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文档序号:759465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位置登记系统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利用携带电话、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等移动终端的通信中,需要进行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登记到网络侧的处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例如根据由多个小区组成的区域或者单一小区的识别信息来进行确定。通常是以移动终端伴随移动而变更了通信区域为契机,每当其变更就进行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这样,网络侧的装置就要时常把握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即使在移动终端变更了通信区域的情况下,也要确保通信处理的连续性,实现在转移目的地区域的信息到达之类的恰当的交接。
位置登记请求从移动终端对网络侧进行发送,但例如在市中心部的交通高峰时,伴随电车或公交车的移动,大量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就同时进行区域转移。其结果存在于限定范围的位置登记请求就一时发生庞大数量。由此,该请求就集中于位置登记请求用的控制信道,网络负荷就局部变得庞大。网络负荷的增大有时就会压迫控制信道到无法对应规定的通信需要的程度。
为了解决这种难点,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5-328431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说明的位置登记控制方式。即,基站基于位置登记请求或其处理的辐辏状态,对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进行限制(随时控制)。或者,基站对预先指定的时间带内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进行限制(预约控制)。另外,基站进行在移动终端对位置登记区域信息检测了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或者在移动终端在检测位置登记区域信息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许可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之类的限制。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上述现有技术,对来自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自身进行限制,所以人们担心如下面那样的问题点。即,移动终端在来自基站的控制之下,决定发送位置登记请求的定时。换言之,移动终端只要没有经过来自基站的发送许可,或者发送待机指示的解除,就不能将位置登记请求发送给基站。另一方面,网络侧的位置登记装置,只要没有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就无法开始位置登记处理。结果就存在位置登记处理延迟的可能性。
特别是,在本发明假设的状况下(位置登记请求集中时),位置登记请求或其处理辐辏的可能性增高,可预料将符合对位置登记请求进行限制的条件。从而,这种担心变得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就是一面抑制位置登记的延迟,一面降低伴随位置登记请求的大量发送的网络负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备取得单元,取得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以及发送单元,将由上述取得单元所取得的移动状态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备取得单元,取得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推测单元,基于由上述取得单元所取得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以及发送单元,发送用于请求由上述推测单元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
这样,推测移动终端的位置的主体,既可以是从移动终端接收移动状态的位置管理装置,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自身。另外,在移动终端具有位置推测功能的情况下,用于实现该功能的装置既可以被内置于移动终端,也可以被外部连接。进而,移动终端并不限于便携电话,还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ce)。
在移动终端未持有位置推测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具备接收单元,接收由上述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移动状态;推测单元,基于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以及登记单元,登记由上述推测单元所推测的上述位置。
在移动终端持有位置推测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具备接收单元,接收由上述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上述位置登记请求,以及登记单元,按照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登记由上述移动终端所推测的上述位置。
根据这些发明,位置管理装置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来推测其将来的位置,进行基于该推测结果的向位置登记装置的位置登记。由此,移动终端在进入新区域时就能够进行本终端的位置登记而不用发送新的位置登记请求。此时就能够削减位置登记请求呼叫。其结果,就可降低伴随位置登记请求的大量发送的网络负荷而不使位置登记延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位置管理装置,还具备通知单元,将上述登记单元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该移动终端;以及删除单元,在对于上述通知单元的通知没有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肯定应答(ACKACKnowledge)的情况下,删除上述位置登记。
