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7920发布日期:2021-11-29 21:4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高刹模组,特别是关于一种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


背景技术:

2.高刹模组作为汽车上的高位尾灯,布设于小面积的pcb板上,高刹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由于pcb板面积小,所以温度很容易升高,温度过高则会导致高刹模组上的元器件损坏,所以对高刹模组工作时产生的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其能够使高刹模组工作时产生的温度保持稳定。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所述高刹模组包括多组发光二极管组、滤波模块和多个恒流驱动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组相互并联且与恒流驱动模块、滤波模块和电源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用于使发光二极管组工作于恒流模式下。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发光二极管与第一电阻相互串联后与第一电容并联,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阻连接。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组并排均匀布设于pcb板上。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流驱动模块并排均匀布设于pcb板上。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二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接地。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刹模组还包括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包括若干第二三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同时与所有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刹模组还包括连接于第三电阻与电源之间的二极管。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多个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组和恒流驱动模块连接、另一端接地。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刹模组还包括与第二电容并联的第四电阻以及瞬态抑制二极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滤波模块和恒流驱动模块可使发光二极管组工作于恒流模式下,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组的发热保持稳定,极大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1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17.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热平衡恒流高刹模组,包括六组发光二极管组、滤波模块和四个恒流驱动模块,每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的工作电流为300ma,功耗约为4w,六组发光二极管组相互并联且与恒流驱动模块、滤波模块和电源v+连接,滤波模块同时连接接插件j1,接插件j1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滤波模块用于外部电源滤波,恒流驱动模块用于使发光二极管组工作于恒流模式下。
18.在本实施方式中,六组发光二极管组和四个恒流驱动模块均并排均匀布设于pcb板上,从而防止热量集中,保证散热均匀,提高散热效果。
19.具体的,第一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和第一电阻r3,第一电阻r3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连接。
20.第二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和第一电阻r4,第一电阻r4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6的阴极连接。
21.第三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7、发光二极管led8、发光二极管led9和第一电阻r5,第一电阻r5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9的阴极连接。
22.第四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0、发光二极管led11、发光二极管led12和第一电阻r6,第一电阻r6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2的阴极连接。
23.第五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3、发光二极管led14、发光二极管led15和第一电阻r7,第一电阻r7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5的阴极连接。
24.第六组发光二极管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6、发光二极管led17、发光二极管led18和第一电阻r8,第一电阻r8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8的阴极连接。
25.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7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10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13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16的阳极均相连并同时与第一电容c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第一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5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并同时与第一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四个恒流驱动模块相连。
26.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2和第一电容c3为esd防护电容。第一电阻r3、第一电阻r4、第一电阻r5、第一电阻r6、第一电阻r7和第一电阻r8为限流电阻。
2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组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阻r9和第二电容c7,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9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7接地。
28.第二组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2、第二电阻r10和第二电容c8,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10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8接地。
29.第三组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3、第二电阻r11和第二电容c9,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11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9接地。
30.第四组恒流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q4、第二电阻r12和第二电容c10,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组连接,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12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10接地。
31.通过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三极管q4的恒流特性从而保证发光二极管组始终处于恒流模式,使得发光二极管组发热稳定、均匀。
32.第二电阻r9、第二电阻r10、第二电阻r11、第二电阻r12为采样电阻,用于设定驱动电流值。
33.另外,高刹模组还包括反馈模块,反馈模块用于提供基准电压。反馈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q5、第二三极管q6和第三电阻r2。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电容c7以及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v+。第二三极管q6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gnd。
3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均与第三电阻r2的一端连接,从而使得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3和第一三极管q4具有同一个基准电压vb1,使得各发光二极管led上的电流都是均匀的。
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电阻r2与电源v+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用于防止外部电源整流、防反接。
36.此外,滤波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二电容c5、第二电容c6和第二电容c4,第二电容c6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发光二极管组和第三电阻r2连接、另一端接地gnd。第二电容c5的一端与电源v+以及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另一端接地gnd,第二电容c5的两端同时连接接插件j1,第二电容c4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组、另一端接地gnd,第二电容c6和第二电容c4在pcb板上分别位于发光二极管组以及恒流驱动模块和反馈模块的两侧,第二电容c5、第二电容c6和第二电容c4为滤波电容。
37.在本实施方式中,滤波模块还包括第四电阻r1以及瞬态抑制二极管d2,第四电阻r1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相互并联且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电容c5以及电源v+连接、另一端接地gnd,第四电阻r1为固定负载,瞬态抑制二极管d2用于esd防护。
38.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