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反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641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反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反射体。
技术背景诸如移动终端之类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被普遍制造成使其便于携带。还有种趋 势将其它装置的功能与移动终端整合。某些移动终端包括形成在终端壳体上的镜。 然而,这类镜的尺寸使用户难以看到他们整个脸。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某些移动终 端包括提供更大视域的圆形凸起镜。这类镜通常由不锈钢制成。这些镜的缺点在于 他们易受外力,因此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从移动终端脱落。另外,用来制成镜的不锈 钢材料相对昂贵。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在后面的说明中予以展开,其一部分可从说明书了解, 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由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 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予以实现和达成。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终端的反射体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板,该板被配置 成位于移动终端上。反射体还包括形成在板后侧的凹口,该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 成凹进部分。反射体还包括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到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前侧上 的光线的反射材料。在一个特征中,板包括至少基本透明的材料。在另一特征中,反射材料包括光反射颗粒。在又一特征中,光反射颗粒包括镍。在又一特征中,反射体还包括位于反射材料上方的保护性材料。 在一个方面,板的后侧还包括被构造成位于与耦合于移动终端的摄像机相关 联的摄像机镜头上方的第一部分。在另一方面,板被构造成位于与耦合于移动终端的摄像机相关的摄像机镜头附近。在又一方面,板的后侧还包括非凹进部分。 在又一特征中,反射材料基本沿整个板后侧定位。根据又一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形状被设定成含与电子装置相关联的 器件支承功能的壳体,以使壳体包括外侧和内侧。装置还包括形成在壳体内侧的 凹口,所述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至 壳体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光的反射材料。根据另一选择性实施例,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形状被设定成含与电子装置 相关联的器件支承功能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被配置成容纳反射体的安装部分。 反射体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板;以及形成在板后侧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形状被 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至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前侧上 的光的反射材料。这些和其它的实施例对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而言通过参照附图细阅诸实施例下 面的详细说明将变得容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任何特定实施例。


结合附图考虑诸较佳实施例的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 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总地配有通信模块以支持与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 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立体后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与移动终端的第二机身分离的反射单元的分解立体局部视图。图4是反射单元沿线IV — IV的横截面图。图5A-5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反射单元的方法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单元的立体图;图7示出具有位于终端壳体内的镜部分的滑盖型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参照作为其一部分并通过示出本发明特定实施例而展 开的附图。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作出结构、电 路和程序上的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范围。不管在何处,同样的附图标号在所有附图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图1示出总地配有通信模块以支持与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100。 下面结合移动终端对各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这些说明内容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这类装置例如包括便携式装置、数字广播接收终端、MP3 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便携式音乐播放 器、便携式计算器等。移动终端100在图中为具有被配置成可滑动地容纳第二机身120的第一机身 110的滑盖型移动终端。第一机身包括上壳体111和下壳体112,而第二机身包括 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第一和第二机身的每一个的大小一般被定为可容纳支持 移动终端的工作所需的器件。上壳体111包括允许用户输入的输入键113。电池115为移动终端提供必要的 电力。各种器件可位于第二机身120上。这些器件例如包括显示器123、扬声器125、 输入键127和麦克风128。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100的立体后视图。图示的第二机身120具有一对滑 轨129,滑轨129构成滑动机构的一部分,该滑动机构允许第一机身110和第二机 身120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根据一个实施例,反射单元130被图示为位于第二机 身的后侧。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那样,反射单元使用户可面对反射板以相对于用户 定位移动终端,尤其使用户能以准确框定自画像的方式定位相关联的摄像机。注意, 摄像机和/或相关联的反射单元可位于移动终端的其它位置。图3是示出与移动终端的第二机身120分离的图2的反射单元130的分解立 体局部视图。图4是反射单元130沿线IV — IV的横截面图。如图3所示,安装位置140被示为形成在位于下壳体122后侧上的凹口部分 中。安装部分的尺寸被构造成容纳反射单元130。反射单元可用任何合适的技术、 例如粘合剂、粘合带等耦合于安装部分140。图3的实施例包括摄像机孔141和相 应的摄像机142以及闪光孔143和相应的闪光灯144。这种配置的优点是反射单元 130充当摄像机142和闪光灯144的保护盖。反射单元130包括被定位成与摄像机142协同工作的透射部分132;以及被 定位成与闪光灯144协同工作的露光部分134。如有必要,透射部分132或者可被 构造成孔,通过它可获得图象和视频。露光部分134同样可以被构造成与闪光灯 144协同工作的孔。在图3中,作为反射层135的结果,用户脸的图像被示出为形成在反射板131的外表面131a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射层135被涂覆或形成在反射板的内表面 131b上。相比外表面131a的其它部分,用户的聚光图像显示在反射板的镜部分133 上。镜部分的尺寸一般被设定为以縮小的尺寸反射对象(例如用户的脸)的一部分。 然而,在外表面131a的其它部分仅反射对象的一部分。