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镜头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903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摄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和镜头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包括彼此通信的镜头装置和装置主体的摄像系统中的图像模糊或图像失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检测施加到摄像设备的抖动并校正由于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的技术。通过根据检测到的抖动而移动图像模糊校正透镜的图像模糊校正被称为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或光学模糊控制。通过根据检测到的抖动而切出拍摄图像的一部分来校正在拍摄运动图像时拍摄图像的模糊的图像模糊校正被称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或电子模糊控制。

近来,还已知一种在拍摄运动图像时通过特别地加宽广角侧(wide侧)的图像模糊校正范围来增强针对由于行走拍摄等引起的大图像模糊的图像模糊校正效果的技术。通过一起使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可以实现更大的校正效果和应对更大的图像模糊。

另一方面,在可更换镜头型照相机系统中,考虑安装到照相机主体的镜头装置包括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机构并且照相机主体包括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单元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单元的结构。也就是说,这种照相机系统是组合了镜头装置和照相机主体以执行独立的模糊校正的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镜头装置和照相机主体并未独立地控制图像模糊,而是通过彼此通信来协作地控制图像模糊以增强校正效果。日本特开2014-3913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照相机主体将曝光时间(快门速度)信息发送到镜头单元,并且基于快门速度信息来确定图像模糊校正单元的多个检测定时。日本特开2015-14139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照相机主体和镜头单元基于其模糊校正比率进行模糊校正。

在可更换镜头型照相机系统中,为了应对各种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的组合,需要在不识别各个镜头规格或照相机规格的情况下执行控制。当在照相机主体和镜头装置之间通信业务量和通信频率较大时,存在处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可能性,因此需要以相匹配的控制定时利用较小的通信业务量来进行通信。

在日本特开2014-3913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与垂直同步定时同步地发送快门速度信息,并且镜头装置保持采样表以根据曝光时间确定采样定时。然而,适合于卷帘快门失真校正的采样定时不是根据曝光时间而唯一确定的,而是可能根据安装在照相机主体上的摄像元件的规格或拍摄模式而变化。因此,难以应对各种照相机规格。



技术实现要素:

在日本特开2015-141391中,基于照相机主体和镜头单元的模糊校正比率来执行模糊校正。然而,当仅使用模糊校正比率时,需要在照相机主体上安装具有与镜头单元相同的校正轴(横摆(yaw)方向和俯仰(pitch)方向)的角速度传感器。另外,照相机主体和镜头单元之间的陀螺灵敏度的差异可能影响模糊控制精度,并且难以应对各种照相机或镜头规格。

本发明涉及在包括彼此通信的镜头装置和摄像设备主体的摄像系统中与多个校正单元协作地控制图像校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系统,包括摄像设备的主体和镜头装置,所述镜头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件,用于与所述主体进行通信;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抖动;第一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一控制部件,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抖动有关的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校正部件,所述主体包括:摄像部件;第二通信部件,用于与所述镜头装置进行通信;第二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或图像失真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执行用以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与所述摄像部件的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的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件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接收所述定时信息,并且执行用以计算所述第一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和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将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发送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的控制,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件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接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用于与镜头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镜头装置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抖动;第一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一控制部件,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抖动有关的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校正部件,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部件;第二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或图像失真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执行用以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与所述摄像部件的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的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接收所述定时信息,并且执行用以计算所述第一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和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将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发送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的控制,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接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镜头装置,用于与摄像设备的主体进行通信,所述镜头装置包括: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抖动;第一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一控制部件,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抖动有关的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校正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从所述摄像设备的第二控制部件接收与摄像部件的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并且执行用以计算所述第一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和所述摄像设备所包括的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将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发送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其在包括摄像设备的主体和镜头装置的摄像系统中执行,所述镜头装置包括:第一通信部件,用于与所述摄像设备的所述主体进行通信;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抖动;第一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一控制部件,用于获取与所述检测部件所检测到的抖动有关的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校正部件,所述主体包括:摄像部件;第二通信部件,用于与所述镜头装置进行通信;第二校正部件,用于校正由于抖动或图像失真而导致的图像模糊;以及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件向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发送与所述摄像部件的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件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接收所述定时信息;利用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计算所述第一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和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且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件将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发送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以及利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经由所述第二通信部件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接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中的校正程度,并控制所述第二校正部件。

通过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与图像模糊校正的控制相关联的部分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的细节的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及其定时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照相机主体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镜头装置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照相机主体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照相机主体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镜头装置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通信及其定时的图。

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照相机主体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镜头装置的通信和控制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焦距和图像模糊校正可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示出焦距和分割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5是卷帘快门失真校正的概念图。

