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定位用于改进稳定性的带有电缆出口的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034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被定位用于改进稳定性的带有电缆出口的入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一般涉及音频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用于佩戴耳机的典型技术是将耳塞置于每个耳朵中,然后允许从耳塞延伸的电缆围绕颈部的颈背或在颏下方悬垂到输入电缆,该输入电缆耦接到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一种装置包括入耳式耳机,其包括耳塞主体、管嘴(nozzle)、电缆出口接口和电缆。耳塞主体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定位在佩戴者的耳朵处。耳塞主体沿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轴线延伸。管嘴从耳塞主体延伸以用于定位在耳朵的耳道处,并用于将音频输出引导到耳朵的耳道。电缆出口接口沿着第二轴线在耳塞主体的边缘处,该第二轴线沿着接近于耳塞主体的边缘的区域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轴线从第一轴线偏离。电缆从耳塞主体的边缘处的电缆出口接口延伸。电缆出口接口被构造及布置成响应于力在远离第一轴线并且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在耳道的方向上在管嘴上施加力。

以下是在该方面的范围内的示例。

入耳式耳机还可包括耦接到电缆出口接口的壳体;以及定位在该壳体中的多个电子部件,其中响应于电缆的移动而施加在电缆上的力不受壳体限制。

施加在管嘴上的力可以产生驱动管嘴进入耳道的扭矩,以将耳塞主体稳定地定位在佩戴者的耳朵中。

该入耳式耳机还可包括耦接到管嘴的耳塞尖端,该耳塞尖端包括用于定位在耳道入口处的锥形远端以及用于沿耳朵的对耳轮定位的保持环。

力可以产生扭矩,该扭矩驱动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进入到耳朵的耳道中,驱动环以使得该环沿着对耳轮的方向移动,并且驱动耳塞尖端以用于将耳塞尖端的主体定位在耳朵的对耳屏下方以将耳塞稳定地定位在佩戴者的耳朵中,或驱动其组合。

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可以包括响应于力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在耳道处形成的密封界面。

在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施加在电缆上的力可以包括沿颈部的颈背的方向施加的力。

入耳式耳机还可包括从电缆出口沿着第二轴线延伸的路径,其中电缆响应于力被施加到电缆而在与路径相切的方向上延伸。

在另一方面,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塞主体、耳塞尖端、电缆出口接口和电缆。耳塞主体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定位在佩戴者的耳朵中,耳塞主体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定位。耳塞尖端耦接到耳塞主体。耳塞尖端包括用于定位在耳道中的锥形远端。电缆出口接口沿着第二轴线在耳塞主体的边缘处,该第二轴线沿着接近于耳塞主体的边缘的区域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轴线从第一轴线偏离。电缆从耳塞主体的边缘处的电缆出口接口延伸。电缆出口接口被构造及布置成响应于力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将耳塞尖端锁定在耳道中。

以下是在该方面的范围内的示例。

通过响应于力在远离第一轴线并且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在耳道的方向上在耳塞尖端上施加力,电缆出口接口可以将耳塞尖端锁定在耳道中。

施加在耳塞末端上的力可以产生驱动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进入耳朵的耳道的扭矩。

耳塞尖端还可包括用于沿着耳朵的对耳轮定位的保持环。

电缆出口接口可以将耳塞尖端锁定在耳道中,包括施加扭矩,该扭矩驱动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进入到耳朵的耳道中,驱动环以使得该环在沿着对耳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驱动耳塞尖端以用于将耳塞尖端定位在耳朵的对耳屏处以将耳塞主体稳定地定位在佩戴者的耳朵中,或驱动其组合。

电缆出口接口可以被构造及布置成通过在耳塞尖端上施加扭矩来将耳塞尖端从耳道解除锁定,该扭矩将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从耳道分开。

耳塞尖端的锥形远端可以包括响应于力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在耳道处形成的密封界面。

在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施加在电缆上的力可以包括沿颈部的颈背的方向施加的力。

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耳中定位及保持耳机的方法包括:将耳机的耳塞的管嘴的至少一部分插入耳朵处的耳道;沿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定位耳塞主体;将电缆从耳塞主体的边缘处的电缆出口接口沿第一方向上的第二轴线定位,该第二轴线从第一轴线偏离;在远离第一轴线并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在电缆上施加力;以及响应于力被施加在从耳塞主体的边缘处的电缆出口接口延伸的电缆上,在耳道的方向上在管嘴上施加力。

