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411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通信系统、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进行防火墙的外侧的云服务器与防火墙的内侧的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实现LAN外部的服务器(云服务器等)与LAN内部的设备(图像形成装置等)的协作的技术。

例如,存在一种使用本地侧(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来打印输出储存于云上的服务器(云服务器)的电子文档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图像形成装置(设备)、网关、以及云服务器的文档输出系统(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储存于云服务器的电子文档经由网关等被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进行该电子文档的打印输出。应予说明,网关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设备)设置于LAN的内部,云服务器设置于LAN的外部。

另外,在上述那样的系统中,通常在LAN的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备)与LAN的外部的云服务器之间设置防火墙。

从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向LAN外部的云服务器的访问通过防火墙,该访问被允许。

然而,逆向的访问,即从LAN外部的云服务器向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直接的访问被防火墙阻止。即,不能够进行从云服务器直接针对图像形成装置的访问。

对此,考虑一种在LAN外部的管理服务器与LAN内部的网关(通信中继装置)之间(作为防火墙的例外)建立消息对话(通信对话),从LAN外部的云服务器经由该管理服务器以及该网关访问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

图26以及图27是表示这样的技术的图。网关30(30a)在其启动时等在其与预先指定的管理服务器50之间建立消息对话511(参照图26的粗线)。然后,在从云服务器70(经由管理服务器50的)向特定的设备10a的访问请求产生时,通过利用管理服务器50与某网关30(30a)之间的该消息对话511,从管理服务器50向该网关30a发送隧道连接请求。该隧道连接请求是向该网关30请求应建立隧道连接(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之间的隧道连接)的主旨的指令。换言之,该隧道连接请求是使网关30进行使用了隧道连接的通信的指令。基于该隧道连接请求,网关30a在与云服务器70之间建立隧道通信(参照图27)。并且,使用该隧道通信进行从云服务器70(经由网关30)向设备(图像形成装置)10a的访问。对于这样的技术,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相同的技术。

在这样的技术中,通过管理服务器50进行网关的管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35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15846号公报

与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逆向的访问,即从LAN外部的云服务器向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访问未必需要通过防火墙。但是,基于安全上的问题(下述)等,优选在从LAN外部的云服务器向LAN内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访问中也进行经由管理服务器50的通信。

并且,假设在不经由管理服务器50进行从防火墙的内部的设备向防火墙的外部的服务器的通信的情况下,还存在无秩序地进行多个通信等系统控制上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优选经由管理服务器50进行防火墙的外侧的云服务器与防火墙的内侧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例如,考虑管理服务器50接受来自各云服务器的通信委托以及来自各设备的通信委托,并按照该接受顺序进行基于各通信委托的处理(针对网关的隧道连接请求等)。

然而,在仅按照该各通信委托的接受顺序进行基于各通信委托的处理的情况下,以低效率的执行顺序执行基于各通信委托的处理的情况也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执行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处理的通信系统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方面是一种通信系统,具备:至少一个设备,设置于防火墙的内侧;至少一个云服务器,设置于上述防火墙的外侧;至少一个网关,中继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与利用上述至少一个云服务器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之间的通信;以及管理服务器,管理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之间的、且经由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通信,上述管理服务器具有:接收单元,接收包括第一通信委托以及第二通信委托的多个通信委托,其中,上述第一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设备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上述第二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以及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控制基于上述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各隧道连接请求是对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请求应进行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之间的使用了隧道连接的通信的主旨的指令,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基于上述第二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基于上述第一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一隧道连接请求。

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在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和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中,比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其中,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于执行与基于利用用户的指示相应的用户指示处理的第三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于执行不以基于上述利用用户的指示作为前提的管理处理的第四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对是上述第一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一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按照该顺序排优先顺位并执行。

第四方面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通信系统设置有多个设备,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上述多个设备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一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设备中尚未建立比第一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通信系统设置有多个网关,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上述多个网关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二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网关中尚未建立比第二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通信系统设置有多个应用,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上述多个应用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三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应用中尚未建立比第三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针对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多个通信委托对应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分别计算各评价值,并基于上述各评价值来决定上述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

第八方面的发明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第三通信委托以及上述第四通信委托分别是伴随在上述至少一个设备的任意一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之间的数据通信的通信的委托,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基于根据各通信委托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判定基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还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

第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八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基于表示上述各通信委托与在与该各通信委托相应的上述数据通信中利用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的数据表,判定根据上述各通信委托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第十方面的发明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发明的通信系统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根据上述通信委托的委托方用户是利用用户还是管理用户,判定基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还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管理服务器,是管理设置于防火墙的内侧的至少一个设备与利用设置于上述防火墙的外侧的至少一个云服务器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之间、且通过至少一个网关中继的通信的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具备:接收单元,接收包括第一通信委托以及第二通信委托的多个通信委托,其中,上述第一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设备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上述第二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以及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控制基于上述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各隧道连接请求是对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请求应进行在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之间的使用了隧道连接的通信的主旨的指令,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基于上述第二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基于上述第一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一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在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和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中,比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其中,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于执行与基于利用用户的指示相应的用户指示处理的第三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于执行不以基于上述利用用户的指示作为前提的管理处理的第四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三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二方面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对是上述第一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一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也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按照以上顺序排优先顺位并执行。

第十四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三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设置于上述防火墙的内侧的多个设备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一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设备中尚未建立比第一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至第十四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中继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之间的通信的多个网关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二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网关中尚未建立比第二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六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至第十五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比与设置于上述防火墙的外侧的多个应用中已经建立比上述第三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二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上述多个应用中尚未建立比第三阈值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第一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七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至第十六方面的任意一个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针对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上述多个通信委托对应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分别计算各评价值,并基于上述各评价值来决定上述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

第十八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三方面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第三通信委托以及上述第四通信委托分别是伴随在上述至少一个设备的任意一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之间的数据通信的通信的委托,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基于根据各通信委托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判定基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还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

第十九方面的发明在第十八方面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基于表示上述各通信委托与在与上述各通信委托相应的上述数据通信中利用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的数据表,判定根据上述各通信委托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第二十方面的发明在第十二方面或第十三方面的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上述隧道连接请求控制单元根据上述通信委托的委托方用户是利用用户还是管理用户,判定基于通过上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是上述第三隧道连接请求还是上述第四隧道连接请求。

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控制方法,是管理设置于防火墙的内侧的至少一个设备与利用设置于上述防火墙的外侧的至少一个云服务器执行的至少一个应用之间、且通过至少一个网关中继的通信的管理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备:a)接收包括第一通信委托以及第二通信委托的多个通信委托的步骤,其中,上述第一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设备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上述第二通信委托是来自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侧朝向上述至少一个设备侧的方向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以及b)控制基于上述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的步骤,各隧道连接请求是对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请求应进行在上述至少一个网关的任意一个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的任意一个之间的使用了隧道连接的通信的主旨的指令,在上述步骤b)中,比基于上述第二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二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基于上述第一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亦即第一隧道连接请求。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二十一方面的发明,能够高效地执行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表示MFP的构成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各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隧道连接请求的分类的图。