根据本发明,移动终端通过即使不经过伴随移动的新的位置登记请求也接收上述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的应答,就能够可靠且迅速地探测到本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正常地完成的意旨。由此,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就在事前得以回避,起因于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的本发明的课题就得以解决。
另外,在对于位置管理装置发送的位置登记应答的肯定应答没有被接收到的情况下,被预测在所推测的位置(通信区域内)不存在移动终端。这意味着位置管理装置的位置推测有错的可能性较高。因而,如本发明那样,位置管理装置在没有接收到上述肯定应答的情况下,通过删除所推测的登记位置,被错误登记的位置就被从位置登记装置抹掉。由此,就不用保持实际上不存在移动终端的位置的数据,而未然地回避网络资源的浪费。
这里,位置管理装置既可以使连接到多个基站,与基站独立的装置,也可以是基站本身。
另外,移动状态只要是可推测移动终端转移的区域或小区的信息就足够,例如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进而,也可以是可计算出这些信息的信息,例如两时刻的移动终端的位置坐标等。移动终端的位置是指该移动终端所在的一通信区域,例如区域(多个小区的集合体)或小区。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具备请求单元,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在规定时间没有由位置管理装置所通知的情况下,发送用于请求上述位置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
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在规定时间没有从位置管理装置对移动终端进行通知的情况下,被预测在所推测的位置不存在移动终端。因而,如本发明那样,在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没有被通知的情况下,移动终端自行发送用于请求位置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由此,位置管理装置即便在位置推测出错的情况下,也可登记移动终端的准确的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备移动终端和位置管理装置的位置登记系统,其中上述移动终端具备取得单元,取得该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推测单元,基于由上述取得单元所取得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以及发送单元,发送用于请求由上述推测单元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上述位置管理装置具备接收单元,接收由上述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上述位置登记请求,登记单元,按照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登记由上述移动终端所推测的上述位置;以及通知单元,将上述登记单元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该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包括位置管理装置接收由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移动状态的接收步骤;基于在上述接收步骤中所接收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的推测步骤;登记在上述推测步骤中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步骤;将上述登记步骤中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该移动终端的通信步骤;以及在对于上述通知步骤中的通知没有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肯定应答的情况下,删除上述位置登记的删除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取得该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的取得步骤;基于在上述取得步骤中所取得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的推测步骤;发送用于请求在上述推测步骤中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步骤;以及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在规定时间没有由位置管理装置所通知的情况下,发送用于请求上述位置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步骤。
根据这些发明,位置管理装置从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来推测其将来的位置,进行基于该推测结果的向位置登记装置的位置登记。由此,移动终端在进入新区域时就能够进行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而不用发送新的位置登记请求。此时,就不再需要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从而能够削减位置登记请求呼叫。其结果,就可降低伴随位置登记请求的大量发送的网络负荷而不使位置登记延迟。


图1是用于说明位置登记系统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装置、位置管理装置以及移动机的功能性构成的图。
图3A~图3D是表示登记位置DB内的数据进行更新的情形的图,图3A是表示移动机移动前的登记位置DB内的数据保存例的图,图3B是表示移动机区域转移后的登记位置DB内的数据保存例的图,图3C是表示注销了错误的推测结果之后的登记位置DB内的数据保存例的图,图3D是表示修正了错误的推测结果后的登记位置DB内的数据保存例的图。
图4是表示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的数据保存例的图。
