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0863发布日期:2021-04-30 09:4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



背景技术:

层压板也称为三明治板,通常是由两块或以上高强度的薄板作为面层和充填于上下面层间的轻质夹芯层复合层压而成。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对轻便、耐用的高要求,面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层采用轻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夹层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中。由于夹层板的多层复合结构,其相比均质材料更容易产生翘曲,为此,一般会将夹层板设计成对称结构,以尽量减少翘曲。但是在具体使用夹层板时,通常需要在夹层板的单一面层上进行加工,比如设计一些槽、孔等用于放置一些功能性电子元器件。由于在夹层板单一面层上进行的精加工破坏了夹层板结构的对称性,因而产生不对称的内应力,导致夹层板发生明显的翘曲。而现在的电子产品例如3c电子产品领域对夹层板的翘曲度有较高的要求,过大的翘曲度将影响夹层板上功能性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以及夹层板整体的装配。

因此,上述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在中间芯层上对应于面层待加工区域开设空腔,在空腔中填充高强度材料,改善精加工过程中因部分面层材料被铣削除去后导致的内应力不平衡的现象,提高层压板的强度,避免翘曲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包括中间芯层和铺设于中间芯层上、下表面的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中间芯层上对应于上表面的上面层的第一待加工区域和第二待加工区域的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上填充有第一高强度材料和第二高强度材料。

上述的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贯通于中间芯层。

上述的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中间芯层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中填充的第一高强度材料和第二高强度材料的厚度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深度相同。

上述的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在中间芯层上的平面面积大于上面层上第一待加工区域和第二待加工区域的面积。

上述的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所述中间芯层由轻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善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该改善层压板不对称加工翘曲方法包括:于层压板的中间芯层上相对于面层待加工区域的对应位置开设空腔;在中间芯层的空腔中填充高强度材料;于中间芯层的上、下表面对称铺设面层材料,在高温高压及真空条件下热压固化;对热压固化成型的层压板的面层待加工区域进行精加工作业。

通过将中间芯层上对应于面层待加工区域的部分开设空腔,并替换成高强度材料,面层上的待加工区域在进行精加工时,精加工区域下方的高强度材料起到加强支撑作用,改善内应力不平衡现象,防止翘曲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层压板的强度和质量。

上述的改善层压板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加工方法,所述空腔在中间芯层上的平面面积大于面层上待加工区域的面积。在精加工时,面层上的加工区域能够得到空腔中填充的高强度材料的支撑,避免翘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层压板内部中间芯层上通过开设空腔,并填充高强度材料,提升层压板的强度,改善在精加工过程中因部分面层材料被铣削去除后的内应力不平衡现象,防止翘曲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有效提升层压板的强度,改善不对称加工导致内应力不平衡,避免了翘曲现象的发生,使得层压板在经过精加工后保持表面平整,不会影响精加工区域的电子元器件的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层压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层压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层压板,包括中间芯层1和铺设于中间芯层1上、下表面的上面层2a和下面层2b,中间芯层1上对应于上表面的上面层2a的第一待加工区域4a和第二待加工区域4b的位置处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在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上填充有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

一种改善层压板不对称加工翘曲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于层压板的中间芯层1上相对于面层2a第一待加工区域4a和第二待加工区域4b的对应位置开设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

在中间芯层1的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中填充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

于中间芯层1的上、下表面对称铺设面层材料,在高温高压及真空条件下热压固化;

对热压固化成型的层压板的面层第一待加工区域4a和第二待加工区域4b进行精加工作业。

本加工方法中,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贯通于中间芯层1。

中间芯层1的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中填充的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的厚度与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的深度相同。

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在中间芯层1上的平面面积大于上面层2a上第一待加工区域4a和第二待加工区域4b的面积。

中间芯层1上填充的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包括高强度玻璃纤维材料、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和高强度芳纶纤维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中间芯层1由轻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对应于面层2a上第一待加工区域4a和第二待加工区域4b的位置,在中间芯层1上开设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然后在该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的位置填充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其中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的厚度与空腔的深度相同,使得中间芯层1的整体厚度平整,上面层2a和下面层2b对称铺设于中间芯层1上,在上面层2a的第一待加工区域4a、第二待加工区域4b上进行精加工时,填充的第一高强度材料3a1和第二高强度材料3b1起到支撑上面层2a的作用,避免了因不对称加工方式导致的内应力不平衡而引起翘曲的现象,提高了层压板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高强度材料可以是高强纤维的半固化片,亦可以是已经固化的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中,空腔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空腔3a和第二空腔3b,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腔以及所填充的高强度材料的数量应视实际加工需要而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