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5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因其强大的功能及携带的便捷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如智能手机,其玻璃面板上通常对应听筒、前摄像头模组等位置分别设有开孔,使得玻璃面板上的开孔较多,影响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观,进而会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提高现有技术移动终端用户体验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上述问题的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壳、听筒及前摄像头模组,所述前壳覆盖所述听筒及所述前摄像头模组,所述前壳上设有听筒开孔,所述听筒对应所述听筒开孔的位置设置,所述前摄像头模组包括前摄像头及前摄像辅助元件,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对应所述听筒开孔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对应所述听筒开孔设置,以通过所述听筒开孔将所述闪光灯出射的光传送至所述前壳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设置听筒装饰件,所述听筒装饰件安装于所述听筒开孔,所述听筒及所述闪光灯对应所述听筒装饰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听筒装饰件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闪光灯上设有灯罩,所述灯罩嵌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避免散光。

进一步地,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还包括对焦器,所述对焦器对应所述听筒开孔的位置设置,以通过所述听筒开孔发送及接收对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听筒及所述对焦器均对应所述听筒装饰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听筒装饰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对焦器上设有透射镜片,所述透射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对焦器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发送及接收对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前摄像头对应所述听筒开孔的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听筒装饰件具有第三通孔,所述前摄像头对应所述第三通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也对应所述听筒开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所述前摄像头及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设置于同一主板或者柔性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将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与所述听筒集成于一个听筒开孔,即可实现其相应的功能,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外观性及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移动终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V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听筒装饰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后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后壳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移动终端部分功能模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连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3是第三实施例中的听筒装饰件的示意图。

图14是第四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5是第四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部分功能模组示意图。

图16是第五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背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移动终端 100、300、400、500

正面 101

背面 102

侧面 103

壳体 10

前壳 11、11a

主显示屏区域 110

端部区域 111

听筒开孔 112、112a

前摄像头孔 113

指示灯孔 115

支撑框体 13

隔板 131

收容空间 133

开孔 135

后壳 15

底壁 155

内侧面 1551

外侧面 1553

侧壁 157

第一侧壁 1571

第二侧壁 1573

第三侧壁 1575

第四侧壁 1577

音量孔 1578

安装区域 17

安装孔 171

第一安装孔 173

第二安装孔 175

第三安装孔 177

连接部 179

第一容纳部 191

第二容纳部 193

收纳槽 195

第一收纳槽 1951

第二收纳槽 1953

副屏盖板 16、26

第一副屏区域 161、2633

副屏显示区域 1611

装饰区域 1613

第二副屏区域 163

摄像头区 1631、2631

摄像辅助元件区 1633

第一盖板 165

第二盖板 167

第一柔性电路板 168

第一粘接体 81

主显示屏 20

主板 31、31b

处理模组 311

听筒装饰件 32、32a、32b

支撑部 321

装饰部 323

第一区域 325、325a

第二区域 326、326a

第一通孔 327、327a、313b

第二通孔 328、328a、315b

第三通孔 320b

第四通孔 321b

第五通孔 322b

出音孔 329、329a、329b

第一透射镜片 330

第二透射镜片 331

听筒 33、33b

传感器 34、34b

指示灯 35、35b

前摄像头模组 36、36b

前摄像头 361

前摄像辅助元件 363

闪光灯 365

对焦器 367

连接柔性电路板 38

主体部 381

延伸端 383

第一表面 385

第二表面 386

第一装设区域 3861

第二装设区域 3863

音孔 387

副显示屏 40

第二柔性电路板 50

第二粘接体 83

后摄像模组 60

后摄像头 61

后摄像辅助元件 63

固定件 8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手机。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正面101、位于所述正面101相背一侧的背面102、连接于所述正面101与所述背面102之间的侧面103。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0(如图1所示)、主显示屏20、主板31、听筒装饰件32、听筒33、传感器34、指示灯35及前摄像头模组36。所述主显示屏20、所述主板31、所述听筒装饰件32、所述听筒33、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前摄像头模组36均固定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主显示屏20、所述听筒33、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前摄像头模组36均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所述听筒33、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对应所述听筒装饰件32设置。

