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297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用户不仅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与对端的移动终端进行语音通信、文字通信,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安装的第三方软件访问网络上的资源。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具体如手机很容易从用户的手中或桌面滑落到地面上,造成移动终端被摔坏,例如屏幕裂缝,为了避免移动终端滑落到地面,现有技术通过检测移动终端的倾斜角度,以及移动终端倾斜的时间长度,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倒地状态,若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倒地状态,则移动终端发出报警信号,以便提醒用户移动终端即将落地。

但是,现有技术只对移动终端倒地后的状态进行检测,并不对移动终端倒地的过程进行检测,导致移动终端是否倒地的检测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若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正常状态;

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判决状态;

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

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落地;

其中,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判决状态;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落地;

其中,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确定手机的状态,当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该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当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手机落地,即本实施例不仅检测手机倒地时的状态,还对手机倒地前的下落过程进行检测,提高了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只对移动终端倒地后的状态进行检测,并不对移动终端倒地的过程进行检测,导致移动终端是否倒地的检测精度较低,提供了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内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当手机在y轴方向发生位移或者手机在y轴方向运动时,该加速度传感器可用于感测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手机在y轴方向发生位移或者手机在y轴方向运动可能是手机从桌面或用户的手中掉落导致的,可选的,该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感测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和该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该加速度传感器感测到的加速度值可实时发送给该处理器,即该处理器实时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测量值;另外,该处理器还对所述加速度测量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加速度值,具体的平滑处理所涉及的方法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平滑处理算法,如图2a所示为手机在y轴方向发生位移或者手机在y轴方向运动时,该处理器对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感测的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测量值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到的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其中,实线20表示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步骤s102、若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正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进行检测,设置有两个门限值,两个门限值具体如图2a所示的第一门限值thd1和第二门限值thd2,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如图2a所示,当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时,如图2a所示的虚线框21,在手机从桌面或用户的手中滑落之前,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保持在一个较大值附近,虚线框21表示手机处于倒地前的稳态,即虚线框21表示手机处于正常状态。

步骤s103、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判决状态。

当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thd1时,如图2a所示的时间点t1,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等于第一门限值thd1,在时间点t1之前,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在时间点t1之后,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门限值thd1且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表示在时间点t1时,手机刚从桌面或用户的手中滑落,则该处理器在时间点t1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手机在时间点t1开始进入倒地判决状态,在时间点t1和时间点t2之间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所谓倒地判决状态就是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该处理器开始进入倒地检测流程。

步骤s104、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

如图2a所示,在时间点t2与时间点t3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在时间点t2与时间点t3之间,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所谓倒地预备状态是指手机即将着地但还没有着地的状态。

步骤s105、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落地。

如图2a所示,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4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从时间点t3开始,手机由倒地预备状态转变到倒地判决状态,且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4之间,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在时间点t4与时间点t5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从时间点t4开始,手机由倒地判决状态转变到倒地预备状态,且在时间点t4与时间点t5之间,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同理,手机在时间点t5与时间点t6之间处于倒地判决状态,时间点t6之后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

若时间点t2与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2,即若手机在t2时间内保持其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表示手机已经落地,此时手机发出报警信号。若时间点t2与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阈值t2,则该处理器继续判断时间点t3之后的加速度值。

假设在本实施例中,时间点t2与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阈值t2,该处理器继续判断时间点t3之后的加速度值,如图2a所示,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4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时间点t3与时间点t4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还有可能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由于第一门限值thd1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当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时,说明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也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

如图2a所示,手机在时间点t3、t4之后,在时间点t4与时间点t5之间,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若时间点t4与时间点t5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2,即若手机在t2时间内保持其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表示手机已经落地,此时手机发出报警信号。若时间点t4与时间点t5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阈值t2,则该处理器继续判断时间点t5之后的加速度值。

如图2a所示,手机在时间点t5、t6之后,从时间点t6开始,在t2时间内,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保持在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的状态,则表示时间点t6之后,手机已经落地,此时手机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确定手机的状态,当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该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当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手机落地,即本实施例不仅检测手机倒地时的状态,还对手机倒地前的下落过程进行检测,提高了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01、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步骤s301与步骤s101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2、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则从所述当前时刻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记录从下一时刻开始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所述第一阈值。

如图2b所示,时间点t0之前,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门限值thd1,时间点t0,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等于第一门限值thd1,时间点t0之后,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为了确定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的持续时间,在时间点t0启动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第一阈值,由于时间点t0和时间点t1之间,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持续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则第一定时器持续计时,若第一定时器超时,说明在时间点t0和时间点t1之间,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

步骤s303、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恢复到所述正常状态。

如图2b所示,在时间点t0之前,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在时间点t0之后,由于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时间点t0之后,手机由倒地判决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步骤s304、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下一时刻,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时刻进入倒地判决状态。

