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适用的电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069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适用的电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适用的电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与网际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过网际网络提供的服务或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多台电脑或服务器(server)所组成的云端运算的数据中心(datacenter)也快速增加,数据中心为了在网际网络上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功能,必需增加数据中心的电脑或服务器的数目,而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分配及管理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了解决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分配及管理等问题,数据中心利用电源分配单元(powerdistributionunit,pdu)分配每台电脑或服务器所需的电力,并利用远端电源管理系统(remotepowermanagementsystem)管理每一个电源分配单元是否供电至所连接的电脑或服务器,使数据中心整体的用电效率最佳化。

参阅图1及图2,图1为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架构示意图,图2为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块图。如图1及图2所示,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架构1主要通过多个区域管理单元,例如:第一区域管理单元131、第二区域管理单元132以使不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例如:第一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及第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2可与电源管理系统11相连接,以图1为例,通过第一区域管理单元131的连接,则可使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管理第一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中每一个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及141c所连接的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是否运作。其中,数据中心的多个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堆叠设置于机柜16中,且每一数据中心具备有多个机柜16,从而以形成多台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所组成的云端运算的数据中心。如图1及图2所示,每一电脑或服务器151、152及153分别与对应的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及141c电连接,然而,每一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141c并不限于仅与单一一台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相连接,举例来说,电源分配单元141a上具有多个插座,因此,其除了与对应的电脑或服务器151电连接外,还可同时连接多台电脑或服务器(图中未表示)。且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141c的每一个插座可对应设置一个开关元件(图中未表示),因此通过控制这些开关元件的导通与断开,可以实现对多台电脑或服务器151、152及153的电源管理、分配与控制。

如图2所示及如前所述,以往的电源管理系统1包含有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及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2。且这些电源分配单元可区分为第一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及第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2。第一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包含多个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141c,且聚集在一起,直接与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相联系以使所有的电源分配单元141具有专属且单一的ip地址。同样地,第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2也包含多个电源分配单元142a、142b、142c,且也聚集在一起,与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2相联系,以使所有的电源分配单元142具有专属且单一的另一ip地址。其中,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及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2还可通过网际网络通讯协议网络12而直接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联系。当该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与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及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2通讯及传递指令时,是采用每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132各自具有单一ip地址的ip通讯协议来进行的。如此一来,虽通过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及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2的连接,以整合其不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142的电源使用信息,并可节省回应时间及于ip网络上数据传输量。

然而在以往的技术中,倘若其中某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例如: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则将会导致与其对应连接的不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141无法经由该网络通道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相互通讯、联系,即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将无法经由该网络通道获得每一台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的运作信息、且无法对其相对应的电源分配单元141a、141b及141c进行对应管控,如此一来即无法实现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管理整体电源的目的。同时,由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11无法经由该网络通道取得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的运作信息时,则需进一步确认与检测是否为网络无法连接或是电脑或服务器151、152、153故障、损坏或当机,如此也将增加电源管理的困扰。如此一来,不仅造成维修与管理作业上的困扰,更浪费许多的检测与维修时间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通过至少一电源分配单元,进而能以上行网络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相通讯,并同时能以内部网络与另一电源分配单元串接且相通讯,从而以取得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对应的电子设备中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信息,并可对该信息进行比对与分析,做出判断及回应,再对电源分配单元下达指令,以使电源分配单元可依据该指令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电源管控,使整体电源管理更有效率、且整体信息传递途径更稳定、信息更清晰及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源分配单元,通过其热插拔、可拆卸等结构特征,使其易于设置于电源分配单元内、或是易于拆卸,从而可增进电源管理作业的便利性以及降低电源管理作业的时间与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电源分配单元,其包含:一电源输入端;一本体;多个供电单元,设置于该本体上,用以与多个装置连接并供电;一嵌合模组,嵌设于该本体上;以及一热插拔智能模组,其可拆卸地与该嵌合模组连接;其中,当该热插拔智能模组连接设置于该嵌合模组内时,通过该热插拔智能模组可与一远端电源管理单元及另一电源分配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相通讯。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含:一远端管理系统;至少一电源分配单元,每一该电源分配单元各具有一热插拔智能模组;以及至少一电源供应单元,与其对应的该电源分配单元电连接;其中,该至少一电源分配单元通过该热插拔智能模组以一上行网络与该远端管理系统相通讯,且可通过一内部网络与另一该电源分配单元相通讯,从而将该至少一电源供应单元的操作数据和/或电源消耗信息传送至该远端管理系统,并可接收该远端电源管理系统下达的指令,进而控制及分配其所对应的该电源供应单元的电力输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又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含:一远端管理系统;多个电源分配单元,每一该电源分配单元各具有一热插拔智能模组;以及多个电源供应单元,每一该电源供应单元与其对应的该电源分配单元电连接;其中,该多个电源分配单元的其中之一通过该热插拔智能模组以一上行网络与该远端管理系统相通讯,且以一内部网络与另一该电源分配单元相通讯,其余每一该电源分配单元则以该内部网络与另一该电源分配单元相通讯,从而通过该内部网络的通讯连接将该多个电源分配单元串接,并通过单一的该上行网络将该多个电源供应单元的操作数据和/或电源消耗信息传送至该远端管理系统,并可接收该远端电源管理系统下达的指令,进而控制及分配对其所对应的该电源供应单元的电力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架构示意图。

