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074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不仅可以收发短信及打电话,还可以用移动终端进行上网、收发邮件、听音乐、玩游戏等,移动终端所包含的功能越来越多,对装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移动终端设备的厚度主要取决于触控板、屏幕、前壳、电池、后壳以及必要的安全间隙,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对电池板提供支撑,在电池板与屏幕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支撑部件,这样增加了整机厚度,降低用户体验。.

因此,如何在保证电池板的固定效果的同时控制整机厚度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在保证电池板固定效果的同时降低整机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含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屏幕和电池板,所述壳体内形成一容置腔,且所述屏幕和所述电池板均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将所述电池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架,且所述支架具有N个设置在所述电池板四周的连接部;所述移动终端还包含:M个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用于抵住所述支架各连接部的固定部;其中,所述N与所述M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壳体内具有一个容置腔,且屏幕和电池板同时容纳于这个容置腔中,并且值得一提是,移动终端还包含将电池板固定在壳体内的支架,且支架具有多个设置在电池板四周的连接部,而在容置腔内还设有多个用于抵住支架各连接部的固定部。因为连接部是设置在电池板四周,且当连接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后,电池板便被固定在壳体上,从而无需在电池板与屏幕之间设置用于对电池板底部进行支撑的部件,转移了电池板在壳体上的支撑位置,节省了壳体内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整机的厚度,提高用户体验。另外,为了便于后期电池板装配,本发明的固定部与连接部还设计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N等于1时,所述连接部为环绕于所述电池板四周的裙边。裙边类似一个环状结构,环绕在电池板四周,从而使固定部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位置具有灵活性,便于壳体内的空间排布,优化空间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N大于1时,各连接部在所述电池板的四周等距环绕设置。连接部设置在电池板上的位置具有灵活,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便于壳体内的空间排布,优化空间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M等于1时,所述固定部为环绕于所述容置腔内壁内的裙边。由于固定部为裙边结构,从而使得固定部与连接部有充分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板在容置腔内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M大于1时,各固定部在所述容置腔四周的内壁上等距环绕设置。一方面使得固定部的设置灵活,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便于壳体内的空间排布,优化空间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板通过锁紧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电池板装配,以及设备后期的拆卸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固定部上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锁紧组件包含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栓的栓体依次插入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固定孔后,与所述螺栓的栓体相互旋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卡扣连接。卡扣结构简单,装配与拆卸时都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通过手部的操作便可以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均包含水平段、与所述水平段相连的倾斜段,且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段之间形成一夹角,且所述夹角小于90度;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倾斜段和所述固定部的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反,并用于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时相互卡合。当连接部的倾斜段与固定部的倾斜段相互贴合时,彼此形成互锁,使得连接部与固定部相互卡合,从而实现电池板在容置腔内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扣体、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二扣体;其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一扣体和所述第二扣体相互扣合。通过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相互扣合,从而实现电池板在容置腔内的固定,且这种卡扣结构简单,装配与拆卸时都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通过手部的操作便可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壳体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有裙边的电池板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在电池板上等距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壳体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结合图1、图2、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包含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屏幕4和电池板5。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限定,这里以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地说,上述提到的壳体分为后壳2和前壳1,结合图1所示,靠近壳体的上端为前壳1,靠近下端的为后壳2,后壳2从可以从手机上拆下。壳体内形成一个容置腔,容置腔上有开口,触控板3遮盖在开口上,需要说明的是,容置腔内同时容纳有屏幕4和电池板5,屏幕4位于触控板3下方,靠近容置腔上端的位置,电池板5位于屏幕4下方,靠近容置腔下端的位置,电池板5与屏幕4中间仅存在安全间隙。另外,考虑到电池板5在容置腔内需要有支撑,从而手机还包含将电池板5固定在壳体内的支架,且支架具有多个设置在电池板5四周的连接部6。手机还包含多个设置在容置腔内用于抵住支架各连接部6的固定部7,连接部6是设置在电池板5四周的,当连接部6被固定在固定部7上时,电池板5通过周边固定在容置腔内,确保电池板5在壳体内的稳定性。这种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无需在电池板5与屏幕4之间设置其他支撑部件,节省了壳体内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整机的厚度,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6的形式多种多样,结合图2所示,当连接部6为一个整体时,连接部6可以为环绕于电池板5四周的裙边,该裙边类似一个环状结构,此时的固定部7可以与连接部6相对应,也为环绕于容置腔内壁的裙边,这样固定部7的裙边与连接部6的裙边便可以有充分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板5在容置腔内的固定效果。当然,固定部7也可以有多个,最好在容置腔四周的内壁上等距环绕设置,这样的话,一方面设置在容置腔内的固定部7的位置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便于壳体内的空间排布,优化空间设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当连接部6为多个时,连接部6在电池板5的四周环绕设置,作为优选的,相邻的连接部6之间距离相等。此时的固定部7可以与连接部6相对应,在容置腔四周的内壁上等距环绕设置,且固定部7与连接部6的位置一一对应。当然,固定部7也可以是环绕于容置腔内壁的裙边,这样不管连接部6何种形式,都可以确保固定部7有充分的接触面积用于抵住连接部6,为连接部6的设计提供充分的灵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部7与连接部6为可拆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电池板5装配以及后期的维修。具体地说,电池板5可以通过锁紧组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本实施方式对锁紧组件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但是作为优选的,本实施方式的锁紧组件为螺栓8和螺母。在连接部6上设有定位孔10,定位孔10有多个,最好在电池板5每一侧边上都设定位孔10。固定部7上对应定位孔10的位置还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定位孔10一一对应。