图8是表示与分类相应的赋予分值的图。

图9是表示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优先值)的赋予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一部分动作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13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14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15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隧道连接请求的分类的图。

图17是表示与分类相应的赋予分值的图。

图18是表示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优先值)的赋予例的图。

图19是表示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优先值)的赋予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一部分动作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22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23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24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25是表示管理服务器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

图26是表示通信系统中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27是表示通信系统中的动作的概念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信系统;10…设备(MFP);30…网关;50…管理服务器;70…云服务器;80…应用;90…客户端;V…指标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系统构成概要>

图1以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图。应予说明,图2是表示图1的一部分的图。

如图1等所示,通信系统1具备多个设备10(10a、10b、10c、...)、多个网关30(30a、30b、30c)、以及管理服务器计算机(以下还简称为管理服务器)50。通信系统1还具备多个云服务器计算机(以下还简称为云服务器)70、以及多个客户端计算机(以下还简称为客户端)90。

各要素10、30、50、70、90经由网络108(参照图2)相互连接,能够执行网络通信。应予说明,网络108由LAN(局域网)107以及因特网等构成。与网络108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连接,或也可以是无线电连接。

各网关30以及与该各网关30对应的1个或2个以上的设备10设置于在企业内等构建的各LAN107的内部(换言之,防火墙的内侧)。在各网关30连接有同样设置在LAN107内的设备10。更详细而言,例如,如图1所示,在某企业的LAN107a内设置1台网关30a和3台设备10(10a、10b、10c),在其它企业的LAN107b内设置1台网关30b和2台设备10(10d、10e)。应予说明,可以在各LAN107内设置单一的网关30,也可以设置2个以上的网关30。

另一方面,管理服务器50、云服务器70以及客户端90设置在LAN107的外部(换言之,防火墙的外侧)。应予说明,客户端90也可以设置在LAN107的内部。

另外,在此,作为设备10,例示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还简称为MFP)。MFP也被称作图像形成装置或通信装置等。

另一方面,网关30、管理服务器50、云服务器70以及客户端90使用服务器用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等来构建。

在该通信系统1中,执行基于来自云服务器70(详细而言是实装于云服务器70的应用软件程序(以下还简称为应用)80)的通信委托的处理。来自应用80的该通信委托是从应用80发出的(应用侧产生触发),也被称作“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在“应用触发通信委托”中,进行伴随从图1的上侧(云服务器70侧)朝向下侧(设备10侧)的方向(也被表述为“向下”)的数据传输的处理。例如,从客户端90向云服务器70发出的打印指令经由管理服务器50以及网关30被发送至设备10,在设备(MFP)10中进行打印输出。由于这样的打印输出是经由云服务器的处理,所以也被称作“云打印”等。“云打印”中的通信委托是“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该通信系统1中,相反,也执行基于来自设备10的通信委托(经由网关)的处理。来自设备10的该通信委托是从设备10发出的(设备侧产生触发),也被称作“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在“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中,进行与上述的“向下”的处理逆向的处理,即进行伴随从图1的下侧(设备10侧)朝向上侧(云服务器70侧)的方向(也被表述为“向上”)的数据传输的处理。例如,在设备10中生成的扫描图像在管理服务器50的管理下从设备10经由网关30发送至云服务器70,并在云服务器70中储存。由于这样的扫描处理伴随向云服务器的储存处理,所以也被称作“云扫描”等。“云扫描”中的通信委托是“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一个例子。

各云服务器70分别安装有1个或多个应用80。各应用80以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形式被提供。换言之,各应用80的功能作为服务被提供。例如,云打印用的应用80a被安装于云服务器70a,云打印服务使用应用80a以及设备10等来提供。另外,云扫描用的应用80b安装于云服务器70b,云扫描服务使用应用80b以及设备10等来提供。

另外,各网关30具有中继与该各网关30对应的设备10和多个云服务器70(详细而言是应用80)的通信的功能。各网关30也被称作通信中继装置。

管理服务器50是管理多个设备10与多个云服务器70(详细而言是应用80)之间的通信,尤其是管理经由各网关30的通信(隧道连接通信)等的装置。

管理服务器50从云服务器70接受针对多个设备10中的特定的设备10的访问请求(通信委托),并且,根据该访问请求针对多个网关30中的与特定的设备10对应的网关30发送与云服务器70的隧道连接请求。另外,管理服务器50从设备10接受针对多个云服务器70中的特定的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访问请求(通信委托),并且根据该访问请求针对多个网关30中的某网关30发送与云服务器70的隧道连接请求。

在此,各隧道连接请求针对多个的一个网关30的任意一个请求应进行使用了多个网关30的任意一个与多个云服务器70(多个应用80)的任意一个之间的隧道连接的通信的主旨的指令。

另外,如在下面详述的那样,管理服务器50接受(接收)来自设备10或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多个通信委托,并控制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处理顺序。

若管理服务器50接受各通信委托,则将与该各通信委托对应的各隧道连接请求投入至等待行列。但是,在各隧道连接请求被投入至等待行列时,表示各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级的指标值(优先值)V被分配至各隧道连接请求。然后,各隧道连接请求在该等待行列内被配置在按照该各隧道连接请求的指标值V的位置(顺序(进而等待时间的大小)互不相同的位置)。在等待行列内配置在与指标值V相应的位置并被储存的各隧道连接请求等待自己的执行顺序的到来。然后,执行自己的执行顺序到来的隧道连接请求。这样,管理服务器50以与其优先级相应的顺序执行多个隧道连接请求。应予说明,对于优先处理的详细内容等,在下文中描述。

<1-2.MFP的构成概要>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设备10例示多功能数码复合一体机(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还简称为MFP)。

图3是表示MFP的构成的概略图。MFP是具备扫描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以及数据通信功能等的装置(还称为复合机)。

MFP是能够进行打印输出处理(打印处理)以及图像读取处理(扫描处理)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3所示,MFP具备图像读取部2、打印输出部3、通信部4、储存部5、输入输出部6以及控制器9等,通过使这些各部复合地动作来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部2是光学读取载置于MFP的规定的位置的原稿,并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还称为原稿图像)的处理部。

打印输出部3是基于与对象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在纸等各种介质上打印输出图像的输出部。

通信部4是能够进行经由公用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部。并且,通信部4能够进行经由网络108的网络通信。在该网络通信中,利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以及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等各种通信协议,通过利用该网络通信,MFP能够在与所希望的合作方(网关30、管理服务器50、以及云服务器70等)之间交换各种数据。

例如,MFP的通信部4利用在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之间的建立的隧道连接(后述),能够经由该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通信(向云服务器70发送数据及/或接收来自云服务器70的数据)。应予说明,通信部4具有针对其它的装置发送数据等的发送部和从其它的装置接收数据等的接收部。