图16是示出摄像设备中的俯仰方向、横摆方向和滚转(roll)方向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将描述实施例的共同项。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结构的框图。摄像系统是主要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可更换镜头型数字照相机。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数字照相机,而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摄像系统。

图1所示的摄像系统包括镜头装置和照相机主体,并且镜头装置安装在照相机主体上以供使用。镜头装置的变焦单元101包括执行变倍的变焦透镜。变焦驱动控制单元102控制变焦单元101的驱动。光圈单元103具有光圈功能。光圈驱动控制单元104控制光圈单元103的驱动。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包括诸如移位透镜等的图像模糊校正透镜(以下也称为校正透镜)。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对应于第一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并且其驱动由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06来进行控制。调焦单元107包括调节焦点以形成被摄体图像的调焦透镜。调焦驱动控制单元108控制调焦单元107的驱动。

镜头操作单元109是用于用户操作镜头装置的操作单元。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检测施加到镜头装置的抖动程度,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镜头系统控制单元111。镜头系统控制单元(以下称为镜头控制单元)111控制整个镜头装置,并且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而且总地控制镜头装置的驱动控制单元或校正控制单元。镜头系统控制单元111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与照相机主体的控制单元进行通信。

下面将描述照相机主体。照相机主体包括快门单元113。快门驱动控制单元114控制快门单元113的驱动。摄像单元115包括摄像元件,以光电转换方式对通过透镜组形成的光图像进行转换,并输出电信号。摄像信号处理单元116将从摄像单元115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17根据其使用来处理从摄像信号处理单元116输出的图像信号。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17根据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中的校正程度来改变图像信号的切出位置。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对应于第二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并且通过切出图像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控制。第二图像模糊校正不限于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而是可以包括例如使用摄像元件的驱动控制的图像模糊校正和使用照相机主体中的可移动光学元件的驱动控制的图像模糊校正。

显示单元118根据从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17输出的信号按照需要显示图像。存储单元119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图像信息等。电源单元120根据用途而向整个系统供电。照相机操作单元121是用于用户操作照相机系统的操作单元,并且其向照相机系统控制单元124输出操作信号。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检测施加到照相机的抖动程度,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照相机系统控制单元124。照相机系统控制单元(以下称为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包括cpu,并且总地控制整个照相机系统。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与镜头装置的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通信。也就是说,在镜头装置安装到照相机主体并且电连接到照相机主体的状态下,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和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相互通信。

下面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摄像系统的简要操作。

镜头操作单元109和照相机操作单元121包括用于选择图像模糊校正的on/off(开启/关闭)的图像模糊校正开关。当用户操作图像模糊校正开关以开启图像模糊校正时,镜头控制单元111或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指示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06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操作。直到发出关闭图像模糊校正的指示为止,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控制。

照相机操作单元121针对图像模糊校正包括用于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图像模糊校正模式开关。第一模式是仅使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第一图像模糊校正)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的模式。第二模式是一起使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第二图像模糊校正)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的模式。如果选择第一模式,则摄像单元115的读取位置是恒定的,因此可以通过加宽读取范围来应对具有较宽角度的拍摄。如果选择第二模式,则代替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17的图像信号的切出范围变窄,而是可以通过根据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而改变切出位置来应对较大的图像模糊。

照相机操作单元121包括快门释放按钮,该快门释放按钮被配置为根据按压程度而顺次地接通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当用户在大约半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第一开关sw1接通。当用户完全按下快门释放按钮时,第二开关sw2接通。通过接通第一开关sw1,调焦驱动控制单元108驱动调焦单元107以调节焦点,并且光圈驱动控制单元104驱动光圈单元103以设置适当的曝光程度。通过接通第二开关sw2,从曝光至摄像单元115的光图像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9中。

照相机操作单元121包括运动图像记录开关。当按下运动图像记录开关时,照相机开始拍摄运动图像,并且当用户在记录期间再次按下运动图像记录开关时结束记录。当用户在拍摄运动图像期间操作快门释放按钮以接通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时,执行在运动图像的记录期间获取静止图像并记录静止图像的处理。照相机操作单元121包括用于选择再现模式的再现模式选择开关。如果通过操作再现模式选择开关而选择了再现模式,则照相机停止模糊控制(图像模糊校正)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16描述摄像系统中的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图2是更详细地示出与整个摄像系统中的图像模糊校正控制相关联的部分的框图。图16是示出俯仰方向、横摆方向和滚转方向的图。图2所示的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和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使用陀螺仪传感器作为抖动传感器来检测角速度数据,并输出检测电压。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包括俯仰方向抖动传感器和横摆方向抖动传感器。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包括滚转方向抖动传感器。如图16所示,将摄像设备中的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定义为z轴,将正位置的垂直轴定义为y轴,并且将垂直于y轴和z轴的方向定义为x轴。因此,俯仰方向是x轴转动方向(纵摇方向),横摆方向是y轴转动方向(平摇方向),并且滚转方向是z轴转动方向(摄像面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转动的方向)。也就是说,俯仰方向是在摄像设备的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方向,以及横摆方向是在摄像系统的水平方向上相对于垂直面的倾斜方向,这两个方向彼此垂直。