图5是表示方位角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6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转移到邻接区域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1位置登记处理)时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转移到邻接区域的又一邻接区域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2位置登记处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出错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3位置登记处理)的前半部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第3位置登记处理的后半部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装置、位置管理装置以及移动机的功能性构成的图。
图11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转移到邻接区域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4位置登记处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转移到邻接区域的又一邻接区域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5位置登记处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出错时的位置登记处理(第6位置登记处理)的前半部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第6位置登记处理的后半部分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方式)下面一边参照为了示例所附加的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那样,位置登记系统1具备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和移动机60、70、80而构成。另外,位置登记装置10与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可相互收发信号地有线连接起来。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可经由基站(未图示)分别与移动机60、70、80之间进行通信。此外,图1中记载的步骤编号与在动作说明中后述的步骤编号(参照图6~图9)相对应。
图2是表示位置登记装置10、位置管理装置20以及移动机60的功能性构成的图。如图2所示那样,位置登记装置10具备位置登记请求接收部11、应答发送目的地决定部12、登记位置DB(DataBase)13、位置登记应答发送部14以及位置删除指示接收部15。在登记位置DB13中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与在圈内的区域对应起来,可进行更新地保存其对应关系。此外,位置登记装置10有时也被称为HLR(HomeLocation Register)。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那样,将移动机60、70、80全部移动机处在区域A内的情况假设为初始状态。从而,在位置登记处理执行开始前,登记位置DB13成为图3A的数据保存例所示的状态。即,登记位置DB13具有识别信息范围131和圈内区域范围132,在识别信息范围131中保存有用于唯一地识别移动机的信息(例如,与参照标记相同的“60”、“70”、“80”)。在圈内区域范围132中作为当前位置保存着用于唯一地识别对应的移动机所在的区域的信息(例如,与参照标记相同的“A”、“A”、“A”)。
关于详细的处理内容在动作说明中后述,位置登记装置10,若由位置登记请求接收部11从位置管理装置20接收到反映了转移目的地推测结果的位置登记请求,则基于该位置登记请求进行登记位置DB13的更新。登记位置DB13的更新由应答发送目的地决定部12来进行。这里,位置登记请求并不限于新请求位置登记的信号,还包含请求已经登记的位置变更的信号。位置登记装置10,在登记位置DB13更新后通过位置登记应答发送部14对转移目的地推测结果所属的区域的位置管理装置发送位置登记应答。由此,通知位置管理装置位置登记处理完成。另外,位置登记装置10,若在转移目的地推测结果有错的情况下通过位置删除指示接收部15接收到从位置管理装置发送的登记位置删除指示,则从登记位置DB13删除该相应的登记位置。
位置管理装置20兼具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的功能。如图2所示那样,位置管理装置20具备检测结果接收部21(对应于接收单元)、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转移目的地推测部23(对应于推测单元)、位置登记请求发送部24(对应于登记单元)、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对应于通信单元)和位置删除指示发送部26(对应于删除单元)。
位置管理装置20,若由检测结果接收部21接收到根据处在区域A内的移动机所检测出的移动状态(方向和绝对速度),则以该移动状态为基础将上述移动机的转移目的地推测为区域B。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由转移目的地推测部23参照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来进行。位置管理装置20通过位置登记请求发送部24将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结果作为位置登记请求,发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
这里,图4中示出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内的数据保存例。如图4所示那样,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中预先保存有依照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所推测的转移目的地区域。即,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具有转移源区域范围221、移动方向范围222、移动速度范围223、转移目的地区域范围224以及区域转移范围225。在转移源区域范围221中保存有移动机在转移前所在区域的识别信息(例如“A”)。在移动方向范围222中保存有表示移动机的移动方向的信息(例如“①”,“②”,“③”,“④”...)。
