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132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设置成能够进行稳定的同步控制的接收装置,特别地,涉及即使在多路环境中仍能进行稳定的同步控制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DTMB)标准(GB20600-2006)中,传输巾贞中被加入了预定的伪随机噪声(pseudo-random noise,PN)序列。图I图示了 DTMB标准定义的帧结构。DTMB巾贞结构包括如下从最高层级按顺序列出的四层日巾贞(Calendar Day Frame)10、分巾贞(Minute Frame) 11、超巾贞(Super Frame) 12 和信号巾贞(Signal Frame) 13。最低层信号巾贞包括巾贞体15和巾贞头14。帧体15总共包括3780个符号(symbol ),其中36个符号是诸如调制类型信息、编码率信息等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3744个符号是数据。帧体15的符号率被定义为7. 56Msps,因此帧体15的持续时间为500 u S0帧头14是420个符号长(大约55. 6 y s)、595个符号长(大约78. 7 y s)或945个符号长(大约125 ii s)的预定的PN序列。超巾贞12包括多个信号巾贞13,并使得信号巾贞的总持续时间为125ms。分帧11包括480个超帧12,并且持续时间为I分钟。日帧10包括1440个分帧11,并且持续时间为24小时。在本说明书中,下文中在提到“信号帧13”时使用术语“帧”。已知DTMB兼容接收机通过利用PN序列生成相关值(该相关值是通过接收的数据与接收机生成的PN序列的卷积运算获得的),并且基于在一个帧长度内相关值功率取峰值处的位置,利用预定位置的相关值,来控制诸如载波同步(carrier synchronization)和符号时序同步(symbol timing synchronization)等各种同步。图2图示了 PN相关运算部20的结构,该PN相关运算部20接收DTMB信号、利用PN序列计算相关值并基于功率峰值位置输出预定位置的相关值。PN相关运算部20接收的输入数据D(n)被输入至卷积运算部21。卷积运算部21进行输入信号D (n)与PN(k)(是由DTMB标准规定的PN序列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卷积运算。设用于相关值运算的PN序列的长度是L个符号长度,作为卷积运算部21的输出信号即相关值Corr (n)由如下的表达式(I)来表示L—1Corr (n) = X PN(k)-D(n—k) ■ ■ .(1)
k=1卷积运算部21将作为卷积运算的结果的CorHn)输出至功率计算部22和相关值输出部28。功率计算部22根据来自卷积运算部21的输入信号Corr (n)计算功率Pow (n),并且将Pow(n)输出至峰位置搜寻部23。Pow(n)由如下的表达式(2)来表示Pow (n) = I Corr (n) |2 (2)·
峰位置搜寻部23将表示现在的符号位置的m输出至相关值输出部28。此外,峰位置搜寻部23将峰位置Posjnax输出至相关值输出部28,来自功率计算部22的输入信号Pow (n)在一个巾贞长度内在峰位置Pos_max处最大,并且在相关值输出部28中符号位置m在·0至FLEN-I之间取值,并且FLEN表示帧长度。峰位置搜寻部23包括控制部24、符号计数器25、功率保持部26和符号位置保持部27。当接收到由功率计算部22获得的Pow (n)时,控制部24指示符号计数器25使符号位置m递增。接着,控制部24将接收的Pow(n)与功率保持部26保持的功率PoW_larger进行比较,如果Pow (n)较大,则控制部24指示功率保持部26用Pow (n)取代Pow_larger,并指示符号位置保持部27用符号位置m取代符号位置保持部27目前保持的符号位置Pos_larger。以这样的方式,控制部24将符号位置Pos_larger更新为与更大的功率相关联的符号位置。控制部24每次在从m=0到Hi=FLEN-I的单帧长度期间对输入数据进行上述处理,控制部24都输出Pos_max作为Pos_larger。根据控制部24的指示,符号计数器25保持符号位置m递增或被初始化为0(Zero)0符号计数器25将保持的符号位置m输出至相关值输出部28。功率保持部26保持功率Pow_larger。响应于来自控制部24的指示,功率保持部26进行保持的功率的替换从而使得Pow_larger=Pow(n)。付号似直保持部27保持付号似直Pos_large;r。响应于来自控制部24的指不,付号位置保持部27进行保持的符号位置的替换从而使得P0S_larger=m,或者进行保持的符号位置的初始化从而使得Pos_larger=0。图3是说明了峰位置搜寻部23如何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ll中,控制部24判定是否从功率计算部22输入了新的Pow(n)。如果在步骤S11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w (n),则控制部24 —直等待直到新的Pow (n)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ll中判定输入了新的Pow(n),那么在步骤S12中,控制部24指示符号计数器25将符号位置m初始化为0 (zero)。在步骤S13中,控制部24指示符号位置保持部27将符号位置Pos_larger初始化为 0 (zero)o在步骤S14中,控制部24指示功率保持部26将功率Pow_larger初始化为Pow (n)。在步骤S15中,控制部24判定是否输入了新的Pow(n)。如果在步骤S15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w (n),则控制部24 —直等待直到新的Pow (n)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中判定输入了新的Pow (n),则在步骤S16中,控制部24指示符号计数器25使符号位置m增加I。