镜部分133使用户可观察到他们整个头部而不必显著地调整安装镜部分的移 动终端。另外,由于镜部分133与用作摄像模块盖的反射板131形成一体,制造工 序得以简化。可以理解镜部分133没有形成为凸起镜,而形成凸起镜在很多情况下 是麻烦的并且需要独立的制造步骤以安装该凸起镜。现在参照图4,镜部分133被图示为形成在位于反射单元130后侧上的凹进形 状的凹口中。在该例中,镜部分是球形的以使从反射单元前侧反射的图像看上去象 从凸起镜部分B3a反射的图像。应当理解,镜部分133a是指用户在使用中所辨认 出的虚拟镜部分。然而,由于镜部分133凹进的性质,这样的凸起部分是不需要的。 一般来说,反射板的前侧是平坦的或基本平坦的。图5A-5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造反射单元的方法的立体图。第 一操作包括制备反射板131 (图5A)。反射板可由诸如聚丙烯薄板、钢化玻璃等 透明材料制成。另一操作包括在内表面131b中形成凹进或类似的凹口以随后可形成镜部分 133 (图5B)。例如,可用最小化或防止反射板损坏的硬质合金刀具形成凹口。另一操作包括将反射层B5涂覆至内表面131b。反射层的合适材料包括反射 光的金属颗粒(例如镍颗粒)等。可用沉积工序(例如真空镀或真空金属化)将金 属颗粒施加在后表面上。如有必要,可在沉积工序之前将涂层形成在内表面上。涂层例如可由UV涂 层构成以在沉积工序时增强金属颗粒的粘附强度,由此便于沉积处理。在沉积工序期间,可用带或其它技术来覆盖或防止反射材料永久地粘附于透 射部分132和露光部分134。在沉积工序后可将带除去,由此露出部分132和134。在内表面131b除部分132和134以外的整个部分上执行沉积工序有利于形成 反射板131的均一外观。另一选择是以有限方式涂覆反射材料(例如仅覆盖在与镜 部分133对应的部分上)。另一种操作包括将保护层136涂覆于反射层135 (图5D)。例如,可用丝网 印刷或喷涂的技术涂覆保护层。保护层防止或最小化对反射单元130的损伤或刮 伤。相比多数以不锈钢制成的传统凸起镜,本文公开的各实施例一般制造成本更 低。另外,由于反射单元可形成为包括形成一体的摄像机和/或闪光灯盖,因此所 需的器件较少,从而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尽管反射单元可用本文中描述的一系列示例性操作予以实现,然而也可采用 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另外,应当理解所示和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为示例性的并且操 作的顺序不是唯一的。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单元的立体图。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镜部分153被示为形成在反射板131的外表面上。该实施例的其它器件可用本文所公 开的其它实施例相同的技术予以实现。图7示出具有位于终端壳体内的镜部分的滑盖型移动终端。移动终端200在 许多方面类似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其一个不同点在于移动终端200具有位于上 壳体的上方位置上的镜部分223。在一个实施例中,镜部分223与上壳体121形成一体以使镜部分基本呈平坦 状(即镜部分223与上部壳体位于同一平面内)。如有必要,上壳体121可由透明 材料形成,在其上可以与镜部分233 —致的方式设置透明材料或其它材料。另一种选择包括将镜部分223实现为安装于上壳体121的独立器件。当上壳 体由透明材料或与用来形成镜部分223的材料不一致的材料构成时,经常采用该实 施例。任何前述实施例均可选择地配置成包括作为凸起部件的镜部分223,例如图6 的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前面的实施例和优点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其教义能方 便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装置和工序。本发明的说明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构成对权利 要求范围的限制。对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而言,许多选择、修改和变化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的反射体,所述反射体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板,其中所述板被配置成位于移动终端上;形成在所述板的后侧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沿所述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到所述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前侧上的光的反射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至少基本透明的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包括光反射颗粒。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颗粒包括镍。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反射材料上方的保护性材料。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后侧还包括被构造成 位于与耦合于移动终端的摄像机相关联的摄像机镜头上方的第一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构造成位于与耦合于 移动终端的摄像机相关联的摄像机镜头附近。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后侧还包括非凹进部分。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基本沿所述板的整个后侧定位。
10. —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形状被设定成包含与电子装置相关联的器件支承功能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外侧和内侧;形成在壳体内侧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 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至壳体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光的反射材料。
11.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形状被设定成含与电子装置相关联的器件支承功能的壳体; 位于壳体上被配置成容纳反射体的安装部分,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 具有前侧和后侧的板;形成在所述板的后侧的凹口 ,所述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至所述板至少一部分的前侧上的光的反射材料。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包括至少基 本透明的材料。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反射材料上方的保护性材料。
14.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耦合于壳体的摄像机,其中所述摄像机包括镜头。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后侧还包括被构造成位于摄像机的镜头上方的第一部分。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构造成位 于摄像机的镜头附近。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于壳体并与摄像机协同工作的闪光灯。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后侧还包 括被构造成位于闪光灯上方的第一部分。
19.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后侧还包 括非凹进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的反射体包括具有前侧和后侧的板,该板被配置成位于移动终端上。反射体还包括形成在板后侧的凹口,该凹口的形状被设定成形成凹进部分;以及沿凹进部分定位以反射入射到板的至少一部分的前侧上的光的反射材料。
文档编号H04B1/38GK101252610SQ200710182388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2日
发明者朴修范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