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接收装置、其使用的集成电路和电视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337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接收装置、其使用的集成电路和电视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视接收调谐器等的高频接收装置和其使用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以下,使用


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图8是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在图8中,在输入端子1上输入从55.25MHz到801.25MHz的高频信号。将这样的高频信号供给作为单调谐式滤波器的单调谐滤波器2。该单调谐滤波器2包括一个可变电容二极管,利用供给到该频率可变端子2a上的调谐电压,可改变其调谐频率。该单调谐滤波器2的调谐频率在UHF广播频带(从367.25MH到801.25MHz)之间。
单调谐滤波器2的输出连接到高频放大器3,高频放大器3放大这种UHF广播频带的信号。高频放大器3的输出连接到多调谐滤波器4。该多调谐滤波器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二极管,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4a的调谐电压,可改变其调谐频率。
在混合器5中,在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4的输出信号,同时在其另一端上输入将本机振荡器6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由分频器7进行分频而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该混合器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4的UHF广播频带的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为45.75MHz的中频信号。在中频滤波器8中连接混合器5的输出,按6MHz占有频带使无用信号衰减。在输出端子9上通过中频放大器供给中频滤波器8的输出信号。
因此,由这些单调谐滤波器2、高频放大器3、多调谐滤波器4、混合器5及中频滤波器8构成UHF信号接收器10。
此外,在输入端子1上还供给VHF频带的信号。VHF信号接收器11接收从55.25MHz至361.25MHz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该VHF信号接收器11由单调谐滤波器12、高频放大器13、多调谐滤波器14和混合器15构成。
首先,单调谐滤波器12包括一个可变电容二极管,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12a的调谐电压,可改变其调谐频率。单调谐滤波器12的输出连接到高频放大器13,高频放大器13放大该VHF广播频带的信号。
高频放大器13的输出连接到多调谐滤波器14。该多调谐滤波器1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14a的调谐电压,可改变其调谐频率。在混合器15中,在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14的输出信号,同时在其另一端上输入将本机振荡器6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16分频而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该混合器1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14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为45.75MHz中频信号。然后,该混合器15的输出被连接到中频滤波器8的输入。
接着,在本机振荡器6中,振荡部17生成本机振荡输出信号。在该振荡部17的输入17a和17b上连接调谐部18。该调谐部18由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9和电容器20的串联连接体21、以及与该串联连接体21并联连接的电感器22构成。
PLL电路23是生成用于进行频率控制的控制电压的PLL电路,在该PLL电路23的输入上,连接振荡部17的输出。因而从该PLL电路23的输出端子23a输出的成为控制电压的调谐电压供给到调谐部18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9及单调谐滤波器2、多调谐滤波器14、单调谐滤波器12、以及多调谐滤波器14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下面,使用图9说明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中的本机振荡器6及分频器7、16的动作。图9是本机振荡器的特性图,横轴31是施加在混合器5或15上的本机振荡频率(MHz),纵轴32是从PLL电路23输出的调谐电压(V)。
在图9中,曲线33表示供给到UHF信号接收器10的混合器5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在UHF广播频带的信号接收时,PLL电路23的调谐电压为1V时可获得约350MHz的振荡信号,调谐电压为24V时可获得850MHz的振荡信号。
曲线34表示在将本机振荡器6的输出原封不动地由分频器16进行分频的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中,在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接收时对混合器15供给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而曲线35表示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接收时采用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
曲线36表示在将本机振荡器6的输出原封不动地用分频器16进行分频的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中,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时向混合器15供给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而曲线37表示适合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时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
再有,作为与本发明相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日本专利特开2000-295539号公报、特开2002-118795号公报、或特开平1-265688号公报。
但是,在这样的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中,有在调谐电压可变范围内产生不能振荡的频率范围,或不能接收某一频率范围的课题。即,如图9所示,在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接收时,需要用原来曲线35所示的本机振荡信号特性。但是,在将曲线33所示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原封不动地由分频器16进行分频的情况下,供给到混合器15的分频信号、即本机振荡信号成为曲线34那样的特性,在调谐电压的可变范围内,对于原来必要的频率范围,产生不能振荡的频率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这样的现有课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可接收连续的VHF广播频带和UHF广播频带的宽频带频道的高频接收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高频接收装置通过输入第一频带和比该第一频带低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由包括调谐电路的放大器从高频信号中提取期望的接收频道的信号,将利用该提取出的信号和从本机振荡器输出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而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从而将其变换为一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并输出,其中,将本机振荡输出信号按规定的分频比进行分频,作为本机振荡信号。
此外,本机振荡器有振荡部、连接到该振荡部的调谐部、以及插入在调谐部和振荡部之间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
而且,调谐部有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以及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电感器。此外,PLL电路向包含在放大器的调谐电路中的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及本机振荡器的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供给调谐电压。
而且,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特性相对于从PLL电路供给的调谐电压微小变化,在接收第一频带的情况下,与第一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在接收第二频带的情况下,与第二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本机振荡信号。