俯仰方向抖动传感器检测与俯仰方向上的抖动相对应的抖动信息。横摆方向抖动传感器检测与横摆方向上的抖动相对应的模糊信息。滚转方向抖动传感器检测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的转动方向上的抖动相对应的模糊信息。模糊信息被获取为角速度数据。在图2中,相同的结构适用于俯仰方向和横摆方向,因此下面将仅描述一个轴。

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输出来自诸如陀螺仪传感器等的角速度传感器的角速度数据作为检测电压。角速度检测ad转换单元201将从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输出的检测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高通滤波器202去除角速度数据的偏移成分或温度漂移成分,并将得到的角速度数据输出到积分单元203。积分单元203通过使用低通滤波器202的伪积分来对角速度数据进行积分,并将积分数据转换为角度数据。用于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灵敏度乘法单元204将从积分单元203获取的角度数据转换为图像模糊校正透镜的驱动控制程度(移位程度)。每当摄像光学系统的焦距改变时,灵敏度的值改变。灵敏度反映了基于角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的调节的校正程度,从而吸收灵敏度不均匀。

分割单元205将从灵敏度乘法单元204输出的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分割成两个成分。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被分割为适用于光学模糊校正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适用于电子模糊校正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为了计算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分割单元205将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被称为k的)系数。系数k由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称为a)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称为b)来确定,如等式(1)所示。可移动范围是可以控制图像模糊校正的范围,并且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情况下与可以控制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驱动的范围相对应。在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情况下,可移动范围与可以执行基于图像的切出的校正处理的范围相对应。

k=a/(a+b)...(1)

在等式(1)中,k具有等于或小于1的值。也就是说,通过乘以系数k,来计算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第一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作为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

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的限制器单元206将第一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固定在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可移动范围内。因此,可以防止维持校正透镜到达用于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端(驱动控制范围的极限位置)的状态。限制器单元206的输出被输入到减法器dec。

pid控制单元207响应于来自减法器dec的输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透镜的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通过对比例(p)控制、积分(i)控制和微分(d)控制的组合来执行的。驱动器单元208响应于与第一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相对应的来自pid控制单元207的控制信号,来提供用于驱动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电流。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包括电磁致动器,通过该电磁致动器来驱动包括图像模糊校正透镜的可移动单元。位置检测单元209检测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位置,并输出检测电压。ad转换单元210将从位置检测单元209输出的模拟检测电压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该数字数据输出到减法器dec。减法器dec计算限制器单元206和ad转换单元210之间的输出差(偏差),并将所计算的输出差输出到pid控制单元207。结果,执行反馈控制。

另一方面,为了计算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分割单元205将从灵敏度乘法单元204输出的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系数“1-k”。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系数k,但是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系数“1-k”,由此对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进行分割。角度转换单元211将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第二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转换为角度数据。转换系数具有根据焦距而变化的值,并且每当焦距改变时改转换系数改变。转换后的数据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和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被发送到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基于第二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以及与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所获取到的抖动程度相对应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来执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下面将参照图13具体描述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

图13是示出照相机的焦距与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的图。横轴表示焦距f,其中标记了广角(wide)端、中间(middle)位置和远摄(tele)端。纵轴表示可移动范围(单位:度)。图线a、b和c分别表示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和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个可移动范围a+b。也就是说,关系a+b=c成立。

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由拍摄镜头的光学特性确定,并且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由摄像元件的剩余像素确定。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的校正角度根据变焦状态而改变。也就是说,即使当对照相机施加相同的抖动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的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驱动程度也根据变焦位置(光学变焦倍率和焦距)而不同。即使当对照相机施加1度的抖动时,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移位透镜移动到广角端以校正由于1度的抖动引起的图像模糊的距离也小于移位透镜移动到远摄端的距离。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都根据焦距f而变化,并且在图像模糊校正控制中作为角度转换数据被管理。

图14是示出焦距和系数k之间的关系的图。与图13同样地,横轴表示焦距f,纵轴表示用于分割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的系数k。系数k由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确定。由于执行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因而不存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之间的可移动端的边界。结果,抑制了由于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过冲引起的图像伪影。

