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FOLP的STBC‑OFDM信号盲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212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FOLP的STBC‑OFDM信号盲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领域中非合作通信信号处理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FOLP(Fourth Order Lag Product,,FOLP)的STBC-OFDM(Space-Time Block Codes,STBC和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盲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信号盲识别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领域,如认知无线电、频谱监控和电子对抗等。STBC-OFDM技术将天线分集、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简化了接收端均衡器的复杂度,抑制了衰落,降低了成本。STBC-OFDM盲识别问题是近两年兴起的新的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还较少。

2013年,Marey等首次将OFDM与STBC结合起来,研究OFDM条件下的STBC识别算法。文中通过检测二阶相关矩阵的峰值来识别SM-OFDM信号和AL-OFDM信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4年,Marey等用同样的方法针对性的研究了两根接收天线下的OFDM-STBC识别,并进行了充分的实验验证。2015年,Karami和Dobre等使用二阶循环平稳统计量对OFDM条件下SM和Alamouti STBC进行识别,该算法性能在接收天线≥2时也较好,然而该算法无法对单接收天线条件下的STBC进行识别。同年,Eldemerdash等提出了采用二阶相关函数对STBC信号进行识别的方法,利用不同码对应的接收信号的二阶时延相关函数值不同的特性,通过检验不同码相关函数是否存在峰值对STBC信号进行识别,算法在接收天线数量≥2下进行实验,不适用于单接收天线的情况。上述的研究都需要大量的接收样本才能得到较好的识别效果,且这三种算法对频偏较为敏感;Eldemerdash等提出的算法避免了这些问题,但只适用于多接收天线(接收天线数量≥2)条件,不适用于单接收天线。在单接收天线下的STBC-OFDM盲识别的研究尚属空白。上述四种算法均只对SM-OFDM和AL-OFDM进行了识别,在扩展到其它类型空时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时还会遇到许多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已有的方法还不能满足STBC-OFDM信号盲识别的需要,同时考虑等增益慢衰落频率选择信道环境,还需研究一种更有效的STBC-OFDM信号盲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FOLP的STBC-OFDM信号盲识别方法,同时考虑与真实信道更贴近的等增益慢衰落频率选择信道,它可以较好地满足STBC-OFDM通信中STBC类型识别要求,大大提高了识别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本发明可直接应用于非合作STBC-OFDM通信系统,也可用于相应的软件无线电等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考虑等增益慢衰落频率选择信道和STBC-OFDM信号模型,结合空时分组码元素的相关性,求取STBC信号的四阶时延矩;采用峰值检测的方法盲识别STBC信号类型。

所述的求取STBC信号的四阶矩方法为:考虑信道模型等增益慢衰落频率选择信道,信道模型采用指数能量时延模型。假设最大路径编号pmax,信道模型采用指数能量时延模型:

P(p)=P(0)e-p/5,p=0,1,...,pmax (1)

其中,P(0)为第一路径的功率,p为路径编号,pmax为最后一条路径的编号。

考虑具有nt发射天线和nr接收天线的STBC-OFDM系统,其中发射信号采用复调制(不考虑BPSK)的独立同分布信号,这可保证信号的实部和虚部也是独立同分布的。OFDM块的长度为N,每个OFDM块可表示为:

其中,式中表示第f根天线的第Ub+u个OFDM块的N个符号,U为码矩阵的长度,其中SM码为U=1,AL码为U=2,以此类推,b为码矩阵块的序号,u表示一个码矩阵块内的列序号,且u=0,1,...,U-1。

使用dXb+x表示每个空时分组码矩阵C中发射的OFDM块,X为每个空时分组码矩阵C中包含的OFDM块的数量,x为每个空时分组码矩阵C中OFDM块的序号,x=0,1,...,X-1。其中,每个AL码矩阵包含2个OFDM块,即X=2;STBC3中,X=3;STBC4中,X=4;SM中X=nt。dXb+x元素之间互相不相关,即

E[dXb+x(k)dXb+x(k')]=0 (3)