而且,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包括可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分量、以及可与第一电容器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分量,根据接收的频带选择性地并联连接各个电容分量。
由此,例如,在接收第二频带时,通过由振荡频率变化部件使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特性微小变化,可进行扩宽振荡频率范围等与第二频带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本机振荡信号的动作。而且,通过合适地进行分频器和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的切换,还可生成从VHF至UHF的不中断的连续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即使第一接收频带和第二接收频带之间的频道连续,也可以接收所有的频道。因此,在TV广播中,可以实现能够接收连续的VHF广播频带和UHF广播频带的宽频带的频道。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其接收UHF频带的调谐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3是其接收VHF频带的调谐滤波器的电路图。
图4是其调谐滤波器及本机振荡器的调谐电压与接收频道的特性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8是现有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其调谐电压与供给到混合器的本机振荡信号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在图1中,在输入端子51上输入从55.25MHz至801.25MHz的高频信号。该高频信号被供给单调谐滤波器52。该单调谐滤波器52是包括一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单调谐的滤波器,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2a的调谐电压来改变其调谐频率。该单调谐滤波器52的调谐频率在从367.25MHz至801.25MHz的UHF广播频带之间。
单调谐滤波器52的输出连接到高频放大器53,高频放大器53放大该UHF广播频带的信号。高频放大器53的输出连接到多调谐滤波器54。该多调谐滤波器5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4a的调谐电压来改变调谐频率。
在混合器55中,在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54的输出信号,本机振荡器56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57作为本机振荡信号输入到其另一端。该混合器5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54的UHF广播频带的信号、将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进行分频的分频信号、即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为45.75MHz的中频信号。
在中频滤波器58上连接混合器55的输出,按6MHz的占有频带使无用信号衰减。在输出端子59上,通过中频放大器供给中频滤波器58的输出信号。
因此,由这些单调谐滤波器52、高频放大器53、多调谐滤波器54、混合器55及中频滤波器58构成作为第一接收器的UHF信号接收器60。
此外,在输入端子1上,还供给VHF频带的信号。作为第二接收器的VHF信号接收器61接收从55.25MHz至361.25MHz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再有,该VHF信号接收器61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62、高频放大器63、多调谐滤波器64及混合器65。
单调谐滤波器62是包括一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单调谐的滤波器,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2a的调谐电压来改变其调谐频率。单调谐滤波器62的输出连接到高频放大器63,高频放大器63放大该VHF广播频带的信号。
高频放大器63的输出连接到多调谐滤波器64。该多调谐滤波器6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4a的调谐电压来改变其调谐频率。
在混合器65上,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64的输出信号,同时本机振荡器56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66作为本机振荡信号输入到其另一端。这里,该混合器6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64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和对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进行分频的分频信号、即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成45.75的中频信号。然后,该混合器65的输出连接到中频滤波器58的输入。
这里,分频器66有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分频器66a和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分频器66b。此外,如图1所示,切换分频器57、66a、66b的切换开关67a、67b、67c连接在这些分频器57、66和混合器55及65的另一输入之间,作为用于选择与接收频带对应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本机振荡选择部。
其次,本机振荡器56由作为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和作为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器70的串联连接体及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电感器68组成的调谐部、连接到该串联连接体两端的振荡部71、以及连接到调谐部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构成。
而且,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由可与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并联连接的电容器72和电容器73、作为与这些电容器72、73分别连接的可变电容部件的切换开关74a、74b、可与电容器70并联连接的电容器75和电容器76、作为与这些电容器75、76分别连接的可变电容部件的切换开关77b、77a构成。
由此,可用切换开关74对电容器72和电容器73进行切换,而通过切换开关77可对电容器75和76进行切换。
即,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包括可与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72、73、以及可与电容器70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75、76,使用切换开关74、77,可以分别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和电容器70上选择性并联连接电容器。
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这些切换开关74、77,可以改变在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中串联插入的电容值、以及在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上并联插入的电容值,所以可以变化调谐部的调谐频率,使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微小变化。
此外,通过连接与电感器68串联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进行宽频带的振荡。
PLL电路78是生成用于进行频率控制的控制电压的PLL(Phase LockLoop)电路,在该PLL电路78的输入上,供给将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用分频器57或66进行分频的信号—本机振荡信号。而且该PLL电路78向单调谐滤波器52、多调谐滤波器54、单调谐滤波器62及多调谐滤波器64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84、86、89、96、98、102、107(图2、图3)及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供给调谐电压。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UHF信号接收器60中的单调谐滤波器52及多调谐滤波器54的电路图。以下使用该图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单调谐滤波器52及多调谐滤波器54。