所述壳体10包括前壳11、支撑框体13及后壳15。所述前壳11与所述支撑框体13安装于一起,所述后壳15盖设于所述支撑框体13上。所述前壳11、所述支撑框体13及所述后壳15呈层叠设置。所述前壳11、所述支撑框体13与所述后壳15形成一个用于收容所述主板31等各功能模组的容纳空间(图未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11为透明基板。所述前壳11可以是玻璃基板、蓝宝石基板及透明树脂基板中的其中一种基板,但不限于上述基板。所述前壳11包括主显示屏区域110及位于所述主显示屏区域110两端的端部区域111。所述前壳11的一个端部区域111上间隔形成有听筒开孔112、前摄像头孔113及指示灯孔115。所述听筒开孔112位于所述前摄像头孔113及所述指示灯孔115之间。所述听筒开孔112大致呈条形,其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横向(即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前壳11边缘具有弧形外表面。其中,所述弧形表面可以为圆柱体侧面的至少部分。

请进一步参阅图5,所述支撑框体13背离所述前壳11的底部上凸设若干隔板131。所述若干隔板131围成收容空间133。所述收容空间133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设置。所述支撑框体13邻近所述收容空间133的一侧形成有开孔135。

所述后壳15包括底壁155、由所述底壁155朝向所述前壳11弯折延伸形成的侧壁157及副屏盖板16。所述侧壁157与所述前壳11连接固定于一起。所述侧壁157包括第一侧壁1571、第二侧壁1573、第三侧壁1575及第四侧壁1577。所述第一侧壁1571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573及所述第四侧壁1577之间,所述第三侧壁1575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573及所述第四侧壁1577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571形成有音量孔1578(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15由铝合金制成。可以理解,所述后壳15可以由其它材质制成,如塑料、玻璃。

所述主显示屏20固定装设于所述前壳11与所述支撑框体13之间。所述主显示屏20的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框体13及所述前壳11并对应所述主显示屏区域110设置。其中,所述主显示屏20为曲面显示屏。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显示屏20还可为平面屏等普通屏幕。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显示屏20进一步包括主显示面板(图未示)及触摸屏(图未示)。所述触摸屏覆盖所述主显示面板且位于所述前壳11与所述主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前壳11覆盖于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主显示面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主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摸屏尺寸大致相同对应所述主显示屏区域110设置。所述触摸屏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于所述前壳11的内侧,所述主显示面板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于所述触摸屏远离所述前壳11的一侧,从而所述主显示面板、所述触摸屏及所述前壳11固定于一体。所述触摸屏也可以直接形成于所述主显示面板,而无需粘接剂粘接,从而所述触摸屏与所述主显示面板可以形成on-cell式触控显示面板。

优选地,所述主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面板,从而所述主显示面板可以较为容易的设置于所述边缘为弧形的前壳11的内侧。当然,可以理解,在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墨水显示面板、或电润湿显示面板。另外,在另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显示面板可以为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如内嵌(in-cell)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或内嵌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此时所述触摸屏可以被省略。所述触摸屏可以为电容式多点触摸屏。

所述主板31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体13远离所述主显示屏20的一侧并收容于所述后壳15。所述主板31与所述主显示屏20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显示屏20工作。所述主板31上设有各种功能模组及电路,以驱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各功能模组工作。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听筒装饰件32嵌设于所述听筒开孔112进而相对所述前壳11固定。所述听筒装饰件32大致为薄片状。所述听筒装饰件32包括支撑部321及凸设于所述支撑部321上的装饰部323。所述装饰部323嵌设于所述听筒开孔112内。所述装饰部323上形成多个出音孔329及第一通孔327。所述支撑部321上形成第二通孔328。所述第一通孔327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28及所述多个出音孔329之间。所述第一通孔327的尺寸及所述第二通孔328的尺寸均大于所述出音孔329的尺寸。

