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9353发布日期:2019-05-15 22:1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通讯网络中,会为每一个伪线配置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简称为bfd)的检测随时监控伪线(pseudo-wire,简称为pw)的通断情况,而实际应用中发现,一个市级的网管中,pw的数量就可以达到几十万条,而针对这些pw配置的一对一的pw检测就会耗费大量的带宽资源。如:ros平台的设备bfd数量配置达到1000个后,就无法再配置。如果设备处在在核心节点,配置数量远远超出1000个。

针对相关技术中为伪线配置bfd检测数量过多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为伪线配置bfd检测数量过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包括: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双向转发检测bfd参数;依据所述bfd参数完成主伪线的bfd检测;依据所述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所述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

可选地,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伪线的类别;依据所述类别确定所述多个伪线的分组。

可选地,获取多个伪线的类别,依据所述类别划分伪线的群组,包括:获取所述多个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和/或,所述多个伪线两端连接的设备的设备类型;依据所述业务类型和/或所述设备类型确定所述多个伪线的分组。

可选地,所述业务的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时分复用模式tdm开放式双节点互联dni伪线双归,以太网开放式dni伪线双归,tdm封闭式保护。

可选地,在确定多个伪线的分组之后,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接入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为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分组内的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为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的情况下,为所述分组内的伪线连接的桥接点配置以下方案之一:所述桥接点上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所述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禁止为所述桥接点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允许为所述桥接点上连接对端设备的伪线列表pwlist中主伪线的伪线配置bfd参数,其余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分组内的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为时分复用模式tdm开放式双节点互联dni伪线双归或以太网开放式dni伪线双归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主落地dni设备和/或备落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业务类型为tdm封闭式保护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单归落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设备类型为路由作业系统(routingoperatingsystem,简称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包括:为ros平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为所述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绑定所述bfd参数的bfd标识至track;绑定所述track至所述伪线列表pwlist。

可选地,在确定设备类型为全分布式的协议栈平台(nextgenerationroutingoperatingsystem,简称为rosng)平台设备的情况下,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包括:为rosng平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为所述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绑定所述bfd参数的bfd标识至track,其中,将所有主从伪线对应的三层虚拟以太子接口跟踪到主伪线的track。

可选地,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之前,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操作待处理伪线:所述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且未配置bfd参数的第一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处理所述第一伪线:为所述第一伪线配置bfd参数,以所述第一伪线为主伪线创建分组;

所述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且配置有bfd参数的第二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处理所述第二伪线:删除所述bfd参数,将删除bfd参数后的所述第二伪线作为从伪线加入分组;

所述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的第三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第三伪线替换为已有分组的主伪线:在所述第三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替换所述分组中的主伪线为所述第三伪线,将原主伪线作为分组中的从伪线;在所述第三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ng平台设备的情况下,删除分组中原主伪线的bfd参数,为所述待处理伪线配置bfd参数,确定所述第三伪线为新主伪线,同时修改所述分组中从伪线对应的三层虚拟子接口绑定的轨道track;

所述待处理伪线为已有分组中的从伪线的第四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将所述第四伪线替换为所述已有分组的主伪线:在所述第四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替换所述分组中的主伪线为所述第四伪线,将原主伪线作为分组中的从伪线;在所述第四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ng平台设备的情况下,删除分组中原主伪线的bfd参数,为所述第四伪线配置bfd参数,确定所述第四伪线为新主伪线,同时修改所述分组中从伪线对应的三层虚拟子接口绑定的track。

可选地,依据所述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所述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包括:依据所述主伪线的bfd检测确定所述主伪线的状态;依据所述主伪线的状态确定所述从伪线的bfd检测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配置模块,用于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bfd参数完成主伪线的bfd检测;第二检测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所述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可选实施例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可选实施例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将多个pw进行分组,在每个分组内只为用户指定或者预先设备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即对主伪线进行bfd检测,依据主伪线的状态确定其余从伪线的bfd状态,进而完成整个分组中的bfd检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为伪线配置bfd检测数量过多的问题,在保证准确进行bfd检测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配置的bfd检测数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bfd检测系统架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条以太网业务配置伪线群组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运行于接入设备,落地设备或者桥接点之间。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双向转发检测bfd参数;

