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设备和安放方法_3

文档序号:96029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图5E中示出最终的安放结果,其中器件2在此透明地示出。
[0081]在图6A至6F中描述了安放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与图5中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此使用更大的器件2。这意味着,摄像设备31不能从一个位置拍摄器件2的图像33。此外,器件2在此在“朝上(face-up) ”的取向中安放在衬底1上,也就是说,器件上侧朝向衬底1的上侧定向。由此,不仅衬底1的而且器件2的所有的单个图像由唯一的摄像设备31拍摄,但是这不是强制性必须的。
[0082]在图6A中,摄像设备31从第一位置拍摄器件2的第一图像33。
[0083]在图6B中示出,摄像设备和/或器件行进为,使得摄像设备31拍摄器件2的另一个部位的第二图像34。应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器件2的第二图像34与第一图像33不同,这不必总是这种情况。
[0084]因为器件2较大,所以衬底1上的安放位置也较大。
[0085]在图6C中由摄像设备31从第一位置处进行衬底位置的第一拍摄。该图像与之前从器件2处拍摄的第一图像33的叠加在输出数据集40中产生第一叠加图像41。
[0086]在图6D中随后重复在第二衬底位置处的这种过程。在此,在输出数据集40中产生第二叠加图像42。该过程能够在任意多个其它的摄像位置处重复。
[0087]由叠加的图像41、42和可能的其它图像组成的输出数据集40能够向设施操作员显示,其中提供用于示出输出数据集的整体视图或令人感兴趣的部分片断的适当的工具(类似于图3的描述)。此外,在此,一些或者所有被拍摄的图像33、34等也能够通过校正机构81、82来校正。
[0088]紧接着(图6E),接近最终的安放位置,并且安放单元10将器件2安放在衬底1上。
[0089]在图6F中示出最终的安放结果。
[0090]图7示出安放设备与位置评估设备50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位置评估设备具有用于显示输出数据集40中的图形对象的机构。对此,在安放配合件的图像中合成地产生相应的对象并且通过特定参数来描述。有利的合成产生的几何形状尤其是圆形、环形、直线和十字形,进行描述的参数尤其是大小、位置和颜色。为了使图形对象与图像内容适当地关联,重要的是,将这些图形对象单独地或者作为整体图形相对于图像内容定向。对此,安放设备100提供如下可能性:通过设施操作员实行定向,例如通过在所显示的图像35’、33’中移动图形的方式。替选地,图形的自动定向能够通过应用图像识别系统的结果来实现。所添加的图形对象在此也能够在输入图像35’、33’外部成像。在这种情况下图像以所需要的范围扩展。
[0091]在图像中使用图形对象是一种指出安放配合件1、2的特定位置、例如器件2的接触中心点或者衬底1上的安放位置的中心位置的可能性。特别地,在图像内容不包含关于相应的安放配合件的重要的图像部位的信息或者不包含关于相应的安放配合件的重要的图像部位的可充分识别的信息的情况下,图形对象能够补偿图像信息的这种缺失。用于附加地示出输出数据集40中的图形对象的应用,由此扩展用于评估输出数据集40的可能性,因为除了图像内容以外,图形对象也能够相对于图像内容被评价和/或图形对象相互间被评价。
[0092]应注意的是,合成对象对于这两个安装配合件而言不必是强制性产生的。通常,所述合成对象仅对于安装配合件是有益的。
[0093]图8A至8F包含安放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强制性地需要在图7中所描述的图形对象,以便能够事先以适当的叠加图像41、42的形式向机器操作员示出所期望的安放结果。
[0094]在图8中描述了安放方法的类似于图6的一个实施方式,然而其中不遮盖拍摄器件和衬底的单个图像的相关的位置。因此,器件和衬底的图像也绝不能够直接叠加,而是附加地需要产生和应用图形对象。
[0095]在图8A和8B中,摄像设备31,如在图6A和6B中所示出的那样,拍摄器件2的第一图像33和第二图像34。
[0096]在图8C中,由摄像设备31 (从第一位置处)进行衬底位置的第一拍摄。
[0097]然而,对于该位置不提供从器件处拍摄的图像,因为器件(如在附图中那样)对此而言是过小的或者因为所述器件在互补的位置处不具有可用于识别的结构。因此,基于从器件2处拍摄的图像以及其它的参数合成地产生用于所需要的衬底位置的图形对象,其中器件2的图像在其延展方面扩展。
[0098]器件2的在图像的大小方面扩展的并且设有图形的环形结构的图像接下来与衬底1的当前的图像一起被输送给用于产生输出数据集40的算法。在输出数据集40中产生第一叠加图像41。