储存部5由硬盘驱动器(HDD)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储存装置构成。

输入输出部6具备接受针对MFP的输入的操作输入部6a和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的显示部6b。应予说明,输入输出部6也被称作操作部。

控制器9是统一地控制MFP的控制部,通过具备CPU和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而构成。

控制器9通过在CPU中执行储存在ROM(例如EEPROM等)内的规定的软件程序(还简称为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部(对图像形成动作等进行控制的动作控制部16等)。应予说明,该程序例如被记录于各种可移动的记录介质(USB存储器等),并经由该记录介质被安装至MFP即可。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等下载而安装至MFP。

<1-3.各要素的构成概要>

图4是表示各要素30、50、70等概略结构的图。参照图4对这些各要素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网关30、管理服务器50、云服务器70以及客户端90使用服务器用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等来构建。

<云服务器70>

云服务器70具备通信控制部81。通信控制部81执行与管理服务器50的通信。另外,通信控制部81使用隧道通信(后述)执行与各网关30的通信。

另外,如上所述,在各云服务器70分别安装有1个或多个应用80。各应用80经由通信控制部81等与其它的装置50、30、10(详细而言是与它们的应用)等进行通信。

<网关30>

网关30中继存在于其控制下的设备10与多个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通信。

各网关30分别具备通信控制部41等各种处理部。该各种处理部通过在网关30(MFP)的控制器9中执行规定的程序来实现。

通信控制部41是控制与其它的装置的通信的处理部。通信控制部41具有消息对话通信控制部42、隧道通信控制部43、以及LAN内通信控制部44。

LAN内通信控制部44是执行与LAN内的各种装置的通信的处理部。

另一方面,消息对话通信控制部42与隧道通信控制部43是分别执行与LAN外的各种装置的通信的处理部。

消息对话通信控制部42是使用消息对话来执行与管理服务器50的通信的处理部。消息对话通信控制部42在其与管理服务器50之间建立消息对话(例如利用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等的消息对话),执行与管理服务器50的通信。消息对话通信控制部42也被称作对管理服务器通信部(或管理服务器通信部)。

隧道通信控制部43是使用隧道通信来执行与云服务器70的通信的处理部。隧道通信控制部43在其与云服务器70之间建立隧道连接(例如利用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等的通信对话),中继云服务器70与特定的设备10的通信。隧道通信控制部43也被称作对云服务器通信部(或云服务器通信部)。

如下所述,通过利用隧道连接等,能够从LAN107的外部的装置(云服务器70)向LAN107的内部的装置(网关30以及设备10)发送数据(以及其逆向的数据发送)。

<管理服务器50>

管理服务器50是管理设备10、网关30、以及云服务器70(包括应用80)的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50具备通信控制部61、信息管理部65、以及访问控制部67等各种处理部。

这些各种处理部通过在管理服务器50的CPU中执行储存在储存部(HDD等)的规定的软件程序(还简称为程序)来实现。应予说明,该程序例如记录于各种可移动的记录介质(DVD-ROM等),并经由该记录介质安装至管理服务器50即可。或者,该程序也可以经由网络108等下载而安装至管理服务器50。

通信控制部61与通信部54(通信用硬件)协作,控制各种通信动作。例如,通信控制部61执行与云服务器70的通信,接收来自云服务器70的访问请求。另外,通信控制部61使用消息对话等来执行与各网关30的通信。应予说明,通信部54具有针对其它的装置发送数据等的发送部和从其它的装置接收数据等的接收部。该接收部接收多个通信委托(后述),该发送部将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发送至网关30。

信息管理部65是管理基于管理服务器50的管理对象的多个网关30的信息(管理网关信息)、以及从该多个网关30分别接收到的管理设备信息(基于各网关30的管理对象的设备10的信息)等的处理部。这些信息(管理网关信息以及管理设备信息)被记述于储存在管理服务器50的储存部(HDD(硬盘驱动器)等)55内的管理表69。在管理表69记述有管理网关信息(各网关30的识别信息(例如IP地址)等)、以及表示各网关30与在各网关30的控制下的设备(管理对象设备)的关系的管理设备信息等。

另外,信息管理部65还管理多个云服务器70的信息、以及多个云服务器70内的各应用80的信息等。这些信息也储存于管理表69。另外,信息管理部65利用管理表69等还管理在各网关30与各云服务器70之间建立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等。

访问控制部67解析从云服务器70接收到的访问请求(通信委托)的内容、以及从设备10经由网关30接收到的访问请求(通信委托)的内容。具体而言,该通信委托的委托方(设备10/应用80(云服务器70))、以及委托处理种类(用户指示处理/管理处理)(后述)等作为解析结果而得到。另外,各访问控制部67基于这些解析结果,并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各优先级来控制该多个通信委托以及与该多个通信委托相关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应予说明,由于访问控制部67是控制隧道连接请求的处理部,所以也被表述为隧道连接请求控制部等。

通信控制部61以及通信部54等针对网关30(通信中继装置)发送“隧道连接请求”(应在该网关30与指定的云服务器70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的主旨的请求)。

此外,从管理服务器50的访问控制部67接收到该隧道连接请求的网关30(通信中继装置)根据该隧道连接请求在与云服务器70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然后,该网关30利用该隧道连接中继云服务器70与连接对象设备10之间的通信。

<1-4.基于通信委托的动作>

在该通信系统1中,越过设备10与云服务器70(应用80)之间的防火墙的通信利用网关30和管理服务器50来进行。具体而言,执行如下的两种动作,即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以及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后述)。

以下,首先对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进行说明。

<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向下”的动作)>

在该实施方式中,也进行如图26以及图27所示的上述的动作(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具体而言,在LAN外部的管理服务器50与LAN内部的网关30(30a)之间(作为防火墙的例外的)建立消息对话511(参照图26),进一步利用该消息对话511从管理服务器50向网关30发送隧道连接请求(面向设备10a的访问请求)。另外,根据该隧道连接请求在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之间形成隧道连接(参照图27)。而且,能够进行利用该隧道连接从LAN外部的云服务器70经由网关30访问LAN内部的设备10。例如,利用了云服务器70a的“云打印”能够通过设备10a(图像形成装置)进行。

以下,首先,主要参照图5对这样的动作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图5是表示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的图。

如上所述(参照图26),首先,网关30a在其启动时等预先在其与预先指定的管理服务器50之间建立通信对话(详细而言是消息对话)511。具体而言,网关30a针对预先指定的管理服务器50发送消息对话的建立请求。据此,通过管理服务器50承认该建立请求,在网关30a与管理服务器50之间建立消息对话511(参照图26)。换言之,根据从LAN107的内部的网关30向LAN107的外部的管理服务器50的访问,建立消息对话。应予说明,作为这样的消息对话(通信对话),例如例示使用“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等通信协议的对话。

