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67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由密钥生成中心KGC和跟踪认证中心TRA共同执行,生成车联网的主密钥和系统参数;

步骤B,根据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TRA生成车辆用户的假名身份;

步骤C,根据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的假名身份,KGC生成车辆用户的部分私钥;

步骤D,根据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的部分私钥,车辆用户生成自己的公钥和私钥;

步骤E,根据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的公钥和私钥、车辆用户的假名身份,车辆用户对消息进行签密,并指定另一车辆用户作为接收用户;

步骤F,根据系统参数、车辆用户对消息的签密,路侧单元RSU生成聚合签密;

步骤G,路侧单元RSU对聚合签密进行验证,若聚合签密有效,则执行步骤H,否则程序结束;

步骤H,接收用户对聚合签密进行解签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具体过程如下:

(1)令G1是一个阶为q的加法循环群,P是群G1的生成元,G2是一个阶为q的乘法循环群,e:G1×G1→G2是一个可计算的双线性映射,其中,q为素数;

(2)KGC选择一个随机数作为认证主密钥,并秘密保存认证主密钥s1;计算认证主公钥PPub=s1·P,其中表示集合{1,2,K,p-1}。

(3)TRA选择一个随机数作为跟踪主密钥,并秘密保存跟踪主密钥s2;计算跟踪主公钥TPub=s2·P;

(4)KGC和TRA共同选择4个密码学Hash函数:H1:{0,1}*→G1H4:{0,1}*→G1,从而得到系统参数params={q,G1,G2,e,P,PPub,TPub,H1,H2,H3,H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过程如下:

(1)车联网中第i个车辆用户Vi随机选择计算IDi,1=ki·P∈G1;然后通过安全信道发送二元组(RIDi,IDi,1)给TRA,其中,RIDi是Vi的真实身份,i=1,2,L,n,n为车联网中车辆用户的个数;

(2)TRA从安全信道接收到二元组(RIDi,IDi,1)后,计算其中,Ti是Vi的假名身份的有效期;H(·)是一个密码学Hash函数:然后TRA通过安全信道发送Vi的假名身份IDi=(IDi,1,IDi,2,Ti)给KG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过程如下:

KGC通过安全信道接收到Vi的假名身份IDi后,首先,计算假名身份IDi的Hash值然后,计算Vi的部分私钥最后,KGC通过安全信道发送假名身份IDi和部分私钥给V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Vi随机选择一个秘密值作为私钥然后,计算公钥最后,得到Vi的私钥和公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的具体过程如下:

(1)Vi指定另一车辆用户作为接收用户VR,其中,R=1,2,…,n且R≠i;

(2)Vi随机选择计算Ri=ri·P∈G1其中,,IDR是接收用户VR的假名身份,是IDR的Hash值;

(3)Vi计算其中,是接收用户VR的公钥,Mi是对应Vi的消息,ti是Vi签密时的时间戳;

(4)Vi计算(5)Vi计算

(6)Vi输出Mi的签密δi=(Ri,Ci,Si),并发送四元组(δi,IDi,IDR,ti)给RS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的具体过程如下:

RSU根据系统参数、Vi对Mi的签密δi,输出聚合签密δ,δ=(R,C1,C2,L,Cn,S),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的具体过程如下:

RSU根据公式(1)对聚合签密δ进行验证:

<mrow> <mi>e</mi> <mrow> <mo>(</mo> <mi>S</mi> <mo>,</mo> <mi>P</mi> <mo>)</mo> </mrow> <mo>=</mo> <mi>e</mi> <mrow>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Q</mi> <mrow> <msub> <mi>ID</mi> <mi>i</mi> </msub> </mrow> </msub> <mo>&CenterDot;</mo> <msub> <mi>W</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P</mi> <mrow> <mi>P</mi> <mi>u</mi> <mi>b</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CenterDot;</mo> <mi>e</mi> <mrow> <mo>(</mo> <mo>(</mo> <mrow>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row> <msub> <mi>vpk</mi> <mrow> <msub> <mi>ID</mi> <mi>i</mi> </msub> </mrow> </msub> </mrow> </mrow> <mo>)</mo> <mo>+</mo> <mi>R</mi>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U</mi> <mi>i</mi> </msub> <mo>)</mo> </mrow>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式中,e(g)表示双线性对运算;如果验证公式(1)成立,则聚合签密δ有效,RSU发送验证有效的δ和ti给接收用户VR,否则,聚合签密δ无效,程序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的具体过程如下:

(1)接收用户VR计算其中,是接收用户VR的部分私钥,是接收用户VR的私钥;

(2)接收用户VR计算进行解签密。

10.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密的车联网条件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车联网的主密钥和系统参数;

假名身份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生成车辆用户的假名身份;

部分私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车联网的主密钥、车辆用户假名身份,生成车辆用户的部分私钥;

车辆密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生成车辆用户的公私钥;

签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车辆用户私钥和部分私钥,生成车辆用户对消息的签密;

聚合签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消息的签密,路侧单元RSU生成聚合签密;

聚合签密验证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对聚合签密生成模块生成的聚合签密是否有效进行验证,并输出验证结果;

聚合解签密模块,用于根据系统参数生成模块生成的系统参数,接收用户生成解签密消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