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5780发布日期:2020-12-08 13: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有关海洋的人类活动越来越多,舰船越来越多使用高效全电推进技术。其中变频器模块是大功率器件,在短时间内会散发大量热能,如不能及时散去,会导致控制系统降低运行功率,直接影响船速,甚至停机或热失控烧毁。因此有必要自配高效散热装置,及时将热能消散至环境中。在海洋中,最廉价又有效的介质是海水,但用海水会导致两个问题:1)海水盐分高腐蚀金属管件,导致穿孔漏水;2)微生物在管壁生长,影响换热效果。有多种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如内表面涂层处理,牺牲阳极的保护,但很难同时做到还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需经常更换设备,增加成本。因此,亟需一种能持久保护的利用海水散热的方案,以有效保护冷却管件,达到延长更换时间,例如一年以上更换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与工艺,采用镀钛白铜管作为阴极电极,外接石墨阳极电极,电解海水进行杀灭微生物同时还能防止管件腐蚀。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冷却海水流通的金属管件,石墨烯电极和外设电源,所述金属管件,石墨烯电极和外设电源通过电连接,且金属管件为负极,石墨烯电极为正极。

优选的,所述外设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用于冷却海水流通的金属管件为白铜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白铜管内表面设有镀钛层;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镀钛层厚度为5~15μm;

最优选的,所述镀钛层厚度为12~15μm。

前述的装置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的工艺为:将镀钛的白铜管件、石墨烯电极及外设直流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白铜管作为负极,石墨烯电极为正极,形成电流通路,对流经白铜管内的冷却海水进行电解处理,产生naclo,hclo和氯气,防止管内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滋生累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电解处理为间歇操作模式,其间歇的时间为每隔5~20天运行一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电解处理每次处理的时间控制在5~20min。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白铜管内镀钛层的厚度为5~15μ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直流电源的电流控制为10~50ma/c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表面镀钛的白铜管作为阴极电极,外接石墨阳极电极,直接电解海水产生naclo,hclo和氯气,防止内壁积累藻类生长,保持内壁洁净,保证换热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镀钛白铜管,防海水腐蚀能力强;镀钛白铜管,既充当导热介质,又可作为化学杀菌除菌的阴极;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间歇式电解海水产生氯气杀菌,由于用于全电推进系统,直流电能来源不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海水直冷的方式给变频器模块扇热,在海洋中行驶时冷却介质成本不用考虑。

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工艺既保证了冷却管耐腐蚀性,又能彻底防止微生物附着,有效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最大限度利用了现场可利用资源,大大简化设备投资,降低占地空间,为其他装备腾出更多空间,具有良好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管件;2、石墨烯电极;3、外设电源;4、镀钛层;5、冷却海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如下:

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冷却海水5流通的金属管件1,石墨烯电极2和外设电源3,所述金属管件1,石墨烯电极2和外设电源3通过电连接,且金属管件1为负极,石墨烯电极2为正极,从而形成电流通路对管件的冷却海水进行电解,产生naclo,hclo和氯气,防止管内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滋生累积,保持内壁洁净,保证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设电源3为直流电源;所述用于冷却海水5流通的金属管件1为白铜管,其内表面设有镀钛层4,所述镀钛层4厚度为5~15μm;优选为12~15μm。镀钛白铜管防海水腐蚀能力强,解决海水盐分高腐蚀金属管件,导致穿孔漏水的问题,而且镀钛白铜管既充当导热介质,又可作为化学杀菌除菌的阴极,简化装置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用于防腐杀菌的工艺为:将镀钛的白铜管件、石墨烯电极及外设直流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白铜管作为负极,石墨烯电极为正极,形成电流通路,对流经白铜管内的冷却海水进行电解处理,产生naclo,hclo和氯气,防止管内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滋生累积。电解处理为间歇操作模式,其间歇的时间为每隔5~20天运行一次,每次处理的时间控制在5~20min,电流控制为10~50ma/cm2。由于本实施例前述的装置用于全电推进系统,直流电能来源不是问题,且采用海水直冷的方式给变频器模块扇热,在海洋中行驶时冷却介质成本不用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工艺既保证了冷却管耐腐蚀性,又能彻底防止微生物附着,有效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最大限度利用了现场可利用资源,大大简化设备投资,降低占地空间,为其他装备腾出更多空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冷却海水(5)流通的金属管件(1),石墨烯电极(2)和外设电源(3),所述金属管件(1),石墨烯电极(2)和外设电源(3)通过电连接,且金属管件(1)为负极,石墨烯电极(2)为正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冷却海水(5)流通的金属管件(1)为白铜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铜管内表面设有镀钛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钛层(4)厚度为5~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钛层(4)厚度为12~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电源(3)为直流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电流为10~50ma/cm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海水冷却管路的防腐杀菌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冷却海水流通的金属管件,石墨烯电极和外设电源,所述金属管件,石墨烯电极和外设电源通过电连接,且金属管件为负极,石墨烯电极为正极,从而形成电流通路对管件的冷却海水进行电解,产生NaClO,HClO和氯气,防止管内细菌、藻类等微生物滋生累积,保持内壁洁净,保证换热效果。另外,金属管件为内表面镀钛的白铜管,防海水腐蚀能力强,保证了冷却管耐腐蚀性,有效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不用考虑成本;镀钛白铜管,既充当导热介质,又可作为化学杀菌除菌的阴极,大大简化设备投资,降低占地空间,具有良好的实用及经济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明;周汉涛;顾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硕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