图2为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单元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插拔智能模组的架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插拔智能模组设置于嵌合模组内的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热插拔智能模组部分设置于嵌合模组内的示意图。

图6c为图6a所示的嵌合模组的示意图。

图7a为图6b及图6c所示的扣接模组的锁固动作示意图。

图7b为图6b及图6c所示的扣接模组的解锁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以往的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架构

11:电源管理系统

12:网际网络通讯协议网络

131:第一区域电源管理单元

132:第二区域电源管理单元

141:第一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

141a、141b、141c、142a、142b、142c:电源分配单元

142:第二群组的电源分配单元

151、152、153:电脑或服务器

16:机柜

2:电源管理系统

21:远端电源管理系统

22a:上行网络

22b:内部网络

23、23a、23b、23c:电源分配单元

230:本体

231:供电单元

232:嵌合模组

232a:长边侧面

232b:底面

232c:延伸顶面

232d:短边侧面

232e:容置空间

232f:凹槽

232g:镂空孔

233:扣接模组

234:第一锁扣部

234a:第一钩部

234a1:倾斜部

234a2:第一水平部

234b:第二钩部

234b1:垂直部

234b2:第二水平部

235:第二锁扣部

235a:杆部

235b:第二沟槽

236:推扣部

236a:推片

236b:第一沟槽

237:锁固结构

238:电源输入端

239:缆线

24:热插拔智能模组

24a:处理器

24b:第一网络连接模组

24c:第二网络连接模组

24d:储存单元

24e:显示单元

24f:重力感测器

240:壳体

240a:顶面

240b:长边侧面

240c:短边侧面

240d:底面

241:第一连接端口

242:第二连接端口

243:显示面板

244:第三连接端口

245:第四连接端口

246:导电部

25、25a、25b、25c:电源供应单元

p1:起始位置

p2:锁固位置

p3:解锁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只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源管理系统2包括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至少一电源分配单元23及至少一电源供应单元25。于本实施例中,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主要用以管理与控制至少一电子设备(图中未表示)的电源供应,而这些电子设备的电源供应即由这些电源供应单元25所提供;而至少一电源分配单元23则用以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经由一上行网络22a相通讯,并可提供电源至其所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25,以本实施例为例,这些电源分配单元23的数量为3,即具有3个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但不以此为限,其中每一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各具有一热插拔智能模组24a、24b、24c,且每一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均与其相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25a、25b、25c电连接,由此,该电源分配单元23a可通过设置于其中的热插拔智能模组24a,以上行网络22a与远端管理系统21相通讯,且也可通过内部网络22b与另一电源分配单元23b相通讯,但不以此为限,从而将其所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25a的操作数据和/或电源消耗信息传送至远端管理系统21,同时也可接收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所下达的指令,进而控制及分配其所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25a的电力输送。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远端管理系统21用来做网络应用设备之用,可通过网页服务器(webserver)与用户端浏览器(clientbrowsers)进行通讯,或通过个人电脑与应用软件通讯,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阅图3,如图3所示,当多个电源分配单元23的其中之一电源分配单元23a通过设置于其中的热插拔智能模组24a,以上行网络22a与远端管理系统21相通讯时,其即可作为主连接端(master),而其余的电源分配单元23b、23c则作为从连接端(slave),且作为主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23a通过内部网络22b而与另一作为从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22b相通讯,且其余的电源分配单元23b则同样以内部网络22c再与另一从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23c相通讯,从而则可通过内部网络22b、22c的通讯连接,将多个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串接,且更可通过主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23a,以单一的ip地址的上行网络22a将与这些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对应连接的电源供应单元25a、25b、25c的操作数据和/或电源消耗信息传送至远端管理系统21,并可接收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所下达的指令,进而控制及分配对其所对应的电源供应单元25a、25b、25c的电力输送。