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979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包括:连接件,具有凹陷部、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结合部和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结合部;传动板,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结合;振动板,与所述传动板贴合,或者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结合;以及边框,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结合部结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振膜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了振膜组件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压电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中,连接件的材质多是热塑性薄膜材料,如TPU、PEN、PET、PEI等材料,此类材料单层强度较差,且单层膜特性单一,无法满足发声器件的需要,如果要取得较好的复合特性,必须要将相同材料或者不同材料的薄膜叠加,在叠加过程中很难保持材料的厚度一致性,且工序复杂,较难实现。
[0003]目前振膜各部分的结合方式主要是通过预先胶处理粘接。胶处理粘接存在以下问题:粘接状态易受涂胶状态影响,涂胶状态易受涂胶的操作方式、操作人员以及胶水本身状态影响,因而,现有技术的振膜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振膜组件的声学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以解决振膜组件的声学特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包括:
[0007]连接件,具有凹陷部、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结合部和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结合部;
[0008]传动板,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注塑结合;
[0009]振动板,与所述传动板贴合,或者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注塑结合;以及
[0010]边框,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结合部注塑结合。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环状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结合面。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连接结构包括:
[0014]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与所述传动板的侧壁连接;或
[0015]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传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或
[0016]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传动板的上表面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连接结构包括:
[0018]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通过阶梯状结构形成的两个面与所述传动板连接;或
[0019]所述传动板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通过阶梯状结构形成的两个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连接;或
[0020]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和所述传动板的侧壁分别为相互配合的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传动板之间通过两个弯折部配合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为U型状结构;
[0022]所述传动板的侧壁通过嵌入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所形成的凹槽中构成三个所述结合面;或者
[0023]并且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与所述振动板具有两个结合面。
[0024]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片状结构。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具有凹槽,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或者,
[0026]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为平面,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结合;或者,
[0027]所述第一结合部具有隔开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间隙,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在所述间隙内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0028]优选地,所述振动板是片状压电陶瓷材料;和/或,
[0029]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优选硅橡胶材质,或其他有利于注塑成型的材质;和/或,
[0030]所述边框的材质优选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或其他易于成型且具有足够强度的其他材质。
[003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发声器件,包括振膜组件、框架、导电板。其中,所述振膜组件包括边框、连接件、振动板以及传动板;其中,所述振膜组件为上述一种振膜组件。
[0032]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声器件及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33]1、振膜组件注塑结合为一体,解决了振膜组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34]2、提高了振膜组件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的剖视图;
[003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俯视图;
[003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
[003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
[004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
[004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
[004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
[004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以及
[004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器件振膜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实施例一
[004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发声器件包括振膜组件、导电板以及连接及固定振膜组件和磁导电板的支撑框架。振膜组件包括连接件5、振动板7、传动板6和边框2,其中,边框2与框架4粘接夹紧固定。连接件5、传动板6和边框2注塑结合。振动板与传动板粘接结合,或者与连接件及传动板注塑结合。导电板一端连接振动板,另一侧连接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前盖I和盆架3 ;当导电板通入电信号时,电信号传至振动板,由于振动板是压电陶瓷材质,具有压电逆效应特性,所以振动板会产生往复变形,并带动传动板振动,从而向外界辐射声音,达到发声的目的。