在步骤S17中,控制部24判定Pow (n)是否大于功率保持部26目前保持的Pow_larger。如果在步骤S17中判定Pow(n)不大于Pow_larger,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2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中判定Pow (n)大于Pow_larger,则在步骤S18中,控制部24指示符号位置保持部27用m代替符号位置Pos_larger。在步骤S19中,控制部24指示功率保持部26用Pow (n)代替功率Pow_larger,并且处理前进至步骤S20。在步骤S20中,控制部24判定符号计数器25中的符号位置m是否为FLEN-I。如果在步骤S20中判定符号计数器25中的符号位置m不为FLEN-I,则控制部24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15,并且重复从步骤S15至步骤S20的处理步骤,直到符号位置m被判定为 FLEN-I。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中判定符号计数器25中的符号位置m为FLEN-I,则控制部24在步骤S21中将输出值Pos_max更新为符号位置Pos_larger。通过上述的处理步骤,确定了单帧长度内输入功率最大的峰位置Posjnax。在步骤S21处理之后,处理返回至S11,并且在下一帧长度内对输入功率进行搜寻峰位置的处理。图2中图示的相关值输出部28根据来自卷积运算部21的输入信号Corr (n)、以及作为来自峰位置搜寻部23的输入信号的符号位置m和峰位置Posjnax,输出后段的同步电路要求的基于峰位置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C0rr_p。相关值输出部28包含控制部29和相关值缓存30。相关值缓存30是一帧长度Corr_buf (k) (0彡k彡FLEN-1)的缓存。根据来自控制部29的指令进行向相关值缓存30的数据写入和从相关值缓存30的数据读取。当接收到作为来自卷积运算部21的输入信号的Corr(n)时,控制部29利用符号m作为地址,向相关值缓存30写入Corr_buf (m) =Corr (n)。另外,当接收到来自峰位置搜寻部23的Pos_max时,控制部29如下面给出的表达式(3)中所示,从相关值缓存30读取基于峰位置Posjnax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并且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的电路。Corr_p = Corr_buf ((Pos_max+d) % FLEN) (3)图4是说明了相关值输出部28如何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31中,控制部29确定是否从卷积运算部21输入了新的Corr (n)。如果在步骤S31中判定未输入新的Corr (n),那么控制部29—直等待直到新的Corr (n)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中判定输入了新的Corr (n),则随后在步骤S32中,控制部29判定是否从峰位置搜寻部23输入了新的Posjnax。如果在步骤S32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s_max,那么控制部29令处理前进至步骤
S3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2中判定输入了新的Posjnax,则控制部29在步骤S33中从相关值缓存30读取后段电路要求的基于Posjnax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然后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电路,并且令处理前进至步骤S34。在步骤S34中,控制部29将相关值Corr (n)写入至Corr_buf (m)(即相关值缓存30的地址m)。在步骤S34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31,并且重复上面的处理步骤。通过上面的处理步骤,能够根据符号位置m和峰位置Posjnax,输出后段的同步电路要求的从基于峰位置Posjnax的预定位置移位了 d个符号的位置的相关值。图5是说明了在非多路的单波环境中PN相关运算部20如何操作的时序图。作为峰位置Pos_max的输出示例,示出了峰位置Pos_max的相关值Corr_p。在单波环境中,功率Pow(n)通常在存在路径的符号位置Pathl处取其最大值,并且不变地输出相同的相关值Corr_buf (Pathl)作为相关值Corr_p (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Dazhi He, Weiqiang Liang, Wenjun Zhang,Ge Huang,Yunfeng Guanj Feng Ju,"Errorrotated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for Chinese DTTB Receiver' Broadband Multimedia Systems and Broadcasting, 2008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u,M.,Crussiere,M.,Helard,J.