这里,图5是表示方位角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图5中的①~⑧所示的分割区域对应于移动机的移动方向。即,以移动机所在的区域的中心点为基准,在从正北(磁北也可)开始按顺时针进行了8等分的区域上附上①~⑧的识别编号。例如,北和东北之间的区域用①来识别,所以作为移动机的移动方向就相当于①的方向。另外,如图5所示那样,存在于①的方向的区域为区域B、C。从而,移动机的转移目的地区域依照其移动速度被推测为区域B、C的某一个。
另外,此时,与区域A的中心点间的距离为最短的区域(区域B)被确定为邻接区域之一。关于其他区域也同样如此,能够将处于②的方向的邻接区域确定为区域D,将处于③的方向的邻接区域确定为区域E。此外,上述分割区域也可以依照区域的面积、通过16以上的方位角进一步进行细分。
在移动速度范围223中保持有表示移动机的移动速度的信息(例如“0≤V<40”、“40≤V<80”、“80≤V”)。在移动机朝①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前述那样区域B和区域C成为转移目的地区域的候补,但作为将哪个区域设为转移目的地区域的决定要素则使用移动速度V。如果是40≤V<80则转移目的地区域被推测为区域B,如果是80≤V则转移目的地区域被推测为区域C。另外,在0≤V<40的情况下则推测为没有区域转移(转移目的地区域为区域A)。
V的阈值40、80取决于区域间距离和不通状态的可容许时间。V的下限阈值40是在假设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距离为200m,且能够容许通信切断状态的时间最大为5秒的情况下,由200/5计算出的值。同样,V的上限阈值80是在假设区域A和区域C之间的距离为400m(=200m×2),上述时间最大为5秒的情况下所计算出的值。
这样,通过在V的阈值设定时使用区域间距离,对位于距转移目的地区域较远一方的邻接区域端的移动机,就可期待如下面那样的效果。即,当在V的阈值设定时使用了区域半径100m的情况下,V的下限阈值由100/5而成为20m/s。为此,在移动机以30m/s进行移动的情况下,由于移动速度超过下限阈值20所以转移目的地区域就被推测为区域B。然而,由于30m/s的移动机在5秒间移动的距离为150m,区域的直径为与区间间距离等同的200m,所以位于转移源区域的端部的移动机就未转移区域。也就是,尽管没有转移区域,可是存在被判定为有区域转移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在V的阈值的设定上使用区域间距离,就能够使确实有区域转移的移动机的速度反映到阈值中而消除这种担心。
但是,V的阈值不一定要是固定的,也可以基于区域推测结果的正确与否动态地进行更新。在此情况下,对尽可能多的移动机,履历式地保持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结果和实际数据是有效的。最佳的V的阈值例如以下面的次序进行探索。首先,位置管理装置20在V的阈值上分别加上5m/s,从规定次数的推测结果和实际数据算出推测精度并进行存储。推测精度是指推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相一致的比例。此时,也可以将不一致情况下的近似度考虑在内。
接着,从移动速度V的原阈值分别减去5m/s,从规定次数的推测结果和实际数据算出推测精度并进行存储。接着,在V的原阈值上分别加上10m/s,从规定次数的推测结果和实际数据算出推测精度并进行存储。以同样的次序,依次变更相减或者相加的速度,将推测精度为最高值的阈值作为在移动速度范围223中设定的阈值来采用。
此外,关于速度的范围,虽然在图4中示例了每40m/s进行设定的情况,但是每20m/s进行范围设定、速度越小与其相应范围也狭窄地设定等,设定的方法是任意的。在转移目的地区域范围224中保存有从对应的移动方向及速度推测为转移目的地的区域的识别信息(例如,“A”、“B”、“C”、“A”、“D”、“X”、...)。进而,在区域转移范围225中保存有表示有无区域转移的信息(在有的情况下为转移目的地和转移目的地的区域名)。
例如,考虑处在区域A内的移动机朝③的方向以速度50m/s进行移动的情况。由于速度50m/s相应于40≤V<80,所以转移目的地推测部23能够通过参照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内的“R”所示的记录,将转移目的地区域推测为“E”。
另外,位置管理装置20,若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接收到从位置登记装置10发送的位置登记应答,则将该位置登记应答发送给估计存在于区域B的移动机60。由此,将位置登记完成通知给移动机60。但是,在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结果为与转移源地方相同的区域A的情况下,位置管理装置20就省略此通知。
位置管理装置20,在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结果为区域C的情况下,若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接收到从位置登记装置10发送的位置登记应答,则将该位置登记应答发送给估计存在于区域C的移动机60。由此,将位置登记完成通知给移动机60。另外,位置管理装置20通过接收从移动机60返回的接收肯定应答(下面记为“ACK”),认为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结果是正确的。但是,当在规定时间没有返回ACK的情况下,位置管理装置20判断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有错,由位置删除指示发送部26对位置登记装置10指示将移动机60的登记位置删除。此外,上述规定时间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具有的计时器251来计测。
进而,位置管理装置20,若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从错误推测了转移目的地区域的移动机60接收到位置登记请求,则经由位置删除指示发送部26将该请求传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由此,移动机60的正式的位置就被登记到位置登记装置10。位置管理装置20作为对于上述位置登记请求的答复,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将位置登记应答发送给移动机60。
移动机60通过由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传感器所构成的移动状态检测部61(对应于取得单元),检测出其终端的移动状态(方向和速度)。关于移动状态的检测方法,由于可通过公知惯用的测位技术而实现,所以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但是从精确地进行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的观点出发,最好是使用可进行高精度检测的装置。在移动状态的检测上例如使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即,移动状态检测部61从将时刻t的移动机60的坐标位置(纬度经度)作为起点将时刻t+1的坐标位置作为终点的矢量方向,计算出移动机60的移动方向。另外,移动状态检测部61计算出时刻t和时刻t+1的移动机60的坐标位置(纬度经度),通过将这两地点的坐标位置间的直线距离除以单位时间1而计算出移动速度。移动状态的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发送部62(对应于发送单元)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20。