[0048]其中,连接件5具有凹陷部、由凹陷部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结合部和由凹陷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结合部,传动板6与连接件5的第一结合部注塑结合,边框2与连接件5的第二结合部注塑结合,从而振膜组件的连接件5、传动板7和边框2 —体注塑成型,如有必要,也可将振动板7 —起注塑一体。
[0049]其中的传动板6可以为片状结构的倒角矩形或圆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其他形状。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传动板6为片状结构的倒角矩形,并且连接件5为弯折的环状结构.沿图中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连接件5的外边缘也即第二结合部,与边框2注塑成型,内边缘也即第一结合部,与传动板6注塑成型。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为平面结构,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侧壁具有同一接触面5a。连接件5的外边缘与边框2呈阶梯状结合,连接件5与边框2具有同一接触面2a。
[0050]其中,连接件5的材质可采用任意可实现注塑工艺的材质,优选为硅橡胶材质,硅橡胶材质具有优异的抗拉伸性能,优异的抗疲劳特性,优异的可塑性以及优异的硬度可控性。由此种材质制成折环的发声器具有可靠性高、低频性能优异等特点。但硅橡胶本身有对胶水不敏感,在进行胶水粘接时存在粘接不良及粘接状态不可控的风险。为利用硅胶折环的优点且避免其缺点,本实用新型利用硅橡胶的可塑性,在硅橡胶折环成型时将折环和传动板及边框注塑成一体结构,由此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
[0051]本实施例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2]一,在使用机械加工方法将传动板6和振动板7加工成需要的形状;
[0053]二,使传动板6和振动板7粘接结合(此步骤可省略,变为使振动板7和传动板6与连接件5注塑结合);
[0054]三,在边框成型模具中加注塑胶料使边框2成型;
[0055]四,将边框2和传动板固定在振膜成型模具的规定位置,在振膜成型模具中加注娃橡胶,使娃橡胶材质的折环成型并使连接件5的内边缘延伸至传动板的边缘,使娃橡胶材质的连接件5的外边缘延伸至边框2。由此形成连接件5、边框2、传动板6三者一体的振月吴组件;
[0056]五,将硅橡胶振膜组件与导电板连接,并与框架粘接结合,完成发声器件的组装。[0057]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
[0058]实施例二
[0059]与实施例一比较,实施例二在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与传动板6仍然仅有一个结合面,但结合面的位置有所变化。该实施例中,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上表面与传动板6的下表面形成结合面,或者,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下表面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形成结合面。
[0060]实施例三
[006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一比较,实施例三在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结合面有所变化。如图4所示,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振动板的侧壁为平面状结构,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形成结合面5b。由此产生如下效果: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注塑接触面积扩大,有利于保证注塑结合的牢固度。
[0062]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在折环成型模具中的位置变化,以使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成型时可将边缘延伸至传动板6的一部分上侧面积。
[0063]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通过增大了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注塑结合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注塑成型的牢固度,使产品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0064]实施例四
[006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三比较,实施例四在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与传动板6仍然有两个结合面,但结合面的位置有所变化。如图5所示,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振动板的侧壁为平面状结构,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下表面形成结合面5b。
[0066]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在连接件成型模具中的位置变化,以使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成型时可将边缘延伸至振动板的部分下侧面积。
[0067]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通过增大了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注塑结合面积,增加了两者注塑成型的牢固度,使产品可靠性提升。且传动板6在发声器件中的高度发生变化,可用于发声器件的特性调整需要。
[0068]实施例五
[0069]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比较,实施例五在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与传动板6有个结合面,结合面的位置有所变化。在该实施例中,传动板6的侧壁也为阶梯状结构,与连接件5内边缘侧壁的阶梯状结构相互适配,形成三个结合面,图示省略。
[0070]实施例六
[007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一比较,该实施例六在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结合面有所变化。如图所示,连接件5内边缘的侧壁为U型状结构,传动板6的侧壁为平面状结构,连接件5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具有三个结合面,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下表面形成结合面5b,连接件5的内边缘的侧壁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形成结合面5c。由此产生如下效果:折环与振动板的注塑接触面积扩大,且振动板上下两侧均有硅橡胶成型,有利于保证注塑结合的牢固度。
[0072]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在折环成型模具中的位置变化,以使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成型时可将边缘延伸至振动板的部分下侧面积和上侧面积。
[0073]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通过增大了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注塑结合面积,进一步增加了两者注塑成型的牢固度,使产品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0074]实施例七
[0075]与上述各实施例比较,实施例七中的连接件为片状结构,相当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内边缘延伸为相互连接的一体。其中,连接件5与传动板6仍然仅有一个结合面,连接件5的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为平面,传动板6与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结合形成一个结合面,或者,传动板6与第一结合部的下表面结合形成一个结合面,图示省略。
[0076]实施例八
[007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七比较,连接件5的第一结合部的下表面具有凹槽,传动板6在凹槽内与第一结合部结合,凹槽的侧面与传动板6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凹槽的底面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b ο