-F.,〃A Combined Time and Frequency Algorithmfor Improv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TDS_0FDM〃,Communications(ICC),2010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以及 Zi-Wei Zheng,Zhi-Xing Yang, Chang-Yong Pan, andYi-Sheng Zhuj Senior Member, IEEE, "Novel Synchronization for TDS-OFDM-Based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Broadcast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BROADCASTING, VOL. 50,NO. 2,JUNE 2004)。在存在反射波的多路环境下,由于信道随时间的变化等,各路径的功率可能产生波动。结果,功率Pow(n)可能取其最大值的路径位置对于各帧而言是变化的。另外,对于各帧而言,从PN相关运算部20的输出,即基于峰位置的预定位置的相关值可能是不同的。当从PN相关运算部20输出不同的路径相关值时,不能进行稳定的同步控制。这是因为,后段的同步电路进行操作使得与各帧不同的路径同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提供即使在多路环境中也能够进行稳定同步控制的技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相关运算部,相关运算部被设置用来利用已知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以预定间隔包含着所述已知信号;以及判定部,所述判定部被设置用来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是否发生偏差。所述接收的信号可以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信号,并且所述已知信号可以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伪噪声信号。上述接收装置可以还包括频率误差检测部,所述频率误差检测部被设置用来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每两个连续相关峰之间的相位差来检测频率误差。所述接收装置可以还包括频率误差修正部,所述频率误差修正部被设置用来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频率误差进行修正。所述接收装置可以还包括时序误差检测部,所述时序误差检测部被设置用来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位置来检测时序误差。所述接收装置可以还包括时序误差修正部,时序误差修正部被设置用来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时序误差进行修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已知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并且判定相关峰间隔是否偏离预定间隔,其中所述接收的信号以所述预定间隔包含所述已知信号。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多路环境中仍能够提供稳定的同步控制。根据下面如附图所示的本发明最佳模式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上述这些以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I图示了 DTMB标准定义的帧结构;图2是PN相关运算部的框图;图3是说明峰位置搜寻部如何操作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输出峰位置的相关值的操作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在不存在多路的环境中的接收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图6是说明了适用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图7是说明检测峰位置的偏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当检测出了峰位置的偏差时输出相关值的操作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了在存在多路的环境中接收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0是说明了在存在多路的环境中接收装置的操作的时序图;图11是图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图12是说明了适用于本发明的同步部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以及图13是说明了适用于本发明的同步部的另一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6说明了适用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在图6中,用与图2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与图2中所示的组成部分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图6中所示的PN相关运算部40与图2中的PN相关运算部20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设置了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并且设置相关值输出部45代替相关值输出部28。图6中的PN相关运算部40观测峰位置偏差,对低频偏差施加保护段,并且在偏差发生之前就输出基于峰位置的预定位置的相关值。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对峰位置Posjnax (是来自峰位置搜寻部23的输入信号)施加保护段,输出峰位置PoS_lock,并且还输出标示峰位置发生偏差的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f。将峰位置Pos_lock和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f都提供至相关值输出部45。
