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及一驱二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342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及一驱二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驱二电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优化接收端接收的信 号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及一驱二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一驱二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发送信号端1和接收信号端,发送信号端为一个器件,用于发送信号,接收信号端为两个器件第一接收 端2、第二接收端3,均用于接收信号。发送信号端l也称为驱动端1,接收 信号端称为负载,即第一接收端2、第二接收端3也称为第一负载2、第二负 载3。发送信号端1与接收信号端之间的传输线有交叉点4,发送信号端1与 交叉点4之间的传输线为第一传输线51,交叉点4与第一接收端2、第二接 收端3之间的传输线分别为第二传输线52、第三传输线53。在通信系统中,经常使用一驱二电路,信号在印制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简称PCB)传输路径上的分叉点4处分叉,分叉点4是一个阻抗不连 续的点。如图2所示,传输线阻抗的值主要和3个参数有关系,第一是PCB 采用的介质类型,第二是传输线和地平面的距离,第三是传输线的宽度。显 然对于同一层而言,介质类型和传输线到地平面的距离都固定,传输线阻抗 的值主要由传输线的宽度决定。第一传输线51、第二传输线52及第三传输 线53的宽度相同,而交叉点4处的宽度发生变化,从传输线的损耗、工艺上 的可实现性及可制造性等方面考虑, 一驱二电路传输线的阻抗通常为工业标 准上的50欧姆,即第一传输线51、第二传输线52及第三传输线53的阻抗 均是50欧姆,而分叉点4处由于传输线的宽度发生变化,其阻抗与第一传输 线51、第二传输线52及第三传输线53不同,使得一驱二电路传输线上的阻抗在交叉点4处不连续,不匹配。当上述一驱二电路中传输高速信号时,高速信号遇到阻抗不匹配的地方 就会发生反射,如图3所示。驱动端1发出的信号14到达第一负载2后,反 射信号21到驱动端1和第二负载3,同样的,驱动端1发出的信号14到达 第二负载3以后,反射信号31到驱动端l和第一负载2;然后这些反射回去 的信号会再一次的反射,如此的往返不停,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如图4所示, 严重影响了接收信号的质量。如果在分叉点4没有合适的电路来消除这些反射,信号会不停的在发送 端以及两个接收端之间来回多次反射,接收的波形会出现震荡的情况,从而 使得接收信号端接收到错误的信号。因此,需要解决一驱二电路交叉点处的 阻抗不匹配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及一驱二电 路,以解决一驱二电路传输路径上阻抗不连续、不匹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包 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 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电阻; 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并联连接;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阻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串联连接;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的总阻抗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阻抗。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通过设置电阻,保 证与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的总阻抗等于第一传输线的阻抗,使得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能够取代一驱二电路中的交叉点,从而保证一驱二 电路中的传输路径中的阻抗保持一致、匹配,解决高速信号多次反射的问 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处理一驱二电路信 号的装置的一驱二电路,包括驱动端、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一传输线、 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其中,所述驱动端、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分别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装置的第一连 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述一驱二电路通过用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取代交叉点,保证 了一驱二电路中传输路径上的阻抗连续、匹配,从而消除了高速信号的多 次反射,大大优化了接收端接收的信号。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驱二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驱二电路交叉点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驱二电路传输高速信号时信号反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一驱二电路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驱二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仿真软件SIGXP搭建的上述一驱二电路实施例 中的一驱二电路模型;图8为本发明一驱二电路实施例仿真得到的接收端接收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5为本发明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处理 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6、第二连接端7和第三连接端8, 分别用于连接第一传输线51、第二传输线52和第三传输线53;所述第一 连接端6、第二连接端7和第三连接端8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电阻,本实 施例中第一连接端6连接有第一电阻61,第二连接端7连接有第二电阻 "71,第三连接端8连接有第三电阻81,第一电阻61、第二电阻71和第三 电阻81均可由多个电阻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结合组成,这里不再赘述; 与所述第二连接端7和第三连接端8连接的电阻,即第二电阻71和第三 电阻81之间并联连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6的电阻即第一电阻61与连 接所述第二连接端7和第三连接端8连接的电阻即第二电阻71、第三电阻 81之间串联连接;所述装置与第二传输线52、第三传输线53的总阻抗等 于第一传输线51的阻抗,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51、第二传输线、第 三传输线的阻抗均采用工业标准50欧姆,即,假设第一电阻61、第二电 阻71和第三电阻81的阻抗分别为Rl、 R2和R3,贝'J Rl + ( 50 + R2 ) // (50 + 113)=50欧姆,其中"〃"表示并联,且由于连接第一电阻61、第二电 阻71和第三电阻81的器件都可能会发送或者会接收信号,数据传输是多 方向的,因此R1-R2-R3,以保证装置为对称结构,从而无论是哪一端的器 件发送信号,对于这个装置的电路结构都是一样的,可得到第一电阻61、 第二电阻71和第三电阻81的阻抗均为16. 7欧姆。所述装置与第二传输 线52、第三传输线53的总阻抗等于第一传输线51的阻抗,使得处理一驱 二电路信号的装置能够取代一驱二电路中的交叉点,从而保证一驱二电路 中的传输路径中的阻抗保持一致、匹配,解决高速信号多次反射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阻61、第二电阻71和第三电阻81依次接触排列, 且具有公共端。第一电阻61位于第二电阻71与第三电阻81之间,以尽 可能保证第二电阻71与第三电阻81的对称,第一电阻61也可位于第二 电阻71外侧,或位于第三电阻81外侧,这里不再赘述。图6为本发明一驱二电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端1通过装置9与 第一负载2、第二负载3连接,其中,装置9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装 置。驱动端1通过第一传输线51与装置9的第一连接端6连接,第一负载2 通过第二传输线52与装置9的第二连接端7连接,第二负载3通过第三传输 线53与装置9的第三连接端8连接。由于装置9与第二传输线52、第三传 输线53的总阻抗为50欧姆,避免了一驱二电路中交叉点的阻抗不连续、不 匹配的问题,保证了一驱二电路中驱动端1到负载的传输路径中阻抗的连续 性,使得传输路径中的阻抗匹配,从而消除了高速信号的多次反射现象,保 证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仿真软件SIGXP搭建的上述一驱二电路实施例 中的一驱二电路模型,其中,R51、 R52、 R53分别为第一传输线5L第二传 输线52、第三传输线53上的电阻。采用图7中的模型仿真得到的接收端接 收的信号波形如图8所示,消除了多次反射影响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得 到了优化,变得更加准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电阻;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并联连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阻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串联连接;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的总阻抗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阻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阻之间依次接触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均连接有一个电阻,分 别为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具有公共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阻抗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的阻抗均为50欧姆,所述第 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阻抗均为16. 7欧姆。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位于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
7、 一种设置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 置的一驱二电路,包括驱动端、第一负载、第二负载、第一传输线、第二 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分 别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装置的第一 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一驱二电路信号的装置及一驱二电路,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和第三传输线;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分别连接有至少一电阻;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并联连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电阻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连接的电阻之间串联连接;所述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的总阻抗等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阻抗。一驱二电路设置有上述装置,保证了一驱二电路中传输路径上的阻抗连续、匹配,消除了高速信号的多次反射,大大优化了接收端接收的信号。
文档编号H04L25/02GK101262455SQ20081010361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9日
发明者冲 何 申请人: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