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15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变化步骤增加I个步骤(即,P = I)总共以3个步骤(例如,121、122、123)变化时,在各电流检测单元存在的电阻(R311,R321)和晶体管(T311,T321)的个数各个再增加I个分别为2个,在各电流检测单元存在的晶体管(Τ312,Τ322)增加I个总共为3个,且发光二极管单元再增加2个共具有4个发光二极管单元。
[0120]此时,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正向阈值电压大小保持在之前指定的正向阈值电压大小的1/2。
[0121]接着,电流变化步骤比图6的情形增加I个步骤,在图7显示以3个电流变化步骤(121,122,123)形成在发光二极管单元流过的电流大小变化的情形。
[0122]如图5所示的说明,在图7所示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也包含:整流单元10,第I及第2恒电流单元(21,22),第I及第2电流检测单元(31a,32a),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以及逆电流防止单元(41-43)。
[0123]整流单元10和第I及第2恒电流单元(21,22)是与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
[0124]第I及第2电流检测单元(31a,32a)分别是与图5所示的电流检测单元(31,32)类似,但如上所述,用于电流控制的晶体管和电阻除了(T311a和R311a及T321a和R321a)以外,再增加了一个(T311b,R311b,T321b,R321b),直接控制复数个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串联连接状态和并联连接状态的各电流检测单元(31a,32a)的晶体管个数从一个(T312, T322)增加为三个(T312a, T312b, T312c 和 T322a, T322b, T322c)。
[0125]由此,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包含如图7连接关系的晶体管(T311a,T311b,T312a,T312b, T312c),电阻(R311a, R311b, R313a, R313b)和齐纳二极管(ZD31a, ZD31b)。
[0126]即,如图7所示,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包含:在第I恒电流单元21的晶体管T212的发射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的电阻R311a;在电阻R311a的另一侧端子连接一侧端子的电阻R311b ;在电阻R311a的一侧端子连接发射极端子,在电阻R31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基极端子的晶体管T311a;在电阻R311a的一侧端子连接发射极端子,在电阻R311a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基极端子的晶体管T311b ;在晶体管T31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阳极端子,在晶体管T311a的发射极端子连接阴极端子的齐纳二极管ZD31a ;在晶体管T31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阳极端子,在晶体管T311b的发射极端子连接阴极端子的齐纳二极管ZD31b ;在电阻R31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1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12a ;在电阻R31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1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12b ;在电阻R31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1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12c ;在晶体管T31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在整流单元10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另一侧端子的电阻R313a ;以及在晶体管T31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在整流单元10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另一侧端子的电阻R313b。
[0127]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包含:在第2恒电流单元21的晶体管T221的漏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的电阻R321a;在电阻R321a的另一侧端子连接一侧端子的电阻R321b ;在电阻R311a的一侧端子连接发射极端子,在电阻R31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基极端子的晶体管T321a ;在电阻R321a的一侧端子连接发射极端子,在电阻R321a的另一侧端子连接基极端子的晶体管T321b ;在晶体管T32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阴极端子,在晶体管T321a的发射极端子连接阳极端子的齐纳二极管ZD32a ;在晶体管T32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阴极端子,在晶体管T321b的发射极端子连接阳极端子的齐纳二极管ZD32b ;在电阻R32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2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22a ;在电阻R32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2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22b ;在电阻R321b的另一侧端子连接源极端子,在晶体管T32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栅极端子的晶体管T322c ;在晶体管T321b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在整流单元10的一侧端子连接另一侧端子的电阻R323a;以及在晶体管T321a的集电极端子连接一侧端子,在整流单元10的一侧端子连接另一侧端子的电阻R323b。
[0128]与图5相比,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的晶体管(T311a,T311b)的功能是与晶体管T311的功能相同,电阻(R311a,R311b)的功能是与电阻R311的功能相同,且晶体管(T312a, T312b, T312c)的功能是与晶体管T312的功能相同。在图7中,省略了电阻R312,齐纳二极管(ZD31a,ZD31b)也可以省略。
[0129]而且,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的晶体管(T321a,T321b)的功能是与图5的第2电流检测单元32的晶体管T321的功能相同,电阻(R321a,R321b)的功能是与电阻R321的功能相同,且晶体管(T322a,T322b,T322c)的功能是与晶体管T312的功能相同。在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也省略了电阻R322,齐纳二极管(ZD32a,ZD32b)和电阻(R323a,R323b)也可以省略。