在实际装配中,将电池板5置于容置腔内,然后将连接部6上的定位孔10与固定部7上的固定孔一一对应,然后插入螺栓8栓体,通过旋紧螺母将连接部6固定在固定部7上,此时电池板5便被固定在容置腔内。当然,若连接部6上的定位孔10与固定部7上的固定孔的内壁上均带有螺纹段,也可以直接通过螺栓8旋入定位孔10与固定孔并旋紧,从而完成电池板5在容置腔内的固定。

终上所述,壳体内具有一个容置腔,且屏幕4和电池板5同时容纳于这个容置腔中,并且值得一提是,手机还包含将电池板5固定在壳体内的支架,且支架具有多个设置在电池板5四周的连接部6,而在容置腔内还设有多个用于抵住支架各连接部6的固定部7。因为连接部6是设置在电池板5四周,且当连接部6与固定部7固定连接后,电池板5便被固定在壳体上,从而无需在电池板5与屏幕4之间设置用于对对电池板5底部进行支撑的部件,转移了电池板5在壳体上的支撑位置,节省了壳体内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整机的厚度,提高用户体验。另外,为了便于后期电池板5装配,本发明的固定部7与连接部6还设计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替换,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连接部6与固定部7为卡扣连接。

具体地说,连接部6和固定部7均包含水平段61以及与水平段61相连的倾斜段62,且倾斜段62与水平段61之间形成一夹角,使得水平段61与倾斜段62看上去类似钩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夹角小于90度,且连接部6的倾斜段62和固定部7的倾斜段62的倾斜方向相反。当连接部6的倾斜段62与固定部7的倾斜段62相互贴合时,彼此形成互锁,使得连接部6与固定部7相互卡合,从而实现电池板5在容置腔内的固定,且这种卡扣结构简单,装配与拆卸时都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通过手部的操作便可以完成。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替换,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6上设有第一扣体、固定部7上设有第二扣体;其中,连接部6和固定部7通过第一扣体和第二扣体相互扣合。

具体地说,连接部6上的第一扣体为一球状结构凸块,固定部7的第二扣体为用于卡入凸块的卡槽,在实际装配中,将电池板5置于容置腔内,然后将连接部6上的凸块对准固定部7上的卡槽,之后将凸块卡入卡槽中,从而实现电池板5在容置腔内的固定,且这种卡扣结构简单,装配与拆卸时都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通过手部的操作便可以完成。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