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751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IEEE 802.16e协议使得4吏用 一个终端实现在任何时间、4壬何地点享受无 线宽带接入业务成为可能,基于IEEE 802.16e协议的世界微波互操作性论坛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Forum )系统一 出现就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关4走技术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和自适应调制编石马(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Coding)等,使得WIMAX系统实现了速度、吞吐量和容量等主要性能 的进一步提高。
在WIMAX系统中,AMC控制和功率控制等控制操作都需涉及门限值 的使用。以AMC控制为例,在下行方向,即由基站(BS, Base Station)向 移动台(MS, Mobile Station)发送数据包时,需进行下行AMC控制,在上 行方向,即MS向BS发送数据包时,需进行上行AMC控制,AMC的基本 原理就是控制数据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目前AMC控制中使用的门限值为 固定门限值,应用固定门限值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无线信道的需要。
以下行AMC控制为例,IEEE 802.16e协议中提供了如下两种实现下行 AMC控制的思路
1 )由MS实现的AMC控制,MS根据AMC门限值选择下行调制编码 方式(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并通过有效载波干扰噪声比 (Effective CINR, Effective Carrier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测量值告 知BS所选择的MCS方式,BS使用MS选择的MCS方式中规定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 )由BS实现的AMC控制,MS向BS上才艮物理CINR( Physical CINR) 测量值,BS根据该上报的测量值和AMC门限值,选择MCS方式,然后按 照自身选择的MCS方式中规定的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现有协议中,只提供了如何使用门限值进行相关控制操作的思路, 在该思路中使用的是固定AMC门限值,并未涉及门限值自适应调整依据什 么标准,以及如何实现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
以上以AMC控制为例,说明了在现有方案中,相关控制中采用固定门 限值的实现方式,这将导致基于固定门限值所进行的控制操作无法适应快速 变化的无线环境的要求,降低了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门限 值自适应调整,使基于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 高通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门限 值自适应调整,使基于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 高通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按照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 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装置,在获取数 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后,按照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 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从而基于获取的数 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适应 调整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 质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ACK和NACK信息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 流程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流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进行门限值
自适应调整的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进行门限值
自适应调整的流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第一 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第二具体实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应用在ARQ/HARQ系统
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 例作进一 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步骤101: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步骤102:按照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 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在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后,按照所获取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 作为当前门限值,从而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门限值 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适应调整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 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1中,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可以包括 但不限于如下的多种情况,例如ACK或NACK信息、或平均重传次数、或 误包数等,获取这些信息的手段也可以有多种,下文将给出详细描述。
在上述步骤102中,按照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 值进行调整,所述调整方式也可以有多种方式,下文中将给出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2之后,即对门限值进行调整之后,结 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AMC控制或功率控制等的具体的控 制操作步骤。
下面以AMC控制为例,分别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反 馈机制、信息获取、门限值自适应调整方式、基于自适应调整门限值的控制 操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1 ) ARQ/HARQ反馈才几制
