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4921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声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下述技术,即,在车载用扬声器中,利用多个格栅片形成扬声器罩中的用于使声音通过的贯通孔,该多个格栅片分别由横片部和纵片部构成,该横片部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该纵片部从横片部的前端,朝向车体前方倾斜地立起。由此,根据专利文献1,可以防止灰尘、杂物进入扬声器主体。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8-230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I中,没有记载关于防止液体进入扬声器主体的内容。另一方面,作为对工作机械进行操作时的辅助功能,有时在操作面板内设置用于声音引导的扬声器。在该情况下,需要用于将设置在操作面板内的扬声器的声音向外部放出的多个开口。此时,在使用工作机械的环境中,会发生雾状的切削油落在操作面板上,或者,机械操作者在手上附着有切削油的状态下操作机械,或者,从加工层飞散的切削油直接溅向操作面板。由此,切削油有可能从用于放出扬声器声音的多个开口进入操作面板内。特别地,为了容易进行操作,操作面板大多以从垂直方向向背面侧倾斜的状态使用。由此,切削油从多个开口进入操作面板内的可能性较高。如果切削油(液体)进入操作面板内而附着在操作面板内的扬声器上,则可能会腐蚀扬声器而导致故障。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可以抑制扬声器的故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扬声器装置形成为,与工作机械的操作面板一体化,该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扬声器;壳体,其包含前表面、2个侧表面和下表面,在该前表面上配置所述操作面板,并且,在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开口,该2个侧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的两侧相邻,该下表面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2个侧表面相邻;以及狭缝构造,其配置在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多个开口之间,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狭缝构造具有多个板状部,其一边从所述扬声器侧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下表面侧倾斜,一边分别在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多个狭缝;多个折返部,其分别从所述板状部中的所述扬声器侧的端部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表面侧折返,以形成所述多个狭缝;以及排液部,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2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侧,由所述多个板状部和所述多个折返部形成的多个槽,分别与所述排液部连通,并且,所述多个槽分别倾斜以在操作所述操作面板时的所述狭缝构造的姿态中,使得由所述板状部引导的液体流向所述排液部。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使通过壳体的开口并碰到狭缝构造的板状部而向槽中引导的液体,在槽内流到排液部,从排液部向外部排出。其结果,可以减少液体从槽中溢出而浸入扬声器的情况,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液体附着在扬声器上而导致的腐蚀。因此,可以抑制扬声器故障。


图I是实施方式中的外部壳体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 中的内部壳体的外观斜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槽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扬声器装置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使用图1,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的外观结构进行说明。图I是实施方式中的外部壳体20的外观斜视图。扬声器装置I与工作机械的操作面板(未图示)一体化。操作面板例如是键盘或触摸屏。为了容易进行操作,操作面板大多在从垂直方向向背面侧以锐角倾斜的状态下使用。与此相伴,由于扬声器装置I与操作面板一体化,因此,扬声器装置I大多也在从垂直方向向背面侧以例如锐角Θ (OS Θ <90° — K,K参照图4)倾斜的姿态下使用。如图I所75,扬声器装置I具有外部壳体20,该外部壳体20包含前表面20a、2个侧表面(侧表面20b及未图示的相对侧的侧表面)和下表面20c,该2个侧表面与前表面20a的两侧相邻,该下表面20c与前表面20a及2个侧表面相邻。在前表面20a上,在与扬声器10 (参照图3 (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开口 20al,该开口 20al用于向用户输出扬声器10的输出声音。另外,在前表面20a,在与多个开口 20al相邻的位置(例如,图I中的右侧)配置有操作面板。各开口 20al的形状例如是如图I所示的在沿外部壳体20的下表面20c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状。