具体地,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包括控制部42、峰偏差计数器43和峰位置保持部44。控制部42通过将来自峰位置搜寻部23的Posjnax与峰位置保持部44保持的峰位置Pollock进行比较来判定是否存在峰位置偏差。如果判定不存在峰位置偏差,则控制部42令峰偏差计数器43 (峰偏差计数器43的计数值)设定为0 (zero),并且令峰位置保持部44用Pos_max替代保持着的Pos_lock,并且输出Pos_diff = O。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存在峰位置偏差,则控制部42令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1,并且输出Pos_difT = I。然而,如果峰偏差计数器保持的计数值等于或大于设定值,则控制部42令峰位置保持部44用Posjnax替代保持着的Pos_loCk,令峰偏差计数器43设定为0,并 输出 Pos_diff = O。峰偏差计数器43根据来自控制部42的指示将它的计数值初始化至0或者增加I。保持峰位置Pos_lock的峰位置保持部44根据来自控制部42的指示用Posjnax替代 Pos_lock。图7是用于说明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如何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41中,控制部42判定是否从峰位置搜寻部23输入了新的Posjnax。如果在步骤S41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sjnax,则控制部42 —直等待直到判定新的Pos_max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1中判定输入了新的Pos_max,则在步骤S42中,控制部42指示峰位置保持部44进行初始化为Pos_lock=Pox_max的状态。控制部42在步骤S43中令峰偏差计数器43初始化为0,并且在步骤S44中输出Pos_diff = O。在步骤S45中,控制部42判定是否输入了新的Posjnax。如果在步骤S45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sjnax,则控制部42 —直等待直到判定出新的Pos_max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5中判定出新的Pos_max被输入,贝U在步骤S46中,控制部42判定新输入的Pos_max是否等于峰位置保持部44保持的Pos_lock。如果在步骤S46中判定Pos_max等于Pos_lock,那么控制部42令处理前进至步骤S50。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6中判定Pox_max不等于Pos_lock,贝U在步骤S47中控制部42判定峰偏差计数器43保持的值是否小于设定值。如果在步骤S47中判定峰偏差计数器43保持的值小于设定值,则在步骤S51中控制部42令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I。在步骤S52中,控制部42输出Pos_diff = 1,并且令处理返回至步骤S4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7中判定峰偏差计数器43保持的值不小于设定值,则在步骤S48中控制部42令峰位置保持部44用Posjnax替代Pos_lock。在步骤S49中,控制部42指示峰偏差计数器43初始化为O。在步骤S50中,控制部42输出Pos_diff = 0,并且令处理返回至步骤S45。通过上面的处理步骤,能够输出通过对输入的Posjnax施加保护段而获得的输出峰位置pos_lock,并且输出用于标示存在峰位置偏差的标记的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
diff o在图6中的相关值输出部45的结构与图2中的相关值输出部28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控制部46来取代控制部29。相关值输出部45基于相关值Corr (n)(是来自卷积运算部21的输入信号)、符号位置m和峰位置Pos_max (均是来自峰位置搜寻部23的输入信号)以及锁定的峰位置Pos_lock和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T (是来自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的输入信号)来输出Corr_p, C0rr_p是后段的同步电路要求的从基于峰位置的预定位置移位d个符号的相关