步骤s104,依据该bfd参数完成主伪线的bfd检测;

步骤s106,依据该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该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

通过上述步骤,将多个pw进行分组,在每个分组内只为用户指定或者预先设备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即对主伪线进行bfd检测,依据主伪线的状态确定其余从伪线的bfd状态,进而完成整个分组中的bfd检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为伪线配置bfd检测数量过多的问题,在保证准确进行bfd检测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配置的bfd检测数量。

可选地,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伪线的类别;依据该类别确定该多个伪线的分组。

可选地,获取多个伪线的类别,依据该类别划分伪线的群组,包括:获取该多个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和/或,该多个伪线两端连接的设备的设备类型;依据该业务类型和/或该设备类型确定该多个伪线的分组。

可选地,该业务的业务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时分复用模式tdm开放式双节点互联dni伪线双归,以太网开放式dni伪线双归,tdm封闭式保护。

可选地,在确定多个伪线的分组之后,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接入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为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申请文件中,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和从伪线配置的bfd参数之间不一定是相同的,即不限定二者的具体配置参数,二者只是同属于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分组内的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为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的情况下,为该分组内的伪线连接的桥接点配置以下方案之一:该桥接点上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该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禁止为该桥接点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允许为该桥接点上连接对端设备的伪线列表pwlist中主伪线的伪线配置bfd参数,其余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分组内的伪线运行的业务的业务类型为时分复用模式tdm开放式双节点互联dni伪线双归或以太网开放式dni伪线双归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主落地dni设备和/或备落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可选地,在确定业务类型为tdm封闭式保护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为分组内伪线连接的单归落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其中,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别配置一个伪线列表pwlist;每个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从伪线禁止配置bfd参数。

需要补充的是,单归落地设备与接入设备的bfd参数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本申请文件中不对二者的bfd参数的联系进行限定。

可选地,在确定设备类型为路由作业系统(routingoperatingsystem,简称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包括:为ros平台设备配置伪线列表pwlist;为该伪线列表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绑定该bfd参数的bfd标识至track;绑定该track至该伪线列表pwlist。

可选地,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之前,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操作待处理伪线:该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且未配置bfd参数的第一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处理该第一伪线:为该第一伪线配置bfd参数,以该第一伪线为主伪线创建分组;

该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且配置有bfd参数的第二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处理该第二伪线:删除该bfd参数,将删除bfd参数后的该第二伪线作为从伪线加入分组;

该待处理伪线为未绑定任何分组的第三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将该第三伪线替换为已有分组的主伪线:在该第三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替换该分组中的主伪线为该第三伪线,将原主伪线作为分组中的从伪线;在该第三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ng平台设备的情况下,删除分组中原主伪线的bfd参数,为该待处理伪线配置bfd参数,确定该第三伪线为新主伪线,同时修改该分组中从伪线对应的三层虚拟子接口绑定的轨道track;

该待处理伪线为已有分组中的从伪线的第四伪线,通过以下方式将该第四伪线替换为该已有分组的主伪线:在该第四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平台设备的情况下,替换该分组中的主伪线为该第四伪线,将原主伪线作为分组中的从伪线;在该第四伪线连接的设备为rosng平台设备的情况下,删除分组中原主伪线的bfd参数,为该第四伪线配置bfd参数,确定该第四伪线为新主伪线,同时修改该分组中从伪线对应的三层虚拟子接口绑定的track。

需要补充的是,在待处理伪线为某个分组的主伪线的情况下,一般不支持对其进行操作。

可选地,依据该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该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包括:依据该主伪线的bfd检测确定该主伪线的状态;依据该主伪线的状态确定该从伪线的bfd检测状态。

需要补充的是,下面优选实施例中的“群组”的含义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分组”是相当的。