下面将具体描述图14中所示的广角端、中间位置和远摄端。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中,图像模糊校正透镜在可移动范围a中移动,并且在电子图像模糊校正中进行可移动范围b内的图像处理。可以一起使用这些校正来校正与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个可移动范围相对应的图像模糊。例如,假设在广角端、中间位置和远摄端,将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设置为(2,7.5,0.3)。假设在广角端、中间位置和远摄端,将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设置为(2.5,1.6,1.1)。可移动范围a和b的单位是度。在这种情况下,系数k的值在广角端、中间位置和远摄端处是(0.444,0.319和0.214)。

如果设置了执行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第二模式,则使用作为k=a/(a+b)的相乘结果的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来驱动校正透镜,并且图像的切出位置改变了作为系数“1-k”的相乘结果的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另一方面,如果设置了仅执行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第一模式,则分割单元205将系数k的值设置为1。即,使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作为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来执行校正透镜的驱动控制。由于不执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因此与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相关联的系数“1-k”的值为零。

下面将描述第二模式中静止图像的拍摄。当通过操作照相机操作单元121的快门释放按钮来接通第二开关sw2时,执行静止图像曝光操作。分割单元205将系数k的值设置为1。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是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由于在静止图像曝光时不执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因此与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相关联的系数“1-k”的值为零。在静止图像曝光操作的结束时间,分割单元205在光学图像模糊校正中设置系数k=a/(a+b),并且在电子图像模糊校正中设置系数“1-k”。在静止图像曝光操作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为了避免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的突然变化,执行以预定的输出时间缓慢改变校正输出的处理。

图3是示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通过通信而从镜头装置接收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俯仰方向和横摆方向上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以角度转换后的校正程度被发送。像素转换单元301将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转换为像素转换后的校正程度(像素的数量),并且将转换后的校正程度输出到限制器305。转换系数根据焦距而变化,并且每当焦距改变时改变。

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包括滚转方向上的陀螺仪传感器,并且将检测信号输出到高通滤波器302。高通滤波器302去除检测信号的偏移或漂移成分。低通滤波器303使检测信号的高频噪声截止。与像素转换单元301同样地,像素转换单元304将角度转换后的数据转换为像素转换后的校正程度,并将转换后的校正程度输出到限制器305。

限制器305在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切出范围内对校正程度进行钳位。限制器305处理像素转换单元301和像素转换单元304的输出。即,针对俯仰方向、横摆方向和滚转方向中的每一个设置限制器的水平。有限的校正程度被输入到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设置单元306。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设置单元306设置校正轴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4来描述在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和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之间执行的镜头通信及其定时。为了进行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需要将摄像单元115的曝光重心定时(406)从照相机主体发送到镜头装置。然而,除了图像模糊校正之外,照相机主体和镜头装置还针对自动焦点调节(af)或自动曝光(ae)等频繁地彼此通信。如果由于与另一通信的重叠而导致通信定时不规律、并且不能发送准确的曝光重心定时,则存在处理将受到阻碍的可能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主体通过以基准时间和相对时间的两次执行通信处理来将曝光重心定时发送到镜头装置,以避免通信定时的不规律。

当通过照相机主体和镜头装置之间的通信而发送和接收的信息量大时,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为了应对各种可更换镜头,需要执行控制而不需识别各个镜头规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镜头装置作为主要构件执行控制,并且执行用于图像模糊校正的角度转换数据的通信。

图4的vd表示垂直同步信号的定时,v_blk表示垂直消隐时间段的定时。“cmos驱动”表示摄像元件的驱动状态,并且在最下面示出照相机主体(c)和镜头装置(l)之间的通信。示出了第一通信401的通信定时404、确定曝光时间的定时405以及曝光重心定时406。f[n]是表示第n帧的指标。

图4中所示的各时间如下。

bt:垂直消隐时间段的长度

it:摄像时间

at:从第一通信定时404到定时405的时间

et:曝光时间

dt:从曝光时间段的中心到曝光重心定时406的延迟时间

基于曝光时间段的中心,通过“it+bt-et/2+dt”来计算以定时405为基准的曝光重心定时406。

各个帧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位置对应于曝光重心定时406,并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着曝光强度的减小而减小。在从曝光开始时间点(平行四边形的左上顶点)经过曝光时间et的时间点(平行四边形的右上顶点)处,开始摄像元件的信号读取。