式中为传输信号能量。

根据OFDM定义,在传输端对每个OFDM块进行N点离散快速傅里叶逆变换(N-IFFT)得到时域上的OFDM块

对添加循环前缀,假设循环前缀的长度为v,则得到的长度为N+v的OFDM块表示为

式中的每个元素可表示为

因此,得到在第f根发射天线上发射的所有空时分组码块,可表示为

式(8)中第k个元素定义为s(f)(k),则第i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第k个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其中,Lh为传输路径的数量,hfi(l)为传输天线f到接收天线i对应的第l条传输路径的信道系数,w(i)(k)为接收天线i对应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其均值为0,方差为

由式(9),设第i根接收天线上接收信号为

其中表示第i根接收天线上接收到的第j个OFDM块,表示为:

对第i根接收天线上的接收信号(文中省略上标i,表示为在时延参数(0,τ,0,τ)下的四阶时延矩定义为:

本发明以4种STBC进行识别为例,分别为空间复用(SM)、AL、STBC3和STBC4。

SM码的发射天线数取2,SM-OFDM编码可表示为:

AL-OFDM编码可表示为:

STBC3-OFDM编码可表示为:

STBC4-OFDM编码可表示为:

所述的采用峰值检测的方法盲识别STBC信号类型指的是:首先考虑SM-OFDM和AL-OFDM的四阶时延矩,当时延参数为(0,1,0,1)时,有

ySM(q,1)=ψSM(q),q=0,1,...,Nb-1 (17)

yAL(q,1)=E[yAL(q,1)]+ψAL(q),q=0,1,...,Nb-1 (18)

其中,ψξ(q)为yξ(q,1)与其均值的偏差。当Nb足够大时,ψξ(q)的值趋近于0。当rq和rq+τ对应两个不同的空时分组码矩阵时,即rq和rq+τ不相关时,E[yAL(q,1)]趋近于0,则yAL(q,1)=ψAL(q);当rq和rq+τ对应同一个空时分组码矩阵,即rq和rq+τ相关时,E[yAL(q,1)]=A,其中A≠0。

因此,当时延向量为(0,1,0,1)时,在不考虑噪声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得到SM-OFDM和AL-OFDM的FOLP序列:

SM-OFDM:[0 0 0 ...]

AL-OFDM:[A 0 A 0 A 0 A ...]或[0 A 0 A 0 A 0 ...]

AL-OFDM的FOLP序列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可以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对SM-OFDM和AL-OFDM的FLOP序列进行处理,具有周期性的为AL-OFDM码,而不具有周期性的码则为SM-OFDM码。定义y(q,1)的Nb点离散傅里叶变换Y=[Y(0,τ),Y(1,τ),...,Y(Nb,τ)],其元素可以表示为

则由式(17)和(18)可得

YSM(n,1)=ΨSM(n),n=0,1,...,Nb-1 (20)

YAL(n,1)=Θ+ΨAL(n),n=0,1,...,Nb-1 (21)

式中,ΨSM(n)和ΨAL(n)分别代表ψSM(q)和ψAL(q)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当rq和rq+τ对应同一个空时分组码矩阵时,即rq和rq+τ相关时,否则显然,由式(25)和(26)可得,|YSM(n,1)|不具有任何峰值,而|YAL(n,1)|在n=0和时具有峰值。

同理,对于STBC3-OFDM,当τ=1时,可以得到FOLP序列:

STBC3-OFDM:[0 B1 B2 0 0 B1 B2 0 0...]

|YSTBC3(n,1)|在处有峰值。

对于STBC4-OFDM,当τ=4时,其FOLP序列可表示为:

STBC4-OFDM:[C C C C 0 0 0 0 C C C C 0 0 0 0 ...]

|YSTBC4(n,4)|在处有峰值。

为表述方便,定义

由式(22)可得,ZSTBC3(u,1)在存在两处峰值,分别为

由式(23)可得,ZSTBC4(u,4)在存在两处峰值,分别为

ZSTBC4(0,4)=|YSTBC4(0,4)|2 (26)

综上所述,当τ=4时,ZSTBC4(u,4)在存在两处峰值;当τ=1时,ZSTBC3(u,1)在存在两处峰值;当τ=1时,|YAL(n,1)|在n=0和存在两处峰值;而SM-OFDM信号不存在任何峰值。通过检测峰值的算法可以区分这四种空时分组码。