首先说明单调谐滤波器52。在图2中,连接与电感器81串联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在该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的阴极侧连接电感器83的一端。该电感器83的另一端连接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4的阴极端,其阳极端通过电容器被接地。再有,52a是可变频率端子,通过电阻连接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和84的阴极端,由PLL电路78的输出来供给调谐电压。
而且,通过这些电感器81、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电感器83及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4构成单调谐滤波器52。在该单调谐滤波器52中,根据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2a的调谐电压,可同时变化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和84的电容量,使调谐频率变化。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单调谐滤波器52中形成使UHF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器的常数。
下面,说明多调谐滤波器54。多调谐滤波器54由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6、与该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6并联连接的电感器87、与该电感器87相互感应耦合的电感器88、以及与该电感器88并联连接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9构成。再有,54a和54b是可变频率端子,分别连接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8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9的阴极端,由PLL电路78的输出来供给调谐电压。
而且,在该多调谐滤波器54中,根据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4a及54b的调谐电压,可改变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6及89的电容量,使调谐频率变化。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VHF信号接收器61中的单调谐滤波器62及多调谐滤波器64的电路图。以下使用图3来说明单调谐滤波器62及多调谐滤波器64。
在图3中,首先是单调谐滤波器62由电感器91、电感器92、电感器93和电感器94、以及开关95、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6、电感器97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构成。此外,电感器91和电感器92串联连接,在其连接点99和地之间串联连接电感器93和电感器94。而且,在电感器93和电感器94的连接点100、以及电感器92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6的阳极端的连接点101之间插入开关95。另一方面,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6的阴极端上连接电感器97的一端,在该电感器97的另一端和地之间,连接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
再有,62a是可变频率端子,通过电阻连接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的阴极端,由PLL电路78的输出来供给调谐电压。而且,在该单调谐滤波器62中,根据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2a的调谐电压,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及96的电容量变化,调谐频率变化。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单调谐滤波器62中形成使VHF频带的信号通过的滤波器的常数。
其次,多调谐滤波器64连接插入在输入和地之间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02、与该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02并联连接的电感器103和104的串联连接体、以及与该电感器104并联的开关108。而且,电感器105和106串联连接,以使电感器103和104感应耦合,并且连接与该电感器105和106的串联连接体并联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07。
再有,64a是可变频率端子,分别通过电阻连接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02和107的阴极端,由PLL电路78供给调谐电压。而且,在该多调谐滤波器64中,可根据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4a的调谐电压,使可变电容量二极管102及107的电容量变化,使调谐频率变化。此外,开关95、108、109被用于VHF高频带和低频带的切换。
下面,说明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接收由作为第一频带的UHF广播频带和在该UHF广播频带下侧连续排列的作为第二频带的VHF广播频带构成的TV广播的一例。
表1是表示在接收各个广播频带情况中的各切换开关状态的表。
(表1)

如表1所示,在接收U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开关74a、74b和开关77a、77b关断(OFF),开关67a被接通,以使开关67可连接分频器57的输出。
其次,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开关74a及开关77a接通,将开关74b及开关77b关断。此外,将开关67b接通,将开关95、108及109接通,以使开关67连接分频器66a的输出。
而且,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开关74a及77a关断,将开关74b及77b接通。此外,将67c接通,将开关95、108及109关断,以使开关67连接分频器66b的输出。
再有,在高频放大器53、63接收U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高频放大器53接通,在接收V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高频放大器63接通。这是因为通过将没有接收侧的高频放大器关断,不将通过单调谐滤波器52或62的高频信号供给另一混合器55或65。由此,只有要接收的高频信号被变换成中频信号。
再有,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本机振荡器56的电感器68为20nH,电容器70为22pF,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使用可在从2V到25V中进行从31pF至2.7pF变化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这样构成的本机振荡器56在接收UHF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350MHz至850MHz的振荡,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358MHz至814MHz的振荡,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404MHz至692MHz的振荡。
而且,在接收UHF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57进行1/1分频并供给混合器5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另一方面,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66a进行1/2分频并供给混合器6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最后,在NTSC方式的广播中,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66b进行1/4分频并供给混合器6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
这样,通过适当地进行分频器的分频比和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的切换,可以生成与各广播频带对应的频率范围的本机振荡信号。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分频器57、66a、66b包括程序计数器,PLL电路根据接收频道向分频器57、66a、66b的程序计数器输出设定分频比的值的数据。由此,例如在接收NTSC广播和PAL广播等不同的广播信号的情况下,仅变更该程序计数器的分频比的值,就可以容易地应对。
再有,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在分频器57的分频比为1/1时,不必特别地准备分频器57,也可以将本机振荡器56的输出直接连接到开关67。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设置分频器57,所以可以实现价格低的高频接收装置。而且,对混合器55输入的信号不通过分频器57,所以本机振荡器56的信号损失小。因此,可以获得C/N良好的高频接收装置。