以摄像单元115的垂直同步信号作为触发,从照相机主体到镜头装置执行第一通信401。第一通信401用作将照相机重心定时406从照相机主体发送到镜头装置的基准。镜头装置在第一通信401接收到信息的定时处获取镜头装置中的计时器时间,并将该时间设置为用于计算曝光重心定时的基准时间。关于第一通信401的通信定时404,可以在与垂直同步信号相同的定时处执行通信,或者可以在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而言任意时间之前或之后的时间点处执行通信。对于各个帧,以相对于同步信号具有预定时间差的方式执行通信。第一通信定时404被设置为不与其它通信重叠的定时。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通信定时404被设置为垂直同步信号之前(先前)的时间点。

执行从照相机主体到镜头装置的第二通信402。在第二通信402中,将与以第一通信401作为基准的从第一通信定时404起的相对时间407有关的信息发送到镜头装置。在第二通信402中,发送当前焦距处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第二通信402的通信定时被设置为处于确定发送曝光重心的各个帧的曝光时间的定时405之后。因此,即使每当帧的曝光时间改变时,也可以将准确的曝光重心定时406发送到镜头装置。基于所确定的曝光时间和摄像元件的信号读取时间来计算曝光重心定时406,并且基于与第一通信401的通信定时404的差来计算相对时间407。也就是说,通过“at+it+bt-et/2+dt”来计算相对时间407。确定各个帧的曝光时间的定时405不是固定的。

镜头装置以第一通信401的接收定时为基准,通过第二通信402接收与相对时间407有关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设置镜头装置中的计时器来找出曝光重心定时406。由于镜头装置通过第二通信402接收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所以分割单元205所使用的系数k可以被计算为包括镜头装置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在镜头装置中,在曝光重心定时406,透镜抖动检测单元110检测抖动信息,并且分割单元205将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分割为镜头装置中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照相机主体中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存储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直到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通信请求为止。

执行从照相机主体到镜头装置的第三通信403。在第三通信403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响应于来自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的通信请求,将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第三通信403的通信定时被设置为处于曝光重心定时406之后。由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预先知道曝光重心定时406,所以在曝光重心定时之后的任意定时进行通信。在照相机主体中,从镜头控制单元111接收到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被发送到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并且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设置单元306最终设置校正程度。

针对各个帧执行第一通信~第三通信,并且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通过第一通信401将基准时间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通过第二通信402发送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通过第三通信403,照相机控制单元124从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另一方面,针对各个帧,镜头控制单元111通过第一通信401获取基准时间,在第二通信中获取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407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并且分割曝光重心定时406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通过第三通信403将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从镜头控制单元111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

下面将参照图5和6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图5是示出由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的通信和控制的细节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由镜头控制单元111执行的通信和控制的细节的流程图。以下处理根据从存储器读取并由控制单元的cpu执行的预定程序来实现。

图5所示的处理流程的主要构件是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并且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和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通信处理。在s101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一通信401。第一通信定时用作曝光重心定时406的基准时间。然后,在s102中,执行第二通信402。通过发送相对于第一通信401中的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407,发送曝光重心定时406。发送当前焦距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

在s103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判断是否从曝光重心定时406经过了预定时间。预定时间是从曝光重心定时406起的预设时间。如果从曝光重心定时406经过了预定时间,则处理流程移动到s104。如果没有经过预定时间,则处理流程返回到s103,并且重复处理。在s103中等待经过预定时间的原因是: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在镜头控制单元111完成了曝光重心定时406的控制处理的状态下向镜头控制单元111发送通信请求。

在s104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第三通信,并获取在曝光重心定时406由镜头控制单元111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在s105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指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基于s104中获取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操作。

图6所示的处理流程的主要构件是镜头控制单元111,并且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和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的通信处理。在s201中,镜头控制单元111接收第一通信401。在第一通信定时404执行用于获取镜头装置中的计时器时间的处理,并且所获取的时间用作用于计算曝光重心定时的基准时间。

然后,在s202中,镜头控制单元111接收第二通信402,并且获取相对于第一通信定时404的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407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由于镜头控制单元111在第一通信定时404接收到基准时间,所以镜头控制单元111通过第二通信接收相对时间407,并且通过设置计时器来设置曝光重心定时。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一起使用该可移动范围和镜头装置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来计算系数k,并且设置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校正程度。

在s203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s202中由计时器所设置的曝光重心定时是否到来。如果曝光重心定时406到来,则处理流程进入s204。如果曝光重心定时406没有到来,则重复执行s203的判断处理。

在s204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在曝光重心定时406从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获取抖动信息,并且分割单元205将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根据系数k的值分成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临时存储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直到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通信请求为止。

在s205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是否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第三通信403的通信请求。如果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则处理流程移动到s206。如果没有接收到通信请求,则重复执行s205的判断处理。在s206中,镜头控制单元111接收第三通信,并将s204中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