换个说法,所述听筒装饰件32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区域325及第二区域326,所述第一区域325上形成有第一通孔327及第二通孔328。所述第二区域326上形成有多个出音孔329。所述第一通孔327邻近所述第二区域326的出音孔329设置。第二区域326的出音孔329、所述第一通孔327及所述第二通孔328呈横向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327上安装有第一透射镜片330,所述第二通孔328安装有第二透射镜片331。

所述听筒33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并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33内,避免所述听筒33出现松动及易受其他元件的影响。所述听筒33的出音部(图未示)对应所述第二区域326或所述多个出音孔329设置。所述听筒33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出音孔329传送至用户。

所述传感器34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并邻近所述听筒33设置。所述传感器34装设于所述主板31上并穿设于所述支撑框体13及所述第一通孔327。所述传感器34经由所述第一通孔327上的第一透射镜片330发送及接收传感信号。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34为红外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头部与所述移动终端10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主显示屏20的屏幕熄灭;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327上的第一透射镜片330为红外透射镜片。

所述指示灯35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35装设于所述主板31上并穿设于所述支撑框体13及所述第二通孔328。所述指示灯35经由第二通孔328上的第二透射镜片331发出指示光线,用以提醒用户有未处理的事项,诸如未查看的信息或未接听的来电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灯35为呼吸灯,所述呼吸灯能模拟呼吸的频率进行闪灯。

所述前摄像头模组36装设于所述主板31上并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用于给用户拍摄图像。所述前摄像头模组36对应所述开孔135及所述前摄像头孔113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34与所述指示灯35均装设于所述主板31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泡棉(图未示)。所述泡棉夹设于所述听筒33与所述听筒装饰件32之间,用以避免杂音,以及填补所述听筒33与所述听筒装饰件32之间的多余空隙。

在一可变更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35对应所述指示灯孔115设置,所述第二通孔328可以省略,所述传感器34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27设置,所述听筒33对应多个所述出音孔329设置。

在一可变更实施例中,所述前壳11上开设有传感器孔(图未示),所述第一区域325可以省略,所述指示灯35对应所述听筒装饰件32的第二区域326设置,所述指示灯35与所述听筒33对应多个所述出音孔329设置。

在一可变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27与所述第二通孔328可以相互连通成一个通孔,所述通孔上装设有透射镜片,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传感器均对应所述透射镜片的位置设置。

在一可变更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327与所述第二通孔328位于多个出音孔329的两侧,对应地,所述听筒33位于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传感器34之间。

在一可变更实施中,可以省略听筒装饰件32,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听筒33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的位置设置。

在一可变更实施中,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可以不装设于所述听筒装饰件32上但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的位置设置。

在一可变更实施中,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听筒33均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33内,方便组装,同时也使得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听筒33能够很好地固定于所述前壳11内,能够避免所述传感器34、所述指示灯35及所述听筒33在所述移动终端受到摔碰时松动出现故障,进而方便了使用,提高了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使用寿命。

请进一步参阅图7及图8所示,所述底壁155上形成安装区域17。所述安装区域17邻近所述第一侧壁1571的音量孔1578设置。所述安装区域17贯通所述底壁155形成安装孔171。所述安装区域17为凹槽,所述安装孔171开设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安装孔171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安装孔173、第二安装孔175及第三安装孔177。所述第一安装孔173位于所述凹槽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孔175与所述第三安装孔177并排设置并位于所述凹槽的另一端。所述凹槽邻近所述第一侧壁1571的音量孔1578设置。