以下是在该方面的范围内的示例。

该方法可以包括在耳塞主体的管嘴处耦接耳塞尖端,该耳塞尖端包括保持环;以及响应于力在电缆上施加力而施加扭矩,该扭矩驱动耳塞尖端的远端到耳朵的耳道中,驱动环以使得该环在沿着耳朵的对耳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驱动耳塞尖端以用于将耳塞尖端定位在耳朵的对耳屏处以稳定地定位。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力被施加在电缆上而在耳道处形成密封界面。

在与第二轴线相切的方向上将力施加在电缆上可以包括在颈部的颈背方向上施加力。

其他方面和特征以及它们的组合可以表示为方法、装置、系统、程序产品、用于执行功能的器件、以及其他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上述和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和特征。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重点在于示出特征和实施方式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耳朵中的耳机的视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的耳机的外部透视图;

图3是图2的耳机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2和图3的耳机的另一透视图,以及当耳机被定位在耳朵处时施加到耳机的力的图示。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2-4的耳机的底视图,以及当耳机被定位在耳朵处时施加到耳机的力的图示。

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人耳中的图2-5的耳机的视图;以及

图7是根据其他示例的耳机的透视图,以及当耳机被定位在耳朵处时施加到耳机的力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规耳机在佩戴时易于受到可能影响稳定性的力,例如,其使得耳机从耳道移开。稳定性降低可以通过连接电缆被定位的方式加剧,例如,将连接电缆悬挂在颈部后面。因此,期望提供解决及克服与耳机稳定性相关的这些缺点的耳机,特别是入耳式耳机或听筒。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耳朵中的入耳式耳机10的视图。耳机10可以是耳塞或其他入耳式耳机,其表示一种类型的耳机。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图1所示的耳机10的示例。因此,其他耳机类型可以同样适用。耳机10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定位在左耳中,但是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地,可以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定位在右耳中,例如在本文的其他图中所示的。

耳机10可以沿着轴线A居中。电缆出口14定位在沿着轴线B延伸的耳机主体16处或附近的区域,该轴线B与轴线A偏移或平行。电缆12被构造及布置成从电缆出口14延伸。电缆12可以被构造及布置成在电缆的一端处的声音系统或第二耳机(未示出)到在电缆的另一端(例如在电缆出口14)的耳机10之间交换电信号(例如声音数据)。

电缆出口14沿着轴线B的位置允许施加在耳机10的耳塞(图1中未示出)上的力以这样的方式被管理和分布,即,当位于佩戴者的耳朵时,例如当电缆12从耳机10的电缆出口14延伸到如图1所示的佩戴者颈部的颈背时,提供耳机10的稳定性。电缆出口14在耳塞的后边缘处的位置转移到施加在耳机10(下面描述)的各种元件上的力的分布,其即使在佩戴者的移动期间也维持耳机在耳朵中的位置,从而减少了伴随着耳塞以不稳定的方式安放在耳朵中的沮丧和/或不适。例如,运动或振动可能导致现有的耳塞弹出。耳机10被构造及布置成施加否则将弹出耳塞的这些力,使得力替代地改善稳定性,并且在相关应用中改善耳道上的密封。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的耳机10的外部透视图。图3是图2的耳机10的后视图。耳机10可以与关于图1示出及描述的相同或相似。图2和图3的耳机10被示出为被构造及布置用于定位右耳,但是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地,可以构造及布置用于定位在左耳中,例如在图1所示。

耳机10的耳塞26可以耦接到可选的耳机主体16。可替代地,耳塞26和可选主体16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由普通塑料模制而成。

耳机主体16包括耦接到耳塞26或从耳塞26延伸的电缆出口接口28,例如由共同材料模制而成。各种部件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模制在一起或组装。例如,耳机主体16的可选的电子器件壳体24可以耦接到电缆出口接口28,或者以其他方式由与电缆出口接口28和/或耳塞26共同的材料模制而成。

电缆出口接口28包括电缆出口14,电缆12从该电缆出口14延伸。电缆出口接口28还可以包括路径18,诸如槽或类似物,当没有力或与重力相关的力存在于电缆12时,电缆12可以沿着该路径18延伸。可以在与路径18相切的方向上远离壳体24施加力到电缆12。电缆出口接口28和可选路径18被构造及布置成当佩戴耳机10时防止从电缆出口接口28延伸的电缆12与电子器件壳体24等接触或者否则与电子器件壳体24等干扰。

