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776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属于一种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和高带宽数据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贝尔实验室的统计,未来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30倍左右。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也将导致网络建设成本飙升。尽管运营商不断增加频点和小区站点来应对数据业务量的猛增,但是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下,限制条件比较多,包括频谱资源、站址物业难获取等方面,网络无法经济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业务。因此单纯建设宏站的部署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急剧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近年来,能够弥补宏基站技术上不足的微机站悄然兴起。

长期以来,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都是依靠部署大量的宏蜂窝基站实现的。然而,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手机使用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这个依赖性指的是,过去在蜂窝通信网络不能覆盖的环境中,用户可能觉得无所谓,只要换一个有信号的地方重新用手机拨打电话即可。但是现在移动通信已经渗透进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有打电话的需求,因此需要移动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覆盖。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建设在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楼群、地下室越来越多。这给宏蜂窝网络的建设带来了许多障碍。在很多区域,用户在小范围内非常集中,宏蜂窝对于这种场景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同时,在高速路、偏远地区等场景中,用户数量较少,而且比较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宏蜂窝这种高配置的基站实现网络覆盖,成本会非常高。但是这些区域又需要无线信号的覆盖。所以,面对楼宇、人群集中区域、人烟稀少区域、高速路等不同的场景,宏蜂窝的部署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和技术难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微基站应运而生。微基站发射功率相对较小,可对宏蜂窝的覆盖进行有效补充。小型基站的成本也较低,其基站建设成本、管理协调成本都要比宏蜂窝基站低许多。这些综合的因素促进了小基站的出现和发展。

微基站在实际部署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微机站部署方案相比传统宏站,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环境融合、适合快速部署等优势,是城区新建加密站的首选。微机站采用了AAS技术,将天线和射频集成,并采用美化设计,可满足站址随时随处可得,环境友好易部署的基本要求。通过射频模块的上移,可节省约0.8DB的馈线损耗,进一步提高覆盖能力。采用了快速一体式部署技术,可快速建站,避免了基站部署资源损耗大,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产品外形美观,易于站点获取,主要应用于街边杆站和楼顶站。

在街道边及路边有很多已经安装好的路灯杆,路灯杆在街道上和路边分布广泛,是一种很方便的微机站安装载体,但现有技术中尚没有能够方便地在路灯杆上安装微机站的部署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所述通信基站包括安装模组和连接在安装模组上的微机站模组,所述安装模组安装在路灯杆上,所述路灯杆具有中空的布线容腔,布线容腔中设有与市电电源连接的主电源线,所述微机站模组上还设有与主电源线连接的电源连接线。

优选地,所述路灯杆包括竖直部和自竖直部端部朝一侧延伸的弯曲部;弯曲部的末端安装有路灯光源,所述电源连接线自微机站模组的底部沿所述弯曲部朝路灯光源延伸。

优选地,所述电源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微机站模组上,另一端穿过路灯光源的灯罩而连接在主电源线上。

优选地,所述微机站模组的底部设有供电源连接线通过的出线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具有安装在路灯杆上的安装模组,安装模组上安装有微机站模组,微机站模组通过电源连接线与路灯杆布线容腔中的主电源线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利用路灯杆为安装载体,且利用路灯杆中的主电源线供电,安装方便,部署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与路灯杆连接的示意图,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处于打开的状态。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处于打开的状态。

图3显示为图2中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正视图,抱紧块拆除。

图4显示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为从图3的左侧观察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安装在路灯杆上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 微机站模组 15 卡槽