在本实施例中,与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不是通过一次通信发送的,而是通过第一通信和第二通信从照相机主体向镜头装置发送基准时间和相对时间。因此,即使当由于其它通信的影响导致第二通信的通信定时不规律时,第一通信的基准时间和第二通信的相对时间也被发送到镜头装置,因此可以将准确的曝光重心定时发送到镜头装置。

即使当第一通信与其它通信重叠并被延迟时,也可以考虑第一通信开始时的延迟时间,来设置第二通信的相对时间。也就是说,可以使用与基于延迟时间校正后的相对时间有关的信息来发送曝光重心定时。因此,即使当第一通信的通信定时不规律时,也可以从照相机主体向镜头装置发送更准确的曝光重心定时。

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被作为角度转换数据而发送。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将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并从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如下的摄像系统:可以在无需在可更换镜头型摄像系统中识别各个镜头和照相机规格的情况下以较小的通信业务量协作地控制光学图像模糊校正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并且可以扩大图像模糊校正的范围。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不再重复其描述。下面将主要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后面描述的实施例,同样不重复相同的描述。

在第一实施例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首先将与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然后获取在曝光重心定时处通过镜头控制单元111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分割对象之外的校正轴方向(滚转方向)的校正,可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下面将参照图7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细节。在图7中,示出了包括照相机主体中的通信处理和抖动检测处理的控制示例。首先,在s301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一通信。第一通信定时的时间用作曝光重心定时的基准时间。

然后,在s302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第二通信。进行如下处理:以第一通信作为基准时间来发送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以发送曝光重心定时,并且发送当前焦距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

在s303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通过设置计时器来判断曝光重心定时是否到来。如果判断为曝光重心定时到来,则处理流程移动到s304。如果判断为曝光重心定时没有到来,则重复执行s303的判断处理。在s304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在曝光重心定时获取由照相机抖动检测单元122所检测到的与照相机主体有关的抖动信息。这里检测到的抖动信息是与s306中从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相关的校正轴之外的校正轴的抖动信息,即,与具有不同检测方向的传感器有关的检测信息。

在s305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判断是否从曝光重心定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如果判断为从曝光重心定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则处理流程进入s306,如果没有经过预定时间,则重复执行s305的判断处理。在s305中等待预定时间的经过的原因与图5的s103中描述的相同。在s306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三通信。照相机控制单元124获取在曝光重心定时处通过镜头控制单元111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在s307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指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控制。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基于s304中检测到的与照相机主体有关的抖动信息和s306中获取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来执行图像模糊校正。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由镜头控制单元111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与照相机主体有关的抖动信息,并且执行图像模糊校正控制。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是俯仰方向和横摆方向上的校正程度,并且与照相机主体有关的抖动信息是分割对象之外的校正轴方向(滚转方向)的抖动检测信息。因此,由于执行三轴方向上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将曝光重心定时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镜头控制单元111将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在发送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的定时,将与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有关的位置信息同时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因此,由于可以执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校正中心的设置、倾斜校正等,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下面将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细节。s401至s403的处理与图5中的s101至s103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下面将描述s404和s405的处理。

在s404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三通信。照相机控制单元124获取通过镜头控制单元111在曝光重心定时处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曝光重心定时的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然后,在s405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基于在s404中获取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指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执行图像模糊校正。由于可以使用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来针对光轴设置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校正中心,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校正。从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可以看到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因此,除了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之外还可以通过执行倾斜校正等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图9是示出包括镜头装置中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校正位置的通信和控制的细节的流程图。s501至s503的处理与图6中的s201至s203的处理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下面将描述s504至s506的处理。

在s504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在曝光重心定时从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获取抖动信息,并从位置检测单元209获取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的位置。分割单元205将图像模糊校正的整体程度分成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临时存储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检测到的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直到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通信请求为止。

在s505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是否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如果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则处理流程移动到s506。如果没有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则重复执行s505的判断处理。在s506中,镜头控制单元111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接收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并将s504中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检测到的与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05有关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控制单元在发送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的定时,将与光学图像模糊校正有关的位置信息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执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校正中心的设置、倾斜校正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

第四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以下将说明向作为其它电子校正的卷帘快门失真(以下称为rs失真)校正的应用。

摄像单元115的曝光类型包括全局快门类型和卷帘快门类型。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等的全局快门型装置中,像素中的曝光时间和曝光开始时间在一帧图像中基本上是恒定的。在包括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的装置中,曝光类型是卷帘快门类型。