电子器件壳体24可以被配置用于耦接到电缆出口接口28。电子器件壳体24可以包括允许耳机10操作的电路,例如用于处理声音的电子电路。壳体24可以包括用于与壳体24中的麦克风相关电路通信的麦克风开口。壳体24可以包括在电子器件壳体24的远端处的连接器15。连接器15可以包括端口、插座等以用于例如与电子设备(例如,微型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等)耦接,以向耳机10提供电源和/或数据。壳体2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路接口20,诸如按钮、开关等,以用于控制电子外壳24、电缆出口接口和/或耳塞26中的各种电路,例如,调节扬声器音量。

耳塞26可以包括诸如扬声器之类的声学驱动器或换能器,其被定位在耳塞壳体中,该耳塞壳体被构造及布置用于定位在耳朵中,更具体地,定位在靠近耳道的耳朵的区域。耳塞26包括具有开口的管嘴22,使得在扬声器处产生的声音相关信号可以经由开口从管嘴22输出。管嘴22位于耳塞26的与电缆出口接口28不同的位置,例如,管嘴22和电缆出口接口28位于耳塞26处的旋转中心的相对侧。管嘴22和电缆出口接口28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在耳塞26处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管嘴22上施加力,以当在从电缆出口接口28延伸的电缆12上施加力时将管嘴22和/或耦接到管嘴的耳塞尖端30“锁定”在耳道处。例如,电缆12的悬垂由重力驱动。颈部的后部,其中耳塞26,管嘴22和/或耳塞尖端30的定位由内耳部特征驱动。例如,电缆出口接口28和电缆12可以沿着钥匙中所示的B轴或Y轴延伸。这里,管嘴22可以被构造及布置为与x-z平面相切以实现上述。

耳塞尖端30包括可定位在管嘴22上方的尖端主体34。尖端主体34的远端31被配置成配合在耳朵接近耳道附近的区域内,例如,锥形的。尖端主体34可以包括柔性的、可压缩的和/或弹性体的材料,使得当通过力(下面描述)压入耳道时,耳塞尖端30可以符合耳朵。尖端体34的远端31包括可以与管嘴开口对准的开口,使得由耳塞26中的扬声器等产生的声音可以经由管嘴22和尖端体开口31输出到耳道。

尖端30包括保持环32,其被构造及布置成用于沿着耳朵的对耳轮定位,并用于提供相对于耳塞尖端30和耳塞26的枢转点,使得环32、耳塞尖端30和耳塞26中的每一个当一个或多个力施加到耳机10时相对于枢转点旋转。参见美国专利No.8,249,287和美国专利公开No.2013/0230204,两者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2和图3的耳机10的另一透视图,当耳机10被定位在耳朵处时施加到耳机10的力的图示。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图2-4的耳机10的底部视图,以及当耳机10被定位在耳朵处时施加到耳机10的力的图示。图6是根据一些示例的定位在人耳中的图2-5的耳机的视图。

根据一些示例,当耳机电缆12从第一位置P1转移到第二位置P2时,力施加到耳机10。耳机电缆12的第一位置P1可以是当耳塞尖端30最初插入耳朵(未示出)中时耳机10的位置。耳机10的第二位置P2可以被称为“锁定位置”,由此电缆12被悬垂在颈部或肩部上,并且一个或多个力被施加到耳机10的不同元件以稳定耳机10在耳朵。

如上所述,电缆出口14定位在电缆出口接口28的邻近耳塞26的后边缘的区域处,并且因此相对于耳塞26偏心。这里,电缆出口接口28可以在锁定位置P2中分布用于将耳塞26和/或耳塞尖端30安放在耳朵中的力。因此,从电缆出口14延伸的电缆12的移动不被耳塞26或耳机主体16阻碍。

在第一位置P1处,电缆12可以沿着第一方向从电缆出口14延伸,例如沿着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的轴线B,并且平行或接近平行于中心轴线A,耳塞26和/或耳机主体16沿着该轴线A延伸。在第二位置P2处,电缆在与第一方向相切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电缆12可以经受包括水平分量Fx和垂直分量Fy的第一力F1。当电缆12处于第二位置P2(例如,围绕颈部的颈背悬垂)时,第一力F1从x轴线起以角度θ作用。例如,电缆12被朝着颈部的后部(未示出)向后和向下拉动。

