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44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话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务、工务、供电及施工单位在隧道、长大区间进行维修、施工作业及应急处置时,当前没有一种在任何作业地点都能及时呼叫应答到的联络工具,目前电务作业人员在区间、站内作业联络大部分是采用电缆连接的有线电话联络方式,当在隧道或长大区间内,联络防护到终端后声音小且不清晰,由于有线电话联络点为固定的地点,当在两个联络点之间作业时,联络十分不便,在铁路运输如此繁忙和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室外作业人员因通信联络不畅而无法撑握列车的运行情况,给行车、劳动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包括室内联络总机、若干室外联络分机、对讲机、路由器和多点监听分析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联络总机安装在信号楼内,室外每个信号点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室外联络分机,所述室内联络总机与所述室外联络分机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室外联络分机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对讲机相连,所述室内联络总机、所述多点监听分析电脑分别与所述路由器相连。

所述室内联络总机包括内部模块Ⅰ和外部壳体Ⅰ,所述外部壳体Ⅰ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内部模块Ⅰ位于所述外部壳体Ⅰ的内部,所述内部模块Ⅰ包括电源模块、通话模块Ⅰ、自动充电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防雷模块Ⅰ,所述通话模块Ⅰ分别与所述自动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Ⅰ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通话模块Ⅰ、所述自动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Ⅰ供电,所述外部壳体Ⅰ包括正面面板和反面面板,所述正面面板与所述反面面板相对设置,所述正面面板的一端设有音量调节旋钮,所述正面面板的另一端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正下方设有通话手柄接口,所述通话手柄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通话模块Ⅰ相连,所述音量调节旋钮与所述电源开关之间依次设有无线手柄使用开关、区间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和站内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所述区间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和所述站内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均为两个,所述反面面板的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所述电源线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反面面板的另一端设有以太网线接口,所述以太网线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线接口与所述以太网线接口之间依次设有站内电话线接口和区间电话线接口,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和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相连,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与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之间设有无线手柄天线,所述无线手柄天线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通话模块Ⅰ相连。

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和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个数均为四个。

所述室外联络分机包括内部模块Ⅱ和外部壳体Ⅱ,所述内部模块Ⅱ位于所述外部壳体Ⅱ的内部,所述内部模块Ⅱ包括充电模块、通话模块Ⅱ、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自动开关机模块和防雷模块Ⅱ,所述通话模块Ⅱ分别与所述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开关机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Ⅱ相连,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为所述通话模块Ⅱ、所述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开关机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Ⅱ供电,所述外部壳体Ⅱ呈正方体结构,所述外部壳体Ⅱ的顶部设有室外分机发射天线和分机外线,所述室外分机发射天线和所述分机外线之间设有调频旋钮。

所述外部壳体Ⅱ采用铝合金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无论是在隧道或长大区间内,电务作业人员之间通话无盲区,声音清晰,实现联络可移动,在铁路运输如此繁忙和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室外作业人员可以时刻撑握列车的运行情况,避免了因通信联络不畅而给行车、劳动安全等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可以对全程通话进行实时录音,对任何一个站进行多点实时监听、分析和通话,可自动上传录音文件并长期保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室内联络总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室内联络总机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室外联络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室内联络总机;11-正面面板;111-音量调节旋钮;112-无线手柄使用开关;113-区间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4站内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5电源开关;12-反面面板;121-电源线接口;122-站内电话线接口;123-区间电话线接口;124-以太网线接口;125-无线手柄天线;2-室外联络分机;21-外部壳体Ⅱ;211-室外分机发射天线;212-调频旋钮;213-分机外线;3-对讲机;4-路由器;5-多点监听分析电脑;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包括室内联络总机1、若干室外联络分机2、对讲机3、路由器4和多点监听分析电脑5,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联络总机1安装在信号楼内,室外每个信号点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室外联络分机2,所述室内联络总机1与所述室外联络分机2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室外联络分机2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对讲机3相连,所述室内联络总机1、所述多点监听分析电脑5分别与所述路由器4相连。