在自动请求重传(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中,发送端向 接收端发送能够检错的数据包,接收端收到后根据编码规则,判决收到的数 据包中有无错误,并通过反馈信息把判决结果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 馈信息中的判决结果,把接收端认为有错误的数据包重新向接收端发送,直 到接收端认为正确为止。
HARQ技术是基于上述ARQ技术的一种扩展,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 包先进行解码、纠错、合并等过程恢复数据包,若能纠正数据包中的错误则接受该lt据包,向发送端反馈确认(ACK, Acknowledgement)信息,否则 向发送端反馈针对该数据包的否定确认(NACK ,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信息,发送端将进行错误数据包的重传。因此,HARQ 技术相对于ARQ技术来说,增加了纠错功能。 2)信息统计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所选择的ARQ/HARQ反馈机制,获取数据包接收情 况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数据包的总数、或正确发送数据包的数目、 或发送每一数据包后反馈的ACK信息及NACK信息的次数、或每一数据包 的重传次数等。可以理解的是,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也不限于上述列 举出的几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获取不同于上述列举的其他信息。
还可以利用上述获取的信息,计算得到平均重传次数或误包数等对后续 门限值自适应调整有用的其他统计信息。其中,平均重传次数由下式定义
平均重传次数=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重传次数/两次统计之间发送数据 包的总数。
上式中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重传次数,指的是两次统计之间数据包重传 的次数,可以包括若干个数据包重传的总次数。平均重传次数是指,在上式 中的两次统计之间,将当前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与前一个或前若干个数据包的 重传次数进行平均,得到平均重传次数。具体所包含的统计数据个数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选择个数多时能够避免突发干扰的影响,选择个数
少时对信道质量变化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基于这种平均重传次数的应用,还 可以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记录获取的信息所对应的数据帧号,这样有利于更灵 活的检查当前统计数据是否已经满足预先所确定的个数。例如,在当前统计 开始之后,通过记录的数据帧号,每隔n个数据帧检查一下接收的数据是否 已满足统计数据个数,如果满足则可以进行平均重传次数的计算,上述n可 以根据需要确定不同的取值。
如果某一数据包的NACK信息已经达到最大重传次数N,则表明接收 端接收了 N次错误的数据包,又因为发送端判断该数据包达到了最大重传
次数便不再发送,根据该信息便可获知该数据包错误,因此误包数可以由下
式定义误包数-NACK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的个数。相应地, 正确接收数据包数=NACK次数未达到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的个数。 3)门限值自适应调整方式
将AMC控制分为M个MCS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种MCS方式,等
级由低到高分别表示为MCSp MSC2.......MCSM,每个MCS等级对应的
AMC控制门限值分别为T(l)、 T(2).......T(M)。选择某一等级的MCS方式,
就相当于发送端在数据传输时,需按照该MCS方式所规定的调制编码方式 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门限值自适应调整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三种 ①根据ACK信息或NACK信息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预设最大次 数、调整步长tV和调整步长^,,根据ACK信息或NACK信息来进行自适 应门限调整,图2示出了这种调整方法的流程。在某一数据包首次出现NACK 反馈信息时,开始对该数据包连续错误统计计数,可以从0开始累加。图2 所示流程包括
步骤201:统计ACK或NACK信息。
步骤202:判断统计信息是否是NACK信息,如果是,继续执行步骤 20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05。
步骤203:判断NACK信息对应的连续错误统计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最 大次数,如果是,继续执行步骤204,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将每个等级对应的AMC门限值T(l)、 T(2).......T(M)抬高
一个调整步长^p,结束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流程。
步骤205:将每个等级对应的AMC门限值T(l)、 T(2).......T(M)降低
一个步长&,。
经过上述步骤204或步骤205结束之后,就可以得到经过自适应调整后 的对应各个MCS等级的AMC门限值,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上述针对的是接收端一次只接收一个数据包的情况,假设存在接收端一 次接收若干个数据包的情况,则针对不同的数据包分别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步
骤201 ~步骤203,假如这若干个数据包中有一个数据包的NACK信息连续 统计计数达到了预设的最大次数,则在步骤203之后执行步骤204。
② 根据平均重传次数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预设目标重传次数、调 整步长^>和调整步长^_ ,根据统计出的平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进行自适应 调整,图3示出了这种调整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包括
步骤301:统计平均重传次数。
步骤302:获取目标重传次数,判断计算出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高于目 标重传次数,如果是,继续执行步骤30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将每个等级对应的AMC控制门限值T(l)、 T(2).......T(M)
抬高一个调整步长^^,结束流程。
步骤304:将每个等级对应的AMC控制门限值T(l)、 T(2).......T(M)
降低一个调整步长&_。
同样地,经过上述步骤303或步骤304结束之后,就可以得到经过自适 应调整后的对应各个MCS等级的AMC门限值,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 前门限值。
③ 根据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可以 设置误包数目标值、抬升步长和降低步长,在当前有误包时,对门限值抬升 一个设置的抬升步长,在当前没有误包时,对门限值降低一个设置的降低步 长,如果当前没有数据传输,则不提升也不下降,维持门限值不变。
针对上述实现方式,可以采取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设置误包数的目标 值为PER—Target,调整步长为Step—size,单位为dB。如果当前有误包,则 根据Step—size计算一个较大步长抬升,如果当前没有误包,则根据Step_size 计算一个较小步长降低,如果没有数据包传送,则不提升也不下降,维持门 限值不变,即在这种较佳实施方式中,抬升步长和降低步长是根据调整步长、当前误包数或当前正确数据包数来实时计算的。可以使用如下伪代码描述该 较佳实施方式中,使用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来进行门限值自适应
