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379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后,用户端(userequipment,ue)可能不具足够的时间传送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的收讫确认(acknowledgement)到基站。因此,基站无法得知用户端是否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以及重传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因此,用户端与基站间的通信未能被有效率地执行。

因此,如何处理与基站的通信是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与基站的通信,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通信装置,用来处理与一基站的通信,包含有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存储装置。该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装置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被该基站设定与该基站的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结;通过该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从该基站接收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以及当接收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时,将至少一运作延迟一第一期间(duration),其中该第一期间始于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被接收的一第一时间点(timeinstant),以及该第一时间点为一第一数值或为该第一数值及一第二数值中较小者,其中该第一数值被预先定义为大于60毫秒及该第二数值为从该第一时间点到该通信装置成功地确认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接收到该基站的一第二时间点。

本发明另公开一基站,用来处理与一通信装置的通信,包含有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存储装置。该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装置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设定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结到该通信装置;通过该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传送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通信装置;当该通信装置处于一覆盖增强(coverageenhancement,ce)模式时,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通信装置离开一连结模式(connectedmode);以及当该通信装置未处于该覆盖增强模式时,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通信装置离开该连结模式。

本发明另公开一基站,用来处理与一第一通信装置及一第二通信装置的通信,包含有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指令,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存储装置。该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该存储装置中的该指令。该指令包含有设定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结到该第一通信装置以及设定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第二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传送一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一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传送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二通信装置;当该第一通信装置处于一覆盖增强(coverageenhancement,ce)模式时,决定在传送该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第一通信装置离开一连结模式(connectedmode);以及当该第二通信装置未处于该覆盖增强模式时,决定在传送该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第二通信装置离开该连结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无线通信系统

20通信装置

200处理电路

210存储装置

214程序代码

220通信接口装置

30、40、50、60、70流程

300、302、304、306、308、400、步骤

402、404、406、408、410、500、

502、504、506、508、510、600、

602、604、606、608、610、700、

702、704、706、708、71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10可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及多个通信装置所组成。在图1中,网络端及多个通信装置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10的架构。实际上,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其包含有至少一演进式基站(evolvednode-bs,enb),或者网络端可为一第5代(fifthgeneration,5g)无线接入网络(radioaccessnetwork,ran),其包含有至少一第5代基站(basestation,bs)。此外,网络端也可同时包括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第5代无线接入网络及核心网络(corenetwork,cn)。

通信装置可为用户端(userequipment,ue)、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汽车、或飞机。此外,根据传输方向,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可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通信装置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行链路(downlink,dl)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通信装置或网络端,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20包括一处理电路200、一存储装置210、一通信接口装置220。处理电路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存储装置210可为任一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一程序代码214,处理电路200可通过存储装置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存储装置210可为用户辨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tymodule,sim)、只读式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bd-rom)、磁带(magnetictape)、硬盘(harddisk)、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datastoragedevice)、非易失性存储装置(non-volatilestoragedevice)、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medium)(例如具体介质(tangiblemedia))等。通信接口装置220可为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电路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讯息和/或分组)。

在以下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实施例的说明,用户端被用来表示图1的通信装置。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30的流程图,用于一用户端(例如图1的通信装置),用来处理与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的通信,流程3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该用户端被该基站设定与该基站的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结。

步骤304:通过该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用户端从该基站接收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

步骤306:当接收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时,该用户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一第一期间(duration),其中该第一期间始于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被接收的一第一时间点(timeinstant),以及该第一时间点为一第一数值或为该第一数值及一第二数值中较小者,其中该第一数值被预先定义为大于60毫秒(ms)及该第二数值为从该第一时间点到该用户端成功地确认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接收到该基站的一第二时间点。

步骤308:结束。

在上述期间后,用户端执行至少一运作。流程3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3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间点可为预先决定或预先定义的时间点。也就是说,第一期间可为预先决定或预先定义的期间。在一实施例中,用户端可决定(判断)其成功地确认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若用户端为带宽减少低复杂度(bandwidthreducedlowcomplexity,bl)用户端(blue)、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用户端(nb-iotue)或处于覆盖增强(coverageenhancement,ce)模式(cemode),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一期间。

