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及无线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657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及无线通讯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及无线通讯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主流机种,为了增加智能手机的使用舒适度,手机支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手机的支架分为两种外置支架与内置支架。其中,外置支架使用舒适度较好,缺点是携带不方便。内置支架从功能上又能分成两类一种是专用支架,仅当作支架使用,没有其他用途,该类支架的特点是相对舒适度较好,缺点是占用较大的空间,影响整体布局与手机体积。另一种内置支架为多用途支架,除了支撑功能外还有附加功能,例如手写笔支架、天线支架等,其优点是增加功能而不增加空间,缺点是可靠性不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可用作支撑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包括外壳和转轴,其中,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的外壳的顶部设有防滑装置。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片组,所述弹片组包括上转轴、下转轴、主弹片、辅弹片及支撑架,其中,所述主弹片的一端与上转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相连;所述辅弹片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相连;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相连;所述上转轴的一端设有消边凹槽,所述消边凹槽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下转轴与所述电池盒的外壳相连。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弹片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下转轴的一端;所述辅弹片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上转轴的一端。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弹片和辅弹片的弯曲弧度在同一侧。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弹片的宽度大于辅弹片。上述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盒的外壳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电池仓通过卡扣配合安装。[001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包含上述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外壳和转轴,其中,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外壳和转轴,其中,所述电池盒外壳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转动时, 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的底部远离无线通讯终端时,可用作无线通讯终端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在收起时,体积小,不会增加无线通讯终端的体积,同时,可靠性高,舒适度高,外形美观,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功能体验。

图I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电池盒的两种状态,a表示关闭状态,b表示打开状态。图3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组结构的侧视图示意图;图4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组的结构主视图示意图;图5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组两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和转轴,还包括弹片以及电池仓等。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的实施例中,包括外壳I和转轴2,其中,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电池盒可以绕着转轴2转动,因此,电池盒和无线通讯终端有两种相对位置,分别称为电池盒的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电池盒绕着转轴2转动,其顶部远离无线通讯终端,称为打开状态;当电池盒绕着转轴2转动,其顶部靠近无线通讯终端,称为关闭状态。图2中a表示关闭装状态,b表示打开状态。电池盒处于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讯终端和通常的无线通讯终端相同使用,当电池盒处于打开状态时,电池盒可以当作支撑架使用,使得无线通讯终端可以方便地直立在桌面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的顶部设有防滑装置。当电池盒打开,外壳I支撑无线通讯终端直立在较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防滑装置可避免无线通讯终端滑倒,减少无线通讯终端因为滑倒而造成的损坏,给用户提供了更周到、更贴心的服务。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盒还包括弹片组3,如图3、图4所示,所述弹片组包括上转轴31、下转轴32、主弹片33、辅弹片34及支撑片35,其中,所述主弹片33的一端与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0038]所述辅弹片34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所述支撑架35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所述上转轴31的一端设有消边凹槽36,所述消边凹槽36与所述转轴2相连;所述下转轴32与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相连。主弹片33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下转轴32的一端;辅弹片34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上转轴31的一端。主弹片33和辅弹片34的弯曲弧度在同一侧。主弹片33的宽度大于辅弹片34。本实施例中,弹片组3中的主弹片33有一对,支撑片35也有一对。电池盒有两种状态,相应的,弹片组3也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如图5所示,实线表示弹片组3的关闭状态,虚线表示弹片组3的打开状态。当电池盒的底部受到一个拉力时,主弹片33的弯曲弧度会首先受力,当其弯曲达到其零势能面时,主弹片33会发生相反的变形,这时会带动电池盒自动绕着转轴2转动, 在电池盒转动的同时,辅弹片34也会逐步产生形变,其形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这一过程起到了缓冲的过程,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当辅弹片34达到其零势能面时,也会发生形变,这时电池盒旋转已经完成,电池盒处于打开状态,辅弹片34的形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用户在移动无线通讯终端时作为支撑架的电池盒轻易地收回。电池盒合起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由于弹片组3的存在,在打开电池盒时,电池盒会自动打开,并有阻尼的到达翻转位置;在关闭电池盒时,弹片组也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电池盒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电池仓通过卡扣配合安装。电池仓和电池盒采用推拉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包含上述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外壳I和转轴2,其中,所述电池盒外壳I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2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包括电池盒外壳和转轴,其中,所述电池盒的外壳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的底部远离无线通讯终端时,可用作无线通讯终端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在收起时,体积小,不会增加无线通讯终端的体积,同时,可靠性高,舒适度高,外形美观,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功能体验。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还包括弹片组,弹片组可以自动打开电池盒,在电池盒关闭时,起到缓冲和限位的作用,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I)和转轴(2),其中,所述外壳(I)的顶部通过转轴(2)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2)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的顶部设有防滑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组(3),所述弹片组包括上转轴(31)、下转轴(32)、主弹片(33)、辅弹片(34)及支撑片(35),其中,所述主弹片(33)的一端与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所述辅弹片(34)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 所述支撑片(35)的一端与所述上转轴(3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下转轴(32)相连; 所述上转轴(31)的一端设有消边凹槽(36),所述消边凹槽(36)与所述转轴(2)相连; 所述下转轴(32)与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片(33)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下转轴(32)的一端;所述辅弹片(34)的弯曲弧度在靠近上转轴(31)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片(33)和所述辅弹片(34)的弯曲弧度在同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片(33)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弹片(3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还包括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盒的外壳(I)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电池仓通过卡扣配合安装。
8.一种无线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讯终端电池盒及无线通讯终端,包括电池盒外壳和转轴,其中,所述电池盒外壳的顶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相连;当所述电池盒绕所述转轴转动时,其底部远离或靠近无线通讯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盒可用作无线通讯终端的支撑架。
文档编号H04M1/02GK202309776SQ20112012384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张武, 张磊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