所述室内联络总机1包括内部模块Ⅰ和外部壳体Ⅰ,所述外部壳体Ⅰ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内部模块Ⅰ位于所述外部壳体Ⅰ的内部,所述内部模块Ⅰ包括电源模块、通话模块Ⅰ、自动充电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防雷模块Ⅰ,所述通话模块Ⅰ分别与所述自动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Ⅰ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通话模块Ⅰ、所述自动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Ⅰ供电,所述外部壳体Ⅰ包括正面面板11和反面面板12,所述正面面板11与所述反面面板12相对设置,所述正面面板11的一端设有音量调节旋钮111,所述正面面板11的另一端设有电源开关115,所述电源开关115的正下方设有通话手柄接口116,所述通话手柄接口116通过导线与所述通话模块Ⅰ相连,所述音量调节旋钮111与所述电源开关115之间依次设有无线手柄使用开关112、区间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3和站内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4,所述区间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3和所述站内无盲区电话使用开关114均为两个,所述反面面板12的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121,所述电源线接口121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反面面板12的另一端设有以太网线接口124,所述以太网线接口124通过导线与所述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电源线接口121与所述以太网线接口124之间依次设有站内电话线接口122和区间电话线接口123,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122和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123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相连,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122与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123之间设有无线手柄天线125,所述无线手柄天线125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所述通话模块Ⅰ相连。

所述站内电话线接口122和所述区间电话线接口123个数均为四个。

所述室外联络分机2包括内部模块Ⅱ和外部壳体Ⅱ21,所述内部模块Ⅱ位于所述外部壳体Ⅱ21的内部,所述内部模块Ⅱ包括充电模块、通话模块Ⅱ、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自动开关机模块和防雷模块Ⅱ,所述通话模块Ⅱ分别与所述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开关机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Ⅱ相连,所述充电模块分别为所述通话模块Ⅱ、所述自动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自动开关机模块和所述防雷模块Ⅱ供电,所述外部壳体Ⅱ21呈正方体结构,所述外部壳体Ⅱ21的顶部设有室外分机发射天线211和分机外线213,所述室外分机发射天线211和所述分机外线213之间设有调频旋钮212。

所述外部壳体Ⅱ21采用铝合金材质。

本发明工作时,室内联络总机1的音频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室外联络分机2,经室外联络分机2进行数据处理后无线发射,对讲机3接收到发射信号,对讲机3通过室外联络分机2接收后变为音频信号经过电缆送到室内与室内联络总机1进行通话,室内联络总机1与室外联络分机2间的收发通讯,室外联络分机2的开机、接收、发射、断电保护、防雷等都由室内联络总机1中的电源模块、通话模块Ⅰ、自动充电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开关机模块、控制室外分机发射模块、防雷模块Ⅰ自动完成,室外联络分机2充电在室内联络总机1关闭电源按钮后自动完成,只有在每个室外联络分机2充满电后系统全部自动断电,室内联络总机1通过设置无线手柄使用开关112和无线手柄天线125,大大方便室内联络员垂直天窗时操作控制台及室内简单测试时,不中断联络,通过在室外每个信号点处设置一个室外联络分机2,保证了无论是在隧道或长大区间内,在任何角落均可互相呼叫,电务作业人员之间通话无盲区,声音清晰,保证了通话质量,实现联络可移动,在铁路运输如此繁忙和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室外作业人员可以时刻撑握列车的运行情况,避免了因通信联络不畅而给行车、劳动安全等带来的安全隐患,采用数字化智能语音通话系统,室内联络总机1里安装有通话模块Ⅰ和录音及网线接口模块,通过以太网络自动完成录音文件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上,同时实现实时远程监听和通话,并在联网的电脑上能及时提取各个总机的任何一个时段的录音文件,本发明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