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855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发展,无线基站设备越来越多,各种各样未被标注在故障表中的故障也开始层出不穷,而这些未知的故障隐藏在海量的网络设备中,不会产生故障告警,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这些故障可以称为“隐性故障”。而现网中,基站设备中的大部分隐性故障都与射频收发单元有关,射频收发单元可以称为“载频”,因此这些隐性故障也可以称为“载频隐性故障”。载频隐性故障会给网络性能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对用户感知造成影响,具体表现为通话未接通、掉话、通话单通、通话话音不清等,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载频隐性故障,对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改善用户感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人工路测的方法来确定载频隐性故障,具体为通过用户投诉或路测发现基站出现通信异常或通信质量下降的情况,在排除存在故障告警以及其他已知故障后,确定可能存在载频隐性故障,通过锁频测试,定位到某一块可疑载频或腔体等硬件模块,并对其进行更换,若进行上述处理后,通信恢复正常,则载频隐性故障已消除,若通信仍然异常,则可以排除为载频隐性故障的可能性。上述方法需要路测人员主动的寻找网络中的载频隐性故障,由于网络规模非常庞大,这就增加了路测人员非常多的工作量,确定的准确性及效率也不高,而且现网中很多区域不能进行快速路测,就无法使用上述方法来确定这些区域中的载频隐性故障。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通过小区话务统计来确定载频隐性故障的方法, 具体为当发现某个小区出现高掉话、接通率低、切换成功率低等关键性能指标异常时,在排除存在故障告警以及其他已知故障后,确定可能存在载频隐性故障。在现有技术中,载频隐性故障对小区话务统计的影响是渐进的,通常情况下,单块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时,是不会对小区话务统计的各指标产生较大影响的,只有当小区话务量较高或存在多块载频均存在载频隐性故障时,才会对小区话务统计的各指标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存在确定载频隐性故障不及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载频隐性故障不及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获得单元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判断单元,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首先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不再通过小区话务统计来确定载频隐性故障, 而是根据载频的测量报告来确定载频是否发生隐性故障,因为一旦载频发生隐性故障,即会在载频的测量报告中体现出来,这就解决了确定载频隐性故障不及时的问题,在载频隐性故障对网络通信产生较大影响前,就确定出载频隐性故障,网络维护人员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该载频隐性故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络通信质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
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阐述。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流程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11,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GSM系统的测量报告是指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每隔480毫秒的固定时间间隔就通过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周期性地向基站上报下行无线链路的测量信息,同时基站也会周期性地对上行无线链路进行测量,基站将自身测量到的测量信息以及移动台上报的测量信息作为测量报告提供给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作为切换判决的依据。由于载频的测量报告中包含了载频的多个参数的参数值,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预先设置至少一个统计参数,BSC周期性地汇总基站在该周期内上报的载频的测量报告,例如设置的汇总周期为一小时,即汇总的时间粒度为一小时,其中上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即为设置的汇总周期,BSC收集预设的统计参数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参数值,并在收集完毕后立即将所收集到的所有参数值组成测量报告集合上报给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s & Maintenance Center),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定期从OMC中获取BSC上报的测量报告集合,由于测量报告能够直观反映用户在通信过程中的无线链路的通信质量,因此载频的测量报告能够有效反映出载频隐性故障所造成的载频性能下降,一旦载频发生隐性故障,即会在载频的测量报告中体现出来。其中预设的统计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载频的上行平均电平;载频的下行平均电平;载频的上行质量等级;载频的下行质量等级;载频的采样丢失率。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由A-bis接口信令采集装置来对测量报告进行收集,而不需要BSC进行收集,具体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步骤12,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本发明实施例提出,预先设置至少一个监控参数,预设的监控参数可以但不限于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其中,信号强度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其中,信号质量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其中有些参数的参数值可以直接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进行确定,有些参数的参数值,需要根据该载频和其他载频的测量报告来确定,下面分别介绍如何确定参数的参数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下行平均电平、上行质量等级、下行质量等级,均能够直接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进行确定;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首先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再根据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的测量报告,确定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的上行平均电平中,最大的上行平均电平,然后确定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首先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再根据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的测量报告,确定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的下行平均电平中,最大的下行平均电平,然后确定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首先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再根据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的测量报告,确定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的上行质量等级中,最高的上行质量等级,然后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首先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再根据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的测量报告,确定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的下行质量等级中,最高的下行质量等级,然后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步骤13,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在确定载频隐性故障前,需要根据预设的监控参数,建立故障模型,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专家系统结合聚类建模方法建立故障模型,并通过反馈机制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数据加入到故障案例库,进一步提高了确定准确率。首先,根据工程师日常处理载频隐性故障的经验,可以有效判断载频隐性故障,但应用在系统中进行自动确定时,首先需要将这些模糊的经验转化为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确定方法,这就需要建立专家系统,例如(1)由于正常通信需要无线信号具有合适的强度和良好的质量,因此为信号强度 (上行电平或下行电平)和质量等级(上行质量等值或下行质量等级)分别设置最低阈值, 当分别低于最低阈值或均低于最低阈值时,即可确定该载频可能存在载频隐性故障;(2)同一基站的不同载频具有相似的无线环境,其信号强度和质量等级应大致相同,若同一基站的不同载频的信号强度和质量等级相差过大,则可能存在载频隐性故障;(3)同一载频在一段时间内的性能应保持稳定,如果出现信号强度或质量等级突然下降,则可能存在载频隐性故障。同时通过对全网载频的测量报告进行聚类分析,作为对专家系统的补充,弥补日常经验中可能出现的片面性,例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其中有一类信号强度低但信号质量正常的载频,经分析可知这些载频均属于覆盖海域的载频,并不是由载频隐性故障导致信号强度低,因此应将其排除载频隐性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确定载频隐性故障的准确率。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针对每个参数分别设置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针对上行平均电平设置的确定条件为上行平均电平小于-IOOdbm ;针对下行平均电平设置的确定条件为下行平均电平小于-IOOdbm ;针对上行平均电平与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设置的确定条件为该差值大于20dbm ;针对下行平均电平与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设置的确定条件为该差值大于20dbm;针对上行质量等级设置的确定条件为上行质量等级为6级或7级(其中质量等级一般为0级到7级,级数越大,质量越差);针对下行质量等级设置的确定条件为下行质量等级为6级或7级;针对上行质量等级与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设置的确定条件为该差值大于3 ;针对下行质量等级与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设置的确定条件为该差值大于3。其中,若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分别包含多个参数,则可以在针对至少一个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认为该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也可以在针对包含的所有参数的判断结果均为是时,认为该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步骤14,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本发明实施例中,若针对至少一个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则可以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此外,在预设的监控参数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时,若针对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可以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若针对信号强度的判断结果为是, 针对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可以确定该载频不满足故障条件。