下面结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伪线群组进行bfd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将新创建的pw进行类别的判断后,进行群组处理,然后再将群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从伪线通过判断主伪线的状态实现bfd的检测。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伪线群组进行bfd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以下2个模块,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bfd检测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以下两个模块:

1、群组分析处理模块(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模块之前),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业务的类型

步骤二,判断设备的类型

步骤三,按照同源同宿规则,进行伪线群组的绑定。

2、绑定类型处理模块(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配置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一,作为主绑定模块,用于为主伪线配置bfd参数等控制主伪线的操作;

步骤二,作为备绑定模块,用于控制从伪线相关的操作。

下面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伪线群组进行bfd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业务的类型,业务类型分为: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tdm开放式dnipw双归、tdm封闭式保护、以太网开放式dnipw双归。

1)以太网二三层桥接业务(包括evpl、epl和h-vpls类型的lan业务)

接入设备配置pwlist,其中所有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配创建一个pwlist,每个pwlist中主伪线配置pwbfd,从伪线不配置,pwlist绑定track会话。桥接点提供两种候选方案:

方案1,桥接点配置pwlist,同时pwlist中的主伪线配置pwbfd,从伪线不需要配置。pwlist绑定track会话;

方案2,桥接点不配置pwlist,只是选取本桥接点上和对端6kpwlist中主伪线对应的那条pw配置pwbfd(即6k主伪线指向桥接点,桥接点中有个对应的伪线指向6k,就是指这条伪线),其他从伪线不配置。

2)tdm开放式dnipw双归和以太网开放式dnipw双归

接入设备配置pwlist,其中所有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配创建一个pwlist,每个pwlist中主伪线配置pwbfd,从伪线不配置,pwlist绑定track会话,主备两个落地的dni设备和接入设备处理方式一致

3)tdm封闭式保护

接入设备配置pwlist,其中所有同源同宿的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分配创建一个pwlist,每个pwlist中主伪线配置pwbfd,从伪线不配置,pwlist绑定track会话,单归落地设备和接入设备处理方式一致。

步骤二,判断设备的类型

主要分为ros平台设备和rosng设备。

1)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说明,主pw<-bfd(协议bfd管理,“伪线”协议类型,peerip+vcid>)<-track(detectpw-bfd<peerip+vcid>)<-pwlist(仅包含从pw)。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图,如图3所示,两个track不能peerip+vcid相同。两个bfd不能peerip+vcid相同。在配置上track和bfd实际上对象是互不依赖的,通过peerip+vcid进行关系的匹配。配置命令处理:主pw是否下设备及入库待定(目前按照入库来处理);pw角色(主、从)不入库;pwlist的创建、变更流程中:按需创建出主pw的track(这里“按需”的含义是,若已经存在相应的peerip+vcid的track,则复用,否则新建。track名称须由单点生成,建议由主pw名称构成,比如pw123,则检测会话的名称为tracksession123);将track绑定到pwlist上。删除从pw的bfd。

查询命令处理:单点根据pwlist绑定的track反向查询出主pw,并将各个pw的角色标识出来(理论上也有找不到主pw的可能性,此时则无主),如果主pw已经在pwlist中了,则不要加重复了。上下载:由于要支持查询命令的适配,因此pwlist数据项需要依赖track数据项。通知:端到端不能根据pwlist的变更通知直接更新数据(报文中是没有主角色的),而只能是通过查询适配接口到单点来查询,该接口要经过单点的适配过程生成相应的pw主从角色。

