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6249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尤其涉及一种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中,WIFI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在出厂前都会进行WIFI测试。而目前的做法基本都是生产厂商将WIFI模组直接安装于产品内,进行测试,测试步骤复杂、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旨在实现对WIFI模组的自动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该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包括机台及用于装载WIFI模组的测试托盘,所述机台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测试托盘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段、测试段及出料段,所述机台对应所述测试段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及测试模组,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测试模组沿竖直方向相对机台升/降运动,所述测试模组具有朝向所述机台方向的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连接测试主机。

优选地,所述传输机构的进料段、测试段及出料段分别为皮带线。

优选地,所述测试模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与所述机台平行设置,所述横梁组件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探针。

优选地,所述测试托盘具有多个用于容置所述WIFI模组的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测试托盘具有多排所述容置槽,每一排所述容置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横梁组件的轴向一致,且每一排中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检测探针的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或者第二支架上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横梁组件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横梁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沿所述进料段来回运动。

优选地,所述检测探针通过一插接座与所述横梁组件插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件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测试模组,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定位机构沿竖直方向相对机台升/降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的导杆,两所述导杆垂直于所述机台设置,两所述导杆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相对向所述测试段内凸伸,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托盘的定位槽插接适配的插接部。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吸取装置,所述吸取装置与所述测试主机电连接,所述吸取装置基于所述测试主机的控制吸取所述测试托盘上的WIFI模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输机构传输装载WIFI模组的测试托盘至测试模组,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测试模组运动至预定位置,使其检测探针与WIFI模组接触,然后通过测试主机通过检测探针检测对应的WIFI模组是否功能正常,从而实现对WIFI模组的自动检测,非常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探针与插接做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

主要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WIFI信号智能测试设备包括机台10及用于装载WIFI模组100的测试托盘20,所述机台10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测试托盘20的传输机构30,所述传输机构30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段31、测试段32及出料段33,所述机台10对应所述测试段3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图未示出)及测试模组40,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测试模组4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测试模组40沿竖直方向相对机台10升/降运动;所述测试模组40具有朝向所述机台10方向的检测探针41,所述检测探针41连接测试主机(图未示出),安装好后,检测探针41处于测试段32的正上方,测试时,则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测试模组40带动检测探针41下降至预定位置。

工作时,将装载有WIFI模组100的测试托盘20放置于传输机构30的进料段31上,启动传输机构30,进料段31将该测试托盘20传输至测试段32上,此时,测试托盘20位于检测探针41的正下方,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测试模组40下降,并使检测探针41与测试托盘20上的WIFI模组100接触,此时,便可以开始WIFI测试。测试时,开启一WIFI信号发射装置,例如无线路由器,也可以是在测试前预先开启,通过无线路由器发送WIFI信号。如果是WIFI功能正常的WIFI模组100,则能够接收到WIFI信号,此时,测试主机通过检测探针41能够检测出WIFI模组100是否功能正常,可以通过显示的方式告诉测试者,或者可以是通过控制一吸取装置(如图3所示的60)自动将WIFI功能不正常的WIFI模组100吸取出来,测试完成后,控制传输机构30继续运转,使测试托盘20传输至出料段33上。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通过传输机构30传输装载WIFI模组100的测试托盘20至测试模组40,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测试模组40运动至预定位置,使其检测探针41与WIFI模组100接触,然后通过测试主机通过检测探针41检测对应的WIFI模组100是否功能正常,从而实现对WIFI模组100的自动检测,非常方便,并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为气缸。气缸为直线行程驱动,方便驱动测试模组40沿竖直方向相对机台10升/降运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机构30的进料段31、测试段32及出料段33分别为皮带线。皮带线驱动方式简单,实现成本低,且易于控制。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测试模组40包括第一支架42、第二支架4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2和第二支架43的横梁组件44,所述横梁组件44与所述机台10平行设置,所述横梁组件44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检测探针41。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检测探针41,则可以同时对多个WIFI模组100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托盘20具有多个用于容置所述WIFI模组100的容置槽(图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容置槽为多个,可以方便放置更多的WIFI模组100。

该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托盘20具有多排所述容置槽,每一排所述容置槽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横梁组件44的轴向一致,且每一排中各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检测探针41的位置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此种结构的测试托盘20,其上的容置槽呈矩阵排列,每个容置槽内均可以放置一WIFI模组100,这样,在测试时,可以再设置一驱动件驱动测试模组40沿进料段31来回运动,以使探针与各排的WIFI模组100依次接触而实现WIFI测试,这样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测试更多的WIFI模组100,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第一支架42或者第二支架43上设置第二驱动件(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图未示出)与横梁组件44驱动连接,驱动横梁组件44在第一支架42和第二支架43上沿进料段31来回运动实现上述测试功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5,为了便于快速更换检测探针41,所述检测探针41通过一插接座45与所述横梁组件44插接固定。其中,横梁组件44上设有插销(图未示出),插接座45上对应设置有与插销插接适配的插孔450,安装时,插接座45通过插孔450与插销配合,插接于横梁组件44上。如果检测探针41变形或者损坏,需要更换时,则将插接座45直接从插销上拔下来即可快速更换检测探针41。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10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件(图未示出)及定位机构50,所述定位机构50位于所述测试模组40,所述第三驱动件可为气缸,用以驱动所述定位机构50沿竖直方向相对机台10升/降运动。该定位机构50用于在测试托盘20传输至该测试段32,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而将其压接于测试段32上,以实现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5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连接的导杆(图未示出),两所述导杆垂直于所述机台10设置,两所述导杆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块51,两所述定位块51相对向所述测试段32内凸伸,所述定位块51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托盘20的定位槽插接适配的插接部52。

可以理解的是,当测试托盘20传输至该测试段32的预定位置时,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两导杆下降至预定位置,并使插接部52插入对应的定位槽,以实现定位,测试完后,则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两导杆上升一定高度,使插接部52与定位槽脱离,此时,测试托盘20可随测试段32运动至出料段33上,等待出料。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机台10上还设置有吸取装置60,如图3所示,所述吸取装置60与所述测试主机电连接,所述吸取装置60基于所述测试主机的控制吸取所述测试托盘20上的WIFI模组10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测试主机控制吸取装置60将测试不合格的WIFI模组100吸取出来,无需人工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