如图2b所示,在时间点t1的前一时刻,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thd1,在时间点t1时刻,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等于第一门限值thd1,在时间点t1时刻之后,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一门限值thd1,表示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有下降的趋势,则在时间点t1时刻,手机进入倒地判决状态。

步骤s305、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

步骤s305与步骤s104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6、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落地。

步骤s306与步骤s105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了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401、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步骤s401与步骤s101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2、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则从所述当前时刻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记录从下一时刻开始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所述第一阈值。

步骤s402与步骤s302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3、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恢复到所述正常状态。

步骤s403与步骤s303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4、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下一时刻,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时刻进入倒地判决状态。

步骤s404与步骤s304一致,具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5、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下一时刻,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时刻进入倒地预备状态。

如图2b所示,时间点t6之前,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thd2,时间点t6,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等于第二门限值thd2,时间点t6之后,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表示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有下降的趋势,手机在时间点t6进入倒地预备状态。

步骤s406、从所述当前时刻启动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用于记录从下一时刻开始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所述第二阈值。

为了确定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的持续时间,在时间点t6启动第二定时器,第二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第二阈值,由于时间点t6之后,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持续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则第二定时器从时间点t6开始持续计时。

步骤s407、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超时时刻落地。

若第二定时器超时,说明在时间点t6之后,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t2,则表示手机在时间点t6落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二定时器和第一定时器两个定时器,处理器每次只开启一个定时器,即开启第二定时器时,关闭第一定时器;开启第一定时器时,关闭第二定时器。

如图2b所示,时间点t2、时间点t4同样开启第二定时器,由于时间点t2到时间点t3的时间间隔、以及时间点t4到时间点t5的时间间隔均小于第二阈值t2,则时间点t2和时间点t3之间、以及时间点t4和时间点t5之间,第二定时器不会产生超时,因为第二定时器只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thd2的持续时间,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thd2时,第二定时器是关闭的,具体的,时间点t3、时间点t5时刻第二定时器就会被关闭。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501、获取手机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测量值。

步骤s502、对加速度测量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加速度值。

步骤s503、判断当前加速度值是否大于thd1,且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05,否则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4、状态更新为倒地判决状态,关闭第一定时器。

步骤s505、确定手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06,否则执行步骤s507。

步骤s506、不启动倒地检测流程,并且返回步骤s501。

步骤s507、判断第一定时器是否启动,若是则执行步骤s509,否则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8、启动第一定时器。

步骤s509、判断第一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是则执行步骤s510,否则返回步骤s501。

步骤s510、确定手机恢复正常状态,关闭第一定时器。在关闭第一定时器之后,返回步骤s501。

步骤s511、判断当前加速度值是否小于thd2,且当前状态为倒地判决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13,否则执行步骤s512。

步骤s512、关闭第二定时器。在关闭第二定时器之后,返回步骤s501。

步骤s513、判决为倒地预备状态。

步骤s514、启动第二定时器,关闭第一定时器。

步骤s515、判断第二定时器是否超时,若是则执行步骤s516,否则返回步骤s501。

步骤s516、确定手机落地。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一致,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确定手机的状态,当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该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当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手机落地,即本实施例不仅检测手机倒地时的状态,还对手机倒地前的下落过程进行检测,提高了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的结构图。该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具体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中,或者该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具体可以实现为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可以执行移动终端倒地检测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1和处理模块62。

获取模块61,用于实时获取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

处理模块62,用于若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正常状态;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且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判决状态;若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落地。其中,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确定手机的状态,当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该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当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手机落地,即本实施例不仅检测手机倒地时的状态,还对手机倒地前的下落过程进行检测,提高了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定时器控制模块63。

定时器控制模块63,用于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则从所述当前时刻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定时器用于记录从下一时刻开始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所述第一阈值。

处理模块62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恢复到所述正常状态。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2还用于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下一时刻,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且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时刻进入倒地判决状态。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模块62还用于若当前时刻之前,所述加速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当前时刻,所述加速度值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值,下一时刻,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当前时刻进入倒地预备状态;定时器控制模块63还用于从所述当前时刻启动第二定时器,所述第二定时器用于记录从下一时刻开始所述加速度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超时时间是所述第二阈值。处理模块62还用于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定时器的超时时刻落地。

进一步的,获取模块61具体用于实时获取加速度传感器感测的所述移动终端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测量值。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还包括:平滑处理模块64,平滑处理模块64用于对所述加速度测量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述加速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倒地检测装置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3、4、5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了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通过第二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感测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根据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的大小确定手机的状态,当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手机处于正常状态;当该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开始对手机进行倒地检测;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介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判决状态;当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当手机处于倒地预备状态,且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手机落地,即本实施例不仅检测手机倒地时的状态,还对手机倒地前的下落过程进行检测,提高了手机倒地的检测精度;通过第一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了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通过第二定时器记录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提高手机在纵轴方向的加速度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的持续时间的记录精度。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