另外,移动机60,若由位置登记应答接收部63从对应于转移目的地区域的位置管理装置接收到位置登记应答,则返回ACK。相对于此,尽管在区域转移后可是位置登记应答在规定时间仍未到达的情况下,移动机60判断为区域被错误推测,并将位置登记请求自行发送给转移目的地区域的位置管理装置。此外,上述规定时间由位置登记应答接收部63具有的计时器631来计测。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以与现有的位置登记处理同样的次序,由接受来自位置登记应答接收部63的指示的位置登记请求发送部64(对应于请求单元)来进行。
关于位置管理装置的功能性构成,代表性地说明了位置管理装置20,有关位置管理装置30、40、50也具有与位置管理装置20同样的功能。从而,在同一构成要素上附上同列(末尾的数字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但是这些各装置在管辖的区域上并不相同。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管理装置20管辖区域A,位置管理装置30、40、50分别管辖区域B、C、D。另外,关于移动机的功能性构成,代表性地说明了移动机60,有关移动机70、80也具有与移动机60同样的构成。从而,在同一构成要素上附上同列的参照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并且,对构成涉及本发明的位置登记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6,对假设移动机60从区域A转移到区域B的情况(参照图1)的第1位置登记处理进行说明。在S1通过移动状态检测部61检测出移动机60的移动方向以及速度。检测结果例如是移动方向W、移动速度为60m/s。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发送部62从移动机60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20(S2)。
若由位置管理装置20的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25接收到检测结果(S3),则该检测结果被输出到转移目的地推测部23,并开始参照了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22的转移目的地的推测处理(S4)。在推测处理的结果为没有区域转移的情况下(S5;否)第1位置登记处理结束,但在有区域转移的情况下(S5;是)则发送与推测结果相对应的位置登记请求。例如,检测结果是移动方向①移动速度为60m/s情况下的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就成为区域B(参照图4的“S”所示的部分)。从而,在此情况下,向区域B的位置登记请求就从位置管理装置20发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S6)。
在S7由位置登记装置10的位置登记请求接收部11接收到上述位置登记请求。接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被输出到应答发送目的地决定部12,被用于位置登记应答的发送目的地区域的决定。在位置登记的请求是对于区域B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就决定成区域B(S8)。登记位置DB13中的移动机60的所在区域在此时刻从“A”改写成“B”(参照图3B)。在登记位置DB13更新后,位置登记应答由位置登记应答发送部14,发送给管辖在S8中所决定的区域B的位置管理装置30(S9)。
上述位置登记应答,在由位置管理装置30的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35接收到以后(S10),被传送给移动机60(S11)。这里,在本第1位置登记处理中,假设为从区域A到区域B的转移时,移动机60如推测那样转移到区域B,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是正确的。从而,移动机60就能够通过位置登记应答接收部63接收在S11中所传送的位置登记应答(S12)。若移动机60接收到位置登记应答则应该将意旨通知给发送源,将ACK返送给位置管理装置30(S13)。然后,ACK由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35所接收(S14),一系列的位置登记处理结束。
如上述那样,根据位置登记系统1,移动机60在转移前所在的区域A的位置管理装置20,以移动机60的移动状态为基础来推测转移目的地的区域。然后,在推测为有转移的情况下,在来自移动机60的位置登记请求之前进行向该区域的位置登记。由此,就不等待来自移动机60的位置登记请求,将区域转移后的移动机60的位置(转移目的地区域)登记到位置登记装置10。从而,就不需要来自移动机60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处理,来自移动机的位置登记请求量将减少。另外,位置登记系统1不会对移动机指示本来必要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待机,而使来自移动机的位置登记请求量减少。其结果就可抑制网络负荷的增大而不会引起位置登记的延迟。
接着,参照图7对假设移动机70从区域A通过区域B转移到区域C的情况(参照图1)的第2位置登记处理进行说明。这种位置登记处理,与上述第1位置登记处理基本相同。从而,在共通的步骤上附上末尾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具体来讲,图7的S21~S25相当于图6所示的S1~S5。另外,图7的S30~S34相当于图6所示的S10~S14。
下面,对作为第1和第2位置登记处理的差异的S26~S29进行说明。
例如,移动机70的移动状态的检测结果是移动方向①移动速度为90m/s情况下的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就成为区域C(参照图4的“T”所示的部分)。从而,在此情况下,向区域C的位置登记请求就从位置管理装置20发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S26)。
