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107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观看视频或者图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由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屏幕面积较小,受限于该电子设备的屏幕,无法使得多人同时观看一台电子设备上展现的内容。为了能够使得多人能够同时观看同一台电子设备上展现出的内容,可以将电子设备与投影仪建立连接,从而通过投影机将电子设备上展现出的内容进行投影,从而达到多人同时观看到该电子设备上展现出的内容。然而由于投影仪不适合移动,且大部分家庭内并不会配备投影仪,这样,多个用户可能只能依次观看电子设备中展现的内容,造成了观看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实现多人基于同一电子设备进行内容观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投影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确定投射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

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

基于所述光束输出模式,将所述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

确定投射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参数,其中,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或者,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优选的,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包括:

依据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调整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在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

则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

所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为多面体,且所述透光体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

则所述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多面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与所述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对所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的至少一个面为光反射面;

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还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则所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还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反射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各个面的反射率不同的多面体;

则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则所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包括:

将所述多面体中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的一面作为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面,调整所述待投射面处于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包括:

内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投射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

输出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

投影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光束输出模式,将所述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

则所述参数确定单元,包括:

参数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参数,其中,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或者,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优选的,所述输出调整单元,包括:

输出方向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调整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在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

则当所述参数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时,所述输出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输出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为多面体,且所述透光体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

则所述第一输出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输出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与所述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对所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的至少一个面为光反射面;

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时,则第一输出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输出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反射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各个面的反射率不同的多面体;

则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则所述输出调整单元,包括:

第二输出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多面体中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的一面作为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面,调整所述待投射面处于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微型投影芯片、光投射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且朝向所述光投射出口的光路改变模块,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微型投影芯片以及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相连;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并确定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基于所述光束输出模式,控制所述微型投影芯片对所述目标内容进行投影;

所述微型投影芯片,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型和所述光投射出口投射至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上,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优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

所述投射参数包括: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

则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为: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为多面体,且所述透光体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

则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为: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所述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朝向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

优选的,所述透光体的至少一个面为光反射面;

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还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则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还包括:依据所述目标反射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在利用电子设备投射目标对象的投射光束需先经光路改变模块再投射至投影载体上,而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该光路改变模块对该投影光束的路径改变也会不同,从而使得从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出的投影光束与该投影载体的夹角可变,进而在电子设备与该投影载体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该目标对象在该投影载体的投影面积可以随着该光束输出模式而改变,实现了灵活改变投影面积,从而有利于根据用户人数来调整投影面积,以利用用户观看投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 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中的一种透光体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本申请两种投影方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101,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待投影的目标内容可以有多种,如,可以为图像、文档、视频、PPT等等。

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

102,确定投射该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投射参数可以为表征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的投射角度、光束方向以及光束路径等的参数信息。

其中,该投影参数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是由电子设备根据该待投射的目标内容来确定投射参数,如,可以设定不同类型的目标内容所对应的不同投影参数。

103,依据该投影参数,调整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

其中,该光路改变模块能够改变投影光束的传输路径,如,可以是投射光束在投射至该光路改变模块的表面时,该投射光束的路径发生改变;又如,也可以是该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内部发生路径变化。

依据该投射参数可以确定出投射该目标内容时,该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所需的输出模式,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处于相应的光束输出模式。

104,基于该光束输出模式,将该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该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

其中,该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其中,该投影载体可以为现有的任意能够承载投影图像的载体,如投影载体可以为投影幕布,墙壁等。

可以理解的是,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并不是单一的一条光束,而是由一定区域内的多条投影光束组成的一层或多层光束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该目标内容进行投影时,该目标内容的所有投影光束都需要经过该光路改变模块,然后才能够投射至该投射载体上。

由于投射光束向光路改变模型投射以及同经过该光路改变模型的过程中,都是基于已经该光路改变模块当前的光束输出模式,而光束输出模式不同,该光路改变模块对投影光束的光路径的改变方式和改变程度不同从而使得从该光路改变模块输出的投射光束的路径可以存在多种变化。而可以理解的是,在投影载体距离该电子设备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当从光路改变模块透射出的投射光束与该投影载体的夹角不同,则该目标内容在该投射载体上的投影区域的面积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改变投射光束在光投射路径,使得从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出的投射光束投射在该投影载体上的面积可以有所不同。