图4是表示输入到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谐滤波器的单调谐滤波器52、62和多调谐滤波器54、64及混合器55或65的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特性的特性图,横轴表示接收频道,纵轴表示调谐电压。
在图4中,曲线111表示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率时的对于从作为调谐滤波器的单调谐滤波器62和多调谐滤波器64的接收频道2到B频道(从55.25MHz至127.25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同样,曲线112表示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率时的对于从作为调谐滤波器的单调谐滤波器62和多调谐滤波器64的接收频道C到KK频道(从133.25MHz至361.25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而曲线113表示接收UHF广播频带时的对于从作为调谐滤波器的单调谐滤波器52和多调谐滤波器54的接收频道LL到69频道(从367.25MHz至801.25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
此外,曲线114表示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对于从2频道到B频道所对应的本机振荡频率(从101MHz至173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同样,曲线115表示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对于从C频道到KK频道所对应的本机振荡频率(从179MHz至407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曲线116表示接收UHF广播频带时的对于从LL频道到69频道所对应的本机振荡频率(从413MHz至847MHz)的调谐电压的特性。
这里,关键在于使各频道的单调谐滤波器52、62和多调谐滤波器54、64的调谐电压、本机振荡器的调谐电压在各广播频带中为大致相同值。即,需要使单调谐滤波器52、62和多调谐滤波器54、64的相对于频道的调谐电压特性在所有广播频带中近似。这是因为为了用混合器55和65获得中频信号,必须通过本机振荡器56和分频器与单调谐滤波器52、62和多调谐滤波器54、64的调谐频率连锁而始终获得仅中频高的信号。这在高频接收装置中接收高频信号时,是最重要的基本性能。
由此,当然可接收从VHF低频带广播频带至UHF广播频带的55.25MHz至801.25MHz的连续的美国的所有电视频道。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由开关74和77对电容器72、73和电容器75、76进行切换,使本机振荡器56构成的调谐部的电容量微小变化,获得适合于各接收广播频带的对于调谐电压的本机振荡频率特性。
再有,这里如果对开关74进行切换而使电容器72、73的其中一个接通,则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并联的电容量被插入。由此,在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量小时,对于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的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值的贡献度变小。因此,可以使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量变小的本机振荡器56的高频带中的振荡频率特别变化。
此外,如果对开关77进行切换而使电容器75、76的其中一个接通,则与电容器70并联的电容量被插入。由此,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串联连接的电容量向增大方向变化,所以对于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值的贡献度变大,可以使对于调谐电压的振荡频率的范围变化。
由此,如果适当选择这些电容器72、73、75、76的电容值,则在UHF广播频带、VHF高频带广播频带、VHF低频带广播频带各个频带中,可以分别独立确定频道(频率)和调谐电压的特性。
因此,通过适当选定这些电容器72、73、75、76的电容值,可以使本机振荡器56对于各频带的接收频道(频率)的调谐电压特性与单调谐滤波器52、62及多调谐滤波器54、64对于接收频道(频率)的调谐电压特性近似。而且,通过将开关74、77接通、关断,根据接收的频带来对电容器72、73、75、76进行切换,可以接收从VHF低频带广播频带至UHF广播频带的55.25MHz至801.25MHz的连续的美国的所有电视频道。
这样,通过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的开关74、77的切换,可以改变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对振荡频率特性的贡献度,所以可以灵活地校正振荡频率特性,使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特性与各调谐滤波器近似,同时可设定适合于各个广播频带的振荡频率范围。即,通过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对于调谐电压的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特性微小变化,在接收第一频带时,与第一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在接收第二频带时,与第二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可以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
再有,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中,对于所有的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4、86、89(图2)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102、107(图3),使用具有大致相同电容量变化特性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由此,可以分别容易近似对于调谐电压的单调谐滤波器52、62和多调谐滤波器54、64、以及对于本机振荡器56的调谐部的调谐电压的调谐频率特性。
这里,在这些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4、86、89(图2)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102、107(图3)中,使用具有与必要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相同电容量变化比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便使对于VHF广播频带的单调谐滤波器62的调谐频率变化。
这是因为对于VHF频带、特别是VHF高频带需要最大的电容量变化比。由此,在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4、86、89(图2)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98、102、107(图3)中,可使用品号完全相同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所以部件的管理容易。此外,不易发生部件安装时的装错部件。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振荡部71、开关74和77、分频器57和66、混合器55和65及PLL电路78为集成在一个封装中的集成电路。由此,可以将高频接收装置小型化。
而且,该集成电路有用于连接电感器68两端的端子121和122、用于连接电容器72的端子123、用于连接电容器73的端子124、用于连接电容器75的端子125、以及用于连接电容器76的端子126。而且,在端子121和122之间,配置端子123、124、125及126。此外,端子123和端子124与端子122相邻配置,端子125和端子126与端子121相邻配置。由此,构成调谐部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电感器68、电容器70、电容器72、电容器73、电容器75、电容器76的部件与集成电路的端子121、端子122、端子123、端子124、端子125、端子126的连接可以最短地布线,降低无用的电容分量和电感分量,可进行高质量设计。
(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特征在于仅用一个混合器来进行UHF广播频带的接收和VHF广播频带的接收。因此,有助于小型化、低价格化。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再有,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以同一标号并简化说明。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在图5中,在输入端子132上输入UHF广播频带和VHF广播频带的广播波。而且,在该输入端子132上,为了使UHF广播频带通过,与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52、高频放大器53、以及多调谐滤波器54的第一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为了使VHF广播频带通过,与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62、高频放大器63、以及多调谐滤波器64的第二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