外部壳体20例如由塑料等树脂形成。接着,使用图2至图4,对实施方式涉及的扬声器装置I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内部壳体30的外观斜视图。图3 (a)是扬声器装置I的主视图。图3 (b)是图3 (a)的B— B剖视图。图3 (c)是图3 (a)的A — A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槽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如图3 (b)所示,扬声器装置I具有扬声器10、外部壳体20 (参照图3 (a))及内部壳体30。扬声器10对应于用户经由操作面板进行的规定操作,或者,对应于工作机械进行了规定动作这一情况,作为操作工作机械时的辅助功能,输出操作方法等的声音引导(指引信息)的声音。扬声器10的前表面(声音输出面)侧由内部壳体30及外部壳体20包围。即,扬声器10由外部壳体20及内部壳体30包围,以使得液体(例如切削油)不会从外部直接浸入。如上所述,外部壳体20包含前表面20a、侧表面20b(及未图示的相对侧的侧表面)和下表面20c。在前表面20a配置操作面板(未图示),并且,在与扬声器10对应的位置形成多个开口 20al。外部壳体20罩在内部壳体30上,以覆盖内部壳体30。内部壳体30配置在扬声器10和外部壳体20之间,以从周围包围扬声器10的声音输出面。内部壳体30罩在扬声器10上,并且被罩在外部壳体20内,该内部壳体30固定在扬声器10上,并且固定在外部壳体20的内侧(扬声器10侧)。内部壳体30例如由塑料等树脂形成。内部壳体30具有狭缝构造SST。狭缝构造SST配置在扬声器10和外部壳体20之间。狭缝构造SST固定在扬声器10上,并且,固定在外部壳体20的内侧(扬声器10侧)。狭缝构造SST固定在外部壳体20上,因此,在使用操作面板时,在从垂直方向向扬声器10侧以例如锐角θ(0< Θ <90° —K,K参照图4)倾斜的姿态下使用。具体而言,狭缝构造SST具有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多个折返部32_1至32_7及排液部33 (参照图2)。
多个板状部31-1至31-7,一边从扬声器10侧向外部壳体20的下表面20c侧倾斜,一边分别在沿外部壳体20的下表面20c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多个狭缝SL-I至SL-7。各板状部31-1至31-7从扬声器10侧向外部壳体20的下表面20c侧倾斜,例如,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的法线成α (参照图4)角度。另外,各板状部31_1至31_7在平行于侧表面20b剖开的剖面(参照图4)中具有长度L。角度α及长度L是按照在使用操作面板时,使通过开口 20al的液体(例如切削油)会碰到板状部31-1至31-7的方式确定的值。即,角度α和长度L是以如下方式确定的,S卩,在外部壳体20及狭缝构造SST从垂直方向向扬声器10侧以例如锐角Θ (OS Θ <90° — K,K参照图4)倾斜的姿态中,在从垂直方向透视观察外部壳体20及狭缝构造SST的情况下,在配置有多个开口 20al的区域中,多个板状部31-1至31-7无间隙地重合。角度α例如是30°。此外,角度κ是在平行于侧表面20b而剖开的剖面(参照图4)中,将板状部(例如31-3)中的扬声器10侧的端部和图中位于上侧的相邻的板状部(例如31-4)中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连结的直线,与前表面20a的法线所成的角度。多个折返部32-1至32-7分别从板状部31_1至31_7中的扬声器10侧的端部向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侧折返,以形成多个狭缝SL-I至SL-7。各个折返部32_1至32_7例如从扬声器10侧向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侧倾斜,以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的法线(在与板状部31-1至31-7相对一侧)成β (参照图4)角度。角度β是按照可由槽312-1至312-7捕捉液体的方式确定的值,例如是30°。此外,多个狭缝SL-I至SL-7的位置调整为,在从垂直于前表面20a的方向透视观察的情况下,与多个开口 20al的重合较多。由此,扬声器10的输出声音容易经由多个狭缝SL-I至SL-7而从多个开口 20al输出。排液部33 (参照图2)是用于将接受的液体向外部排出的部分,其相对于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及多个折返部32-1至32_7,配置在外部壳体20的2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20b侧。S卩,排液部33在与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侧表面20b侧的端部相邻,并且与多个折返部32-1至32-7的各自的侧表面20b侧的端部相邻的位置,例如在沿侧表面20b的方向上延伸。由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和多个折返部32_1至32_7形成的多个槽(例如,切削油储存槽)312-1至312-7 (参照图4),分别与排液部33连通。另外,在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时的狭缝构造SST的姿态中,多个槽312-1至312-7各自倾斜,以使得由板状部31_1至