如此一来,每一电源分配单元23a、23b、23c就无需再各自以一ip地址的网际网络通讯协议网络分别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相通讯,进而可减少远端管理系统21的管理工作负载或消减远端管理系统21的处理程序负载,并免除远端管理系统21的延迟,进而节省回应时间及于ip网络上数据传输量。除此之外,该多个电源分配单元23也无须再通过额外的区域管理单元的设置,例如以往技术中所述的区域电源管理单元131、132等,即可直接以其中一电源分配单元23a作为主连接端,进而与远端管理系统21相通讯,如此不仅减少额外的区域管理单元的装置成本、同时更可减少连接、设定上的繁琐程序,更能简化整体系统配置。甚至于,于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作为主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23a发生故障或损坏等问题,只要在其不移除网络接线的状态下,与其连接的电源分配单元23b仍可经由电源分配单元23a的衔接,通过上行网络22a与远端管理系统21相通讯,同时并可取代故障或损坏的电源分配单元23a,以作为主连接端,进而使其余的电源分配单元23c也可通过电源分配单元23b而与远端管理系统21相通讯。因此,于本发明的电源管理系统2中,其通过多个串接的电源分配单元23中设置热插拔智能模组24,进而可达到简化整体系统配置、缩短远端管理系统21进行轮询作业的处理时间、减缓远端管理系统21的工作量,并节省网络布线等功效。

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源分配单元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源分配单元23包含本体230、多个供电单元231、嵌合模组232、热插拔智能模组24以及电源输入端238,于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238可为但不限为一插头,用以与一市电或是其他供电装置连接,且电源输入端238通过一缆线239而与本体230连接,用以将电力输入至电源分配单元23的本体230,于一些实施例中,本体230可为但不限为一方型壳体,用以供相关的电子元件容置及设置于其上。如图4所示,多个供电单元231设置于本体230上,以本实施例为例,该多个供电单元231系为多个电源插座,用以供多个电源供应单元25(如图3所示)通过多个传输电缆(图中未表示)而插接于电源分配单元23上,从而以使电源分配单元23可与多个电源供应单元25电连接,并可接收远端电源管理系统21所下达的指令,进而控制及分配多个电源供应单元25的电力输送。以及,如图4所示,嵌合模组232嵌设于本体230上,且热插拔智能模组24则可拆卸地与嵌合模组232连接,并可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于本实施例中,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连接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时,则通过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使电源分配单元23与远端电源管理单元21及另一电源分配单元23的至少其中之一相通讯。

同时参阅图5、图6a及图6b,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插拔智能模组的架构示意图,图6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热插拔智能模组设置于嵌合模组内的示意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热插拔智能模组部分设置于嵌合模组内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本发明的热插拔智能模组24为一方形盒体结构,其可拆卸地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且其为可热插拔的结构,也即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时,通过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导电部246与电源分配单元23的另一导电端(图中未表示)电连接,则热插拔智能模组24即可通电运作。其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架构如图5所示,即本发明的热插拔智能模组24包含:处理器24a、第一网络连接模组24b、第二网络连接模组24c、储存单元24d、显示单元24e等构件,其中处理器24a用以收集、演算并分析由电源供应单元25接收而来的信息,以传递至远端电源管理单元21,同时也接收及传达来自于远端电源管理单元21的指令,以进一步控制及分配输出至电源供应单元25的电力信息。第一网络连接模组24b包含第一连接端口241,用以通过第一连接端口241以连接于一网络电缆(图中未表示),进而可通过上行网络22a与远端电源管理单元21相通讯,以及第二网络连接模组24c则包含第二连接端口242,并可通过第二连接端口242以连接于另一网络电缆(图中未表示),进而以通过内部网络22b与另一电源分配单元23相通讯。储存单元24d则用以储存由电源分配单元25接收而来的信息、或是储存处理器24a于运作时所需的计算数据;显示单元24e包含显示面板243,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43可设置于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顶面240a上,用以显示电源分配单元23的相关运作信息,但不以此为限。