而且,将各个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并联连接体的输出连接到设置在集成电路133内的混合器131的一个输入上。该混合器131的输出通过中频滤波器58和中频放大器134连接到输出端子135。
另一方面,在混合器131的另一个输入上,连接切换开关67的输出。此外,该切换开关67的输出还连接到PLL电路78。再有,在接收UHF广播波时,可以省略分频器57。即,可以使分频比为1。
此外,也可以仅使用用于使VHF广播频带通过的第二串联连接体,省略使UHF广播频带通过的第一串联连接体而实现VHF广播频带专用的高频接收装置。
再有,第二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动作除了用混合器131进行UHF广播频带和VHF广播频带的混合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33中,将混合器131、切换开关67、分频器57、66、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部和切换开关、中频放大器134集成化。由于被这样集成化,所以有助于小型、高性能化。
(第三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6是使用第三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电视接收机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再有,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上附以同一标号,简化其说明。
在图6中,单调谐滤波器52连接到输入端子51,同时包括一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该单调谐滤波器52的调谐频率在从367.25MHz至801.25MHz的UHF广播频带间,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2a的调谐电压而改变其调谐频率。
在高频放大器53的输出上连接多调谐滤波器54。该多调谐滤波器5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54a的调谐电压而改变其调谐频率。
在混合器55中,在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54的输出信号,同时本机振荡器200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57作为本机振荡信号输入到其另一端。该混合器5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54的UHF广播频带的信号、将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进行分频的分频信号即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成45.75MHz的中频信号。
在中频滤波器58上,连接混合器55的输出,按6MHz占有频带使无用信号衰减。在输出端子59上,通过中频放大器供给中频滤波器58的输出信号。而且,由这些单调谐滤波器52、高频放大器53、多调谐滤波器54、混合器55及中频滤波器58构成UHF信号接收器60。
此外,VHF信号接收器61接收从55.25MHz至361.25MHz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再有,该VHF信号接收器61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62、高频放大器63、多调谐滤波器64及混合器65。
单调谐滤波器62是包括一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单调谐的滤波器,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2a的调谐电压而改变其调谐频率。高频放大器63的输出连接到多调谐滤波器64。该多调谐滤波器64包括两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利用供给到可变频率端子64a的调谐电压而改变其调谐频率。
在混合器65中,在其一端上输入多调谐滤波器64的输出信号,同时本机振荡器200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通过分频器66作为本机振荡信号输入到其另一端。这里,该混合器65将通过多调谐滤波器64的VHF广播频带的信号和将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信号进行分频的分频信号、即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并变换成中频信号(45.75MHz)。而且,该混合器65的输出连接到中频滤波器58的输入。
这里,分频器66有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分频器66a和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的分频器66b。此外,如图6所示,对分频器57、66a、66b进行切换的切换开关67a、67b、67c连接在这些分频器57、66和混合器55及65的另一个输入之间。
其次,本机振荡器200由作为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和作为第一电容器的电容器70的串联连接体、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电感器68组成的调谐部72、连接到该串联连接体两端的振荡部71、以及连接在该振荡部71和调谐部72之间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201构成。
而且,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201由与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并联设置的作为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与电容器70并联设置的作为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连接在这些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PLL电路的输出之间的控制电路204构成。
由此,控制电路204使对各个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供给的电压变化。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根据接收的频道,改变对这些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供给的电压,可以改变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上串联插入的电容值、以及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上并联插入的电容值,所以调谐部的调谐频率变化,使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化。
此外,如果连接与电感器68串联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77,还可进行宽频带下的振荡。
在PLL电路205的输入205a上,供给将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57或66进行分频的信号—本机振荡信号。此外,在输入205b和频道输入装置206之间插入微计算机207。而且,从频道输入装置206输入的表示期望接收的频道的信号通过微计算机207供给PLL电路205。
而且,PLL电路205向单调谐滤波器52、多调谐滤波器54、单调谐滤波器62及多调谐滤波器64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82、84、86、89、96、98、102、107(图2、图3)及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供给调谐电压。
下面,说明用第三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接收由作为第一频带的UHF广播频带和在该UHF广播频带下侧连续排列的作为第二频带的VHF广播频带构成的TV广播的一例。
表2是表示在接收各个广播频带情况中的各切换开关状态的表。
(表2)

如表2所示,在接收U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上供给5V的电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上供给5V的电压。而且,开关67a被接通,以使开关67连接分频器57的输出。
其次,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上供给5V的电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上供给0V的电压。此外,将开关67b接通,将开关95、108及109接通,以使开关67连接分频器66a的输出。
而且,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上供给0V的电压,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上供给5V的电压。此外,将开关67c接通,将开关95、108及109关断,以使开关67连接分频器66b的输出。