所述底壁155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内侧面1551及外侧面1553,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外侧面1553上,所述内侧面1551朝向所述前壳11设置。所述外侧面1553即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背面102。所述内侧面1551凸设形成第一容纳部191及第二容纳部193。所述第一容纳部19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73设置,所述第二容纳部193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75及所述第三安装孔177设置。所述内侧面1551邻近所述第一容纳部191凹设形成收纳槽195。所述第一容纳部19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93及所述收纳槽195之间。所述收纳槽195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收纳槽1951及第二收纳槽1953。所述第二收纳槽1953远离所述第一容纳部191设置。所述第一收纳槽195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73连通。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收纳槽1951与所述第二收纳槽1953可以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槽。

请结合参阅图2,所述副屏盖板16固定嵌设于所述安装区域17并通过所述安装孔171暴露。所述副屏盖板16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副屏区域161及第二副屏区域163所述第一副屏区域16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73及所述第一容纳部191设置,所述第二副屏区域163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75、第三安装孔177及第二容纳部193设置。

请再次参阅图8,所述第一副屏区域161包括副屏显示区域1611及包裹所述副屏显示区域1611的装饰区域1613,所述装饰区域1613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副屏区域163间隔形成摄像头区1631及摄像辅助元件区1633。所述摄像头区1631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175设置,所述摄像辅助元件区1633对应所述第三安装孔177设置。所述摄像头区1631形成有遮蔽层(图未示),用于防止漏光。所述遮蔽层的材料可以为油墨,其颜色可以为白色或者黑色,但是不限于上述颜色。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区域17于底部边缘形成连接部179,所述副屏盖板16通过第一粘接体81与所述连接部179连接于一起,实现所述副屏盖板16与所述凹槽底部无缝连接,避免灰尘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副屏盖板16包括呈层叠设置的第一盖板165、第二盖板167及第一柔性电路板16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165大小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73相配。所述第一盖板165通过第一粘接体81与所述连接部179连接于一起,以使所述第一盖板165盖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73。所述第二盖板167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165上并嵌设于所述安装区域17。所述第二盖板167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区域17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副屏区域163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167的端部并邻近所述副屏显示区域1611设置。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65上并朝向所述壳体10内部延伸,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95。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盖板165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进而实现触控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通过第二粘接体83与所述第一收纳槽1951及所述第二收纳槽1953的底部连接于一起。

可以理解,所述副屏盖板16可以由一块透明基板形成。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副显示屏40、第二柔性电路板50及后摄像模组60。所述副显示屏40固定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部191并对应所述第一副屏区域161设置。所述副显示屏40与所述副屏盖板16呈层叠设置。所述副显示屏40位于所述主板31与所述副屏盖板16之间并通过条形的固定件85固定于所述底壁155上。所述副屏盖板16能够在满足所述副显示屏40显示的情况下,避免外力损坏,并实现对所述副显示屏40的触控操作。所述副显示屏40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电子墨水显示屏、或电润湿显示屏。另外,在另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副显示屏40可以为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如内嵌(in-cell)式触控液晶显示面板或内嵌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

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与所述副显示屏40连接,以使所述副显示屏40与所述主板31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凸出设置于所述副显示屏40并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呈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随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95。

所述副屏盖板16通过第一粘接体81与所述连接部179连接于一起,实现一级防尘;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凸出设置于所述副屏盖板16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95,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凸出设置于所述副屏盖板16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95,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50隐藏于所述后壳15的内部,有利于产品的美观及轻薄化;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168通过第二粘接体83与所述收纳槽195的底部连接于一起,进一步避免灰尘进入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内部,实现二级防尘。