除此之外,如图5所示,于一些实施例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还可包含一重力感测器24f,用以感测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一倾角信息,并可因应此倾角信息以调整该显示面板243所显示信息的方向。又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也可包含多个周边通讯接口,用以与外部装置(图中未表示)电连接,举例来说,该多个周边通讯接口可为但不限为图5所示的第三连接端口244及第四连接端口245,第三连接端口244可与不同的电子装置(图中未表示)连接,用以直接对这些电子装置供电,而第四连接端口245则可与其他外部装置连接,例如:感测器,但不以此为限,用以对应感测电源分配单元23的周边环境温度或湿度等相关信息,但这些周边通讯接口的连接端口数量及种类均不以此为限,其可依照实际需要而任意变化。

同时参阅图6a、图6b及图6c,图6c为图6a所示的嵌合模组的示意图。如图6a、图6b及图6c所示,电源分配单元23的嵌合模组232具有容置空间232e,用以供热插拔智能模组24对应设置于其中,且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时,其通过扣接模组233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拆卸地与该嵌合模组232连接固定。首先,如图6a、图6b、图6c及图4所示,嵌合模组232可为但不限为一方型壳体,且其固定连接设置于电源分配单元23的本体230上,于本实施例中,嵌合模组232的方形壳体由两长边侧面232a、两短边侧面232d及一底面232b所共同构成,且这些长边侧面232a、短边侧面232d及底面232b更可共同定义出其内的容置空间232e,以及,此两短边侧面232d的顶部更可向外水平延伸出延伸顶面232c,如图6a所示,于此两侧的延伸顶面232c上更可具有多个锁固结构237,以本实施例为例,该锁固结构237为通孔,用以供对应的锁固元件,例如:螺丝,穿设于其中,从而将此嵌合模组232稳固地锁附于电源分配单元23的本体230上。

同时参阅图6a及图6b,如图6a及图6b所示,本发明的热插拔智能模组24为方形盒体结构,且其外型对应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的形状,从而可通过扣接模组233可拆卸地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于本实施例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方形盒体结构由壳体240所构成,该壳体240包含顶面240a、两长边侧面240b、两短边侧面240c以及底面240d,其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长边侧面240b的长度略小于嵌合模组232的长边侧面232a,同样地,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短边侧面240c的长度也略小于嵌合模组232的短边侧面232d,但不以此为限,从而以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恰可容设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如图6b所示,通过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顶面240a、两长边侧面240b、两短边侧面240c以及底面240d可定义出其内部的容置部(图中未表示),由此,可使前述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处理器24a、第一网络连接模组24b、第二网络连接模组24c、储存单元24d、显示单元24e、重力感测器24f、周边通讯接口等构件设置于其内。然于外观上,如图6a所示,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时,其顶面240a可与嵌合模组232的两侧的延伸顶面232c齐平,且于该顶面240a上对应配置第一网络连接模组24b的第一连接端口241、第二网络连接模组24c的第二连接端口242、显示单元24e的显示面板243、周边通讯接口的第三连接端口244、第四连接端口245等构件,其中,第一连接端口241可为但不限为以太网络接口,用以通过一网络电缆(图中未表示),进而可经由单一ip的上行网络22a与远端电源管理单元21相通讯,且该单一ip的上行网络22a可为一lan局域网络或一wan广域网络,但均不以此为限;至于第二网络连接模组24c的第二连接端口242则用以对内进行通讯,即用以通过另一网络电缆(图中未表示),而可经由内部网络22b与另一电源分配单元23相通讯,于一些实施例中,对内进行通讯的第二连接端口242可为但不限为usb接口、rs-232接口、rs-499接口、rs-423接口、rs-422接口、rs-485接口、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接口、ieee1394接口、光纤通道(fibrechannel)接口、或以太网络接口等,且于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口242也可为但不限为无线通讯接口,即其也可为蓝牙接口、无线宽频(infiniband)接口、红外线传输接口等,但均不以此为限。以及,以本实施例为例,如图6a所示,第三连接端口244可为但不限为两种不同的usb接口,用以与不同的电子装置(图中未表示)连接,从而可直接对这些电子装置供电,而第四连接端口245则可为一外接感测器的通讯接口,但不以此为限,由此可见,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顶面240a上所配置的各种不同的连接端口或通讯接口可依照实际需求而任意变化,并不以本发明所例举的这些连接端口的形态及数量为限。