再有,在高频放大器53、63接收U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高频放大器53接通,在接收VHF广播频带的情况下,将高频放大器63接通。这是因为通过将没有接收侧的高频放大器关断,不将通过单调谐滤波器52或62的高频信号供给另一混合器55或65。由此,只有要接收的高频信号被变换成中频信号。
再有,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本机振荡器200的电感器68为20nH,电容器70为47pF,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使用可在从1V到25V中进行从41pF至2.7pF变化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使用可在从0V到5V中进行从4pF至1.5pF变化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使用可在从0V到5V中进行从15pF至1.5pF变化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这样构成的本机振荡器200在接收UHF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413MHz至847MHz的振荡,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358MHz至814MHz的振荡,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可进行频率从404MHz至692MHz的振荡。
而且,在接收UHF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57进行1/1分频并供给混合器5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另一方面,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66a进行1/2分频并供给混合器6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最后,在NTSC方式的广播中,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频带时,通过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信号由分频器66b进行1/4分频并供给混合器65,从而获得45.75MHz的中频信号。
由此,当然可接收从VHF低频带广播频带至UHF广播频带的55.25MHz至801.25MHz的连续的美国的所有电视频道。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从控制电路204向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供给的各自电压,使构成本机振荡器200的调谐部72的电容值变化,获得适合于各接收广播频带的对于调谐电压的本机振荡频率特性。
再有,这里如果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上供给0V,则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并联的4pF的电容量被插入。由此,在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量小时,对于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频率的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值的贡献度变小。因此,可以使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的电容量变小的本机振荡器200的高频带中的振荡频率特别变化。
此外,如果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3上供给0V,则与电容器70并联的15pF电容量被插入。由此,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串联连接的电容量向增大方向变化,所以对于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频率,振荡用可变电容量的变化比变大,可以使对于调谐电压的振荡频率的范围变化。
由此,如果根据接收频带和接收频道,向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供给电压,则可以适当选择这些电容值,所以在UHF广播频带、VHF高频带广播频带、VHF低频带广播频带各个频带中,可以分别独立确定频道(频率)和调谐电压的特性。
因此,通过适当变化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的电容值,可以使本机振荡器200对于各频带的接收频道(频率)的调谐电压特性与单调谐滤波器52、62及多调谐滤波器54、64对于接收频道(频率)的调谐电压特性近似。
而且,根据来自微计算机207的指示,通过控制电路204根据接收的频带来控制向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供给的电压,可接收从VHF广播频带至UHF广播频带的55.25MHz至801.25MHz的连续的美国的所有电视频道。
以上,通过适当变化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202、203的电容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可以改变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对振荡频率特性的贡献度,所以可以灵活地校正振荡频率特性,使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特性与各调谐滤波器近似,同时可设定适合于各个广播频带的振荡频率范围。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振荡部71、分频器57和66、混合器55和65及PLL电路78和控制电路76为集成在一个封装中的集成电路。由此,可以将高频接收装置小型化。
而且,该集成电路有用于连接电感器68两端的端子121和122、用于连接可变电容量二极管74和75的各自阴极端子的端子123、124。而且,在端子121和122之间,配置端子123、124。由此,构成调谐部的可变电容量二极管69、电感器68、电容器70、可变电容量二极管74、75的部件与集成电路的端子121、122、123、124的连接可以最短地布线,降低无用的电容分量和电感分量,可进行高质量设计。
(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仅使用一个混合器进行UHF广播频带的接收和VHF广播频带的接收。因此,有助于小型化、低价格化。以下,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再有,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附以同一标号并简化说明。
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方框图。在图7中,在该输入端子132上,为了使UHF广播频带通过,与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52、高频放大器53、以及多调谐滤波器54的第一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为了使VHF广播频带通过,与依次连接单调谐滤波器62、高频放大器63、以及多调谐滤波器64的第二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
而且,将各个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并联连接体的输出连接到设置在集成电路133内的混合器131的一个输入上。该混合器131的输出通过中频滤波器58和中频放大器134连接到输出端子135。
另一方面,在混合器131的另一个输入上,连接切换开关67的输出。此外,该切换开关67的输出还连接到PLL电路78。再有,在接收UHF广播波时,可以省略分频器57。即,可以使分频比为1。
此外,也可以仅使用用于使VHF广播频带通过的第二串联连接体,省略使UHF广播频带通过的第一串联连接体而实现VHF广播频带专用的高频接收装置。
再有,该第四实施方式的高频接收装置的动作除了用混合器131进行UHF广播频带和VHF广播频带的混合以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133中,将混合器131、切换开关67、分频器57、66、本机振荡器200的振荡部71、控制电路204和中频放大器134集成化。由于这样进行集成化,所以可有助于小型、高性能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高频接收装置,通过输入第一频带和比该第一频带低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由包括调谐电路的放大器从所述高频信号中提取期望的接收频道的信号,将利用该提取出的信号和从本机振荡器输出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而生成的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从而将其变换为一定频率的中频信号并输出,该高频接收装置包括放大部,从输入的所述高频信号中,按照供给的调谐电压进行频率选择,提取期望的接收频道的信号;本机振荡器,生成与供给的所述调谐电压对应频率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本机振荡选择部,输入所述本机振荡输出信号,输出将所述本机振荡输出信号按规定的分频比进行分频的频率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混合器,将来自所述放大部的信号和来自所述本机振荡选择部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进行混合,输出成为规定的中频的中频信号;以及PLL电路,输入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生成与所述本机振荡信号的频率对应的所述调谐电压,将所述调谐电压供给所述放大部和所述本机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振荡器有振荡频率变化部件,该部件根据接收频道为所述第一频带或为所述第二频带,使所述本机振荡输出信号的相对于所述调谐电压的振荡频率特性改变。