另外,网关30a将网关30a的管理下的设备(管理对象设备)的信息等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0。另外,管理服务器50将包括基于各网关30的管理对象设备10的信息(记述于各设备列表的信息)的登录信息储存于管理服务器50的储存部55内的管理表69(图4)。

然后,通过客户端90进行与“云打印”相关的用户操作,云服务器70a(应用80a)从客户端90接受基于用户操作的指示(S11(图5))。响应该指示,云服务器70a(应用80a)将面向特定的设备10a的通信委托(访问请求)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0(S12)。

管理服务器50若接收到来自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通信委托(“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则确认委托方的云服务器70(应用80)具有针对设备10的访问权限的主旨。例如,管理服务器50基于预先生成并储存于储存部55的访问权限信息(列表列出具有针对设备10a的访问权限的应用80信息)等判定该访问权限的有无。

若判定为委托方应用80具有该访问权限的主旨,则在之后,管理服务器50将基于该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投入至与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等待行列。

然后,若在等待行列内等待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到来,则管理服务器50朝向网关30发送该隧道连接请求(S13(图5))。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通过利用管理服务器50与网关30(30a)之间的该消息对话(常时连接通信对话)511将基于访问请求的隧道连接请求发送至该网关30a。“隧道连接请求”是请求网关30应在与云服务器70(应用80)之间建立隧道连接的主旨的指令。换言之,该隧道连接请求是使网关30进行使用了隧道连接的通信的指令。

接收到该隧道连接请求的网关30a响应该隧道连接请求,在与云服务器70a(应用80a)之间形成隧道连接(隧道通信)(S14(图5))(也参照图27)。应予说明,在图27中,通过带有砂阴影的细长的矩形来示意性地表示“隧道通信”。

详细而言,网关30a响应该隧道连接请求而对云服务器70a发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对话(更详细而言,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对话)的建立请求。这样的HTTP(HTTPS)对话的建立请求也被称作(基于网关30的)隧道连接的建立请求。应予说明,基于网关30的“隧道连接的建立请求”和基于管理服务器50的“隧道连接请求”互不相同。基于网关30的“隧道连接的建立请求”是响应基于管理服务器50的“隧道连接请求”,为了实际的隧道连接建立而从网关30朝向云服务器70发出的请求(指令)。

而且,通过云服务器70a承认基于网关30的“隧道连接的建立请求”,在该网关30a与云服务器70a之间建立基于该HTTP对话的隧道连接(隧道通信)。换言之,根据从LAN107的内部的网关30向LAN107的外部的云服务器70的访问来建立隧道连接。

若隧道连接建立,则网关30a使用该隧道连接中继云服务器70a与设备10a之间的通信(主要为“向下”的数据通信)(S15、S16)。更详细而言,通过使用基于HTTP(HTTPS)对话的隧道通信,云服务器70能够经由网关30向设备10(例如10d)发送各种数据。

这样,使用隧道通信进行从云服务器70(经由网关30的)向设备(图像形成装置)10的访问。

如上所述,管理服务器50接收是来自应用80(80a)的通信委托且是伴随从应用80(80a)(经由网关30)朝向设备10(10a)的方向(“向下”)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还称为“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然后,管理服务器50将基于该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投入至其等待行列,若在等待行列内等待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到来,则朝向网关30发送该隧道连接请求。然后,网关30根据该隧道连接请求在与云服务器70a(应用80a)之间形成隧道连接,使用该隧道连接中继云服务器70a与设备10a之间的通信(主要为“向下”的数据通信)。

<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动作(“向上”的动作)>

在该通信系统1中,上述的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动作(“向下”的动作),也进行所谓的“逆向”的动作(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后述)相关的动作)。以下,参照图6对该动作进行说明。应予说明,作为伴随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处理,在此例示“云扫描”。

具体而言,首先,与上述相同,网关30a在其启动时等预先在与预先指定的管理服务器50之间建立通信对话(消息对话)511。

然后,例如与“云扫描”相关的用户操作通过设备10(例如10a)进行,设备10将针对在云服务器70(例如70b)中动作中的应用80(例如80b)的通信委托经由网关30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0(S21、S22)。该通信委托是来自设备10的通信委托(经由网关)且伴随从设备10(经由网关30)朝向应用80的方向(“向上”)的数据传输的通信的委托。该通信委托是从设备10发出的(设备侧产生触发),也被称作“设备触发通信委托”。

管理服务器50若接收到经由网关30的通信委托(“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则确认委托方的设备10(10a)具有针对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访问权限的主旨。例如,管理服务器50向通信对象的应用80b询问委托方设备10的访问权限的有无(S23),并基于该询问结果判定该访问权限的有无即可。或者,管理服务器50也可以基于从应用80b预先接收到的访问权限信息(列表列出具有针对应用80b的访问权限的设备10的信息),(在该时刻不与应用80b通信),判定该访问权限的有无。

若判定(确认)为委托方设备10具有该访问权限的主旨,则在之后,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动作。

具体而言,管理服务器50将基于该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投入至与该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等待行列。应予说明,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和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被投入至相同的等待行列。

然后,若在等待行列内等待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到来,则管理服务器50朝向网关30发送该隧道连接请求(S24)。网关30根据该隧道连接请求在与云服务器70b(应用80b)之间形成(建立)隧道连接(S25)。然后,网关30使用该隧道连接中继设备10a与云服务器70b之间的通信(主要为“向上”的数据通信(扫描图像的上传处理等))(S26)。

这样,执行伴随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处理。

应予说明,在这样的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中,为了提高安全,优选进行如下这样的处理。具体而言,管理服务器50在确认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委托方设备10具有访问权限的主旨后,管理服务器50从云服务器70领取一次性密码(S23)。然后,管理服务器50使用该一次性密码访问云服务器70,形成隧道连接(S25)。根据这样的处理,能够提高云服务器70等的安全。

<1-5.与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控制动作的概要>

如上所述,随时从应用80朝向管理服务器50(参照步骤S12),或者从设备10(经由网关30)向管理服务器50(参照步骤S21、S22)发送各种通信委托。详细而言,随时从应用80向管理服务器50发送“应用触发通信委托”,随时从设备10(经由网关30)向管理服务器50发送“设备触发通信委托”。

然而,作为处理这些多个通信委托的方法,可以考虑在管理服务器50中按照其接受顺序(接收顺序)依次处理该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更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将该多个通信委托(以及该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等)按照接受顺序依次投入至等待行列,并按照该接受顺序处理在等待行列内等待的该多个通信委托(以及该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等)即可。

然而,各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仅按照该各通信委托的接受顺序进行未必高效。

例如,假定管理服务器50接受多个“云打印”且在之后接受“云扫描”的情况。“云扫描”是利用LAN内的设备(MFP)10的处理,云扫描的利用用户存在于该设备10的附近,期待快速的回应。另一方面,“云打印”主要是被在LAN外(外出地等)的利用用户委托且利用LAN内的设备10打印输出的处理。云打印的利用用户不在该设备10附近,不要求快速的回应(从外出返回时已打印输出则足够等)的情况较多。

