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及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069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及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及耳机。



背景技术:

音乐已然成为现今普通民众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目前,用以播放音乐的设备有各种形式,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包括耳机设备。

耳机的主体部分通常设置在耳朵内,一般来说,需要对耳机进行一定的支撑或固定,以避免耳朵受到较大的拉扯。以运动型耳机为例,大多需要借助于耳轮、耳槽、耳屏以及外耳道或耳外轮廓的结构来固定或支撑耳机,使其不易抖动或掉落。

但是,以耳槽或耳轮等固定或支撑的耳机,一般没有额外的支撑,因此很容易造成掉落,同时拉扯到耳机线缆时也会直接对耳槽或耳轮造成受力而影响其使用的舒适性。另外,对于采用耳外轮廓的结构来说,通常设置一个配合耳外轮廓的挂钩结构挂在耳外轮廓上,这种结构的挂钩通常是采用塑料结构,其一般具有一定的硬度,使用时间长会造成耳朵的不适,降低了其舒适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及耳机,旨在解决现有光耳机固定或支撑不轻便、不舒适且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耳机主体上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用于设置在耳机线缆上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位置或设置方式至少可以使所述线缆能够从耳机主体的位置起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并使该第二连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所述 第一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体以及第二磁性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第二磁性连接体进行磁性连接,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分别从人耳的耳内轮廓以及耳外轮廓进行磁性连接;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以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中至少一个具有磁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的线缆,一以及上述的耳机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利用设置在耳机主体上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用于设置在耳机线缆上的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结构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体、第二磁性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位置或设置方式至少可以使所述线缆能够从耳机主体的位置起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并使该第二连接结构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进行磁性连接;且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以进行磁性连接,这样,由于直接采用线缆绕设到耳外轮廓,线缆受到第一连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限制,从而将耳机主体很好的保持在耳朵内,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同时,线缆一般具有柔性特质,因此,也不会对耳外轮廓造成硬挤压,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第一视角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第二视角耳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第二视角耳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提供的一种耳机的固定结构的具体实施例,同时该实施例提供了其在耳机上的应用实施例,该耳机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耳机主体10上的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用于设置在耳机线缆20上的第二连接结构2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位置或设置方式至少可以使所述线缆20能够从耳机主体10的位置起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2并使该第二连接结构21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体13以及第二磁性连接体2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第二磁性连接体23进行磁性连接,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23分别从人耳的耳内轮廓以及耳外轮廓进行磁性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与第二磁性连接体23之间将隔着人耳耳廓进行磁性连接;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以及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23中至少一个具有磁性。由于直接采用线缆20绕设到耳外轮廓2,线缆20受到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1的连接限制,从而将耳机主体10很好的保持在耳朵的耳槽1内,达到很好的固定效果。同时,线缆20一般具有柔性特质,因此,也不会对耳外轮廓2造成硬挤压造成不适,另外采用线缆20外挂支撑的方式也可以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磁性连接体13、第二磁性连接体23并不一定都是磁体,当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为具有磁性的磁铁或磁胶时,则第二磁性连接体23可以是能与磁体产生磁性吸引的材料如金属体即可。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为磁铁,则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23可以为金属体,也可以为磁铁。若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为金属体,则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23则反过来为磁铁。这样确保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与第二磁性连接体23之间能够具有磁性吸引的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分别包括有第一延伸部12以及第二延伸部22,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设置为根据人耳结构沿耳槽设置在耳内轮廓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在耳外轮廓,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第二磁性连接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2以及第二延伸部2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体13以及第二磁性连接体2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以及第二磁性连接体23实现可拆卸的连接,连接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与所述第二磁性连接体23分别从人耳的耳内轮廓以及耳外轮廓进行磁性连接(第一磁性连接体13与第二磁性连接体23相互吸引),抱紧耳廓形成对耳机主体10的固定作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第一延伸部12及第二延伸部22分别贴附在耳内轮廓和耳外轮廓上形成对耳机主体10和对线缆20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在保证了耳机主体10的穿戴稳固性、以及防抖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耳机整体的轻便性能以及舒适性能。轻便性能体现在于不需要耳外设置外挂耳外轮廓的构件,直接利用线缆20实现外挂耳外轮廓,而其舒适性的体现之一也在于采用了线缆外挂耳外轮廓的方式由于线缆的柔软特性,可以使得耳朵的感受能够更佳的舒适。再有就是,采用磁体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连接时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快速的连接和拆卸,通过延伸部来设置磁体,可使连接方式更加的适用于耳朵的耳内轮廓和耳外轮廓结构,保持耳朵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延伸部12根据人耳结构沿耳槽1的耳内轮廓延伸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形状与耳槽1的耳内轮廓相适应以使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体13贴附在耳内轮廓表面,即如图1中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2为一向右上方斜向延伸的弧形结构,与耳槽1的耳内轮廓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同,从而可以很好的确保第一磁性连接体13顺着轮廓贴附在耳内轮廓的皮肤表面,与第二磁性连接体23形成连接后可以保持耳朵内的舒适性,不会造成因结构不适应而带来的不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伸部12以及第二延伸部22可以选择软质的橡胶结构,当然,该材质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只要对人耳及皮肤舒适即可。采用软质的橡胶结构可以使得连接变得柔软,不易刮到皮肤,穿戴时不会过度挤压耳朵,且能适应耳朵的结构形成一定的形变,同时也由于其软质结构具有柔韧性,能够保持连接后使耳朵及皮肤的舒适。