31-7引导的液体(例如切削油)流向排液部33。S卩,在狭缝构造SST的从垂直方向向扬声器10侧以例如锐角Θ (OS Θ < 90° — K,K参照图4)倾斜的姿态中,多个槽312-1至312-7各自(例如,以3维方式)倾斜,以使得由板状部31-1至31-7引导的液体流向排液部33。具体而言,如图3 (C)所示,多个槽312-1至312_7各自倾斜,以使得接近排液部33的部分与远离排液部33的部分相比,距离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更远。例如,多个槽312-1至312-7各自倾斜,以随着接近排液部33而与前表面20a远离。例如,如图3(c)所示,多个槽312-1至312-7各自倾斜,以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成、角度。角度、是按照在操作操作面板时的狭缝构造SST的姿态中,液体在槽312-1至312-7内流向排液部33的方式确定的值,例如是15°。而且,如图3(c)所示,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倾斜, 使得接近排液部33的部分与远离排液部33的部分相比,距离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更远。例如,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倾斜,随着接近排液部33而从前表面20a远离。例如,如图3 (c)所示,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倾斜,以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成ε角度。角度ε是按照容易设计板状部
31-1至31-7的方式确定的值(S卩,与角度Y大致相等的值),例如是15°。另外,通过使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倾斜,在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和外部壳体20之间,形成图3 (c)所示的间隙40。在这里,考虑假设多个槽312-1至312-7均未倾斜的情况。即,考虑多个槽312_1至312-7分别在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平行的面内,与外部壳体20的下表面20c (参照图I)平行地延伸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操作操作面板时的狭缝构造SST的姿态中,通过外部壳体20的开口 20al并碰到狭缝构造SST的板状部31_1至31_7而向槽312-1至312-7引导的液体(例如切削油),存在滞留在槽312-1至312-7内的趋势。并且,继续向槽312-1至312-7引导的液体,可能会从槽312-1至312-7中溢出而浸入扬声器10。由此,如果液体附着在扬声器10上,则可能腐蚀扬声器10而导致故障。对此,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312-1至312-7分别与排液部33连通,并且,倾斜以使得在操作操作面板时的狭缝构造SST的姿态中,由板状部31-1至31-7引导的液体流向排液部33。由此,可以使通过外部壳体20的开口 20al并碰到狭缝构造SST的板状部31_1至31-7而向槽312-1至312-7引导的液体,在槽312-1至312-7内流到排液部33中,从排液部33向外部排出。其结果,可以减少液体从槽312-1至312-7中溢出而浸入扬声器10的情况,因此,可以减少由于液体附着在扬声器10而引起的腐蚀。从而可以抑制扬声器10的故障。具体而言,由于扬声器装置I与操作面板一体化,因此在由用户操作操作面板时,在从垂直方向向背面侧以例如锐角Θ (OS Θ <90° — K,K参照图4)倾斜的姿态下使用。在操作面板使用时的倾斜角度Θ是小于α (参照图4,例如30° )的角度的情况下,板状部31-1至31-7从图4所示的姿态变为以小于α的角度向扬声器10侧倾斜的姿态。由此,碰到板状部31-1至31-7的液体,如图4的虚线箭头所示,可以向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侧流动,并例如经由间隙40而向外部排出。另外,在操作面板使用时的倾斜角度Θ是大于或等于α (例如30° )的角度的情况下,板状部31-1至31-7从图4所示的姿态变为以大于或等于α的角度向扬声器10侧倾斜的姿态。由此,碰到板状部31-1至31-7的液体,如图4的单点划线的箭头所示,向槽312-1至312-7引导。向槽312-1至312-7引导的液体,如图2的单点划线的箭头所示,在槽312-1至312-7内流到排液部33中,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可以由排液部33向外部排出。更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3 (C)所示,多个槽312-1至312-7各自倾斜,以使得接近排液部33的部分与远离排液部33的部分相比,相距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 (参照图I)较远。由此,在操作面板以接近90°的角度从垂直方向向扬声器10侧倾斜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即,扬声器装置I处于接近水平的姿态的情况下,向槽312-1至312-7引导的液体,容易在槽312-1至312-7内流到排液部33,并由排液部33向外部排出。或者,考虑假设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延伸而与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的内侧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板状部31-1至31_7中的前表面 20a侧的端部堵塞多个开口 20al的一部分,因此,很难将扬声器10的输出声音向多个开口20al引导。另外,在该情况下,板状部31-1至31-7的3维形状变得复杂,因此,板状部31_1至31-7的设计变得困难。对此,在实施方式中,如图3 (C)所示,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各自的前表面20a侧的端部倾斜,以使得接近排液部33的部分与远离排液部33的部分相比,距离外部壳体20的前表面20a较远。