步骤15,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若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则可以直接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也可以在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后,根据其他监控参数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载频隐性故障,可以但不限于包含下述三种实施情况,具体为第一种实施情况,在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后,获得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所属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连续满足故障条件的次数,然后确定获得的次数是否不小于规定阈值,即确定该载频是否在连续多个时段均满足故障条件,或是否在忙时连续满足故障条件,若是,则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若否,则继续监控;第二种实施情况,在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后,确定该载频是否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未参与基带跳频,若是,则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若否,则可以关闭跳频,将该载频加入监控列表,继续监控;第三种实施情况,若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则在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后,确定该载频所属基站是否为宏基站,且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时间提前量在5和7之间),若确定出该载频所属基站为宏基站,且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则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否则继续监控。其中上述三种情况的任意组合也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在确定出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后,获得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所属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连续满足故障条件的次数,然后确定获得的次数是否不小于规定阈值,若否,则继续监控,若是,则确定该载频是否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未参与基带跳频,若是,则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若否,则可以关闭跳频,将该载频加入监控列表,继续监控。在确定出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载频存在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并根据确定出的故障级别,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其中确定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的具体过程可以但不限于为下述首先确定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确定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该载频所属的合路器中只有该载频满足所述故障条件,若否,即存在其他载频也满足故障条件,则可以确定合路器模块或天馈系统存在故障,进而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若是,即只有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则确定该载频能否和其他载频进行频点倒换操作,若能,则可以等待夜间进行频点倒换,记录频点信息,继续监控,若否,则确定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采样丢失率、该载频所属扇区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业务信道(TCH,Traffic Channe)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然后判断采样丢失率、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采样丢失率大于50%,TCH掉话率大于2%,切入成功率小于60%,紧急切换比例大于60 %,平均通话时长小于20秒),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若确定出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则可以发出紧急告警信息,然后继续监控,若确定出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则可以发出非紧急告警信息,然后继续监控。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在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之前,还可以进一步确定测量报告中的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 具体为首先,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该载频所属扇区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上行采样数量,然后确定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上行采样数量是否均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每线话务量是否大于0. 05、上行采样数量是否大于200、TCH完好率是否等于100%,若是,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则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若否,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不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则继续监控。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首先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其中该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 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不再通过小区话务统计来确定载频隐性故障,而是根据载频的测量报告来确定载频是否发生隐性故障,因为一旦载频发生隐性故障,即会在载频的测量报告中体现出来,这就解决了确定载频隐性故障不及时的问题,在载频隐性故障对网络通信产生较大影响前,就确定出载频隐性故障,网络维护人员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该载频隐性故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网络通信质量。下面给出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为发明实施例中,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具体实现流程图,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步骤21,获得载频在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步骤22,判断测量报告中的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即判断该载频所属扇区在该规定时间段内的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在该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上行采样数量是否均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即判断每线话务量是否大于0. 05、上行采样数量是否大于200、TCH完好率是否等于100%,若判断结果为是,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则转至步骤23,若判断结果为否,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不在正常的取值范围内,则转至步骤21,继续监控;步骤23,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其中信号强度包含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载频在该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下行平均电平、上行平均电平与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下行平均电平与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信号质量包含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上行质量等级、下行质量等级、上行质量等级与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下行质量等级与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步骤M,针对信号强度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25,若针对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26;步骤25,判断该载频所属基站是否为宏基站,且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时间提前量在5和7之间),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沈,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21 ;步骤沈,判断该载频是否在连续多个时段均满足故障条件,或是否在忙时连续满足故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27,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21 ;步骤27,判断该载频是否参与基带跳频,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观,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四;步骤28,关闭跳频,加入监控列表,并转至步骤21 ;步骤四,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步骤210,判断该载频所属的合路器中是否只有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212,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211 ;步骤211,确定合路器模块或天馈系统存在故障;步骤212,判断该载频能否和其他载频进行频点倒换操作,若判断结果为能,则转至步骤213,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214 ;步骤213,等待夜间进行频点倒换,记录频点信息,然后转至步骤21 ;步骤214,判断采样丢失率、该载频所属扇区的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例如采样丢失率大于50%、TCH掉话率大于2%,切入成功率小于60%,紧急切换比例大于60%, 平均通话时长小于20秒,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215,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 216 ;步骤215,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发出紧急告警信息, 并转至步骤21 ;步骤216,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发出非紧急告警信息,并转至步骤21。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获得单元31、第一确定单元32、判断单元33、第二确定单元34和第三确定单元35,其中第一获得单元31,用于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