值。 当接收到Corr (n)时,控制部46利用符号位置m作为地址将Corr_buf (m) =Corr (n)写入至相关值缓存30。当接收到Pos_max时,如果Pos_diff = 0,则控制部46从相关值缓存30读取基于Posjnax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并且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电路。另一方面,如果Pos_diff = 1,则控制部46读取基于PosJock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并且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电路。换言之,控制部46输出如下值当Pos_diff = 0 时,输出Corr_p=Co;r;r_buf ((Pos_max+d) %FLEN),当Pos_diff = I 时,输出Corr_p=Co;r;r_buf ((Pos_lock+d) %FLEN)。图8是说明了相关值输出部45如何操作的流程图。在步骤S61中,控制部46判定是否输入了新的Corr (n)。如果在步骤S61中判定未输入新的Corr (n),控制部46 —直等待直到判定出新的Corr (n)被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1中判定出输入了新的Corr (n),则在步骤S62中控制部46判定是否输入了新的Pos_max。如果在步骤S62中判定未输入新的Pos_max,则控制部46令处理前进至步骤S6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2中判定出新的Posjnax被输入,则在步骤S63中控制部46判定新的Pos_diff是否等于O。如果在步骤S63中判定Pos_difT等于0,则控制部46从相关值缓存30读取基于Posjnax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并且在步骤S64中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电路。接着,控制部46令处理前进至步骤S6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3中判定Pos_diff不等于0,则控制部46从相关值缓存30读取基于PosJock的预定位置d的相关值,并且在步骤S65中将该相关值输出至后段电路。接着,控制部46令处理前进至步骤S66。在步骤S66中,控制部46将Corr_buf (m) =Corr (n)写入至相关值缓存30的地址m。在步骤S66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61,并且重复上面的处理步骤。通过上面的处理步骤,能够输出后段同步电路要求的与峰位置Posjnax相对应的相关值,或者如果峰位置发生偏差则输出与峰位置PoS_lock对应的相关值。
图9是说明了存在多路时PN相关运算部40如何f呆作的时序图。图9中的时序图说明了在双波环境中的示例。通过示例,示出了后段电路使用满足d=0的相关值,即峰位置的相关值的情况。一个路径存在的符号位置为Pathl,并且另一路径存在的符号位置为Path2。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的设定值为7。由于各路径的电路波动,峰位置从第一帧起以Pathl、Path2、Pathl、Path2、Pathl的顺序变化。在本例中,在第一帧中,Pathl被保持为Pos_lock,并且峰偏差计数器43被初始化为O。另外,输出峰位置的相关值Corr_p=Corr_buf (Pathl)。在第二帧中,峰位置变为Path2,并且Pos_max=Pos_lock的关系不成立。在此时,峰偏差数为0 (小于7)。因此,保持关系Pos_diff = I,并且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为I。由于Pos_diff = I,所以输出位置Pos_lock的相关值Corr_buf (Pathl)而不是Corr_ buf (Path2),作为 Corr_p。在第三帧中,峰位置变为Pathl,并且Pos_max=Pos_lock的关系成立,因此峰偏差计数器43被初始化为O。另外,保持关系Pos_diff = 0,并且输出Corr_buf (Pathl)作为Corr_Po在第四帧中,峰位置变为Path2,并且Pos_max=Pos_lock的关系不成立。在此时,峰偏差数为0(小于7)。因此,保持关系Pos_diff =1,并且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为I。由于保持着关系Pos_diff = I,所以输出位置Pos_lock的相关值Corr_buf (Pathl)而不是Corr_buf (Path2),作为 Corr_p。在第五巾贞中,峰位置变为Pathl,并且Pos_max=Pos_lock的关系成立,因此峰偏差计数器43被初始化为O。另外,保持关系Pos_diff = 0,并且输出Corr_buf (Pathl)作为Corr_Po如上所述,如果存在峰位置偏差,则输出同一路径位置处的相关值,从而在后段同步电路中提供了稳定的同步控制。图10是说明当存在多路时PN相关运算部40的峰位置PosJock如何变化的时序图。图10中的时序图示出了双波环境中的示例。通过示例,示出了后段电路使用峰位置的相关值,即满足d=0的相关值的情况。一个路径存在的符号位置为Pathl,并且另一路径存在的符号位置为Path2。设在第一帧中Pathl处的路径功率较大,而在第二或后续帧中Path2处的路径功率较大,并且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的设定值为7。在第一巾贞中,将Pathl 保持为 Pos_lock,并且输出 Corr_p=Corr_buf (Pathl)。在第二帧中,峰位置变为Path2,并且Pos_max=Pos_lock的关系不成立。在此时,峰偏差数为0 (小于7)。因此,保持关系Pos_diff = I,并且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为I。由于Pos_diff = I,所以输出位置Pos_lock的相关值Corr_buf (Pathl)而不是Corr_buf (Path2),作为 Corr_p。在第三帧至第八帧的各帧中,与第二帧相同,Pos_max=Pos_lock的关系不成立,并且峰偏差数小于设定值7。因此,保持关系Pos_difT=l,从而峰偏差计数器43增加I。输出 Corr_buf (Pathl)而不是 Corr_buf (Path2)作为 Corr_p。