同时参阅图6a、图6b、图6c、图7a及图7b,图7a为图6b及图6c所示的扣接模组的锁固动作示意图、图7b为图6b及图6c所示的扣接模组的解锁动作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扣接模组233包含第一锁扣部234、第二锁扣部235及推扣部236,其中第一锁扣部234设置于热插拔智能模组24上,第二锁扣部235及推扣部236连动设置于嵌合模组232上,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时,通过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上的第一锁扣部234与嵌合模组232的第二锁扣部235对应扣接,以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连接固定而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当欲解锁时,则通过推动推扣部236,进而使推扣部236带动第二锁扣部235位移,而使第二锁扣部235与第一锁扣部234相对位于解锁位置p3(如图7b所示),从而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弹开并脱离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如图6b所示,第一锁扣部234设置于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一短边侧面240c上,且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扣部234包含第一钩部234a及第二钩部234b,第一钩部234a及第二钩部234b相互平行设置,且其顶端邻接于顶面240a的底面,但其形态及设置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如图7a所示,第一钩部234a可由一倾斜部234a1及一第一水平部234a2所构成,第二钩部234b则可由一垂直部234b1及一第二水平部234b2所构成,但不以此为限,通过此两不同形态的第一钩部234a及第二钩部234b的设置,而可搭配第二锁扣部235的结构,以达成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拆卸地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

参阅图6c,于本实施例中,推扣部236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一延伸顶面232c上,且包含一推片236a及一第一沟槽236b;第二锁扣部235则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短边侧面232d上,且此短边侧面232d相对于设置第一锁扣部234的短边侧面240c,以及,第二锁扣部235包含一杆部235a及一第二沟槽235b。于一些实施例中,嵌合模组232的短边侧面232d具有一凹槽232f,且第二锁扣部235即对应设置于凹槽232f中,但不以此为限。又如图6c所示,推扣部236的推片236a对应设置于第一沟槽236b内,且可于第一沟槽236b内进行滑动;第二锁扣部235的杆部235a也对应设置于第二沟槽235b内,且同样可于第二沟槽235b内进行滑动,以及,推扣部236的推片236a为与第二锁扣部235的杆部235a连动的结构;从而,当使用者推动推片236a于第一沟槽236b内滑动时,由于此推片236a为与第二锁扣部235的杆部235a连动的结构,故杆部235a也与其连动而在第二沟槽235b内进行相对的滑动,通过杆部235a于第二沟槽235b内滑动的位置与第一锁扣部234的第一钩部234a及第二钩部234b之间的相对位置,则可使第一锁扣部234对应设置于不同的起始位置p1、锁固位置p2或是解锁位置p3(如图7a及图7b所示)。