由此,可以在多个板状部31-1至31-7和外部壳体20之间形成图3(c)所示的间隙40,因此,可以减少板状部31-1至31-7堵塞多个开口 20al的情况,容易将扬声器10的输出声音向多个开口 20al引导。另外,可以使板状部31-1至31_7的3维形状形成为简单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因此,板状部31-1至31-7的设计变得容易。此外,各开口 20al的形状只要是适合输出扬声器10的输出声音的形状,任何形状均可。例如,各开口 20al的形状也可以是在沿外部壳体20的侧表面20b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状。另外,狭缝构造SST中的狭缝SL-I至SL-6的宽度及排列间距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与外部壳体20中的例如狭缝形状的开口 20al相同。而且,狭缝构造SST也可以构成为,即使在以水平状态使用操作面板的情况下,SP,扬声器装置I为水平姿态也可以应对。在该情况下,例如,狭缝构造SST构成为,在从与前表面20a垂直的方向透视观察的情况下,相邻的板状部31-1至31-7和折返部32_1至32-7重合,即,板状部31-1至31-7的排列间距小于图4所示的形式。S卩,将图4所示的结构变更为,使得图中上下相邻的板状部(例如,板状部31-3和板状部31-4)彼此接近而成为κ=0°。此时,如果将κ=0°带入,则上述的操作面板使用时的倾斜角度Θ的角度范围成为O彡Θ彡90°。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扬声器装置适用于与操作面板一体化的扬声器装置。标号的说明I扬声器装置10扬声器
20外部壳体20a前表面20al 开口20b侧表面20c下表面30内部壳体31-1至31-7板状部件
32-1 至 32-7 折返部33排液部40 间隙50主体侧壳体312-1 至 312-7 槽SL-I 至 SL-7 狭缝SST狭缝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与工作机械的操作面板一体化, 该扬声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扬声器; 壳体,其包含前表面、2个侧表面和下表面,在该前表面上配置所述操作面板,并且,在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开口,该2个侧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的两侧相邻,该下表面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2个侧表面相邻;以及 狭缝构造,其配置在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多个开口之间,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狭缝构造具有 多个板状部,其一边从所述扬声器侧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下表面侧倾斜,一边分别在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多个狭缝; 多个折返部,其分别从所述板状部中的所述扬声器侧的端部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表面侧折返,以形成所述多个狭缝;以及 排液部,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2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侧, 由所述多个板状部和所述多个折返部形成的多个槽,分别与所述排液部连通,并且,所述多个槽分别倾斜以在操作所述操作面板时的所述狭缝构造的姿态中,使得由所述板状部引导的液体流向所述排液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槽分别倾斜,以使得接近所述排液部的部分与远离所述排液部的部分相比,距离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表面较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板状部各自的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表面侧的端部倾斜,以使得接近所述排液部的部分与远离所述排液部的部分相比,距离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表面较远。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所述操作面板时,所述狭缝构造成为从垂直方向向所述扬声器侧以锐角倾斜的姿态。
全文摘要
扬声器装置具有扬声器、壳体和狭缝构造,所述狭缝构造具有多个板状部,其一边从所述扬声器侧向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侧倾斜,一边分别在沿所述下表面的方向上延伸,以形成多个狭缝;多个折返部,其分别从所述板状部中的所述扬声器侧的端部向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侧折返,以形成所述多个狭缝;以及排液部,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2个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侧,由所述多个板状部和所述多个折返部形成的多个槽,分别与所述排液部连通,并且分别倾斜,以在操作操作面板时的所述狭缝构造的姿态中,使由所述板状部引导的液体流向所述排液部。
文档编号H04R1/00GK102918869SQ20108006643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7日
发明者林正一郎, 判治俊伯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