响应于以这种方式施加在电缆上的第一力F1,可以在耳塞26和/或可选的耳塞尖端30处施加扭矩T。更具体地,在耳塞26定位在耳朵中之后,可以围绕枢轴点Z施加扭矩T,例如,从后面观察,在右耳塞的顺时针方向上,耳塞26相对于耳机10定中心。位于管嘴22上方的管嘴22和/或耳塞尖端30可以从耳塞26沿着与旋转力围绕其旋转的Z轴(延伸出示出关键的图4的页面)相切的轴线延伸。扭矩T可以是沿着耳道的方向D1(例如沿着螺旋路径)驱动管嘴22和尖端主体31的相同扭矩,从而将远端31紧固在耳道处。扭矩T也可以是在对耳屏下方驱动主体31的相同扭矩。在这样做时,支配的力Fy产生围绕耳塞26的中心的扭矩T,由此扭矩的量可以取决于与耳塞26的中心轴线A的距离。因此,耳道和对耳屏下方的凹口形成耳塞26和尖端30的基准。

此外,保持环32沿顺时针方向D2沿着耳朵的对耳轮旋转,以将保持环32的外腿37安放在对耳轮下面,这可以有助于远端31进入耳道。此外,尖端主体34沿方向D3移动,由此施加扭矩,这将尖端主体34和/或外腿37的至少一部分置于耳朵的对耳屏下方的锁定位置。环32的内腿38可以在对耳轮的顶部施加力,使得环32锁定在对耳轮下方。环32是柔性的并且可以移入和移出平面并且向上卷曲以适合多个耳朵内部尺寸。

因此,在耳机10的操作期间,耳机10可以稳定地定位在耳朵中,这在活动(例如用户的身体经历小运动的体育活动)期间是有益的。这样的运动可以将耳塞尖端30维持抵靠耳道入口,因为即使在这样的身体运动期间,电缆以一种方式成角度,从而在耳塞26上朝向耳道施加力。

此外,当响应于上述力而将耳塞尖端30推入耳道时,形成耳塞尖端30的顺应性材料或在没有耳塞尖端的情况下具有顺应性构造的管嘴可相对于耳道入口提供密封接口或密封件或塞子,从而提供耳机10在耳朵处的进一步的稳定定位。

耳机10可以在耳朵中移除,例如,通过响应于沿相反方向拉动电缆12而从耳朵中弹出耳塞26。在一些示例中,这可以通过反转图4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力的方向来实现,例如,沿相反方向施加扭矩T,由此管嘴22沿与方向D1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在远离耳道的方向上,例如沿着螺旋路径,从而将耳塞尖端30的远端31与耳道分离。

图7是根据其他示例的耳机10'的另一透视图,以及当耳机10'位于耳朵处时应用于耳机10'的力的图示。耳机10'可以类似于图2-6所示的耳机10,除了耳机10'不包括耳塞尖端之外。相反,耳机10'包括位于人耳的耳道中的管嘴42。管嘴42可以具有与耳机10的耳塞尖端30位于其上的管嘴22类似或不同的构造。例如,管嘴42可以由柔性材料形成,提供当耳机10'定位在耳道中时顺应性地符合耳道表面的可压缩表面,并且电缆12被铰接在赋予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力的位置。

电缆出口14定位在电缆出口接口28的邻近耳塞26的后边缘的区域处,并且因此相对于耳塞26偏心。这里,电缆出口接口28可以分布用于将耳塞26和/或管嘴42在耳朵中安放在锁定位置P2中的力。

根据一些示例,当耳机电缆12从第一位置P1转移到第二位置P2时,将一个或多个力施加到耳机10'。在第二位置P2,将一个或多个力施加到耳机10的不同元件,以将耳机10稳定在耳朵中。

在第一位置P1处,电缆12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电缆出口14延伸,例如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上,并且平行或接近平行于中心轴线,耳塞26和/或耳机主体16沿着该中心轴线延伸。在第二位置P2处,电缆在与第一方向相切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电缆12可以经受包括水平分量Fx和垂直分量Fy的第一力F1。当电缆12处于第二位置P2(例如,围绕颈部的颈背悬垂)时,第一力F1从x轴起以角度θ作用。例如,电缆12被朝着颈部的颈背(未示出)向后和向下拉动。

响应于以这种方式施加在电缆上的第一力F1,可以在耳塞26处施加扭矩T。更具体地,在耳塞26定位在耳朵中之后,可以围绕枢转点Z施加扭矩T,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耳塞26在该顺时针方向上相对于耳机10居中。管嘴22可以沿着与Z轴相切的轴线从耳塞26延伸(延伸出其上示出了图7的页面),而扭矩T围绕该Z轴旋转。所施加的扭矩T可以沿着耳道的方向D1(例如沿着螺旋路径)驱动管嘴42,从而将管嘴42紧固在耳道处。

已经描述了多种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前述描述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