调整的过程。假设每一 时刻进行一次AMC控制门限的自适应调整,其中i 表示当前时刻,i-l表示i时刻的前一时刻,T—target(i)表示i时刻对应的门 限值,Step_up表示抬升的步长值,Step_down表示降低的步长值, Bad—Packet—Num表示当前误包凄史,Good—Packet—Num表示当前正确数据包数。
IF No Data Packet;无数据包
Step—size为0;无数据包时不提升步长也不降低步长
T—target (i) =T—target (i-l) ; i时刻的门限值等于i-l时刻的门限值
ELSE IF ERRPR Packet/PDU个数大于0;有误包
Step_up = Bad—Packet—Num (Step_size — PER_target*Step—size);抬升步

T—target (i) = T—target (i-l) + Step—up; i时刻的门限值等于i-l时刻 门限值加上抬升的步长
ELSE;无误包的数据包个数
Step—down = Good_Packet—Num *PER—target*Step—size; 降低步

Ttarget (i) = T—target (i-1) - Step—down; i时刻的门限值等 于i-l时刻门限值减去降低的步长
图4为上述使用当前误包数和正确数据包数进行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 方法示意图,其中横轴表示时刻,纵轴表示门限值调整值,横轴上注明的G 标识降低步长,B标识抬升步长,N标识无操作。图5示出了上述使用误包 数进行自适应门限调整的方法流程,该流程包括
步骤501:统计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统计。
步骤502:获取误包数的目标值。
步骤503:判断当前是否有数据包传输,如果没有则执行步骤504,否则执行505。
步骤504:在将步长值置为0,然后执行步骤508。 步骤505:判断当前误包数是否大于0,即当前是否有误包,如果否, 执行步骤506,否则直接执行步骤507。
步骤506:计算需降低的步长值,然后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计算需抬升的步长值。
步骤508:根据计算的步长值,计算当前每个等级对应的AMC门限值。 在上述步骤508之后,就可以得到调整后的AMC门限值。 以上介绍了三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式,获取不同的数据包接收情况 的信息,可以使用对应不同的门限值调整方式。按照所获取信息对应的调整 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从而基于获取 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 适应调整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④AMC控制
假设将AMC控制分为1 ~ M个MCS等级,对应等级i的AMC控制门 限值为T(i), i的取值从1到M,根据物理CINR测量值,可以实现选择不 同的MCS方式。如果物理CINR测量值满足T(i)<=CINR<T(i+l),则T(i)作 为AMC门卩艮值,对应的MCS(i)选择为MCS方式;如果物理CINR测量值 满足CINR<=T(1),则选择T(l)作为AMC门限值,对应的MCS(l)选择为 MCS方式;如果物理CINR测量值满足CINR>=T(M),选择T(M)作为AMC 门限值,对应的MCS(M)选择为MCS方式。
选择新的MCS方式后,可以控制发送端的编码调制器采用新的MCS 方式向接收端发送lt据包。
下面以WIMAX系统为具体应用场景,举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BS和 MS实现的下行AMC控制的两个具体实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 一具体实例的流程图,在本具体实例 中,描述由BS实现的下行AMC控制,同样针对AMC控制划分MCS等级,
每一等级对应有AMC门限值。图6所示流程包括 步骤601: BS通过空口向MS发送下4于数据包。
步骤602: MS根据下行数据包的接收情况,通过空口向BS反馈 ARQ/HARQ中的ACK或NACK信息
步骤603: MS向BS反馈下行物理CINR测量值。
步骤604: BS根据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需要,获取ARQ/HARQ的ACK 或NACK消息,或获取平均重传次数、或误包数等数据接收情况的信息, 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AMC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上述信息的获取和对门限 值的自适应调整均由BS执行,执行的具体方式都可以和前述已具体介绍过 的方式相同,在信息的获取具体实现时,只需要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即可。
步骤605: BS使用自适应调整后的AMC门限值,再结合MS反馈的物 理CINR测量值,选择MCS方式。
经过本步骤后,BS在下一次向MS发送下行数据包时,会使用上述选 择的MCS方式所规定的调制编码方式,并同时将选择的MCS方式告知MS, 使得MS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包时,可以根据MCS方式进行解码。BS发送下 行数据包和MCS方式可以通过现有协议中的下行带宽分配描述(DL-MAP, Downlink band width allocation Map )消息实现。
上述步骤602和步骤603并无严格的顺序关系,也可以是同时进行。
上述图6所示的第一种具体实例描述的是通过BS实现的下行AMC控 制,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上行AMC控 制的场景中。在上行AMC控制的场景中,MS首先通过空口向BS发送上行 数据包,然后BS获取数据接收情况的信息,例如ACK或NACK消息、或 平均重传次数、或误包数等,对AMC值门限进行自适应调整,再结合自身 测量的物理CINR测量值选择所期望的MCS方式,可以通过现有协议已有 的消息上行带宽分配描述(UL-MAP, Uplink band width allocation Map )消 息告知MS自身所期望的MCS方式,MS根据BS指定的MCS方式所规定 的调制编码方式发送数据包,即MS执行BS选择的MCS方式中规定的调
制编码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第一具体实例,针对BS实现的
上行或下行AMC控制,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AMC 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适应调整的AMC门限值进行的AMC 控制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二具体实例的流程图,在本具体实例 中,描述由MS实现的下行AMC控制,同样针对AMC控制划分MCS等级, 每一等级对应有AMC门限值。图7所示流程包括
步骤701: BS通过空口向MS发送下4亍I史据包。
步骤702: MS根据下行数据包的接收情况,得出ARQ/HARQ反馈信息, 获取ACK或NACK信息、或平均重传次数、或误包数等信息,对AMC控 制门限值进行自适应调整,同样地,上述信息的获取和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 的具体方式都可以和前述已具体介绍过的方式相同,在信息的获取具体实现 时,只需要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即可。
步骤703: MS使用自适应调整后的AMC门限值,再结合物理CINR测 量值选择所期望的MCS方式。
步骤704: MS通过空口向BS反馈ACK或NACK信息。