在一实施例中,若用户端非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非窄带物联网用户端及未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始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二期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短于第一期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为第三数值或第三数值及第二数值中较小者,其中第三数值被预先定义为60毫秒。举例来说,若从第一时间点经过60毫秒以及用户端尚未成功地传送用来确认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收讫确认(acknowledgement)到基站,用户端执行至少一运作。在一实施例中,若该用户端非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非窄带物联网用户端及未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三期间,其为第一时间点到用户端成功地确认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到基站的一时间点。第三期间可短于第一期间。

在一实施例中,若用户端处于第一覆盖增强模式(例如覆盖增强模式b),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一期间。在一实施例中,若用户端处于第二覆盖增强模式(例如覆盖增强模式a),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二期间、或第三期间。第三期间可短于第一期间。

在一实施例中,若用户端为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窄带物联网用户端或用户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一数值及第二数值中较大者,而非较小者。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增强模式可被第一覆盖增强级别(例如覆盖增强级别2或3)取代,以及第二覆盖增强模式可被第二覆盖增强级别(例如覆盖增强级别0或1)取代。

用户端可支持覆盖增强模式及非覆盖增强模式(non-cemode)(即未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在一实施例中,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四期间,其为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被接收后的x毫秒的时间点。处于非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五期间,其为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被接收后的y毫秒的时间点,其中x>y。在一实施例中,m及n可被用来决定x及y,其中x≥m、y≤n及m≥n。举例来说,m=n=60,以及x=200及y=60。举例来说,m=120及n=60,以及x=1250及y=60。

在一实施例中,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六期间,其为从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被接收的时间点直到用户端成功地确认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在一实施例中,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四期间及第六期间中较早或较晚者。在一实施例中,处于非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可将至少一运作延迟第五期间及第六期间中较早或较晚者。在一实施例中,m=n=60。在一实施例中,m=120及n=60。在一实施例中,x=480及y=60。在一实施例中,x=300及y=60。

在上述实施例中,x和/或y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画(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被预先决定或被预先定义,或可被用户端计算。在另一实施例中,x和/或y可被基站设定在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或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中,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讯息或广播系统信息区块(systeminformationblock)。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延迟至少一运作的期间可被包含于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中,以及在期间经过(例如流逝)后,用户端可执行至少一运作。在一实施例中,期间可为300毫秒,以及在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时间点的300毫秒后,用户端可离开连结模式(connectedmode)。也就是说,用户端将离开连结模式延迟到接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时间点的300毫秒后。在一实施例中,该期间可大于(或等于)m毫秒,其中m可为60、120、300、360、400或48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期间可产生自60*n,其中n为正整数(例如2、3、…、60、61、62、…、100、…、等),且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将相同的n数值或不同的n数值应用于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或窄带物联网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将n=2或3应用于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以及可将n=2或3应用于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而将n=61应用于窄带物联网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相较于带宽减少低复杂度用户端和/或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基站可将一较大的n应用于窄带物联网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运作可包含有重设(reset)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control,mac)、释放全部无线资源(例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实体、介质访问控制配置及用于被建立的多个无线承载(radiobearers,rbs)的关联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实体)、指示无线资源控制连结的释放及释放原因(releasecause)到多个上层、指示被设定的长期演进-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聚合(aggregation)(lwa)配置的释放到多个上层、进入闲置模式(idlemode)、离开连结模式及启动计时器(timer)(例如计时器t320或计时器t350)中至少一个。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用来处理与一用户端(例如图1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流程4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该基站设定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用户端。

步骤404:通过该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基站传送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用户端。

步骤406:当该用户端处于一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用户端离开一连结模式。

步骤408:当该用户端未处于该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用户端离开该连结模式。

步骤410:结束。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5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用来处理与一第一用户端(例如图1的一通信装置)及一第二用户端(例如图1的另一通信装置)的通信,流程5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该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第一用户端以及设定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第二用户端。

步骤504:通过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基站传送一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一用户端,以及通过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基站传送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二用户端。

步骤506:当该第一用户端处于一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第一用户端离开一连结模式。

步骤508:当该第二用户端未处于该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第二用户端离开该连结模式。