在第九帧中,峰位置偏差数为7,不小于设定值7,所以输出Pos_diff = 0,并且进行P0S_l0ck=Path2的替换。另外,峰偏差计数器43被初始化为0,并且输出作为Posjnax的 Path2 的相关值 Corr_buf (Path2),作为 Corr_p。在第十或后续的巾贞中,关系Pos_max=Pos_lock和Pos_diff = 0成立,从而输出作为 Pos_max 的 Path2 的相关值 Corr_buf (Path2),作为 Corr_p。如上所述,当功率处于最大值的路径经常变化时,进行处理使得输出该路径的相关值。因此,后段的同步电路能够实现与功率处于最大值的路径同步。第二实施例图11是图示了适用于本发明的接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在图11中,用与图2或图6中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与图2或图 6中所示的组成部分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1中的结构与图2中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新设置了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并且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的输出信号,即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f是输出至后段电路的输出信号。图11中的PN相关运算部50观测峰位置偏差,并且将Pos_diff输出至后段同步电路。如果Pos_diff为0,则后段同步电路进行普通操作。另一方面,如果Pos_diff为1,则后段同步电路进行处理用0替代利用PN相关值确定的误差结果,对误差结果施加限制器,以及减小环路增益等。在图11中的PN相关运算部50中,未使用从峰位置偏差检测部41输出的Pos_lock。图12是示出了将图11中的PN相关运算部50应用于同步部60的示例,同步部60为诸如用于利用PN相关的载波同步等的同步电路。旋转器66利用来自频率误差修正值生成部65的频率误差修正值对输入至同步部60的数据进行调整。旋转器66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至PN相关运算部50。从PN相关运算部50输出峰位置相关值Corr_p0和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f,并且将它们输入至载波同步部61。载波同步部61中的频率误差检测部62利用峰位置的相关值Corr_P0计算频率误差ferr(n)。作为计算频率误差ferr (n)的方法,例如利用下面给出的表达式(4)的计算方法是已知的。ferr (n) = arg (Corr_p0 (n) X con j (Corr_p0 (n-1))) (4)当关系Pos_diff = 0成立时,频率误差修正部63将频率误差检测部62的输出信号频率误差ferr (n)按原样输出至环路滤波器64。另一方面,如果关系Pos_diff = I成立,则频率误差修正部63对频率误差ferr (n)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频率误差输出至环路滤波器64。例如通过用ferr (n) =0来替代、用之前Pos_diff = 0成立时的ferr(n)来替代、对ferr(n)施加限制器和将ferr (n)乘以修正因子等来进行频率误差ferr (n)的修正。从频率误差修正部63输出的频率误差ferr (n)被环路滤波器64滤波,随后提供至频率误差修正值生成部65。频率误差修正值生成部65基于频率误差ferr (n)生成频率误差修正值,并且提供至旋转器66。这就使得即使当在多路环境下其它路径功率取得峰值的时候仍能够实现载波同步器61无故障状态的稳定的操作。图13图示了将图11中的PN相关运算部50应用于同步部70的示例,同步部70为诸如用于利用PN相关的符号时序同步等的同步电路。内插器76利用来自时序误差修正值生成部75的时序误差修正值对输入至同步部70的数据进行时间内插调整。内插器76的输出信号被输入至PN相关运算部50。从PN相关运算部50输出第(峰位置一 I符号)个位置的相关值Corr_pml、第(峰位置+1符号)个位置的相关值C0rr_ppl以及峰位置偏差检测标记Pos_diff,并且将它们输入至符号时序同步部71。
符号时序同步部71的时序误差检测部72利用Corr_pml和Corr_ppl计算时序误差terr(n)。作为计算时序误差terr (n)的方法,例如利用下面给出的表达式(5)的计算方法是已知的。terr (n) = Corr_ppl (n) | -1 Corr_pml (n) (5)当关系Pos_diff = 0成立时,时序误差修正部73将时序误差检测部72的输出信号即时序误差terr(n)按原样输出至环路滤波器74。另一方面,如果关系Pos_diff = I成立,则时序误差修正部73对时序误差terr (n)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时序误差输出。例如通过用terr(n)=0来替代、用之前Pos_diff = 0成立时的terr(n)来替代、对terr(n)施加限制器和将terr (n)乘以修正因子等来进行时序误差terr (n)的修正。从时序误差检测部73输出的时序误差terr(n)被环路滤波器74滤波,随后提供至时序误差修正值生成部75。时序误差修正值生成部75将时序误差terr (n)转化为时序误差修正值,并将时序误差修正值输出至内插器76。