可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光路改变模块的光路输出模式,从而达到调整投影图像的面积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利用电子设备投射目标对象的投射光束需先经光路改变模块再投射至投影载体上,而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该光路改变模块对该投影光束的路径改变也会不同,从而使得从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出的投影光束与该投影载体的夹角可变,进而在电子设备与该投影载体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该目标对象在该投影载体的投影面积可以随 着该光束输出模式而改变,实现了灵活改变投影面积,从而有利于根据用户人数来调整投影面积,以利用用户观看投影。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任意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内置有微型投影光学组件,从而实现将该目标内容以投射光束的形式往外投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该光路改变模块为至少两对相对面为透光面的中空多面体,也就是说该中空多面体可以有至少两条传输路径,投影光束可以从任意一个透光面投射入该多面体内部。该多面体内部各面为平面镜,这样,当投影光束从一个透光面进入该多面体后,该投射光束会将该平面镜反射而使得投射路径发生改变,这样该投射光束最终经另一透光面投射出去后,该投射光束与投影载体的夹角就会改变。而由于投射光束进入该多面体所经的透光面不同,在该多面体内部光束被反射最终投射出该多面体的光投射路径就会不同,从而使得目标对象的投影面积不同。

可选的,考虑到可以通过光折射或反射的原理来实现光路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路改变模块设置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如,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投影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201,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202,确定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参数。

其中,该光束变化参数包括:该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或者,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对该投射光束进行反射或者折射。因此,可以确定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上的变化率。

203,依据该光束变化参数,调整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

当该光束变化参数为投射光束发射折射,则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为投射光束投射到该光路改变模块上或者是进入该光路改变模块 后,投射光束会发生折射,并设定该光路改变模块对该投射光束的折射率为目标折射率。

当该光束变化参数为投射光束发生反射,则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为对投射光束进行折射,以使得该投射光束投射到该光路改变模块上或者进入该光路改变模块后,对投射光束以该目标反射率进行反射。

可以理解的是,如,光路改变模块可以具有多路光束输出路径,每一路输出路径对投射光束的光束输出模式不同。如,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多路输出路径中一些路径中可以分别内置不同折射率的透镜,从而使得投射光束穿过的透镜不同,该投射光束被折射后的路径不同。又如,在该多路输出路径中的一些路径中可以设置有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平面,从而使得该投射光束经不同的平面反射后的路径不同。

204,基于该光束输出模式,将该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该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

其中,该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基于调整后的光束输出模式,输出的该投射光束的光传播路径就当前的光束输出模式相关,从而使得不同光束输出模式下,该投影光束在该投影载体上的面积不同。

可选的,为了能够准确并较为方便的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依据该光束变化参数,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在该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的折射率为该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这样,投射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后,在该投射方向上该投射光束便经过该光路改变模块进行设定的折射或者反射。

需要说明的是,使得该光路改变模块在待投射方向上折射率为该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可以是调整该光路改变模块的方向,以使得该光路改变模块正对该待投射方向的光传输路径的折射率为该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也可以是将微型投影组件设置有多个光投射出口,不同的光投射输出对准该光路输出模块的不同光路输出路径入口,从而可以根据当前的光束输出模式,确定投射光束从该微型投影组件的输出口。当然,也可以是将该微 型投影组件设置为单一光投射口,但是该微型投影组件为方向可调,从而使得该光投射口对准该光路改变模块的不同光路传输路径。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设计简洁,为了实现光路改变模块具有不同反射率,该光路改变模块为各个面反射率不同的多面体,当确定出光束变化参数为投射光束发射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时,将该多面体中反射率为目标反射率的一面作为待投射面,并将调整该待投射面处于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如,旋转该多面体,使得该待投射面对准该投射光束的投射口。这样,当投射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后,该投射光束被投射到该待投射面上然后发生反射,从而改变投射光束的投射路径。如,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为一个正方体,且正方体各面的反射率不同,例如,可以该正方体的各面粘贴具有不同反射率的反射膜,这样,根据需要可以将该投射光束投射到该正方体的不同面上,以达到改变光传播路径的目的,进而使得最终输出该电子设备的投射光束的投射面积可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该光路改变模块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则当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投射光束以及目标折射率时,则可以根据该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该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其中,在该透光体在该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该目标折射率,从而使得该透光体在加载该目标电压后折射率变为目标折射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该透光体也可以不加载电压,即加载的电压为零,以使得透光体具有在不加载电压时的一个折射率。