步骤510:结束。

流程40、5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40和/或50。

在一实施例中,当基站认为用户端(例如上述用户端、第一用户端或第二用户端)离开连结模式(例如进入闲置模式、微连结模式(lightlyconnectedmode)或非活跃模式(inactivemode))时,基站可不调度任何专属(dedicated)控制讯息和/或专属数据到用户端。若基站或基站的网络端欲(例如准备)传送数据到用户端,基站或网络端可呼叫用户端以使得用户端再次进入连结模式。在一实施例中,在基站认为用户端离开连结模式后所执行的运作可包含有基站释放用户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和/或用户端的接入层(accessstratum,as)配置(例如as-config)。

第一期间可长于第二期间,因为其使用较多时间传送包含有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或第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重复(repetition)。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决定第一期间及第二期间,如流程30的实施例所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期间可被预先决定或被预先定义,例如约为60毫秒或精确的60毫秒。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根据用来传送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重复数量被决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根据覆盖增强模式的重复级别(例如级别1、2、3或4)被决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根据覆盖增强模式(例如覆盖增强模式a或覆盖增强模式b)被决定。基站或网络端可传送用来设定重复级别及覆盖增强模式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到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期间可被预先决定或被预先定义,以及可不凭借于重复数量、重复级别及覆盖增强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启动用来计数第一期间的第一计时器,以及基站可启动用来计数第二期间的第二计时器。在一实施例中,当传送或用来响应(第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时,基站启动第一/第二计时器。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传送(第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预先决定的时间点后,基站启动第一/第二计时器。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期间及第二期间经过(例如流逝)之前,当基站接收到用户端(例如上述用户端、第一用户端或第二用户端)传送的用来确认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例如流程40中的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及流程50中的第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的收讫确认时,基站决定用户端离开连结模式。在一实施例中,收讫确认可为混合自动重送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收讫确认,其是用来确认包含有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接收。在一实施例中,收讫确认可为无线链路控制收讫确认,其是用来确认包含有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接收。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设定或决定用户端是否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基站可设定或决定第一用户端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以及第二用户端未处于覆盖增强模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6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用来处理与一用户端(例如图1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流程6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该基站设定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用户端。

步骤604:通过该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基站传送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用户端。

步骤606:当该用户端处于一第一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用户端离开一连结模式。

步骤608:当该用户端处于一第二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用户端离开该连结模式。

步骤610:结束。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70的流程图,用于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用来处理与一第一用户端(例如图1的一通信装置)及一第二用户端(例如图1的另一通信装置)的通信,流程7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该基站设定一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第一用户端及设定一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到该第二用户端。

步骤704:通过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结,该基站传送一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一用户端,以及通过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结,传送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到该第二用户端。

步骤706:当该第一用户端处于一第一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第一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一期间后,该第一用户端离开一连结模式。

步骤708:当该第二用户端处于一第二覆盖增强模式时,该基站决定在传送该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一第二期间后,该第二用户端离开该连结模式。

步骤710:结束。

流程60、70的实现方式不限于以上所述,以下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60和/或70。

流程60、70分别相似于流程40、50。藉由将未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取代为第一覆盖增强模式,以及将处于覆盖增强模式取代为第二覆盖增强模式,部分流程40、50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流程60、7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增强模式可为覆盖增强模式a,以及第二覆盖增强模式可为覆盖增强模式b。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增强模式可被第一覆盖增强级别取代,以及第二覆盖增强模式可被第二覆盖增强级别取代。

第一期间可长于第二期间,因为相较于处于第二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第一用户端,基站传送的包含有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或第一/第二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较多重复到处于第一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端/第二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用来传送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重复数量来决定第一/第二期间。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决定第一/第二期间,如流程30的实施例所述。在一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第一/第二覆盖增强模式的重复级别(例如第二覆盖增强模式的级别为1、2,以及第一覆盖增强模式的级别为3或4)来决定第一/第二期间。在一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第一/第二覆盖增强模式来决定第一/第二期间。基站或网络端可传送用来设定重复级别及覆盖增强模式的无线资源控制讯息(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到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第二期间可被预先决定或被预先定义,以及可不凭借于重复数量、重复级别及覆盖增强模式。

需注意的是,虽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是用来被举例说明对应于流程的相关运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系统需求和/或设计考虑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任何前述的流程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前述的陈述、步骤和/或流程(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及方法,用来处理与基站的通信。因此,用户端有足够的时间传送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的接收的收讫确认到基站。因此,基站可知用户端收到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以及不会重传rrcconnectionrelease讯息。如此一来,用户端与基站间的通信能够被有效率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