步骤705: MS将所期望的MCS方式编码成有效CINR,通过空口反馈 给BS,可以通过信道质量指示反馈信道(CQICH,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hannel)或其他方式将有效CINR反馈给BS。
步骤706: BS直接根据MS反馈的有效CINR所携带的MCS方式进行 数据包传输。
上述步骤704和步骤705并无严格顺序关系,也可以同时进行。 虽然以上所举具体实例都是以AMC控制为例,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其 他需要使用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中,其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式仍然可以 使用上述具体实例中所列举的方式。例如WIMAX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中,上 述门限值可以为内环功率控制门限值,根据该内环功率控制门限值,可以进行功率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第二具体实例,针对MS实现的
下行AMC控制,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AMC门限 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适应调整的AMC门限值进行的AMC控 制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 可以通过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 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按照所述凄t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 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RAM、 磁碟或光盘等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 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在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后,按照所获取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 作为当前门限值,从而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实现了对门限值 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 求,提高通信质量。
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各模块可以对应不 同的划分,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具体实例。
1 )当上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ACK信息或NACK信息时,上述 调整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为ACK信息还是NACK信息,得出判定结果。
第一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是ACK
信息,对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长;或者,若所述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 杲是NACK信息,且接收NACK信息的累加数没有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对 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长;或者,若所述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是 NACK信息,且接收NACK信息的累加数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对门限值抬 高预设的调整步长。
2)当上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平均重传次数,上述信息获取模块 包括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获取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数据包重传次数,和两次统
计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总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执行单元获取的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数据包
重传次数,除以两次统计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得到平均重传次数作为数
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在信息获取模块的上述结构基础上,装置中的调整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得出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高于
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得出判定结果。
第二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为平均重
传次数高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抬高预设调整步长;或者所述判定
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为平均重传次数低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降低
预设调整步长。
3 )当上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时, 装置中的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统计数据包的NACK信息次数。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统计的NACK信息次数到达 预设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所述当前误包数;将所述NACK信息 次数未达到预设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当前正确凄t据包数。
在上述信息获取模块的结构基础上,预设调整步长Step—size和误包数目标
值PER—Target,并且设当前误包数为Bad_Packet—Num、当前正确数据包数为 Good_Packet_Num,则抬升时的步长Step_up=Bad—Packet_Num x (Step_size -PER—Target x Step_size), 降低时的步长为Step—down=Good—Packet_Num x PERTarget x Step—size;上述调整模块可以包括
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判定当前是否有数据包传输、以及当前是否存在误包, 得出判定结果。