在这样的状况下,若与多个云打印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等被优先,则与该云扫描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不被执行,直至进行与该多个云打印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结果,尽管云扫描的利用用户要求快速的回应,但也不得不等待比较长的期间。

在仅按照该各通信委托的接受顺序进行基于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情况下,产生这样的问题等。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50如图7~图11等所示,执行考虑各种要素而决定执行顺序的动作等。结果,例如,与“云扫描”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与“云打印”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参照图9等)。应予说明,图7是表示隧道连接请求的分类(后述)的图,图8是表示与该分类相应的赋予分值的图,图9是表示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的赋予例的图。另外,图10以及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服务器50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0对管理服务器50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若在步骤S51中,管理服务器50接收到该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在步骤S52中针对各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各通信委托的各隧道连接请求)分别决定优先级。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分别计算针对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各评价值(与优先级相关的评价值(指标值V)),并基于该各评价值决定该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

在决定这样的优先级后,将各通信委托(以及该各隧道连接请求)投入至等待行列(步骤S53)。

然后,管理服务器50依次执行其执行顺序到来的隧道连接请求。换言之,管理服务器50以与该优先级相应的顺序执行多个隧道连接请求。据此,能够高效地执行各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1-6.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决定动作>

接下来,对优先顺位决定处理(步骤S52)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其中,在参照图11(步骤S52的详细流程图)前,参照图7~图9对优先顺位决定处理的概略进行说明。

<委托处理的分类1:设备触发/应用触发>

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通信委托(访问请求)根据其委托方(“设备”/“应用”)被分类(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应用触发通信委托)。换言之,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被分类为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和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委托处理的分类2: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管理处理>

另外,多个通信委托(访问请求)还根据其处理种类(“用户指示处理”/“管理处理”)被分类。换言之,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还被分类为基于用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和基于用于“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在此,“用于执行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是用于执行基于明示的用户指示(来自利用用户(也被称作一般用户或非管理用户)的手动指示)的处理(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

另一方面,“用于执行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是用于执行管理处理(不是基于利用用户所明示的指示(手动指示),而是通过装置自动地开始的管理用的处理)的通信委托。应予说明,相对于“用户指示处理”是以利用基于用户的指示为前提的处理,“管理处理”还被表述为是不以利用基于用户的指示为前提的处理。这样,“用户指示处理”和“管理处理”在概念上是相对的,“用户指示处理”也被表述为“非管理处理”。另外,由于“管理处理”与用户指示处理不同,是以从利用用户看不见的状态(在后台)执行的处理,所以也被称作“后台处理”。

例如,上述的“云扫描”是基于设备10的用户所明示的扫描指示的扫描处理(扫描任务)。用于执行该云扫描的通信委托也被表述为是“用于执行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同样,上述的“云打印”是基于应用80的用户所明示的打印指示的打印处理(打印任务)。用于执行云打印的通信委托也被表述为是“用于执行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

另一方面,“结果通知”是将基于设备10的处理的处理结果自动地通知给应用80的处理(处理结果自动通知处理)。用于执行该结果通知的通信委托也被表述为是“用于执行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同样,“装置状态获取”是基于应用80的信息获取处理(应用80自动地获取MFP10及/或网关30的信息的处理)。用于执行该“装置状态获取”的委托处理也被表述为是“用于执行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

应予说明,由于“结果通知”处理的委托方是设备10,所以其也被分类为“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处理。另外,由于“装置信息获取”处理的委托方是应用80,所以也被分类为“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处理。

<委托处理的复合性分类>

多个通信委托(访问请求)使用上述的2个分类基准、即(1)与是否是“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基准,(2)与是否是“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相关的基准被大致分类为4种。同样,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也使用该2个分类基准被大致分类为4种。以下,主要对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分类进行说明,但多个通信委托也以相同方式被分类。

图7是表示这样的分类的图。在图7中,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被分类为多个种类。该多个种类包括以下4个种类,即,

·C11: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且基于“用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C12: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且基于“用于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C21: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且基于“用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C22: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且基于“用于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

管理服务器50若接收到各通信委托,则基于该各通信委托所包括的数据等解析该各通信委托的处理内容,得到与该各通信委托对应的处理的种类等。例如,管理服务器50根据该数据得知表示处理种类的编号(“云扫描”=“001”,“云打印”=“002”,“装置状态获取”=“003”,“结果通知”=“004”等)。另外,管理服务器50基于根据该数据得知的处理种类、和管理服务器50内的数据表(表示各处理种类与上述的4个分类(C11、C12、C21、C22)的对应关系的数据表)决定各处理种类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否符合4个分类的某一个。换言之,基于该处理种类和该数据表来决定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还是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另外,基于该处理种类和该数据表也决定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还是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

然后,针对4种分类C11、C12、C21、C22中的、属于分类C11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最高的优先级(指标值V),针对属于分类C12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第2高的优先级。另外,针对属于分类C21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第3高的优先级,针对属于分类C22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第4高的优先级。

更具体而言,赋予图8以及图9所示的分值。针对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100”分值,针对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0”分值。另外,针对基于“用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10”分值,针对基于“用于管理处理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0”分值。

图11示出这样的分值(评价值)赋予动作。在图11的步骤S61中,判定隧道连接请求是否是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连接请求。在判定为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连接请求的主旨的情况下,赋予“+100”分值(步骤S6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连接请求的主旨的情况下,不加分值。应予说明,若采用这样的分值分配处理(加法处理),则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

另外,在步骤S63,判定隧道连接请求是否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连接请求。在判定为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连接请求的主旨的情况下,赋予“+10”分值(步骤S64)。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管理处理的连接请求的主旨的情况下,不加分值。应予说明,采用这样的分值分配处理(加法处理),则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

在此,针对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权重(增加值“+100”)比针对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权重(增加值“+10”)大。由此,在上述的2个分类基准,即,(1)与是否是“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基准,(2)与是否是“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相关的基准中,前者的基准(1)比后者的基准(2)更被重视(也参照图7)。

结果,被赋予图9所示的合计分值(指标值V)。属于分类C11的隧道连接请求(换言之,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且还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例如与云扫描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被赋予合计110(=100+10)分值(V=110)(参照步骤S62、S64)。属于分类C12的隧道连接请求(换言之,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且还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例如与结果通知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被赋予合计100(=100+0)分值(V=100)(参照步骤S62)。另外,属于分类C21的隧道连接请求(换言之,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且还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被赋予合计10(=0+10)分值(V=10)(参照步骤S64)。并且,属于分类C22的隧道连接请求(换言之,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且还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被赋予合计0(=0+0)分值(V=0)。

这样,以被分类为4种的隧道连接请求C11、C12、C21、C22以该顺序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方式针对多个隧道连接请求赋予优先级(指标值V)。

而且,管理服务器50基于这样的指标值V决定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具体而言,管理服务器50将4种隧道连接请求C11、C12、C21、C22以该顺序排优先顺位并执行。