2 安装模组 16 卡齿

3 路灯杆 17 第一保护罩

4 布线容腔 18 第二保护罩

5 竖直部 19 保护容腔

6 弯曲部 20 侧窗口

7 抱紧杆 21 第一气压缓冲杆

8 抱紧槽 22 第二气压缓冲杆

9 连接块 23 避雷针

10 第一螺纹孔 24 主电源线

11 第一紧固螺钉 25 路灯光源

12 第二螺纹孔 26 电源连接线

13 第二紧固螺钉 27 转换支架

14 抱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所述通信基站包括安装模组2和连接在安装模组2上的微机站模组1,所述安装模组2安装在路灯杆3上,所述路灯杆3具有中空的布线容腔4,布线容腔4中设有与市电电源连接的主电源线24,所述微机站模组1上还设有与主电源线24连接的电源连接线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以已经大量存在于路边及街道上的路灯杆3为安装载体,不需要为通信基站设置新的安装载体,所以能够极大地减少通信基站的部署成本,而且,通信基站利用已有的市电电源供电,也不需要为通信基站设置新的供电电源,进一步地减少了通信基站的部署成本。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安装方便、部署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中,通信基站的安装模组2安装在路灯杆3上,路灯杆3已经存在与路边和街道上,而通信基站一般安装在路灯杆3的靠近顶部的位置,如果要在路灯杆3靠近顶部的位置加工安装接口以与所述安装模组2连接,那是极为不方便的,不但作业成本高昂,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路灯杆3进行加工作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安装模组2包括一抱紧杆7,微机站模组1设置在抱紧杆7的上端,如图4所示,抱紧杆7上连接有抱紧块14,当将通信基站与路灯杆3连接时,如图1所示,抱紧杆7与抱紧块14从路灯杆3的两侧将路灯杆3夹紧,路灯杆3位于抱紧杆7和抱紧块14之间;通信基站通过抱紧杆7和抱紧块14将路灯杆3夹紧的方式固定在路灯杆3上,而不必对路灯杆3进行加工作业,通信基站的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能够在路边已有的路灯杆3上快速地部署。

为了防护抱紧杆7和抱紧块14而使抱紧杆7和抱紧块14免受风雨的侵蚀,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抱紧杆7的外侧设有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可以打开或者合在一起,如图6和图7所示,当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合在一起时,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之间形成一保护容腔19,所述抱紧杆7及抱紧块14处于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之间的保护容腔19内,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的下沿与所述路灯杆3紧密贴合。这样,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可以将抱紧杆7、抱紧块14及其他紧固件包围在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之间的保护容腔19中,使这些零部件免受风雨侵蚀,为了使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与路灯杆3的外观结构协调,所述微机站模组1的外形结构为圆柱状,可以将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设置成瓦状的薄壁结构,当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合在一起时,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包围在路灯杆3两侧,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的外侧面合成一圆柱状结构,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的下沿与所述路灯杆3紧密贴合,这样,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看起来与路灯杆3外形协调一致,浑然一体。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中,抱紧杆7与抱紧块14从路灯杆3的两侧将路灯杆3抱紧,为了使抱紧杆7与路灯杆3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使抱紧杆7与路灯杆3之间能够牢固地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抱紧杆7上设有抱紧槽8,所述抱紧块14连接在抱紧槽8的两侧沿之间,所述抱紧块14上设有与抱紧槽8相对的卡槽15;抱紧槽8和卡槽15从路灯杆3的两侧抱紧路灯杆3;这样抱紧杆7上的抱紧槽8和抱紧块14上的卡槽15将路灯杆3卡在抱紧槽8和卡槽15之间,然后将抱紧块14固定在抱紧杆7上而使抱紧块14和抱紧杆7将路灯杆3夹紧,就可以使抱紧杆7牢固地固定在路灯杆3上,还可以在卡槽15上设置多个卡齿16,这样可以有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抱紧槽8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抱紧槽8与路灯杆3的外侧面适配,如图2和图4所示,抱紧槽8的两侧各设有一连接块9,连接块9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0,通信基站与路灯杆3安装连接时,所述抱紧块14的两端各设有拧在第一螺纹孔10中的第一紧固螺钉11,第一紧固螺钉11穿过抱紧块14并拧入第一螺纹孔10从而将抱紧块14固定在抱紧杆7上,抱紧杆7和抱紧块14从路灯杆3的两侧夹紧路灯杆3。