在S27由位置登记装置10的位置登记请求接收部11接收到上述位置登记请求。接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在被输出到应答发送目的地决定部12后,被用于位置登记应答的发送目的地区域的决定。在位置登记的请求是对于区域C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就不经过区域B而决定成区域C(S28)。登记位置DB13中的移动机70的所在区域在此时刻从“A”改写成“C”(参照图3B)。在登记位置DB13更新后,位置登记应答由位置登记应答发送部14,发送给管辖在S28中所决定的区域C的位置管理装置40(S29)。
如上述那样,位置登记系统1不仅可对应被推测为移动机70转移到邻接区域的情况,还可对应被推测为移动机70转移到往前两个目的地区域的情况。这样,在移动机高速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位置登记系统1就通过省略邻接区域中的位置登记应答的收发来抑制通信量,而使通信负荷进一步降低。另外,以现有的位置登记处理相比较,就不需要来自移动机的两次位置登记请求,网络负荷抑制的效果将增大。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移动机转移到往前两个目的地区域的情况,但在转移到往前3个以上目的地区域的情况下也可适用第2位置登记处理。
接着,参照图8和图9,对假设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出错了的情况的第3位置登记处理进行说明。即,在上述第2位置登记处理中,设在作为转移目的地区域被推测为区域C以后,移动机70就实际上转移到区域C,而在第3位置登记处理中,假设尽管作为转移目的地区域被推测为区域C可是移动机80在区域B变更前进路线转移到区域D的情况(参照图1)。
这种位置登记处理,包含多个与上述第2位置登记处理共通的步骤。从而,在共通的步骤上附加末尾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具体来讲,图8的S41~S51相当于图7所示的S21~S31。
下面,对作为第2和第3位置登记处理不同的S52步骤以后的处理进行说明。
位置管理装置40以位置登记应答的发送(S51)为契机,利用计时器451开始计时。位置管理装置40在尽管位置登记应答已发送给移动机80,可是在发送后规定时间(例如2~3ms左右)以内仍未接收到ACK的情况下,判断为移动机80不存在于ACK发送目的地的区域内(S52)。然后,位置管理装置40认为步骤S44中的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出错了。
之后,位置管理装置40指示位置登记装置10将已经登记在登记位置DB13中的移动机80的位置(区域C,参照图3B)删除(S53)。若位置登记装置10接收到登记位置的删除指示(S544),则从登记位置DB13删除对应于移动机8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图9的S55)。由此,被错误推测的转移目的地区域就从位置登记装置10注销。图3C中示出此时刻的登记位置DB13的数据保存例。
另一方面,若移动机80探测到已从区域B转移到区域D,则利用计时器831开始计时。移动机80在尽管探测到区域转移可是在转移后规定时间(例如1~3s左右)以内仍未接收到位置登记应答的情况下(S56),对转移目的地区域D的位置管理装置50重新发出位置登记请求(S57)。
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基于以下理由。即,在移动机80实际转移到作为转移目的地所推测的区域C的情况下,移动机80如上述那样,接收从位置管理装置40发送的位置登记应答。换言之,没有接收到此位置登记应答,意味着移动机80转移到与所推测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也就是意味着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结果有错误。为此,移动机80有必要自发地进行正式的位置登记。
这种位置登记,以与现有技术中的位置登记同样的次序来进行。下面对该次序进行说明。在S57中所发送的、向区域D的位置登记请求,由位置管理装置50的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55所接收(S58)。进而,此位置登记请求经由位置登记请求发送部54被发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S59)。
若位置登记装置10通过位置登记请求接收部11接收到上述位置登记请求(S60),则将区域D作为移动机80的当前位置进行登记(S61)。位置的登记通过在登记位置DB13中对应于移动机80的圈内区域范围132(在当前时刻为空白)中,写入区域识别信息“D”而完成。图3D中示出DB更新后的数据保存例。
在S62中位置登记装置10为了通知移动机80的位置登记已正常完成的意旨,发送将移动机80作为接收方的位置登记应答。该位置登记应答在由位置管理装置50的位置登记应答通信部55接收后(S63),被传送给移动机80(S64)。然后,移动机80通过由位置登记应答接收部83接收位置登记应答(S65),而结束一系列的位置登记处理。此外,移动机80也可以在位置登记应答的接收后发送ACK。
如上述那样,位置登记系统1还可对应位置管理装置20错误推测了移动机80的转移目的地的情况。即,位置登记系统1若探测到所登记的转移目的地区域的错误推测,则暂先消去该推测结果,按照移动机在真正的转移目的地区域所发送的位置登记请求,再次登记移动机的位置。由此,在登记位置DB13中精确的圈内区域就没有迟滞地被保存,基于错误的登记位置的通信就得以防止。在本第3位置登记处理中需要由移动机80发送位置登记请求,而关于移动机80的区域转移就没有使网络负荷降低。但是,通过使用上述办法增高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精度,使错误推测的概率减低,同时通过将涉及本发明的位置登记处理适用于尽可能多的移动机,作为总量的网络负荷将降低。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1,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接收移动机60、70、80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以这些信息为基础来推测各移动机的转移区域。由此,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在来自移动机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接收之前,就使上述推测结果反映到位置登记装置10的登记位置DB中。登记位置得以更新的意旨被通知给对应的移动机。从而,在推测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就可登记恰当的位置而不用移动机自行发送位置等情请求。其结果伴随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的网络负荷就会降低。