而对于第一磁性连接体13和第二磁性连接体23来说,本实施例采用薄片结构,更具体的采用圆滑的圆形结构,其结构轻便、圆滑,能够很好的贴附于耳朵的皮肤表面,保持耳朵的舒适性感受,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或不适感。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位置至少可以使所述线缆能够从耳机主体10的位置起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2并使该第二连接结构21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进行连接,是指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位置到耳机主体10之间的线缆长度能够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2,且其长度足以使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21在绕过耳外轮廓2以后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位置至少可以使所述线缆能够从耳机主体10的位置起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2并使该第二连接结构21能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进行连接,是指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其到耳机主体10之间的线缆长度能够绕过人耳的耳外轮廓2,且其长度足以使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21在绕过耳外轮廓2以后进行连接,比如,第二连接结构21如果采用可以在线缆20上移动的连接,具体的如第二连接结构21套设在线缆20上,或者夹紧固定在线缆20上,那么,可以针对不同使用者的耳外轮廓大小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上设置有第一套设部14,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通过所述第一套设部14套设到所述耳机主体10的喇叭部位上进行固定,此时,第一套设部14可以是喇叭部位的壳体部分,也可以外加的套设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上设置有第二套设部24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所述第二套设部24套设到所述线缆20上。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应用到耳机上的实施例,所述线缆20与所述耳机主体10成切线方向设置,如图中所示,线缆20通过连接部16连接到耳机主体10上,连接部16设置在耳机主体10的后端位置,这样使得线缆20能够顺着耳机主体10的切线方向布置,避免线缆20过大的折弯对耳道造成一定的挤压力。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切线方向不应当理解为绝对的切线方向,可以理解为大致的切线方向以达到避免线缆20过大的在耳机主体的连接处折弯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如图2-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连接结构11和第二连接结构21的结构不同。

其中,第一连接结构11为设置在耳机主体10的第一套设部14上,该第一套设部14为耳机主体10的喇叭部位的壳体,当然该第一套设部14也可以是额外增加的部件。第一连接结构11的第一延伸部12呈拱形结构,第一延伸部12的尾部封装有第一磁性连接体13,该第一延伸部12的结构形状可以顶住耳槽内的轮廓,可以很好的固定耳机主体10,同时借助第二连接结构21上的磁体进行吸附实现更好的固定。

第二连接结构21的设置方式也与实施例一有所不同,在套设部24朝向耳外的一侧,设置有一凸出部22b,第二磁性连接体23封装于该凸出部22b内。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线缆20上的构件有较大突出部位而影响舒适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亦可参考图1或图2-5,与实施例一或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分别与所述耳机主体10、线缆20之间的设置方式也是可拆卸的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结构11、第二连接结构21可以从耳机主体10、线缆20上拆卸,也可以进行组装。这种结构可以应用到现有的耳机上实现对现有耳机的结构更新,易于实现且方便,而且成本也更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1上设置有第一套设部14,所述第一 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套设部14套设到所述耳机主体10上,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上设置有第二套设部24,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所述第二套设部24套设到所述线缆20上。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套设部14和第二套设部24是可拆卸的,第一套设部14可以采用软质橡胶套,可以很方便的套设到耳机主体10上,而第二套设部24可以采用夹紧机构,或者采用阻尼较大的橡胶套也可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