在前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抱紧杆7的外侧设有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抱紧杆7上设有连接块9,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对称地设置在抱紧杆7的两侧,第一保护罩17的上端和第二保护罩18的上端铰接在微机站模组1的底部;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块9上还设有第二螺纹孔12,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上分别设有拧在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中的第二紧固螺钉13,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上设有供第二紧固螺钉13穿过的螺钉过孔(图中未标记),当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合在一起时,所述螺钉过孔与第二螺纹孔12对准以便安装第二紧固螺钉13,第二紧固螺钉13将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固定在连接块9上。在将通信基站往路灯杆3上安装时,要先将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打开至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状态,需要将第一紧固螺钉11将抱紧块14安装在抱紧杆7上从而将路灯杆3夹紧,在安装抱紧块14时,为了防止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而干扰安装人员的作业,可以在抱紧杆7的两侧对称地设置第一气压缓冲杆21和第二气压缓冲杆22,第一气压缓冲杆21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保护罩17内侧面上,另一端铰接在抱紧杆7外侧面上;第二气压缓冲杆2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保护罩18内侧面上,另一端铰接在抱紧杆7外侧面上;在安装人员将抱紧块14安装在抱紧杆7上时,第一气压缓冲杆21和第二气压缓冲杆22分别支撑住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以防止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向下转动,第一缓冲器杆和第二缓冲器杆可伸缩,当安装人员完成抱紧块14的安装之后,将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的下端朝路灯杆3压紧即可使第一气压缓冲杆21和第二气压缓冲杆22缩短并合拢在抱紧杆7两侧,然后再将第二紧固螺钉13穿过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上的螺钉过孔并拧在抱紧杆7两侧的第二螺纹孔12中将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固定。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路灯杆3包括竖直部5和自竖直部5端部朝一侧延伸的弯曲部6;如图1所示,弯曲部6的末端安装有路灯光源25,所述电源连接线26自微机站模组1的底部沿所述弯曲部6朝路灯光源25延伸,所述抱紧杆7和抱紧块14从竖直部5的两侧抱紧竖直部5,第一保护罩17和第二保护罩18的侧面还设有供所述弯曲部6从保护容腔19中伸出的侧窗口20。通信基站安装在靠近竖直部5与弯曲部6之间的过渡部位,通信基站竖直向上延伸,路灯杆3的弯曲部6朝一侧延伸,如图6所示,通信基站与路灯杆3形成一“r”形结构,整体结构协调而美观。所述电源连接线26的一端连接在微机站模组1上,另一端穿过路灯光源25的灯罩而连接在主电源线24上,所述微机站模组1的底部设有供电源连接线26通过的出线孔(图中未标记),电源连接线26从微机站模组1底部的出线孔穿出并沿所述弯曲部6延伸至路灯光源25处,电源连接线26穿过路灯光源25的灯罩而与主电源线24连接。路灯光源25由市电电源供电,市电电源为工频交流电,是从政府的电网里面获取的电力资源,世界各国的常用市电电源的频率有50Hz与60Hz两种,电压自100V至380V不等。优选地,通信基站的微机站模组1也由市电电源供电,路灯杆具有中空的布线容腔4,布线容腔4中设有与市电电源连接的主电源线24,所述微机站模组1与主电源线24之间通过电源连接线26连接,微机站模组1的底部设有供电源连接线26通过的出线孔(图中未标记),电源连接线26的一端穿过出线孔连接在微机站模组1上,另一端穿过路灯光源25的灯罩而连接在主电源线24上。这样,通信基站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可以方便地使用市电电源供电,节省了通信基站安装部署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充分利用了路灯杆的布线容腔4进行布线,路灯光源25与市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电线布设在所述布线容腔4中,微机站模组1通过布设在布线容腔4中的主电源线24及电源连接线26与市电电源连接,微机站模组1还需要通过网线与通信网络连接,可以将网线也布设在路灯杆的布线容腔4中,这样,路灯光源25与市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电线、微机站模组1与市电电源之间的连接电线(即,主电源线24及电源连接线26)、微机站模组1与通信网络之间的网线均布设在布线容腔4中。

路灯杆3一般比较细长,容易吸引雷电,为了防止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受雷电电击,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抱紧杆7外侧连接有避雷针23,所述避雷针23从保护容腔19中穿出并朝上延伸,这样避雷针23可以将雷电通过路灯杆3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微机站模组1安装在杆体3上,只要抱紧杆7和抱紧块14从杆体3两侧夹住杆体3即可将通信基站安装在杆体3上,可以适用于直杆或者弯杆并与杆体3外形结构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一般安装在杆体3的顶部位置或者靠近杆体3顶部的位置,微机站模组1所处的位置比较高,能够避免微机站模组1所发出的信号被杆体3等物体屏蔽干扰,能够提供更好的通信网络信号,可供区域4G通信;在抱紧杆7外侧连接有避雷针23,能够避免通信基站遭受雷击浪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在路灯杆上的通信基站可以快速地安装在杆体3上或者从杆体3上拆除下来,抱紧杆7和抱紧块14从杆体3两侧将杆体3夹紧即可,所以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杆体3。如图1至图3所示,还可以在抱紧杆7上端设置一转换支架27,将微机站模组1安装在转换支架27上,微机站模组1与转换支架27可拆卸连接,可以将不同的微机站模组1与转换支架27的连接接口设置成相同的结构,这样,转换支架27可与不同的微机站模组1安装连接,便于微机站模组1的拆卸与更换。在将通信基站往杆体3上安装时,可以先将安装模组2、转换支架27及微机站模组1预先组装好,然后整体地安装到杆体3上,这样会更快速、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