2.一种高频接收装置,包括输入端子,输入第一频带和比该第一频带低的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第一接收器,包括第一调谐滤波器,根据第一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电容变化而改变调谐频率,以便从供给到该输入端子的信号中使第一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第一混合器,将该第一调谐滤波器的输出供给其一个输入,同时将其输出供给输出端子;第二接收器,包括第二调谐滤波器,根据第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电容变化而改变调谐频率,以便从供给到所述输入端子的信号中使第二频带的高频信号通过;以及第二混合器,将该第二调谐滤波器的输出连接到其一个输入,同时将其输出供给所述输出端子;一个本机振荡器和至少一个分频器,生成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第二混合器各自的另一个输入供给本机振荡信号的本机振荡输出信号;以及PLL电路,供给所述本机振荡信号,在接收频道中调谐控制所述本机振荡器和所述第一及第二调谐滤波器;其中,所述本机振荡器包括振荡部;连接到该振荡部的调谐部;插入在所述调谐部和所述振荡部之间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所述调谐部包括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以及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电感器,所述PLL电路向所述第一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所述第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及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供给调谐电压,其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所述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特性相对于从所述PLL电路供给的调谐电压产生微小变化,在接收所述第一频带时,与所述第一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而在接收所述第二频带时,与所述第二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振荡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包括可与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以及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根据接收的频带而选择性并联连接各个所述电容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选择性并联连接/不连接的电容器,通过根据接收的频带来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的切换部件而被切换为并联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选择性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由多个电容器构成,所述切换部件进行切换,以便根据接收的频带,从所述多个电容器中选择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并联连接选择出的电容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可与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选择性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由多个电容器构成,根据接收的频带,并联连接从所述多个电容器中选择出的电容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设有与电感器串联的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第一频带为UHF广播频带,第二频带为VHF广播频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在接收UHF广播信号时为1,在接收VHF广播频带信号时为1/2以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在VHF高频带接收时分频比为1/2,同时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从约360MHz至约900MHz的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在VHF低频带接收时,分频比为1/4。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在VHF低频带接收时,分频比为1/5。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在接收第二频带的信号时,将从分频器输出的分频信号供给到PLL电路。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第一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第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及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具有大致相等的电容变化特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第一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第二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电容变化比的值与接收的频带内其频带宽度最大的频带所需的电容变化比的值大致相等。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由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插入在该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之间的第二电容器、以及连接到所述阴极端子的控制电路构成,该控制电路将根据接收的频带而不同的电压供给到所述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由与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插入在该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容器之间的第三电容器、以及连接到所述阴极端子的控制电路构成,该控制电路将根据接收的频带而不同的电压供给到所述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18.一种高频接收装置,将高频信号至少分割为第一频带、以及频带比该第一频带低的第二频带并接收,所述高频接收装置包括输入端子;调谐滤波器,供给输入到该输入端子的所述高频信号,同时根据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电容变化而改变调谐频率;本机振荡部,生成本机振荡输出信号;混合器,在其一个输入上供给该调谐滤波器的输出,同时在另一个输入上供给本机振荡信号,将所述第一频带内的第一信号变换成中频信号;输出端子,供给该混合器的输出;分频器,被设置在所述本机振荡器和所述混合器之间,以便在接收所述第二频带内的第二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频带内的信号变换成所述中频信号;切换开关,将该分频器的输出和所述本机振荡器的输出的其中一个输出根据接收的频带选择性地作为所述本机振荡信号供给所述混合器;以及PLL电路,在接收频道中调谐控制所述本机振荡器和所述调谐滤波器;其中,所述本机振荡器有振荡部、连接到该振荡部的调谐部、以及插入在所述调谐部和所述振荡部之间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该调谐部有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以及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的电感器,所述PLL电路向所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及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供给调谐电压,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所述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特性相对于从所述PLL电路供给的调谐电压微小变化,与所述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振荡信号。