其中,该透光体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可选的,该透光体可以为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的透光体,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如,该透光体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等立方体。则确定出目标折射率后,可以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该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与该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对所在方向相同。当然,如果该透光体的任意平面均透光,则加载电压后,可以将该待投射方向对准任意该透光体的任意一个面均可。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该透光体既能对该投射光束进行反射,又能对该投射光束进行折射,在透光体可以为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的基础上,该透光体的至少一个平面为光反射面。同时,该透光体上不同光反射面上的反射率不同。如,可以在透光体上不同平面上粘贴反射率不同的反射膜。则该光束变化参数还可以包括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如果当前的光束变化参数为该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且反射率为该目标反射率,则依据目标反射率,从该透光体的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其中,该目标反射面的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透光体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且透光体至少一个面为反射面的情况下,该透光体同样可以为任何具有多面的立体结构体,该立体结构体可以为规则结构体也可以为不规则结构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该透光体的一种可能的立体结构为例,对基于该透光体改变投射面积的过程进行介绍。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301,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302,确定该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该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参数。

其中,该光束变化参数包括:该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或者,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光束变化参数可以由用户输入或设定,用户通过特定按键来调整折射率或者反射率,以达到调整投影面积的目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会希望更加的调整投影面积,因此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投影面积调整按键,用户通过触按或调节该按键,可以触发该电子设备确定一个与当前用户操作所设定的待投影面积,然后确定该投影面积所需对应的折射率。

303,当该光束变化参数为光束发射折射的目标折射率时,控制加载到该透光体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与透光体中透光平面对所在方向相同。

其中,该透光体的电压记载为目标电压值,以设定透光体的折射率为目标。

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该透光体的主视图示意图,由图可知,该透光体为一面是斜面的直角梯形棱镜,其中,斜面粘贴有反射面,使得该斜面能够使得光产生反射。该直角棱镜除了斜面之外的面为透光面,且该直角棱镜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棱镜。则通过调节加载该直角梯形棱镜的电压,使得该直角梯形棱镜的折射率为目标折射率后,可以调整该直角梯形棱镜中除该斜面之外的任意一个平面正对该微型投影组件的投射口,便可使得投射光束在投射方向上输出后,投射光束在该直角梯形棱镜上发射折射。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参见图5a,示出了微型投影组件直投方式示意图,在该种投影方式中,该微型投影组件51的投射口正对该直角梯形棱镜52的一个透光面53。该微型投影组件51投射出的投射光束经该直角梯形棱镜52而发生折射,使得投射光束所在的投射光束面变小,进而使得投射到投影屏幕54上的投影面积减小。

如在图5a中。实线代表投影光束经过直角梯形棱镜投射后的投射光束所组成的投射光束面,且两个曲线与该屏幕交点内的区域标识目标内容在该投影屏幕上的投影区域的直径L1。

虚线所表示的投影光束代表没有经过直角梯形棱镜折射情况下,该投影光束所成的投影光束面区域,且在此情况下投影光束投射到该投影屏幕上的面积的直径为L2。

其中L1与L2的差值经过数据公式转换可以得出:

<mrow> <mi>L</mi> <mn>2</mn> <mo>-</mo> <mi>L</mi> <mn>1</mn> <mo>=</mo> <mn>2</mn> <mi>d</mi> <mo>[</mo> <mn>1</mn> <mo>-</mo> <mfrac> <mrow> <mi>cos</mi> <mi>I</mi> </mrow> <mrow> <mi>n</mi> <msqrt> <mn>1</mn> <mo>-</mo> <msup> <mi>n</mi> <mn>2</mn> </msup> <msup> <mi>sin</mi> <mn>2</mn> </msup> <mi>I</mi> </msqrt> </mrow> </mfrac> <mo>]</mo> </mrow>