[0099]在图8D中随后在第二衬底位置处重复该过程。在此,人工产生的对象和当前的衬底图像的叠加产生第二叠加图像42。
[0100]图8E示出输出数据集40,其中在衬底位置35、36的被拍摄的图像处叠加时成像器件图像33’、34’的以图形的方式产生的环。在整体视图中,也可通过所拍摄的器件图像33,34识别器件2的所期望的位置。
[0101]输出数据组40能够再次以其整体或者以子区域向设施操作员显示,如这结合图5和6已经描述过的那样,其中所有被拍摄的图像33、34等能够再次通过校正机构81、82校正。
[0102]紧接着(图8F),接近最终的安放位置,并且安放单元10将器件2安放在衬底1上。
[0103]在图8G中示出最终的安放结果。
[0104]图9示出安放设备和待借助于其实施的安放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所述实施方式用于借助于对调节设备的可移动的轴的追踪来调节和定向器件2相对于衬底1的位置。这能够在安放设备100中执行。
[0105]在此,安放设备100确保手动地校正器件2和/或衬底1的位置和/或转达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在驱动的调节设备中的人工控制操作(控制杆)和/或通过操作员手动地移动和/或扭转调节设备的轴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人工控制操作的机构例如是用于在空间上设置器件2和/或衬底1的机构。
[0106]一旦根据对调节的匹配来改变一个或多个摄像图像,所述方法在使用校正机构的情况下总是反复产生具有器件2与衬底1的叠加图像的新的输出数据集40。
[0107]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实时计算和显示输出数据集40,使得操作员在叠加的图像中识别到其所做的调节的立即的改变。
[0108]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拍摄器件2的一个或多个图像,例如在根据图1或图2的设备中。紧接着,在摄像设备31连续地拍摄安放位置的图像期间,进行对至少一个轴的跟踪。输出数据集40分别通过器件2的静态图像和通过衬底1的变化的图像产生。校正机构的使用引起:操作员在叠加的图像中获得对当前所期望的安放结果的印象,尽管所述设备并非强制性地将器件2保持在安放位置中。
[0109]根据图9的该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于:在连续拍摄器件2的图像期间拍摄衬底1的一个或多个图像并且对其进行后续调节。功能和作用方式类似于之前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具有下述区别:输出数据集40分别通过衬底1的静态图像和器件2的变化的图像产生。
[0110]根据图9的该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在于:在调节期间同时连续地拍摄衬底1和器件2的图像。功能和作用方式类似于之前所描述的。
[0111]根据对输出数据集40的正面评价,也就是说,器件2相对于衬底1的相对位置的视觉视图是足够精确的,能够通过安放设备100进行安放配合件的安放。
[0112]图10示出安放设备100和待借助于其实施的安放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框图,所述实施方式用于借助于输出数据集40中的安放配合件1、2的视觉成像的定向来调节和定向器件2相对于衬底1的位置。对此,首先分别拍摄器件2的至少一个图像和衬底1的至少一个图像并且将其输送给根据图3、图4或者图7的用于产生输出数据集40的方法。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向通过改变输出数据集40的算法的参数来进行。一种适当的形式例如能够是:借助于电脑鼠标移动叠加图像的视图中的子图像或者直接编辑在输入掩码中的值。参数的任何改变都启动将随后示出的输出数据集40的新的计算。由此将印象传送给设施操作员,所述设施操作员能够将器件2和衬底1的视觉成像在叠加的图像中彼此定向。需注意的是,所述设备对此不必运动并且算法总是借助于一开始拍摄的图像来工作。根据输出数据集40的正面评价,也就是说,器件2相对于衬底1的相对位置的视觉视图是足够精确的,通过安放设备100进行安放配合件1、2的自动调节。对此,关于器件2和衬底1的视觉成像的位置的最后有效的参数以适当的形式换算和应用为安放设备100的运动坐标。紧接着能够进行放置。
[0113]所有所描述的方法是共同的,使得向设施操作员提供呈叠加的图像的形式的输出数据集40。由此,能够实现一系列的优点,所述优点将在下文中提及。
[0114]因此,在没有冗长的预编程的情况下的简单的样品装配是可行的。设施操作员看见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