第三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无数据包 传输,对门限值增加0;或者,若所述第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有数据 包传输,并且存在误包时,对门限值抬升所述抬升时的步长;或者,若所述第 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有数据包传输,并且不存在误包时,对门限值降 低所述降低时的步长。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针对不同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对装置内的模块进行了进一步结构设计,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按照对应的不同调整方式,实现了对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使基于该自适 应调整的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在上述l) -3)对装置中模块的不同结构情况下,调整模块调整的门限值 可以用于包括一个以上MCS等级的AMC控制,所述门限值包括对应于所述每 一个MCS等级的门限值。
在此基础上,设所述MCS等级包括等级1至M,当前对应第i等级的门限 值为T(i);该装置中还包括
MCS方式选择模块,用于当物理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i),但小于T(i+1) 时,选择第i等级的MCS方式;当物理CINR测量值小于等于T(1)时,选择第 1等级的MCS方式;当物理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M)时,选择第M等级的 MCS方式。
考虑下行AMC控制的情况,如果该装置位于基站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和所述MCS方式选择模块选 择的MCS方式,接收终端反馈的ACK信息或NACK信息,和物理CINR测量
值。
考虑上行AMC控制的情况,如果该装置位于基站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将所述MCS方式选择模 块选择的MCS方式向终端发送。
测量才莫块,用于测量物理CINR测量值。
仍然考虑下行AMC控制的情况,如果该装置位于终端中,该装置中还包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将所述MCS方式选择模 块选择的MCS方式,编码成有效CINR向基站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针对上行或下行AMC控制,对 装置内可以进一步包括的模块进行了补充,基于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按照对应的调整方式,实现了对AMC门限值的自适应调整,从而^f吏基于该自 适应调整的AMC门限值进行的AMC控制操作可以适应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 通信质量。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 既可以位于发送端,也可以位于接收端,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应用 在ARQ或HARQ系统的示意图。在图9中,本发明实施例门限值自适应调整 的装置位于发送端,其工作方式与已描述过的装置位于发送端的情况完全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 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按照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 确认ACK信息或否定确认NACK信息;所述调整方式包括若所述信息为ACK信息,对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 长5或若所述信息为NACK信息,如果NACK信息的累加数没有达到预设的最大 值,对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长,否则对门限值抬高预设的调整步长。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 平均重传次数;所述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使用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数据包重传 次数,除以两次统计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得到所述平均重传次数。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方式包括 若所述平均重传次数高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抬高预设的调整步长;或若所述平均重传次数低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长。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 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所述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统计数据包的NACK信息次数,将所述NACK信息次数到达预设最大重传 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所述误包数;将所述NACK信息次数未达到预设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正确数 据包数。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调整步长Step_size和误 包数目标值PER—Target,并且设当前误包H为Bad—Packet_Num、当前正确数 据包数为Good_Packet—Num,则抬升步长Step—up=Bad_Packet—Num x (Step—size —PER_Target x Step—size), 降低步长为 Step—down=Good—Packet—Num x PER—Target x Step_size;所述调整方式包括若无数据包传输,对门P艮值增加0;或 若有数据包传输,并且当前存在误包,对门限值抬升所述抬升步长;或 若有凄史据包传输,并且当前不存在误包,对门限值降低所述降低步长。
7、 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任意一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用于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控制,所述AMC控制包括一个以上调制编码方式控制 MCS等级,所述门限值包括对应于所述每一个MCS等级的门限值;所述对门限值进行调整为,对所述每一个MCS等级的门限值进行调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所述MCS等级包括等级1 至M,当前对应第i等级的门限值为T(i),所述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 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之后,进一步包括当物理载波干扰噪声比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i),但小于T(i+l)时,选择 第i等级的MCS方式;或当物理CINR测量值小于等于T(1)时,选择第1等级的MCS方式;或 当物理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M)时,选择第M等级的MCS方式。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 息之前进一步包括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基站接收来自终端反馈的 ACK信息或NACK信息,和物理CINR测量值;所述选择MCS方式之后进一步包括在基站下一次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 时,将所述选择的MCS方式通过下行带宽分配描述DL-MAP消息发送给终端。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 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 所述选择MCS方式之后进一步包括终端将选择的MCS方式编码成有效 CINR发送给基站。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 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基站测量物理CINR测量值;所述选择MCS方式之后进一步包括基站将选择的MCS方式通过上行带 宽分配描述UL-MAP消息发送给终端。