其中,d为代表该直角梯形棱镜的厚度;I是代表由微型投影组件投射出的投影光束与该梯形直角棱镜的投射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其中,该投射平面即为透光面53;n是代表直角梯形棱镜的折射率。由该公式可知,当折射率可调时,L2与L1的差值可变,即目标内容在该投影屏幕上的投影面积可变。

304,当该光束变化参数为光束发射反射的目标反射率时,则从该透光体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的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朝向该目标反射面。

仍以图4所示的直角梯形棱角的透光体为例。当需要利用该直角梯形棱镜发生反射时,可以参见图5b当需要利用该直角梯形棱镜对投影光束进行反射时,可以将该微型投影组件51的投射口正对该直角梯形棱镜52中斜面55该微型投影组件51投射出的投射光束经该直角梯形棱镜52的斜面发生反射,使得投射光束在该投影面积不同于图5a中投射出的投影面积。如图5b,该投影光束与该投影屏幕54之间的区域为投影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当该斜面倾斜的程度不同时,该投影面积的大小也有区别。

305,将该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该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

其中,该投射光束经过该透光体所发生的光线变化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对应本申请的一种投影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装置。

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投影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内容获取单元601、参数确定单元602、输出调整单元603和投影单元604。

其中,内容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

参数确定单元602,用于确定投射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

输出调整单元603,用于依据该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

投影单元604,用于基于该光束输出模式,将该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该光路改变模块投射至距离该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的第一区域内;其中,该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该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可选的,该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

则所述参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参数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上的光束变化参数,其中,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或者,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该输出调整单元,可以包括:

输出方向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调整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在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或者目标反射率。

进一步的,在该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的前提下,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则,当该参数确定子单元确定出的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时,所述输出调整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输出调整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

可选的,该透光体可以为多面体,且所述透光体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相应的,该第一输出调整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输出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与所述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对所在方向相同。

在以上基础上,可选的,该透光体的至少一个面为光反射面。

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时,则第一输出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二输出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反射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

可选的,在该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的前提下,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为各个面的反射率不同的多面体;

则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时,所述输出调整单元,可以包括:

第二输出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多面体中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的一面作为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面,调整所述待投射面处于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微型投影芯片702、光投射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内且朝向所述光投射出口的光路改变模块703,其中,所述处理器701与所述微型投影芯片702以及所述光路改变模块703相连。其中,该光投射出口在图中未画出,该光投射出口可以为该电子设备任意位置设置的可以透光的出口即可,当然,为了实现出口复用,该光投射出口也可以为电子设备中已设有的手电筒出光口。

其中,处理器701,用于获取电子设备中当前待投影的目标内容,并确定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影参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基于所述光束输出模式,控制所述微型投影芯片对所述目标内容进行投影。

所述微型投影芯片702,用于在该处理器的控制下,将所述目标内容对应的投射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型和所述光投射出口投射至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距离的投影载体上,其中,所述光束输出模式不同时,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小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

可选的,所述光路改变模块为电致折射率改变型的透光体;

所述投射参数包括:光束经所述光路改变模块发生折射以及目标折射率;

则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为: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以使得所述透光体在所述目标电压值下的折射率为所述目标折射率。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透光体可以为多面体,且所述透光体至少有一个平面对为透光面,其中,所述平面对包括所述多面体的两个相对平面;

则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调整加载到所述透光体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为:所述处理器依据所述目标折射率,设定加载到所述透光体 上的电压值为目标电压值,并调整所述透光体中透光的平面朝向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

可选的,所述透光体的至少一个面为光反射面;

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还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

则所述电子设备所述依据所述投影参数,调整所述目标内容的投射光束在所述光路改变模块的光束输出模式还包括:依据所述目标反射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光反射面中确定目标反射面,并调整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为朝向所述目标反射面的方向。

可选的,在该光路改变模块具有多个折射率和/或反射率的前提下,该光路改变模块可以为各个面的反射率不同的多面体;

则当所述光束变化参数包括所述投射光束发生反射以及目标反射率时,,该处理器可以用于将所述多面体中反射率为所述目标反射率的一面作为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面,调整所述待投射面处于所述投射光束的待投射方向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