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有关一种通讯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尤其是有关一种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对通话记录的处理是将同一个号码产生的所有通话记录归为一个类别,然后按照通话记录产生的时间来排序,距离当前时间近的通话记录排在前面,反之排在后面,最后用listview作为容器来展现。每一个类别都带有点击事件,通过点击事件进入号码相应的通话详情界面,这个界面记录了所有和这个号码有关的通话记录。总的来说,目前的手机对通话记录只做了一次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将通话记录按照号码的不同来归类,由同一个号码产生的通话记录统一归为一类,然后所有与这个号码相关联的通话记录再根据产生的时间来排序。
然而,随着现在人们用手机打电话越来越频繁,导致手机通话记录的数量越来越多,按照这种方式分类整个通话记录界面在长时间不去处理的情况下将会显得十分冗长,需要滑动很久才会到listview的底部,在需要寻找某个通话记录的情况下其实是很不方便的,犹如大海捞针。另一方面,太多的通话记录直接呈现在用户的面前也是是很不友好的,许多的用户都偏好干净整洁的界面,所以如果对通话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的话,将会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供更方便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功能的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用于具有通讯接收功能、通讯识别及记录功能、联系人存储功能的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他方通讯设备的通讯请求;
识别并记录他方通讯请求;
按第一标准进行将前述通讯记录归入第一级类别一,第一级类别二,……,至第一级类别N;
在上述第一级的至少一个类别中按第二标准将归入该类别中上述通讯记录归入第二级类别一,第二级类别二,……,至第二级类别M。
优选地,所述第一标准为他方的通讯设备类型,至少包括手机及固定电话分类。
优选地,所述第二标准为他方通讯设备是否属于已保存联系人名单,至少包括联系人及陌生人分类。
优选地,还包括在将通讯记录归入第二级的任一类别后,判断是否已经有该他方通讯设备的在先通讯记录信息,如果判断为是,则将该通讯记录信息合并入在先通讯记录信息,如果判断为否,则为该通讯记录信息记录创建新通讯记录条目。
优选地,所述通讯设备为手机,尤其是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
优选地,所述通讯设备为具有屏幕显示设备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固定电话。
优选地,所述他方通讯设备通过电话号码记录及识别。
优选地,第一标准及第二标准可以进行互换,即先以第一标准进行归类然后再以第二标准进行归类,也可以先以第二标准进行归类再以第一标准进行归类。
优选地,在所述使用第一标准进行第一级分类前或后可以加入判断他方设备的通讯请求是来电还是短信的判断步骤。
使用本发明的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用户可以更方便地查看通讯记录。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作出限制,所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所描述的步骤、适合环境均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其用来描述现有技术中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的管理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是在该现有技术中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以下说明以具有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为例,当然,其它的具有通讯接收功能、通讯识别及记录功能、联系人存储功能的通讯设备也可以。首先在S10步骤开始后,本通讯设备在S11步骤接收他方通讯设备的通讯请求,在S12步骤中,接收并记录该他方通讯设备的各项信息,该信息中至少包括该他方通讯设备对应的号码,通讯请求的类型如电话、短信等,在S13步骤中本通讯设备判断是否已经存储有该他方通讯设备的记录信息,如果判断结果为有则进入S14步骤,在该步骤中,将本次的通讯记录信息与已有的通讯记录信息进行合并,如果在S13步骤中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S15步骤,在该步骤中生成一个新的通讯记录类别。在S14或S15步骤后,进入S16步骤,即结束本次通讯记录事件。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体现本发明的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的管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以具有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为例,当然,其它的具有通讯接收功能、通讯识别及记录功能、联系人存储功能的通讯设备也可以,包括具有屏幕显示功能的固定电话。使用本发明的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的通讯设备称为本通讯设备。在S20开始后,S20步骤的开始为激活本发明的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的功能。在S21步骤中,本通讯设备接收到来自他方的通讯请求,并在S22步骤中识别并记录本次通讯的各项记录信息,所述信息至少包括本次通讯请求的他方通讯设备的电话号码、通讯请求的类型如通话或短信等功能分类,对于如果识别电话号码或通讯请求的类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接下来的S23步骤中,根据第一标准对于该次通讯记录进行第一级分类,该第一标准在此实施例中为判断他方通讯设备为手机还是固定电话,如果是手机通讯,则在步骤S24中将该通讯记录信息归入第一级类别一,如果是固定电话通讯记录则在步骤S25中归入第一级类别二,当然还可以有其它更多的类别分类,直到类别N;在进行步骤S24及S25后进入步骤S26,在该步骤中,根据第二标准对各类别中的通讯记录进行第二级分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标准为判断该他它通讯设备是否为已保存的联系人,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7将该通讯记录归入第二级类别一,联系人类,如果在步骤S26判断结果为否,则在步骤S28中将该通讯记录归入第二级类别二,陌生人类。当然在第二级下的类别可以有多个,直到类别M对于通讯记录是否来自联系人,需要将通讯记录中的联系人信息与本通讯设备中的联系人名单比对,具体的比对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实施例中完成第二级分类后,还具有第S29步骤,即判断在本通讯设备已有记录中是否已经存在该他方通讯设备的信息,如果已经有他方通讯设备的在先通讯记录,则进入S30步骤将本次通讯记录信息与在先通讯记录信息合并,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即没有该他方通讯设备的在先通讯记录,则进入S31步骤为本次通讯记录信息生成新的通讯记录条目。在完成S30或S31步骤后进入S32步骤,本次通讯设备通讯记录管理方法结束。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对于本发明可以有类似的实现方式,例如,对于第一标准及第二标准可以进行互换,即先以第一标准进行归类然后再以第二标准进行归类,也可以先以第二标准进行归类再以第一标准进行归类。对于他方通讯设备一般是采用对应的电话号码进行记录和识别,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方式进行记录和识别。在所述使用第一标准进行第一级分类前或后可以加入判断他方设备的通讯请求是来电还是短信的判断步骤。
以上仅结合目前考虑的最实用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理解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