在曝光定时根据像素行而不同的卷帘快门类型中,发生由于线之间的曝光定时和信号读取时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图像失真(rs失真)。摄像设备的抖动影响通过行的信号读取,从而引起rs失真。当摄像设备安装在三脚架等中但是由于诸如风等的扰动而对装置施加振动时,出现rs失真。rs失真是如下的失真:由于像素行之间的曝光定时的差异而在拍摄图像中发生该失真,因此可以基于摄像设备的抖动信号,使用各个像素行的移动程度作为校正程度来校正该失真。

下面将参照图15所示的概念图来描述rs失真校正。在假设摄像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示出了rs失真出现之前的图像1501(虚线矩形框)和rs失真出现之后的图像1502(实线平行四边形框)。在右侧,由多个点1503来表示摄像设备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程度(抖动程度)。横轴表示像素位置,纵轴对应于时间轴。在该示例中,示出了11个点。

在摄像设备中,在多个点处计算曝光时间段中引起的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程度(抖动程度)。通过对多个点进行插值,获取各行的移动程度作为校正程度,并且通过针对各行改变读取位置来执行水平方向上的抖动的校正处理。也就是说,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参见图2)检测引起rs失真的抖动。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17电子地校正rs失真。类似于图像模糊校正程度,由分割单元205执行用于校正rs失真的校正程度的计算,并且将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系数“1-k”。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参见图3)从镜头装置获取rs失真校正程度。像素转换单元301将通过转换成角度而发送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转换为像素转换值。这里使用的转换系数具有根据焦距而变化的值,并且每当焦距改变时改变。限制器305在rs失真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内对rs失真校正程度进行钳位。设置各校正轴方向的限制值。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设置单元306设置各个校正轴方向上的rs失真校正程度。

下面将参照图10描述在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和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之间执行的rs失真校正的通信及其定时。vd、v_blk等与图4所示的相同。为了执行rs失真校正,需要将摄像单元115的曝光重心定时1009从照相机主体发送到镜头装置。由于在rs失真校正中使用多个校正点,所以发送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和最初校正定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通信定时的不规律性,以基准时间和相对时间的两次执行通信。在图10中,第一通信1001由通信定时1004表示。在确定了发送曝光重心的各个帧的曝光时间的定时1005之后执行第二通信1002。执行用于发送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的处理。镜头控制单元111作为主要构件执行控制,并使用用于rs失真校正的角度转换数据进行通信。

通过摄像单元115的垂直同步信号(参见vd)作为触发,照相机控制单元124与镜头控制单元111执行第一通信1001。第一通信定时1004的时间用作用于将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的基准时间。镜头控制单元111在接收到第一通信1001的定时获取内部计时器时间,并将所获取的时间设置为用于计算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的基准时间。第一通信1001的通信定时1004可以被设置为与垂直同步信号相同的定时,或者可以被设置为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而言任意时间之前或之后的时间点。这里,假设对于各个帧以相对于垂直同步信号的预定时间差执行通信。优选的是,第一通信定时1004是不与其它通信重叠的定时。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通信1001的通信定时1004被设置为垂直同步信号之前的时间点。

然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第二通信1002。在第二通信1002中,以第一通信1001中的时间作为基准时间,将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1007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时间差1008是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将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和当前焦距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之间的时间差1008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第二通信1002是在确定了发送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的各个帧的曝光时间的定时1005之后进行的。因此,即使当各个帧的曝光时间改变时,也可以发送rs失真校正的准确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根据所确定的曝光时间和摄像元件的信号读取时间来计算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并且通过相对于第一通信1001中的基准时间的差来计算相对时间1007。

镜头控制单元111已经在接收到第一通信1001的定时处获取基准时间。因此,通过在第二通信1002中获取相对时间1007,镜头控制单元111可以通过设置内部计时器来设置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通过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b,镜头控制单元111可以一起使用镜头装置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a来计算分割单元205所使用的系数k。镜头控制单元111在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从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获取抖动信息。分割单元205将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乘以系数“1-k”,并计算rs失真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存储rs失真校正程度,直到接收到来自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的通信请求为止。

镜头控制单元111通过设置内部计时器来设置下一rs失真校正定时。在设置下一rs失真校正定时中,镜头控制单元111使用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1008和当前rs失真校正定时。重复执行计时器的设置,直到所有rs失真校正定时都经过为止。在图10中,由于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包括11个点,因此从最初校正定时1006起的第六校正点对应于曝光重心。也就是说,与曝光时间段有关的定时信息包括与曝光重心定时1009有关的信息。在曝光重心定时1009,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