[0130]另外,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个数是与图5的两个(51,52)相比增加为四个,如上所述,各发光二极管单兀(511-514)的正向阈值电压大小是图5的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的正向阈值电压大小的1/2。
[0131]因此,在图5及图7的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511-514)所使用的发光二极管的规格相互相同时,在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存在的发光二极管总个数(即,m个)可能是在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存在的发光二极管总个数(即,η个)的1/2。
[0132]另外,逆电流防止单元(411-413)是控制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之间的并联连接和串联连接,所以逆电流防止单元(411-413)的个数与发光二极管单元的个数成比例而改变,因此如图7的情形,共需要3个逆电流防止单元。
[0133]各逆电流防止单元(411-413)是在相邻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之间具有以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411,D412,D413)。
[0134]因此,逆电流防止单元412的二极管D412具有在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的晶体管T322a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阳极端子和在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的晶体管T312a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阴极端子。
[0135]逆电流防止单元411的二极管D411具有在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的晶体管T322b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阳极端子和在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的晶体管T312b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阴极端子。
[0136]而且,逆电流防止单元413的二极管D413具有在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的晶体管T322c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阳极端子和在第I电流检测单元31a的晶体管T312c的漏极端子连接的阴极端子。
[0137]对根据本例具有这种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的操作结合图8进行说明。
[0138]在图8的图形中,在第I步骤流过的电流大小123是由各电流检测单元(31a,32a)中串联连接的电阻(R311a及R311b,R321a及R321b)的电阻值来决定,因此在第I及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开始流过第I步骤的电流123时,设定电压Vth32是由串联连接的电阻(R311a及R311b,R321a及R321b的电阻值调整。
[0139]而且,在第2步骤122流过的电流大小是由各电流检测单元(31a,32a)中电阻(R311a, R321a)的电阻值来决定,因此在第I及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开始流过第2步骤的电流122时,设定电压Vth31是由电阻(R311a,R321a)的电阻值调整。
[0140]如参照图5的说明,在第3步骤121流过的电流大小是由第I及第2恒电流单元的电阻(R212,R222)的大小来决定,此时的整流电压Vcc大小是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总正向阈值电压Vth3。
[0141]在本例中,设定电压Vth32可能是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正向阈值电压,设定电压Vth31可能是将两个发光二极管单元(511及512,513及514)的正向阈值电压合算的阈值电压。
[0142]首先,整流电压Vcc达到设定电压Vth32之前,整流电压Vcc尚未达到设定电压Vth32,因此第I及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皆保持在关闭状态,第I及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成为熄灭状态。
[0143]接着,在串联连接的电阻(R311a及R311b)施加的电压增加或减小,晶体管(T311a, T311b, T321a, T321b)保持关闭状态,由此,晶体管(T312a,T312b, T322a, T322b,T312c,T322c)皆保持开启状态。
[0144]由此,由经第I发光二极管单元511和晶体管T322a_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形成的闭合回路,经晶体管T312a-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2-晶体管T322b_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形成的闭合回路,经晶体管T312b-第3发光二极管单元513-晶体管T312c_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形成的闭合回路及经晶体管T312C-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4-第2电流检测单元32a形成的闭合回路,第I至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具有电性并联连接状态。
[0145]然而,如上所述,整流电压Vcc尚未达到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正向阈值电压,即设定电压Vth32,因此第I至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皆保持关闭状态而第I及第2发光二极管单元(51,52)成为熄灭状态[图8(c)的Pll区间]。
[0146]接着,第I至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保持并联连接状态时,整流电压Vcc增加而达到设定电压Vth32时,开启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2),点亮第I至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此时,流过各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电流大小是123。
[0147]由这种第I至第4发光二极管单元(511-514)的点亮操作,晶体管(T311a,T3212a)从关闭转换成开启,晶体管(T312b,T312c)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