2)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说明,主pw<-bfd(pwbfd类型+pw名称)<-track(绑定bfd标识)<-主pw,track<-三层虚拟以太子接口(所有主从pw对应的三层虚拟以太子接口都需要跟踪到主pw的track),pwlist(包含主、从pw)。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os平台设备的业务模型图,如图4所示,约束说明:两个bfd不能绑定同一个pw;两个track不能绑定同一个bfd,track和bfd之间是弱关联,即在bfd被track绑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删除bfd,对象和track之间是弱关联,即在track被对象绑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删除track,配置命令处理:pwlist修改流程中,校验主pw是否发生了切换,如果是,则报错;pwlist创建、变更流程中:步骤1,按需创建出主pw的track。这里“按需”的含义是:主pw对应的bfd所对应的track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创建出来,如果存在,则不必再创建(bfd的存在性由端到端保证,如果bfd真的没有,则报错返回,后面流程不再继续);删除从pw的track;此时虽并未删除伪线与track的绑定关系,但两者是弱关联。步骤2,将主pw和track进行绑定;解除从pw和其track的绑定;删除从pw的bfd,将主、从pw对应的三层虚子接口绑定到主pw的track上。

设置伪线绑定群组场景中,针对一条tdm业务或以太网支持,右键菜单:绑定伪线群组。这里以单段伪线为例说明涉及的场景:

前置条件:伪线或多段伪线没有绑定群组;或者,伪线或多段伪线绑定了群组。

第一种情况:待处理的伪线没有绑定任何群组,作为主伪线新建群组:

(1)判断伪线是否配置bfd,若没有配置,按照oam策略是bfd+track补配bfd。

(2)创建伪线群组,这是伪线群组只有一条主伪线。

第二种情况:待修改伪线没有绑定任何群组,作为从伪线加入伪线群组:

(1)判断伪线是否配置bfd,若有配置bfd,先删除bfd

(2)把伪线做从伪线加入群组,下发修改群组。单点做如下删除从伪线的绑定track和修改从伪线对应三层虚子接口绑定到主伪线对应的track会话。

第三种情况:伪线没有绑定任何群组,作为主伪线替换已有群组的主伪线:

(1)判断伪线是否配置bfd,若没有配置,按照oam策略是bfd+track补配bfd。

(2)删除原来群组的主伪线的bfd;

(3)下发修改群组(原来的主伪线变成了从伪线,用户选定的伪线加入群组成新主伪线)给单点,单点做如下适配:对于ros平台设备直接修改群组,对于rosng平台设备先删后建下发给设备,同时会修改群组中从伪线对应三层虚子接口绑定的track。

第四种情况:伪线绑定了群组且是群组的从伪线,需要改成群组的主伪线

(1)按照oam策略是bfd+track补配bfd补配伪线的bfd+track。

(2)删除原来主伪线的bfd

(3)下发修改群组给单点(原来的主伪线变成了从伪线,用户选定的伪线由从伪线变成主伪线),单点做如下适配:对于ros平台设备直接修改群组,对于rosng平台设备先删后建下发给设备,并且修改从伪线对应三层虚子接口绑定的track。

第五种情况:伪线绑定了群组,是群组的主伪线,不支持修改。

在已有伪线或多段伪线绑定群组的场景中,一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单点伪线所在的网元批量查询网元的伪线群组。

步骤2先要判断伪线或多段伪线的两端伪线是否已经在群组中。

若az两端都在伪线群组中,分为以下情况:

情况(1)az两端都是a或z网元群组的主伪线,属于正常绑定,伪线已经绑定了群组。

情况(2)a端是主伪线,z端是从伪线或z端是主伪线,a端是从伪线,属于异常绑定,提示用户。

情况(3)az两端都是从伪线,且对应的主伪线同属一条端到端伪线或多段伪线,属于正常绑定,伪线已经绑定了群组。

情况(4)az两端都是从伪线,且对应的主伪线不属于一条端到端伪线或多段伪线,属于异常绑定,提示用户。

若az两端只有一端在群组中:--提示用户:az已经在群组中,不处理。具体的又分为以下情况:

a端是主伪线,z端没有绑定群组或z端是主伪线,a端没有绑定群组,说明z端伪线或a端伪线需要新建群组。

a端是从伪线,z端没有绑定群组或z端是从伪线,z端没有绑定群组,进一步分析,以a端是从伪线为例说明,需要判断a端从伪线对应群组的主伪线是否属于端到端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1:

属于一条端到端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1,snc1的两端和待处理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pro的两端一致,snc1的两端都是群组的主伪线,则sncpro的z端伪线需要加入群组;

属于一条端到端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1,snc1的两端和待处理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pro的两端一致,snc1的另一端是群组的从伪线,则属于异常绑定;

属于一条端到端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1,snc1的两端和待处理的伪线或多段伪线sncpro的两端一致,snc1的另一端没有绑定群组,则z端需要新建群组,主伪线是snc1的另一端伪线,从伪线是sncpro的z端伪线;

不属于一条端到端伪线或多段伪线,或找不到端到端伪线或多段伪线,属于异常绑定。

若az两端都不在群组中,分为以下情况:

az两端网元都没有群组,说明需要新建群组。

a端网元有群组,z端网元没有群组或z端网元有群组,a端网元没有群组:根据有群组的一端补充对端的群组信息,即如果a端有群组,则依据a端群组信息补充z端群组信息。

az两端网元都有群组1,群组2……群组n,需要找到符合条件的群组:两端网元群组的主伪线属于一条端到端伪线或多段伪线。若找到了,填上对应的群组名称,有几对填上几对。若没有符合条件的群组,不用填,需要新建群组。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条以太网业务配置伪线群组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入功能):在业务管理器中,查看路由表格,选中一条业务。第一级的服务层伪线或多段伪线。在这里可以对lan或tree业务增加伪线群组,按照一条一条处理。选择lan或tree业务右键菜单-增量修改(增加站点),用户增加站点后应用下发成功后提供对新增的伪线或多段伪线配置伪线群组。

步骤2(功能显示):evpl、epl或tdm、单条伪线或多段伪线:对于未绑定情况,去掉“作为从伪线新建群组”。对于封闭式保护的,工作和保护伪线不能加入同一个群组。

步骤3(操作步骤):

首先,根据选中业务的服务层伪线(排除掉属于某个多段伪线的伪线)或多段伪线,调用命令查询伪线绑定的群组。

然后,根据返回结果初始化界面:

未绑定,绑定情况缺省为:不绑定。

已绑定(从):绑定情况缺省为:不修改。

已绑定(主):绑定情况只能展示位:--,并将绑定的群组展现。

异常绑定,需要展现异常原因,根据服务器返回展现,异常原因有:

a端是主伪线,z端是从伪线;

a端是从伪线,z端是主伪线;

az两端都是从伪线,但是各自对应的主伪线不是一条端到端伪线;

az两端只有一端在群组中。

接着,在设备屏幕上出现以下提示:

“作为主加入已有群组”“变更为主伪线”:用于提示用户将切换主伪线,会把原来的主变为从伪线并删除bfd,确定是否要更改主伪线?

步骤4查询bfd

绑定方式为:作为主新建群组或作为主加入已有群组或由从变更为主,需要查询一下是否配置bfd,若没有配置bfd,需要提示用户先配置bfd。(用户进入bfd配置中新建bfd后,界面需要自动调用“伪线bfd绑定track”的功能)。在应用之前提示用配置bfd。

步骤5应用:

(1)对于“作为从新建群组”“作为从加入已有群组”:需要下发删除伪线或多段伪线的bfd。“变更为主伪线”:需要删除原来主伪线对应的bfd。对应新建伪线群组需要默认生成用户标签,生成规则:业务用户标签pwlist-a网元-z网元-伪线的id,若是a网元的群组,取a网元的伪线id,z网元的群组取z网元的伪线id。

(2)下发设置群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说明的系统和方法不仅仅对一种基于伪线群组进行bfd检测的系统和方法有效,对其他一种基于群组进行bfd检测的系统和方法都具有同等功能。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为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和特征,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602,用于为分组中的主伪线配置bfd参数;

第一检测模块604,连接至配置模块602,用于依据所述bfd参数完成主伪线的bfd检测;

第二检测模块606,连接至第一检测模块604,用于依据所述主伪线的bfd检测完成所述分组中从伪线的bfd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可选实施例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可选实施例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