应予说明,在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指标值V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该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按照其接受顺序处理。

<1-7.优先顺位决定处理等的一个例子>

图12~图15是表示管理服务器50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参照这些图对优先顺位决定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2的状态ST1下,与云扫描301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1(C11)和与装置状态获取处理C22(302)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2已经被投入至等待行列。

在此,云扫描301是委托从设备10a经由网关30a朝向应用80b的通信的处理。另外,装置状态获取处理302是委托从应用80c经由网关30a朝向设备10a的通信的处理。另外,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被赋予“+110”的指标值V,与装置状态获取处理302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2被赋予“+0”的指标值V。

如图12所示,在该状态ST1下,进一步接收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通信委托。应予说明,云打印303是委托从应用80a经由网关30a朝向设备10a的通信的处理。

若接收到该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云打印303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3(C21)的指标值V设定为“+10”。然后,管理服务器50以成为指标值V的降序的方式将在等待行列中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配置在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后顺位(且与装置状态获取处理302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2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13)。

接下来,如图13(状态ST2)所示,若接收到与云扫描304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4(C11)的指标值V设定为“+110”。在此,云扫描304是委托从设备10a经由网关30a朝向应用80b的通信的处理。然后,管理服务器50以成为指标值V的降序的方式将在等待行列中与云扫描304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4配置在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后顺位(且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14)。

接下来,如图14(状态ST3)所示,若接收到与结果通知处理305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5(C12)的指标值V设定为“+100”。在此,结果通知处理305是委托从设备10a经由网关30a朝向应用80d的通信的处理。然后,管理服务器50以成为指标值V的降序的方式将在等待行列中与结果通知处理305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5配置在与云扫描304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4的后顺位(且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15)。

如以上那样地决定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而且,如上所述,基于该执行顺序执行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

详细而言,如上所述,在2个分类基准,即,(1)与是否是“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基准,(2)与是否是“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相关的基准中,前者的基准(1)比后者的基准(2)更被重视。

更具体而言,首先,前者的基准(1)被优先(以比较大的权重)适用,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C1(C11、C12)比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C2(C21、C22)被优先执行。

另外,后者的基准(2)被以后顺位(以比较小的权重)适用,在基于“非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和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中,基于“非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更详细而言,在相同的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C1(参照图7)的相互间,基于“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C11比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C12优先执行。同样,在相同的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C2的相互间,基于“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C21比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C22优先执行。

这样,在多个隧道连接请求中,隧道连接请求C11、C12、C21、C22以该顺序排优先排顺位并执行。

<1-8.实施方式的效果等>

根据以上那样的动作,多个隧道连接请求中,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据此,多个隧道连接请求能够以优选的顺序执行。

在此,在应用中的处理被积蓄(应用中的处理负荷集中)的情况下,通过应用侧的硬件变更等(云服务器70的硬件增加等)提高应用侧的处理能力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在设备中的处理积蓄的情况下,通过设备侧的硬件变更以及增加等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提高比较困难。尤其是若设备的处理集中在等待行列内的较后侧,则从比较晚的时刻开始处理,并且产生处理期间的延迟等,导致处理的结束时刻(终止期)较大延迟的情况的可能性较高。对此,若通过从比较早的时刻开始设备的处理,则能够避免或抑制这样的情况的产生。

另外,从设备侧发出的处理(设备触发委托处理)是与设备的硬件特别紧密相关的处理(与设备中的处理的相关性比较高的处理)的情况较多。若如上所述考虑设备的硬件能力的扩大的余地较少等,则优选使“设备触发委托处理”比“应用触发委托处理”优先。

另外,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处理和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处理相比,要求较高的即时性的情况较多。例如,期望“云扫描”(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处理(且用户指示处理))比“云打印”(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处理(且用户指示处理))被早期执行的情况较多。“云扫描”(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处理)是基于来自存在于LAN的内侧的人(在设备10的附近的人)的指示的处理。另一方面,“云打印”(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对应的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来自存在于LAN的外侧的人(离设备较远的人)的指示的处理。在设备的附近的人希望在比较早的时期进行伴随向设备接近的动作(使用了设备的扫描的扫描动作等)的情况较多。这样,一般而言,“云扫描”具有比“云打印”高的即时性要求。并且,通过“云扫描”比“云打印”优先(先行)执行,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

另外,若比较“结果通知”处理(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处理(且管理处理))和“装置状态获取”处理(应用触发通信委托处理(且管理处理)),则“结果通知”处理与“装置状态获取”处理相比,被要求较高的即时性的情况较多。“结果通知”处理(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对应的处理)是通知LAN的内侧的设备10中的各种处理的处理结果的处理,是其即时性要求较高的处理。换言之,“装置状态获取”处理的即时性要求比“结果通知”处理的即时性要求低。若考虑这样的情况,则优选使“结果通知”处理(“设备触发委托处理”)比“装置状态获取”处理(“应用触发委托处理”)优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的情况,基于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应用触发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据此,能够高效地实现稳定的系统运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比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基于利用用户的指示操作的用户指示处理(非管理处理)基于具有欲执行处理的利用用户现在存在(现在正在进行所希望的操作)这样的特质,判定为即时性要求较高,从而被优先执行。据此,基于具有该特质的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能够被适当地优先执行。

<2.第二实施方式>

<2-1.概要>

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50仅基于多个通信委托的委托内容的分类结果来决定基于从应用80或设备10接收到的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不仅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委托内容的分类结果,还基于在该多个通信委托的接收时刻的各装置等(设备10、网关30以及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负荷的推定结果来决定该多个隧道连接请求的执行顺序的方式。

具体而言,被分类为上述的4个种类(C11、C12、C21、C22)中的相同种类种类的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根据与该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每个相关的装置等的负荷来决定(参照图16)。此外,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类(隧道连接请求的分类)的图。

换言之,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上述的2个分类基准(1)(2)外,还使用(3)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接收时刻的各装置等是否具有规定程度以上的高负荷状态相关的基准。另外,该分类基准(3)以比上述的2个分类基准(1)(2)低的权重被考虑。

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管理服务器50将与各通信委托相关的各装置等的负荷基于与该装置等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状况(隧道连接的当前的连接数等)来推断。应予说明,如上所述,该隧道连接的连接状况(连接数等)通过管理服务器50(信息管理部65以及管理表69等)来管理。

<2-2.设备10的负荷>

例如,在是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应用80)之间已经建立的隧道连接且与特定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比阈值TH1(“2个”)大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设备1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大(确切而言是“繁忙状态”)。另一方面,在与该特定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比阈值TH1小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设备1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小(确切而言为“非繁忙状态”)。应予说明,等号成立时可以判定为是繁忙状态,也可以相反,判定为是非繁忙状态。