所述后摄像模组60固定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93,用以摄取图像。所述后摄像模组60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并位于所述主板31与所述副屏盖板16之间。所述后摄像模组60包括后摄像头61及后摄像辅助元件63。后摄像头61对应所述摄像头区1631及所述第二安装孔175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摄像头6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摄像头区1631及所述第二安装孔175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摄像头区1631位于另一个摄像头区1631及所述摄像辅助元件区1633之间,其中一个后摄像头61位于另一个后摄像头61及所述后摄像辅助元件63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摄像辅助元件63为闪光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示,所述主板31上设有处理模组311,所述处理模组311与所述主显示屏20、所述副显示屏40及两个所述后摄像头61均电性连接。所述主显示屏20为大尺寸,其主要用于多媒体、通话、短信、彩信、WAP、附加功能、触控等应用操作。所述副显示屏40的尺寸相较于所述主显示屏20的尺寸小,用于显示时间、短信、电量容量及信号强度等信息。所述副显示屏40亦能够在所述处理模组311的控制下用于多媒体、彩信等应用操作。所述处理模组311能够控制所述主显示屏20、所述副显示屏40两者同时使用,亦可以控制在所述主显示屏20与所述副显示屏40其中之一使用时,另一者处于休息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摄像头区1631可以为通孔,所述摄像辅助元件区1633也设置成通孔。

可以理解,所述安装区域17可以不为凹槽,所述安装区域17可以为一通孔,所述副屏盖板16固定嵌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安装区域17的凹槽还可以凹设于所述内侧面1551;所述安装区域17的连接部179可以不为所述凹槽的底部邻近边缘部分,所述连接部179可以为所述凹槽的侧壁。

当然,所述移动终端100中还包括散热模组、按键模组、指纹传感模组、电池等必要或非必要功能模组,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10及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移动终端(图未示)。所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结构大致相似,其不同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连接柔性电路板38,所述听筒(图未示)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图未示)及所述指示灯(图未示)之间。

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位于所述支撑框体(图未示)与所述主板(图未示)间,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位于所述听筒及所述主板之间。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包括主体部381和与所述主体部381连接于一体的延伸端383。所述主体部381与所述主板(图未示)电性连接。所述听筒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81上,所述传感器(图未示)及所述指示灯(图未示)设置于所述延伸端383上。所述延伸端383自所述听筒一侧延伸并反折覆盖于所述听筒(图未示)上,所述延伸端383包括邻近所述听筒的第一表面385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385相背一侧的第二表面386。所述第二表面386上设有第一装设区域3861及第二装设区域3863。所述传感器装设于所述第一装设区域3861上,所述指示灯装设于所述第二装设区域3863上。所述延伸端383上开设有音孔387。所述听筒的出音部对应所述音孔387设置。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386上而位于听筒的上面,进而可以使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三者可以呈一体化设计,方便组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均通过导电粘胶层与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还固定有夹片(图未示),所述夹片设置于所述听筒上且夹于所述听筒与所述延伸端383之间,以加强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的支撑作用。所述夹片39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当然,所述夹片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塑料。可以理解,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可以通过一连接器(图未示)与所述主板31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可以为板对板连接器、ZIF连接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中的一种。为节省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及安装空间,可将所述主板设一避让口(图未示),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设于所述避让口内。可以理解,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至少其中之一设置于所述连接柔性电路板38,而其余则直接装设于所述主板31上。可以理解,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指示灯至少其中之一收容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收容空间内;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音孔387的一侧。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移动终端300。所述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30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0结构大致相似。所述前壳11a上形成听筒开孔112a及前摄像头孔113a。

请参阅图13,听筒装饰件32a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区域325a及第二区域326a。所述第一区域325a上间隔形成第一通孔327a及第二通孔328a。所述第二区域326a上形成多个出音孔329a。所述传感器(图未示)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27a设置,所述指示灯(图未示)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28设置。所述第一通孔327a、所述第二通孔328a及所述多个出音孔329a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设置,进而所述前壳11a无需对应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一一开设开孔,即可实现其相应的功能,从而能够使所述移动终端300的外观面的美观。

可以理解,所述移动终端可以省略主显示屏、所述副显示屏、所述后摄像模组等功能模组,即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听筒、传感器及指示灯,所述壳体上设有听筒开孔,所述主板、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指示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听筒、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指示灯装设于所述主板上,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及所述听筒对应所述听筒开孔的位置设置。