第一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第一获得单元31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判断单元33,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第一确定单元32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第二确定单元34,用于根据判断单元33的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第三确定单元35,用于在第二确定单元34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较佳地,所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得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其中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35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获得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所属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连续满足故障条件的次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获得单元获得的次数不小于规定阈值。较佳地,所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 35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未参与基带跳频。较佳地,若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则所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单元和第七确定单元,其中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35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所属基站为宏基站;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35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较佳地,所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还包括第八确定单元和第九确定单元,其中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32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之前,根据第一获得单元31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每线话务量、业务信道TCH完好率以及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上行采样数量;第九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八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上行采样数量均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较佳地,若判断单元33针对至少一个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第二确定单元 34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较佳地,预设的监控参数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若判断单元33针对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第二确定单元34 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若判断单元33针对信号强度的判断结果为是,针对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二确定单元34确定该载频不满足故障条件。所述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还包括第十确定单元和告警信息发出单元,其中第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载频存在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
13
告警信息发出单元,用于根据第十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故障级别,发出相应的告警 fn息ο更佳地,第十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第二确定子单元、第三确定子单元、判断子单元、第四确定子单元和第五确定子单元,其中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该载频所属的合路器中只有该载频满足所述故障条件;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该载频不能和其他载频进行频点倒换操作;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采样丢失率、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三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采样丢失率、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较佳地,所述信号强度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所述信号质量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还包括获得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所属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连续满足故障条件的次数; 确定获得的次数不小于规定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载频存在隐性故障之前,还包括确定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未参与基带跳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则确定该载频存在隐性故障之前,还包括确定该载频所属基站为宏基站,且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之前,还包括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每线话务量、 业务信道TCH完好率以及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上行采样数量; 确定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上行采样数量均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具体包括若针对至少一个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设的监控参数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则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具体包括若针对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 若针对信号强度的判断结果为是,针对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该载频不满足故障条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该载频存在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并根据确定出的故障级别,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该载频存在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具体包括确定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该载频所属的合路器中只有该载频满足所述故障条件;确定该载频不能和其他载频进行频点倒换操作;确定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采样丢失率、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判断采样丢失率、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 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 所述信号质量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11.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获得单元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判断单元,用于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获得该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所属的第二规定时间段内,连续满足故障条件的次数;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二获得单元获得的次数不小于规定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未参与基带跳频。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则还包括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所属基站为宏基站;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三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之前,确定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时间提前量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确定单元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之前,根据第一获得单元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每线话务量、业务信道TCH完好率以及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上行采样数量;第九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八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每线话务量、TCH完好率以及上行采样数量均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判断单元针对至少一个监控参数的判断结果为是,则第二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的监控参数包括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若判断单元针对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第二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若判断单元针对信号强度的判断结果为是,针对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为否,则第二确定单元确定该载频不满足故障条件。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该载频存在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级别;告警信息发出单元,用于根据第十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故障级别,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十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该载频所属的合路器中只有该载频满足所述故障条件;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该载频不能和其他载频进行频点倒换操作;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对该载频进行采样的采样丢失率、该载频所属扇区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三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采样丢失率、TCH掉话率、切入成功率、 紧急切换比例以及平均通话时长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参数的参数值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高级;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该载频的载频隐性故障的故障优先级为低级。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频隐性故障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上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平均电平,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大下行平均电平之间的差值; 所述信号质量包括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 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上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上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该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下行质量等级,与该载频所属扇区的各载频在所述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最高下行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频隐性故障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得载频在第一规定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含该载频各参数的参数值;根据获得的测量报告,确定与预设的各监控参数分别对应的参数值,预设的监控参数为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针对预设的每个监控参数,判断确定出的该监控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对应的确定条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该载频是否满足故障条件;在确定出该载频满足故障条件时,确定该载频存在载频隐性故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载频隐性故障不及时的问题。
文档编号H04W24/04GK102572901SQ2010105860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欣川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