另外,根据位置登记系统1,如内容分发那样在容量比较大的数据分发时,就能够期待如下面将说明那样的效果。即,在移动机的高速移动中,人们担心在分发中途线路中断,或者反复无线区间的重发控制而使吞吐量下降。因此,位置登记系统1在处在作为转移目的地所推测的区域的移动机之中,仅对移动速度在规定值(例如40m/s)以下的移动机,有选择地分发数据。由此,就可回避因分发全部正常地被接收的可能性低的数据而造成的网络负荷的增大。其结果,数据就在被提高后的良好的通信品质之下来进行收发。
(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0~图1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1中,位置管理装置使用移动机检测出的移动状态来进行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相对于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2中,假设移动机自行进行转移目的地的推测,并将推测结果通知给位置管理装置。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2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位置管理装置120的构成除了不具备转移目的地推测部和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这一点外,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详述的位置管理装置20相同。移动机160除了具备转移目的地推测部和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这一点外,具有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详述的移动机60同样的构成。从而,在同一构成要素上附上同列(末尾的数字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下面,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详述。
作为移动机160中特有的构成要素的转移目的地推测部165,参照具有与图4所示的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同样的构成的转移目的地推测参照表1651,推测移动机160在规定时间后移动的情况被预测的区域。转移目的地推测部165既能够由内置于移动机160的装置来实现,也能够由与移动机160独立地进行了外部连接的装置来实现。
此外,未图示的位置管理装置130、140、150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管理装置30、40、50,具有与位置管理装置120相同的构成。另外,未图示的移动机170、180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移动机70、80,具有与移动机160相同的构成。从而,其构成的说明省略。
接着,参照图11对由位置登记系统2所执行的第4位置登记处理进行说明。并且,对构成涉及本发明的位置登记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说明。此外,第4位置登记处理相当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述的第1位置登记处理(参照图6),包含多个共通的步骤。具体来讲,图11的T1、T5~T14相当于图6所示的S1、S5~S14。
下面,对作为各位置登记处理的差异的T2~T4进行说明。
在T2,移动机160的转移目的地推测部165基于在T1中所检测出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来推测移动机160的转移目的地区域。该推测的结果被从移动机160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120(T3)。之后,若由位置管理装置120的推测结果接收部121接收到推测结果(T4),则开始T5以后的处理(有无转移的判定处理)。
第5位置登记处理相当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述的第2位置登记处理(参照图7),包含多个共通的步骤。具体来讲,图12的T21、T25~T34相当于图7所示的S21、S25~S34。关于第5位置登记处理也是,推测转移目的地区域的主体为移动机,在T22中由移动机170所推测的转移目的地区域的信息在移动机170和位置管理装置120之间进行收发(T23、T24)。
进而,图13和图1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6位置登记处理的图。第6位置登记处理相当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8和图9进行了详述的第3位置登记处理。即,图13的T41、T45~T54相当于图8所示的S41、S45~S54,图14的T56~T65相当于图9所示的S56~S65。在T42,移动机180的转移目的地推测部185基于在T41中所检测出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来推测移动机180的转移目的地区域。该推测的结果被从移动机180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120(T43)。若由位置管理装置120的推测结果接收部121接收到推测结果(T44),则开始T45以后的处理(有无转移的判定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移动机进行其转移目的地的推测的位置登记系统的形态,不论移动机的转移目的地区域如何都可适用。即,根据第2实施方式中的位置登记系统2,位置管理装置120、130、140、150接收移动机160、170、180的转移目的地推测结果。位置管理装置120、130、140、150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在来自移动机的位置登记请求的接收之前,就使上述推测结果反映到位置登记装置10的登记位置DB中。登记位置得以更新的意旨通知给对应的移动机。从而,在推测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就可登记恰当的位置而不用移动机自行发送位置等情请求。其结果伴随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的网络负荷就会降低。另外,由于移动机进行转移目的地区域的推测,故不需要在位置管理装置中具备转移目的地推测功能,就能够简易地构成网络侧的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记载的形态只是涉及本发明的位置登记系统的优选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位置管理装置20、30、40、50和移动机60、70、80之间的通信经由基站来进行,但也可以设基站自身具有位置管理装置的功能。