请参阅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移动终端400。所述移动终端400与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300相似,且听筒装饰件32b的结构与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听筒装饰件32a大致相似。所述移动终端400上开设听筒开孔112b,所述听筒装饰件32b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313b、第二通孔315b、第三通孔320b、第四通孔321b、第五通孔322b及多个出音孔329b。

所述前摄像头模组36b包括前摄像头361及前摄像辅助元件363。所述前摄像头361及前摄像辅助元件363与所述主板31b电性连接。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363对应所述听筒开孔(图未示)的位置设置,用于辅助用户拍摄图像。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363包括闪光灯365及对焦器367。所述闪光灯365能够在光线较暗的场合瞬间照明,也能够在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所述闪光灯365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b设置,以通过所述听筒开孔112b将所述闪光灯365出射的光传送至所述前壳11b外侧。所述闪光灯365上设有灯罩(图未示),所述灯罩嵌设于所述听筒装饰件112的第一通孔313b上并邻近所述前摄像头361设置,用于避免散光。所述对焦器367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15b设置,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15b发送及接收对焦信号。所述第二通孔上安装有透射镜片(图未示)。所述前摄像头361对应所述第三通孔320b设置。所述听筒33b对应所述多个出音孔329b设置。如此,听筒33b、所述前摄像头361、所述闪光灯365及所述对焦器367均对应听筒开孔112b设置。

此外,所述传感器34b对应所述第四通孔321b设置,所述指示灯35b对应所述第五通孔322b设置,所述前摄像头361、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363、所述传感器34b、所述指示灯35b均对应所述听筒开孔112b设置。可以理解,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363可以省略所述闪光灯365或所述对焦器367;所述传感器34b亦可以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3b或其他通孔其中之一设置,其能透过所述听筒开孔112b传出光线即可;所述指示灯35b亦可以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3b或其他通孔其中之一设置设置,其能透过及所述听筒开孔112传出光线即可。

可以理解,所述传感器34b、所述前摄像头361及所述前摄像辅助元件363设置于同一主板31b或者柔性电路板上。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移动终端500。所述移动终端500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相似,其不同在于,副屏盖板26上的的两个摄像头区263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副屏区域2633的两侧,对应地,两个后摄像头(图未示)位于所述副显示屏(图未示)的两侧,其中一后摄像头用于摄取物体的第一角度照片,另一后摄像头用于摄取所述物体的第二角度照片,处理模组(图未示)对所述第一角度照片及所述第二角度照片进行计算处理进而得到一第三角度照片。所述第三角度照片能够通过主显示屏、副显示屏至少其中之一显示,以方便用户查看照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所述前壳上设置听筒开孔,所述听筒、所述前摄像头模组对应所述听筒开孔设置,所述壳体无需对应所述听筒、所述前摄像头模组一一开设开孔,即可实现其相应的功能,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观面的美观。另外,所述移动终端的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指示灯也可对应所述听筒开孔设置,所述壳体无需对应所述听筒、所述前摄像头模组、所述传感器、所述指示灯一一开设开孔,方便组装,也使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观面更美观。另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副显示屏,实现双屏显示。进一步地,所述副屏盖板固定嵌设于所述后壳的安装区域,且所述安装区域为凹槽,方便了所述副屏盖板的安装。还有,所述副屏盖板通过第一粘接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一起,实现一级防尘;所述副屏柔性电路板凸出设置于所述副屏盖板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进而能够将所述副屏柔性电路板隐藏于所述后壳的内部,有利于产品的美观及轻薄化;所述副屏柔性电路板通过第二粘接体与所述收纳槽的底部连接于一起,进一步避免灰尘进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实现二级防尘。此外,所述支撑框体的底部上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听筒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使得所述听筒能够很好地固定于所述壳体内,能够避免所述听筒在所述移动终端受到摔碰时松动出现故障,进而方便了使用,提高了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