而且,管理服务器50比与判定为繁忙状态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非繁忙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判定为非繁忙状态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繁忙设备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更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基于在接收到某隧道连接请求时,对于与该隧道连接请求有关的设备10在该时刻已经建立的(其它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判定该设备10是否是“繁忙状态”。

如图17所示,在该设备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接收到的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另一方面,在该设备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接收到的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零分值(“0”分值)。然后,通过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分值赋予结果进一步加上这些负分值等(从结果来看减少等),计算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指标值V),并基于该评价值来决定优先顺位。

据此,被分类为相同的种类(C11、C12、C21、C22的任意一个)的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中,与“非繁忙状态”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被比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即,由于与比较闲置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较优先执行,所以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因此,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2-3.网关30的负荷>

同样,例如,在是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应用80)之间已经建立的隧道连接且为与特定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比阈值TH2(“4个”)大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网关3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大(确切而言为“繁忙状态”)。另一方面,在与该特定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比阈值TH2小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网关3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小(确切而言为“非繁忙状态”)。应予说明,等号成立时可以判定为是繁忙状态,也可以相反,判定为是非繁忙状态。

而且,管理服务器50比与判定为是繁忙状态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非繁忙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判定为是非繁忙状态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繁忙网关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更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基于在接收到某隧道连接请求时,对于与该隧道连接请求有关的网关30在该时刻已经建立的(其它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判定该网关30是否是“繁忙状态”。

如图17所示,在该网关30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接收到的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另一方面,在该网关30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接收到的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零分值(“0”分值)。然后,通过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分值赋予结果进一步加上这些负分值等,计算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指标值V),并基于该评价值来决定优先顺位。

据此,被分类为相同的种类(C11、C12、C21、C22的任意一个)的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中,与“非繁忙状态”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与“繁忙状态”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即,由于与比较闲置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较优先执行,所以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网关3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因此,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2-4.应用80的负荷>

同样,例如,在是网关30与云服务器70(应用80)之间已经建立的隧道连接且与特定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为阈值TH3(“10个”)大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应用8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大(确切而言是“繁忙状态”)。另一方面,在与该特定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比阈值TH3小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50判定为该特定的应用80的负荷比规定程度小(确切而言是“非繁忙状态”)。应予说明,等号成立时可以判定为是繁忙状态,也可以相反,判定为是非繁忙状态。

而且,管理服务器50比与判定为是繁忙状态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非繁忙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判定为是非繁忙状态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与繁忙应用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

更详细而言,管理服务器50基于在接收到某隧道连接请求时,对于与该隧道连接请求有关的应用80在该时刻已经建立的(其它的)隧道连接的连接数,判定该应用80是否是“繁忙状态”。

如图17所示,在该应用80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接收到的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另一方面,在该应用80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该接收到的隧道连接请求赋予零分值(“0”分值)。然后,通过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分值赋予结果进一步加上这些负分值等,计算针对各隧道连接请求的评价值(指标值V),并基于该评价值来决定优先顺位。

据此,被分类为相同的种类(C11、C12、C21、C22的任意一个)的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中,与“非繁忙状态”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与“繁忙状态”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即,由于与比较闲置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比较优先执行,所以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应用80相关的隧道连接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因此,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2-5.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决定动作等>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但是,图20的动作代替图11的动作而被执行。图20是表示隧道连接请求的优先顺位决定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20所示,步骤S61~S64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然后,在与接收到的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设备10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步骤S71、S72)。另一方面,在该设备10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不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分值(赋予“0”分值)。

另外,在与接收到的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网关30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步骤S73、S74)。另一方面,在该网关30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不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分值(赋予“0”分值)。

并且,在与接收到的隧道连接请求相关的应用80为“繁忙状态”的情况下,针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负分值(“-1”分值)(步骤S75、S76)。另一方面,在该应用80为“非繁忙状态”的情况下,不对该隧道连接请求赋予分值(赋予“0”分值)。

应予说明,在步骤S71~76中赋予的分值也被称作负荷调整分值。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针对在步骤S61~S64中计算出的分值加上在步骤S71~76中计算出的该负荷调整分值来计算指标值V。然后,基于该指标值V来决定各隧道连接请求的处理顺序。另外,在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的指标值V(加上(减去)步骤S71~S76的负荷调整分值后的分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该2个以上的隧道连接请求按照其接受顺序处理。

<2-6.优先顺位决定处理的一个例子>

<至状态ST3>

图21~图25是表示管理服务器50的等待行列内的状况的概念图。参照这些图对优先顺位决定处理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状态ST1~ST3也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2~图14)相同的处理。应予说明,在图21中,对于与状态ST3相关的处理结果(参照图15),示出接收到与新的云扫描306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6的状况。

但是,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赋予考虑各装置等(设备10、网关30、云服务器70(应用80))的负荷的负分值。在此,假定在多个设备10中,仅设备10a繁忙,多个网关30中,仅网关30a繁忙,多个应用80中,仅应用80b繁忙的情况。

该情况下,对与云扫描301(参照图21的最上栏)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赋予基于设备10a为繁忙状态的“-1”分值、基于网关30a为繁忙状态的“-1”分值、以及基于应用80b为繁忙状态的“-1”分值的合计值“-3”分值(参照图21的右数第2列(负荷调整分值栏))。

然后,通过对其它的分值“110”加上负荷调整分值“-3”,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评价值(指标值V)被设定为合计“107”分值(参照图21的最右列(合计值栏)、以及图18的上数第2段)。

同样,与云扫描304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4的指标值V也被设定为合计“107”分值。

另外,对与结果通知处理305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5赋予基于设备10a为繁忙状态的“-1”分值、基于网关30a为繁忙状态的“-1”分值的合计值(负荷调整分值)的“-2”分值。通过对其它的分值“100”加上负荷调整分值“-2”,与结果通知处理305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5的指标值V被设定为合计“98”分值(参照图21的最右列、以及图19的上数第2段)。

同样,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的指标值V被设定为合计“8”分值(也参照图18的最下段),与装置状态获取处理302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2的指标值V被设定为合计“-2”分值(参照图19的最下段)。

应予说明,这些各指标值在接收各通信委托时被设定。具体而言,与云扫描301、装置状态获取处理302、云打印303、云扫描304、结果通知处理305的各处理相关的指标值V在(以该顺序)接收与该各处理相关的通信委托被设定。然后,在等待行列内,基于各通信委托的隧道连接请求以图21所示的优先顺位排列。应予说明,在图21等中,多个隧道连接请求按照其优先顺位按从高至低的顺序由上朝下配置。

<状态ST4>

接下来,如图21(状态ST4)所示,若接收到新的通信委托,具体而言,接收到与云扫描306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6(C11)的指标值V设定为“+108”。在此,云扫描306是委托从设备10b(不是10a)经由网关30a朝向应用80b的通信的处理,负荷调整分值是“-2”。然后,管理服务器50以成为指标值V的降序的方式在等待行列内将与云扫描306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6配置在比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靠前的顺位的位置(前端位置)(也参照图22)。