最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与镜头控制单元111执行第三通信1003。在第三通信1003中,镜头控制单元111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通信请求,并且发送所存储的rs失真度校正程度。在rs失真校正的最终校正定时1010之后设置第三通信1003的通信定时。最终校正定时1010对应于第十一校正点。由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预先知道rs失真校正定时,因此在rs失真校正的最终校正定时1010之后的任意定时执行通信。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将从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的rs失真校正程度发送到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并且最终在电子图像模糊校正设置单元306中设置rs失真校正程度。

针对各个帧执行第一通信至第三通信,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在第一通信1001中发送基准时间,在第二通信1002中发送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并且在第三通信1003中接收rs失真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在第一通信1001中获取基准时间,并且在第二通信1002中基于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和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来获取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镜头控制单元111计算各个rs失真校正定时的校正程度,并在第三通信1003中将计算出的校正程度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124。

下面将参照图11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执行的包括rs失真校正的通信和控制的细节。首先,在s601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一通信。第一通信中的时间用作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的基准时间。然后,在s602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二通信。以第一通信中的时间作为基准时间,发送相对于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1007,并且将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1006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将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与当前焦距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

在s603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判断是否从rs失真校正的最终校正定时1010起经过了预定时间。该预定时间是预先设置的时间。当从rs失真校正的最终校正定时1010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处理流程进入s604,并且当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时重复执行s603的判断处理。在s603中等待经过预定时间的原因是:在镜头控制单元111完全处理了rs失真校正的最终校正点的状态下,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向镜头控制单元111发送通信请求。

在s604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经由照相机通信控制单元125执行与镜头控制单元111的第三通信。照相机控制单元124获取镜头控制单元111在曝光重心定时1009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以及rs失真校正的多个校正点中的每一个校正点的rs失真校正程度。在s605中,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指示电子图像模糊校正控制单元123基于s604中获取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rs失真校正程度来校正图像。

下面将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描述由镜头控制单元111执行的包括rs失真校正的通信和控制的细节。首先,在s701中,镜头控制单元111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第一通信。镜头控制单元111在第一通信定时获取内部计时器时间,并将所获取的时间设置为用于计算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的基准时间。

然后,在s702中,镜头控制单元111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第二通信。镜头控制单元111获取相对于第一通信中的基准时间的相对时间、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以及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由于接收到第一通信定时1004的时间作为基准时间,所以镜头控制单元111在第二通信1002中接收相对时间1007,并通过设置内部计时器来设置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通过接收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镜头控制单元111一起使用镜头装置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的可移动范围来计算并设置分割单元205所使用的系数k。

在s703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是否rs失真校正定时到来。当rs失真校正定时到来时,处理流程进入s704,并且当校正定时没有到来时,重复执行s703的判断处理。在s704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在rs失真校正定时从镜头抖动检测单元110获取抖动信息。分割单元205计算镜头装置的光学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rs失真校正程度。镜头控制单元111临时存储rs失真校正程度,直到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通信请求为止。当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包括11个点时,从第一校正点起的第六校正点对应于曝光重心。镜头控制单元111还在曝光重心定时1009获取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

在s705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是否所有rs失真校正定时都经过。当所有rs失真校正定时经过时,处理流程移动到s707,并且当并非所有rs失真校正定时都经过时,处理流程移动到s706。在s706中,镜头控制单元111通过设置内部计时器来设置下一rs失真校正定时。在设置下一校正定时中,镜头控制单元111使用s702中获取的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和当前rs失真校正定时。在设置计时器之后,处理流程返回到s703。

在s707中,镜头控制单元111判断是否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当接收到第三通信的通信请求时,处理流程移动到s708,并且当没有接收到通信请求时重复执行s707的判断处理。在s708中,镜头控制单元111经由镜头通信控制单元112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接收第三通信。镜头控制单元111将曝光重心定时处分割的电子图像模糊校正程度和rs失真校正的多个校正点中的每一个校正点的rs失真校正程度发送给照相机控制单元124。

在本实施例中,将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之间的时间差和rs失真校正的最初校正定时从照相机控制单元124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111。镜头控制单元111可以计算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的定时,并且可以获取rs失真校正程度。rs失真校正程度被发送到照相机控制单元以执行rs失真校正。

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控制单元使用从镜头控制单元获取的rs失真校正程度来执行校正。由于照相机控制单元执行所获取的轴以外的校正轴方向(滚转方向)上的rs失真校正,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图像模糊校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11个点作为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的数量不必固定为预定数量,并且校正点的数量可以例如根据镜头装置可以应对的通信速度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控制单元获取通过与镜头装置的通信能够应对的通信速度,并且在第二通信中将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的数量发送到镜头控制单元。因此,确定了由镜头控制单元获取到的rs失真校正的校正点的数量。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3498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包含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