12、 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 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为ACK信息或NACK信息;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一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的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为ACK信息还是NACK信息,得出判定结果;第一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是ACK信 息,对门限值降低预设的调整步长;或者,若所述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是 NACK信息,且接收NACK信息的累加数没有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对门限值降 低预设的调整步长;或者,若所述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是NACK信息,且 接收NACK信息的累加数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对门限值抬高预设的调整步长。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为平均重传次数;所述信息获取4莫块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获取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数据包重传次数,和两次统计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总数;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执行单元获取的两次统计之间增加的数据包重传次数,除以两次统计之间发送的数据包总数,得到平均重传次数。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二判定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得出的平均重传次数是否高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得出判定结果;第二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为平均重传 次数高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抬高预设调整步长;或者,若所述判定 单元得出的判定结果为平均重传次数低于预设目标重传次数,对门限值降低预 设调整步长。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 为当前误包数和当前正确数据包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第二执行单元,用于统计数据包的NACK信息次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统计的NACK信息次数到达预设 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所述当前误包数;将所述NACK信息次数未达 到预设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包个数作为当前正确数据包数。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调整步长Step—size和 误包数目标值PER_Target,并且设当前误包数为Bad—Packet—Num、当前正确 数据包数为Good—Packet_Num ,则抬升步长Step_up=Bad—Packet—Num x (Step_size - PER—Target x Step—size),降j氐步长为Step—down=Good—Packet_Num x PER Target x Step—size;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三判定单元,用于判定当前是否有数据包传输、以及当前是否存在误包, 得出判定结果;第三调整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无数据包 传输,对门限值增加0;或者若所述第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有数据包传输,并且存在误包,对 门限值抬升所述抬升步长;或者若所述第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为当前有数据包传输,并且不存在误包, 对门限值降低所述降低步长。
18、 如权利要求12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调整的门限值用于包括一个以上MCS等级的AMC控制,所述门限值包括对 应于所述每一个MCS等级的门限值;设所述MCS等级包括等级1至M,当前对应第i等级的门限值为T(i);该 装置中还包括MCS方式选择模块,用于当物理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i),但小于T(i+1) 时,选择第i等级的MCS方式;或者,当物理CINR测量值小于等于T(l)时, 选择第1等级的MCS方式;或者,当物理CINR测量值大于等于T(M)时,选 择第M等级的MCS方式。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中还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包和所述MCS方式选择模块选择的MCS方式,接收终端反馈的ACK信息或NACK信息,接收终端反馈的物理 CINR测量值。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将所述MCS方式选择才莫块选择的MCS方式向终端发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物理CINR测量值。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将所述MCS方式选择模块选择的MCS方式,编码成有效CINR向基站发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按照所述数据包接收情况的信息对应的调整方式对门限值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门限值作为当前门限值。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门限值自适应调整的装置。应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门限值自适应调整,使基于门限值进行的控制操作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无线环境的要求,提高通信质量。
文档编号H04L1/00GK101207461SQ20071019534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0日
发明者俊 王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