同时参阅图7a及图7b,首先如图7a所示,其为显示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自图6b所示的位置向下设置至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时,第一锁扣部234与第二锁扣部235的相对动作关系,如图7a所示,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因使用者的施力而向下设置,并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短边侧面240c上的第一锁扣部234与嵌合模组232的短边侧面232d上的第二锁扣部235相接触时,此时第二锁扣部235的杆部235a会先设置于一起始位置p1,且此起此位置p1为该杆部235a接触于第一钩部234a的倾斜部234a1的末端的位置;其后,顺应使用者的施力而继续将热插拔智能模组24下压时,则第二锁扣部235的杆部235a会顺沿第一钩部234a的倾斜部234a1的斜面而向上滑动,并对应卡合设置第二钩部234b的垂直部234b1及第二水平部234b2之间的锁固位置p2,此时,由于杆部235a的位置被垂直部234b1及第二水平部234b2所限制,故其无法自由移动,而可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稳固地扣设于嵌合模组232的容置空间232e内。而当使用者欲取出热插拔智能模组24时,仅需通过推动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延伸顶面232c上的推扣部236的推片236a,使其相对于第一沟槽236b内滑动,则由于该水平推力,而可使连动的杆部235a如图7b所示,朝向第一钩部234a的倾斜部234a1的方向位移,同时顺沿倾斜部234a1的斜面而向下滑动,且当其越过倾斜部234a1的底部时,则杆部235a会抵在第一钩部234a的第一水平部234a2的底面,即如图7b中所示的解锁位置p3,进而产生一向上抵顶的推力,并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被杆部235a推动而向上弹起,从而可弹起并脱离于嵌合模组232。因此,通过此扣接模组233的第一锁扣部234与第二锁扣部235的对应锁扣,可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稳固地锁固于嵌合模组232内,且通过扣接模组233的推扣部236带动第二锁扣部235与第一锁扣部234进行解锁,而可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向上弹跳并脱离于嵌合模组232,进而可便利地进行设置与拆卸作业。

继续参阅图6b及图6c,于本实施例中,热插拔智能模组24更具有一导电部246,且该导电部246设置于壳体240的短边侧面240c与底面240d的交界处,且如图6c所示,嵌合模组232的底面232b上具有一镂空孔232g,且该镂空孔232g的位置对应于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导电部246,因此当热插拔智能模组24对应设置于嵌合模组232的内时,则该导电部246可对应穿越该镂空孔232g而与电源分配单元23的另一导电端(图中未表示)电连接,从而以使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可与电源分配单元23电连接并相通讯。如此一来,使用者无需将电源分配单元23的电源关闭,即可通过扣接模组233任意地将热插拔智能模组24设置于嵌合模组232内,并进行对应运作,或是当需要更换热插拔智能模组24时,也无需将电源分配单元23的电源关闭,即可直接将热插拔智能模组24取出,以达到可简便地设置/更换热插拔智能模组24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适用的电源管理系统系通过至少一具有热插拔智能模组的电源分配单元,进而能以上行网络而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相通讯,并同时能以内部网络与另一电源分配单元相通讯,且当具有多个电源分配单元时,通过于每一电源分配单元内设置热插拔智能模组,而可使其中一电源分配单元作为主连接端,且其余的电源分配单元则为从连接端,且这些从连接端以内部网络相互进行串接,并以内部网络连接于主连接端,如此以通过主连接端而以单一ip的上行网络与远端电源管理系统相通讯,从而则可取得每一电源分配单元及其所对应的电子设备中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信息,并可对该信息进行比对与分析,做出判断及回应,再对电源分配单元下达指令,以使电源分配单元可依据该指令而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电源管控。此外,即便当中有某一电源分配单元发生损坏或故障,其仍可通过内部网络的串接,从而绕过损坏或故障的电源分配单元,将其余串接的电源分配单元对应连接的电子设备中电源供应单元的电源信息通过主连接端的电源分配单元而传递至远端电源管理系统,因此,此电源管理系统可通过内部网络的内部传输方式,迅速而有效率的取得每一电子设备即时的电源信息,且不受外部网络传输时间、传输量的限制,从而以使整体电源管理更有效率、且整体信息传递途径更稳定、信息清晰。

甚至,本发明的热插拔智能模组更可通过其热插拔、可拆卸等结构式特征,使其易于设置于电源分配单元内、或是易于拆卸,故当热插拔智能模组产生损坏或是故障时,使用者无需关闭电源分配单元的电源、或是无须拆解电源分配单元,即可简便地更换该热插拔智能模组,进而使维修及管理程序更为简便,进而可增进电源管理作业的便利性以及降低电源管理作业的时间与成本,从而可达到节省维修及管理成本的功效。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但这些更动与润饰皆应包含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