据此,在被分类为相同的种类(C11)的2个云扫描301、306的相互间,根据负荷调整分值的大小决定其优先顺位。具体而言,基于伴随经由同一网关30a朝向同一应用80b的数据发送的、2个通信委托的2个隧道连接请求201、206的优先顺位根据其互不相同的委托方设备10a、10b的负荷状况决定。然后,按照决定的优先顺位执行该2个隧道连接请求。详细而言,与“非繁忙状态”的设备1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6比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优先执行。换言之,管理服务器50比与该多个设备中已经建立比阈值TH1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设备1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多个设备中尚未建立比阈值TH1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设备1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即,与闲置的设备1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6比较优先执行。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执行伴随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进而,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状态ST5>

接下来,如图22(状态ST5)所示,若接收到与云打印307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7(C21)的指标值V设定为“+9”。在此,云打印307是委托从应用80a经由网关30a朝向设备10b(不是10a)的通信的处理,负荷调整分值是“-1”。然后,管理服务器50将在等待行列中与云打印307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配置在“与结果通知处理305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5的后顺位且与云打印303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23)。

据此,在被分类为同一种类(C21)的2个云打印303、307的相互间,根据负荷调整分值的大小决定其优先顺位。具体而言,基于从同一应用80a经由同一网关30接收到的2个通信委托的2个隧道连接请求203、207的优先顺位根据其互不相同的关联设备10a、10b的负荷状况来决定。然后,根据决定的优先顺位来执行该2个隧道连接请求。详细而言,与“非繁忙状态”的设备1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比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优先执行。即,由于与比较闲置的设备1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比较优先执行,所以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设备1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3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因此,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状态ST6>

接下来,如图23(状态ST6)所示,若接收到与云打印308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8(C21)的指标值V设定为“+10”。在此,云打印308是委托从应用80a经由网关30b(不是网关30a)朝向设备10e(不是10b)的通信的处理,负荷调整分值是“0”。然后,管理服务器50将在等待行列中与云打印308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8配置在“与结果通知处理305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5的后顺位且与云打印307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24)。

据此,在被分类为同一种类(C21)的2个云打印307、308的相互间,根据负荷调整分值的大小来决定其优先顺位。具体而言,基于从同一应用80a接收到的2个通信委托的2个隧道连接请求207、208的优先顺位根据其互不相同的关联网关30b、30a的负荷状况和其互不相同的关联设备10e、10b的负荷状况来决定。在此,关联设备10e、10b的负荷状况相互同等(均为“低负荷”),关联网关30b、30a的负荷状况互不相同。因此,2个隧道连接请求207、208的优先顺位根据关联网关30b、30a的负荷状况实质决定。然后,按照决定的优先顺位执行该2个隧道连接请求。详细而言,与“非繁忙状态”的网关3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8比与“繁忙状态”的网关3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优先执行。换言之,管理服务器50比与该多个网关30中已经建立比阈值TH2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网关3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多个网关30中尚未建立比阈值TH2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网关3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即,与比较闲置的网关3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8比较优先执行。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网关30a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7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进而,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状态ST7>

接下来,如图24(状态ST7)所示,若接收到与云扫描309对应的通信委托,则管理服务器50将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209(C11)的指标值V设定为“+108”。在此,云扫描309是委托从设备10a经由网关30a朝向应用80e(不是80b)的通信的处理,负荷调整分值是“-2”。然后,管理服务器50将在等待行列中与云扫描309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9配置在与云扫描306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6的后顺位(且与云扫描301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前顺位)的位置(也参照图25)。

据此,在被分类为同一种类(C11)的2个云扫描301、309的相互间,根据负荷调整分值的大小来决定其优先顺位。具体而言,基于伴随从同一设备10a经由同一网关30a朝向不同的应用80b、80e的数据发送的2个通信委托的2个隧道连接请求201、209的优先顺位根据其互不相同的发送对象应用80b、80e的负荷状况来决定。然后,根据决定的优先顺位来执行该2个隧道连接请求。详细而言,与“非繁忙状态”的应用80e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9比与“繁忙状态”的应用8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优先执行。换言之,管理服务器50比与多个应用80中已经建立比阈值TH3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应用8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优先执行与多个应用80中尚未建立比阈值TH3大的数目的隧道连接的应用80e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即,与比较闲置的应用80e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9比较优先执行。因此,能够避免或抑制伴随执行与繁忙状态的应用80b相关的隧道连接请求201的等待时间的产生及/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化。进而,能够使作为系统整体的动作高效化。

<3.变形例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说明的内容。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请求还是基于管理处理的请求,基于委托处理的处理种类(表示该处理种类的数据等)来决定,但并不局限于此。

具体而言,管理服务器50也可以基于在各通信委托所涉及的数据传输中利用的通信协议来判定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请求还是基于管理处理的请求。例如,也可以在通信委托后的实际的数据通信使用使通信速度(实时性)优先且不保证数据的完全性的通信协议(例如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情况下,判定为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相反,也可以在通信委托后的实际的数据通信是伴随使用重视数据的完全性的通信协议(例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判定为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非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应予说明,管理服务器50将表示各通信委托与在与该各通信委托相应的实际的数据通信中利用的通信协议的对应关系的数据表预先储存于储存部55。并且,管理服务器50基于该数据表等来判定(获取)与各通信委托相应的通信协议(根据各通信委托在实际的数据通信中使用的通信协议(UDP/TCP等))即可。

或者,管理服务器50也可以根据通信委托的委托方的用户种类来判定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请求,还是基于管理处理的请求。详细而言,在委托方用户为管理者(管理用户)的情况下,决定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的主旨即可。相反,在委托方用户为利用者(利用用户)(非管理者)的情况下,决定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为基于用户指示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的主旨即可。

并且,也可以在该通信委托为定期(以恒定周期)产生的委托的情况下,判定为与该通信委托对应的隧道连接请求是基于管理处理的隧道连接请求。例如,也可以将在每日相同时刻总共反复接收规定次数以上的相同种类的通信委托判定为与“管理处理”相关的委托。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使用2个分类基准被大致分类成4种(参照图7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使用2个分类基准中的一方(具体而言,与是否是“设备触发通信委托”相关的基准),将多个通信委托(以及基于该多个通信委托的多个隧道连接请求)大致仅分类成2种。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各云服务器70设置有一个应用8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单一的云服务器70内设置多个应用80。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一个应用80具有单一的功能,但并不局限于此,一个应用80也可以具有多个功能(例如云扫描功能以及云打印功能)。换言之,各应用80也可以是执行多个种类的处理的应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设置有多个设备10、多个网关30以及多个云服务器70(应用80),但并不局限于此。具体而言,各装置等10、30、70(8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是单一的。例如,在通信系统1中,也可以设置多个设备10、单一的网关30以及多个应用80。或者,也可以设置单一的设备10、单一的网关30以及多个应用80。或者,也可以设置单一的设备10、单一的网关30以及单一的应用8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