另外,虽然设位置登记装置10和位置管理装置为分别独立地构成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兼具两者的功能于一体的装置。在这种形态中,这些各装置间的位置登记请求、位置登记应答、登记位置删除指示的收发就不再需要。相反,将位置管理装置具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进一步分散于与其独立地构成的装置,从减轻处理负荷或通信负荷的观点出发也是有效的。关于位置登记装置10也同样如此。
进而,虽然在第1到第3的任一位置登记处理中,设移动方向和速度的检测都是由移动机自身来进行,但也可以设由移动机或者其用户所搭乘的输送手段来进行。即,输送手段检测其移动状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移动机,同时各移动机将所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个别地传送给位置管理装置。由此,移动机就不需要必须具备移动状态检测部,就能够以简易的构成实现位置登记系统。另外,即便是具有这种功能的移动机,也不需要在位置登记时自行进行移动状态的检测,处理负荷就得以减轻。这样的形态在多个移动机用户乘坐同一辆电车等情况、以同一速度朝同一方向进行移动的移动机大量存在于局部的情况下特别有效果。
作为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由于能够一面使来自移动机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量比以往还要减少,一面实现没有延迟的位置登记,所以能够利用于市中心部的通勤电车等,在短时间内发生局部的位置登记请求的状况下的通信资源的节约。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得单元,取得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以及发送单元,将由上述取得单元所取得的移动状态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
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得单元,通过外部单元取得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推测单元,基于由上述取得单元所取得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以及发送单元,发送用于请求由上述推测单元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
3.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接收由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移动状态;推测单元,基于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以及登记单元,登记由上述推测单元所推测的上述位置。
4.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接收由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移动终端所发送的上述位置登记请求;以及登记单元,按照由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位置登记请求,登记由上述移动终端所推测的上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位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单元,将上述登记单元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该移动终端;以及删除单元,在对于上述通知单元的通知没有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肯定应答的情况下,删除上述位置登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请求单元,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从该移动终端的区域转移的检测时开始在规定时间没有由位置管理装置所通知的情况下,发送用于请求上述位置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
7.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管理装置接收由移动终端所发送的移动状态的接收步骤;基于在上述接收步骤中所接收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的推测步骤;登记在上述推测步骤中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步骤;将上述登记步骤中的上述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通知给该移动终端的通信步骤;以及在对于上述通知步骤中的通知没有来自上述移动终端的肯定应答的情况下,删除上述位置登记的删除步骤。
8.一种位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得该移动终端的移动状态的取得步骤;基于在上述取得步骤中所取得到的移动状态,推测被预测为上述移动终端在规定时间后到达的位置的推测步骤;发送用于请求在上述推测步骤中所推测的上述位置的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步骤;以及当移动终端的位置登记已完成的意旨,从该移动终端的区域转移的检测时开始在规定时间没有由位置管理装置所通知的情况下,发送用于请求上述位置登记的位置登记请求的发送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位置管理装置、位置登记系统以及位置登记方法,其中,移动机(60)将移动方向和速度的检测结果发送给位置管理装置(20)。位置管理装置(20)以该检测结果为基础来推测移动机(60)的转移目的地区域,将推测结果的区域识别信息作为位置登记请求发送给位置登记装置(10)。位置登记装置(10)以该位置登记请求为基础,对登记位置DB(13)内的移动机(60)的位置进行了更新后,决定并发送作为位置登记应答的发送目的地的区域。接收到位置登记应答的位置管理装置(30)在移动机(60)的转移目的地区域,将位置登记应答发送给移动机(60)。由此,将不需要由移动机(60)发送位置登记请求的意旨通知给移动机(60),而未然地将其停止。
文档编号H04M3/42GK1592463SQ20041005798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山森修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