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6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而且正在向着更加智能化、更高集成度、更强功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消费者对移动终端的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移动终端的外形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外形设计的要求,使消费者能有更好的手感,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背部设计有较大弧度的移动终端,但是按照目前常用的主板堆叠方式,会使得移动终端的后盖形成的弧形容纳腔过小,从而造成容纳腔不能充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解决了后盖容纳腔空间过小造成的不能充分利用容纳腔空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含:前壳、后盖以及主板,后盖具有弧度的曲面,与前壳可拆卸连接且形成弧形容纳腔,主板设置于弧形容纳腔内;主板分为若干段,各段主板之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主板分成若干段,调整各段主板相对于弧形容纳腔的位置关系来实现增大弧形容纳腔空间的目的。作为进一步改进,各段主板之间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前壳朝后盖方向上的一面的主板安装区域在宽度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各段主板分别对应安装在各级台阶所在位置。通过设置前壳的形状来调整安装于前壳上的各段主板的位置,从而达到增大容纳腔空间的目的。作为进一步改进,主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以及第三主板,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与第一主板连接;前壳朝后盖方向上的一面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形;第一主板位于中间高的位置,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位于两侧低的位置。通过将第一主板安装于中间高的位置,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安装于两侧低的位置,达到增大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与弧形曲面距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增大容纳腔空间的效果。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主板、第二主板以及第三主板为两面均可布置电路元器件的双面板。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主板、第二主板以及第三主板为仅有一面可布置电路元器件的单面板。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主板是两面均可布置电路元器件的双面板,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是仅有一面可布置电路元器件的单面板。作为进一步改进,移动终端还包含电池,电池设置于弧形容纳腔内,且与主板并列设置,位于主板长度方向的下方。由于电池与主板并列设置,且位于主板长度方向的下方,所以调节各个主板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不会影响到电池在弧形容纳腔中的可用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板和电池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其包含:前壳、后盖以及主板,后盖具有弧度的曲面,与前壳可拆卸连接且形成弧形容纳腔,主板设置于弧形容纳腔内;主板分为若干段,各段主板之间电连接。作为一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各段主板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PC连接。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1、后盖2以及主板(图内未标号),后盖2具有“C”型的曲面,后盖2与前壳1以卡扣方式连接,且形成“C”型容纳腔3,主板设置于“C”型容纳腔3内;主板分成段,即:第一主板4-1、第二主板4-2、第三主板4-3,各段主板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PC6连接。其中,第二主板4-2为双面可以安装电路元器件的线路板,第一主板4-1、第三主板4-3为仅有上表面可安装电路元器件的线路板。故第二主板4-2相对于前壳1的高度大于第一主板4-1、第三主板4-3相对于前壳1的高度,从而实现增大“C”型容纳腔3容纳空间的目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仅以将主板分为3段来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应以此数值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对主板进行分段,以便满足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前壳朝后盖方向上的一面的主板安装区域在宽度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各段主板分别对应安装在各级台阶所在位置。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含:前壳、后盖以及主板,后盖具有弧度的曲面,与前壳可拆卸连接且形成弧形容纳腔,主板设置于弧形容纳腔内;主板分为若干段,各段主板之间电连接。前壳朝后盖方向上的一面的主板安装区域在宽度方向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各段主板分别对应安装在各级台阶所在位置。以下以前壳呈凸形来进行说明。前壳朝后盖方向上的一面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形;主板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以及第三主板,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与第一主板连接;第一主板位于中间高的位置,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分别位于两侧低的位置。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1、后盖2、主板,后盖2是具有“C”型的曲面,“C”型曲面的两侧开口与前壳1可拆卸连接并形成“C”型容纳腔5,主板和电池4均设置于“C”型容纳腔5内,如图3所示,电池4与主板并列设置,且位于主板长度方向的下方。主板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一主板3-1、第二主板3-2以及第三主板3-3,第一主板3-1、第二主板3-2以及第三主板3-3设置为仅有上表面可安装电路元器件的单面线路板,且第二主板3-2和第三主板3-3分别与第一主板3-1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FPC6连接;前壳1朝后盖2方向上的一面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形;第一主板3-1位于中间高的位置,第二主板3-2和第三主板3-3分别位于两侧低的位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前壳1的形状来调整安装于前壳1上的三段主板的位置,从而达到增大容纳腔空间的目的。此外,本实施方式仅以将前壳1设置成凸形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应以此形状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对前壳进行设计,以便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板3-1、第二主板3-2以及第三主板3-3可设置为双面均可安装电路元器件的双面线路板。或者,第一主板3-1、第二主板3-2以及第三主板3-3均为单面可安装电路元器件的线路板。或者,第一主板3-1设置为双面均可安装电路元器件的双面线路板,第二主板3-2和第三主板3-3设置为仅有一面可布置电路元器件的单面线路板。进一步地,上述前壳上还设置有音量键和电源键,其中,音量键用于调节手机的音量,电源键用于开机或者关机,此处,音量键和电源键分别与上述主板电连接,更进一步地,上述框架上还设有其他的元件或者插孔,比如耳机孔等等,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模组以及其他组件,由于该部分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进一步叙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