19.一种高频接收装置,将高频信号至少分割为第一频带、以及频带比该第一频带低的第二频带并接收,所述高频接收装置包括输入端子;调谐滤波器,供给输入到该输入端子的所述高频信号,同时根据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电容变化而改变调谐频率;混合器,在其一个输入上供给该调谐滤波器的输出,同时在另一个输入上连接按照接收的频带改变分频比的分频器的输出,作为本机振荡信号;输出端子,供给该混合器的输出;本机振荡器,连接到所述分频器的输入;以及PLL电路,供给所述分频器的输出信号;其中,所述本机振荡器有振荡部、连接到该振荡部的调谐部、以及插入在所述调谐部和所述振荡部之间的振荡频率变化部件,该调谐部有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以及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的电感器,所述PLL电路提供所述本机振荡信号,同时向所述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以及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供给调谐电压,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所述本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特性相对于从所述PLL电路供给的调谐电压微小变化,与所述调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连锁,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振荡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包括可与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以及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选择性进行并联连接/不连接切换的电容器,根据接收的频带,选择性并联连接各个所述电容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由多个分频器构成,在这些多个分频器中,按照接收的频带进行选择性切换的切换开关连接向混合器输入的所述本机振荡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第一频带为UHF广播频带,第二频带为VHF广播频带。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在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时为1,在接收第二频带的信号时为1/2以下。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第一频带为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第二频带为VHF低频带广播频带。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在接收第一频带的信号时为1/2以下,而在接收第二频带的信号时比接收所述第一频带的信号时的分频比大。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时为1/2,而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的频带信号时为1/4。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在接收VHF高频带广播频带的信号时为1/2,而在接收VHF低频带广播的频带信号时为1/5。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分频器包括将本机振荡器的输出频率进行1/2分频的第一固定分频器;将所述第一固定分频器的输出信号再进行1/2分频的第二分频器;以及将所述第一固定分频器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固定分频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切换并供给到所述混合器的另一端子的切换开关。
2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调谐滤波器由以第一频带内的频率进行调谐的第一调谐滤波器、以及与该第一调谐滤波器并联设置同时以第二频带内的频率进行调谐的第二调谐滤波器构成。
3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由与第一电容器并联连接的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插入在该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所述第一电容器之间的第三电容器、以及连接到所述阴极端子的控制电路构成,该控制电路将根据接收的频带而不同的电压供给到所述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其中,振荡频率变化部件由与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并联连接的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插入在该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的阴极端子和所述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之间的第二电容器、以及连接到所述阴极端子的控制电路构成,该控制电路将根据接收的频带而不同的电压供给到所述第三可变电容量二极管。
32.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振荡频率变化部件集成化。
33.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和电容变化部件集成化。
34.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和切换部件集成化。
35.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切换部件集成化。
36.一种集成电路,在至少将形成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切换部件集成化的集成电路中,连接所述集成电路中的所述振荡部和调谐部的连接端子的配置为配置有连接端子,连接振荡用可变电容量二极管和第一电容器的串联连接体和在与该串联连接体并联连接的电感器两端连接的连接端子之间可进行所述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37.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控制电路集成化。
38.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将形成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控制电路集成化。
39.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将形成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和分频器集成化。
40.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将形成权利要求19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和分频器集成化。
41.一种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将形成权利要求20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的混合器、PLL电路、振荡部、分频器和电容变化部件集成化。
42.一种电视接收机,有连接到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中的PLL电路的输入、以及控制电路的输入,同时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输入表示接收期望频道的选台信号的微计算机,所述微计算机使所述PLL电路供给与所述选台信号对应的调谐电压,同时使所述控制电路供给与所述选台信号对应的电压。
43.一种电视接收机,有连接到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高频接收装置中的PLL电路的输入、以及控制电路的输入,同时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输入表示接收期望频道的选台信号的微计算机,所述微计算机使所述PLL电路供给与所述选台信号对应的调谐电压,同时使所述控制电路供给与所述选台信号对应的电压。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高频接收装置,通过在高频接收装置的本机振荡器(56)的调谐部和振荡部之间插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该振荡频率变化部件在接收的各个频带中使本机振荡器(56)的振荡频率特性相对于从PLL电路(78)供给的调谐电压变化,与调谐滤波器(52、54、62、64)的频率特性连锁,获得预定的仅频率不同的振荡信号,从而可接收连续的VHF广播频带和UHF广播频带的宽频带频道。
文档编号H04B1/16GK1574658SQ200410049530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4日
发明者浅山早苗, 中辻幸治, 寺尾笃人, 田畑吉英, 高见秀司, 铃木正教, 鹿岛浩亲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