不同STBC的|Y(n,τ)|在不同时延参数下具有不同位置的峰值。定义n1和n2为|Y(n,1)|的峰值位置,则有

定义u1和u2为Z(u,τ)的峰值位置,则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适应STBC-OFDM信号的识别,在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接收天线数、不同时延和不同的多普勒频移环境下都具有较高的识别性能,且计算量较低。

(2)本发明无需信道、噪声、调制方式和OFDM块起始位置等先验信息,适合非合作通信场合,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总体流程图;

图2是STBC-OFDM的传输结构;

图3是峰值检测决策树;

图4是实施例中不同STBC识别性能比较;

图5是实施例中不同子载波时的STBC识别性能比较;

图6是实施例中不同OFDM块数量时的STBC识别性能比较;

图7是实施例中不同接收天线时的STBC识别性能比较;

图8是实施例中不同时延时STBC识别性能比较;

图9是实施例中多普勒频移对STBC识别性能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中:OFDM信号是基于IEEE802.11e标准产生,采样时间间隔为91.4μs。默认实验条件为:采用QPSK调制方式对OFDM信号进行调制,载波频率fc=2.5GHz,子载波数为N=256,循环前缀数为v=N/4,OFDM块的数量为Nb=1000,接收天线数为Nr=1。信道为等增益慢衰落频率选择信道,最大路径编号pmax=3,信道模型采用指数能量时延模型,P(p)=P(0)e-p/5,p=0,1,...,pmax,其中,P(0)为第一路径的功率,p为路径编号,pmax为最后一条路径的编号。接收端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滤除频带外噪声,信噪比定义为采用正确识别概率和平均正确识别概率衡量算法性能。

图4给出了不同STBC识别性能。由图4可以看出,SM信号的正确识别概率近似为1,这是由于SM信号的FOLP序列不存在周期性。剩下的3种STBC,AL信号的正确识别概率最高,STBC4次之,原因在于,AL的码矩阵的维数为2×2,STBC4为3×8的矩阵,因此,在采样点数相同的条件下,AL的码矩阵的总数多于STBC的码矩阵的总数,因此AL码的特征会比较明显。STBC3的正确识别概率最低,通过观察STBC3的码矩阵可知,这是由于STBC3的码矩阵包含0元素,且STBC3码矩阵的各列之间的相关性较差(每列由3个码矩阵块组成,只有1~2个码矩阵块相关),因此STBC3的识别概率最差。在本发明前述默认实验条件下,AL信号在SNR≥-6dB,STBC3信号在SNR≥2dB,STBC4信号在SNR≥-2dB时识别概率达到1。

图5给出了不同子载波时的STBC识别性能比较。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子载波数N的增大,该方法识别性能随之变好。原因在于随着N的增大,FOLP序列符号数更多,周期性更明显,|Y(n,τ)|的峰值也更加明显。在实验条件N=256时,在-2dB时,平均识别概率即可达到1。

图6给出了不同OFDM块时STBC识别性能。由图6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平均识别概率随着OFDM块数量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OFDM块数增多,|Y(n,τ)|的统计特性将更加明显,更加有利于检测出峰值。在默认实验条件下,需要OFDM块数量Nb≥500,该方法才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当Nb=500时,在0dB下识别概率即可达到1。

图7给出了不同接收天线时STBC识别性能。由图7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平均识别概率随着天线数量增多而增大。在默认实验条件下,使用1根接收天线,该方法在0dB下平均识别概率就能达到1,这是与其它现有STBC-OFDM算法最大的不同,而且其它STBC-OFDM的盲识别方法均不能在单接收天线下进行识别,本发明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图8给出了不同时延时STBC识别性能。由图8可以看出,对于矩形脉冲整形,时延效果的产生是将信号通过[1-μ,μ]的匹配滤波器得到。可以看出随着μ的增大,该方法在低信噪比下的平均识别概率下降,该方法识别性能在高信噪比下的效果基本不受时延的影响。因此,时延可以看做是影响|Y(n,1)|峰值的加性噪声。

图9给出了多普勒频移对STBC识别性能影响。定义相位噪声为偏移系数为βT的维纳过程,采用改进JAKES模型作为时变信道模型。其中βT∈{0,0.0001,0.001,0.002},归一化频偏fdT=10-6~10-1。由图9可以看出,随着βT和fdT变大,AL码的识别效果变差,当βT≤0.001且fdT≤0.001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