有与螺纹杆4相接触的螺纹通孔,主滑动架2通过螺纹套205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螺纹连接在螺纹套205所开设的螺纹通孔内,转动螺纹杆4能够使螺纹杆4朝副滑动架3的方向移动,当螺纹杆4远离转盘401的一端与副滑动架3的正面相抵时,能够将电路板固定在两个滑轴104和两个第二夹持块302之间。

该装置通过设置底板1、主滑动架2、副滑动架3和螺纹杆4,将电路板放在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和第二夹持块302之间后,在通过转动螺纹杆4就对电路板进行固定,因为主滑动架2在滑轴104上的上下滑动接近一条直线,使得主滑动架2带着电路板的上下滑动被磨砂带103打磨的较为平整,装置具有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使电路板被打磨的较为平整的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螺纹杆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401,使用者通过转盘401可以更容易转动螺纹杆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副滑动架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3,当螺纹杆4顶着副滑动架3将电路板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和两个第二夹持块302之间时,两个限位块303分别与两个第一夹持块204相抵时,无法继续转动螺纹杆4,防止因螺纹杆4移动过多使电路板在被固定后发生弯曲。

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块303,当两个限位块303分别与两个滑轴104相抵后,电路板已经被固定在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和两个第二夹持块302之间,此时无法继续转动螺纹杆4,防止因螺纹杆4移动过多使电路板发生弯曲,装置具有能够防止电路板在被固定后发生弯曲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靠近底板1的一个转轮102外接有电机,能够带动磨砂带103的持续转动,来对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先将电路板放在两个第二夹持块302之间,使电路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二夹持块302相接触,通过滑动杆301在主滑动架2所开设的通孔内的滑动,将副滑动架3带着电路板向第一夹持块204的方向滑动,使电路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夹持块204相接触,从而使得电路板处在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和第二夹持块302之间,之后转动螺纹杆4使得螺纹杆4向副滑动架3的方向移动,使得螺纹杆4远离转盘401的一端与副滑动架3的正面相抵,从而将电路板进行固定,通过外接杆201所连接的外部动力装置带动主滑动架2在滑轴104上的上下滑动,使得被固定的电路板与磨砂带103相接触来对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打磨,因为主滑动架2在滑轴104上的滑动轨迹接近直线,使得对电路板的打磨较为平整。

当通过两个第二夹持块302和两个第一夹持块204对电路板进行夹持时,两个限位块303会分别与两个第一夹持块204相抵,这样在通过螺纹杆4对副滑动架3顶紧时无法继续转动,防止螺纹杆4旋转过度使电路板弯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该装置不仅能够对电路板进行固定使电路板被打磨的较为平整,还能够防止电路板在被固定后发生弯曲,实用性强。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