[0078]本实施例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连接件5与振传动板6的注塑接触面积。由此产生如下效果:使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结合力进一步增大;增大了振动系统的质量。由此特性可将此实施例用于高可靠性、重视低频效果的发声器件中。
[0079]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在折环成型模具中的位置变化,以使硅橡胶材质连接件5成型时可将边缘延伸至传动板6的全部上侧面积,形成片状结构。
[0080]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通过增大了连接件5与传动板6的注塑结合面积,进一步增加了两者注塑成型的牢固度,使产品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增加了振动系统的振动质量,有利于发声器件的低频性能,可用于特殊要求的发声器件。
[0081]实施例九
[008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八比较,连接件5的第一结合部的下表面具有凹槽,传动板6和振动板7在凹槽内与第一结合部结合,凹槽的侧面与传动板6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与振动板7的侧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d。凹槽的底面与传动板6的下表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b,凹槽的顶面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形成结合面5c。
[0083]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和振动板7 —起与连接件5注塑;且包裹传动板6的上下表面,以及振动板7的侧面,增加了振膜组件的可靠性。
[0084]实施例十
[0085]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的剖视图,与实施例七比较,该实施例中连接件5仍为片状结构。如图8所示,第一结合部具有隔开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间隙,传动板6和振动板7在该间隙内与第一结合部结合。间隙的侧面与传动板5的侧壁结合形成结合面5a,与振动板7的侧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d,间隙的底面与传动板6的下表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b,与振动板7的下表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e。间隙的顶面与传动板6的上表面结合形成结合面5c。由此产生如下效果:使连接件5与传动板6及振动板7的结合力达到最大;增大了振动系统的质量。由此特性可将此实施例用于高可靠性、重视低频效果的发声器件中。
[0086]本实施例所示的发声器件的制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板6和振动板7 —起与连接件5注塑,且包裹振动板7和传动板6的上下表面,增加了振膜组件的可靠性。
[0087]此种发声器的制造方法,振膜组件的成型方法简易,过程可控,产品一致性高。省略了由胶水粘接导致的各项问题,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及一致性。
[008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提到的连接件5是硅橡胶材质的,但并不局限与硅橡胶材料,也包括可通过注塑成型的其他可用作发声器折环的材料。并且,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部分均采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限定,例如“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面”等,该处的“第一”、“第二”仅起到区分不同结合部或结合面的作用,并不是对次序的限定。
[0089]对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阐述各个部件的外形和相互连接,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声器件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具有凹陷部、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结合部和由所述凹陷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结合部; 传动板,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注塑结合; 振动板,与所述传动板贴合,或者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注塑结合;以及 边框,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结合部注塑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结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一个所述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连接结构包括: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与所述传动板的侧壁连接;或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传动板的下表面连接;或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传动板的上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结合面,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传动板连接结构包括: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通过阶梯状结构形成的两个面与所述传动板连接;或 所述传动板的侧壁为阶梯状结构,通过阶梯状结构形成的两个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连接;或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和所述传动板的侧壁分别为相互配合的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传动板之间通过两个弯折部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为U型状结构; 所述传动板的侧壁通过嵌入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所形成的凹槽中构成三个所述结合面;或者 并且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侧壁与所述振动板具有两个结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片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具有凹槽,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或者,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为平面,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结合;或者, 所述第一结合部具有隔开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间隙,所述传动板和振动板在所述间隙内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是片状压电陶瓷材料;和/或, 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硅橡胶;和/或, 所述边框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
10.一种发声器件,包括 振膜组件、框架、导电板,其中,所述振膜组件包括边框、连接件、振动板以及传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组件。
【文档编号】H04R9/02GK203691619SQ20132086813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侯杰 申请人: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