这就使得即使当在多路环境下其它路径功率取得峰值的时候仍能够实现符号时序同步器71无故障状态的稳定的操作。组成部分的组合示例本发明可以采用如下所列的结构。(I) 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相关运算部,所述相关运算部被设置用来利用已知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以预定间隔包含着所述已知信号;以及判定部,所述判定部被设置用来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是否发生偏差。(2)根据上述(I)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的信号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信号,并且所述已知信号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伪噪声信号。(3)根据上述⑴或⑵的接收装置,包括频率误差检测部,所述频率误差检测部被设置用来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每两个连续相关峰之间的相位差来检测频率误差。(4)根据上述⑶的接收装置,包括
频率误差修正部,所述频率误差修正部被设置用来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频率误差进行修正。(5)根据上述⑴至⑷中的任一项的接收装置,包括时序误差检测部,所述时序误差检测部被设置用来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位置来检测时序误差。(6)根据上述(5)的接收装置,包括 时序误差修正部,时序误差修正部被设置用来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时序误差进行修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本发明随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以及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相关运算部,所述相关运算部用于利用已知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以预定间隔包含着所述已知信号;以及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用于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是否发生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I的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到的信号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信号,并且 所述已知信号是GB20600-2006标准限定的伪噪声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频率误差检测部,所述频率误差检测部用于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每两个连续相关峰之间的相位差来检测频率误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频率误差修正部,所述频率误差修正部用于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频率误差进行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时序误差检测部,所述时序误差检测部用于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位置来检测时序误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接收装置,还包括 时序误差修正部,所述时序误差修正部用于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时序误差进行修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相关运算部和判定部,所述相关运算部被设置用来利用已知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以预定间隔包含着所述已知信号;所述判定部被设置用来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是否发生偏差。所述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频率误差修正部、时序误差检测部和时序误差修正部。所述时序误差修正部被设置用来当所述判定部判定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间隔与所述预定间隔存在偏差的时候对所述时序误差进行修正。所述时序误差检测部被设置用来基于所述相关运算部检测到的相关峰位置来检测时序误差。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多路环境中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同步控制。
文档编号H04B7/005GK102801451SQ20121015093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3日
发明者岸本直道, 高冈胜美, 鹰觜和邦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