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82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导声通道共同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中,所述壳体的前腔盖板均为硬质塑材或金属材料形成的刚性壁,且壳体为一体密封结构。而所述扬声器箱由于前腔谐振作用,会产生2次、3次等失真尖峰,从而造成前腔出声时失真不良,影响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

因此,实有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失真小且声学性能好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下盖、与所述下盖共同围成收容空间的上盖、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以及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导声通道、通孔部及盖设于所述通孔部的吸音层;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导声通道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导声通道共同形成前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后腔,所述通孔部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通孔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所述吸音层完全覆盖所有所述通孔并用于吸收所述前腔的高次谐波能量。

优选的,所述通孔部贯穿所述上盖设置,所述吸音层固定于所述上盖。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固定于所述上盖的远离所述下盖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通孔部还包括由所述上盖向所述下盖方向凹陷的凹槽,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吸音层卡设于所述凹槽。

优选的,所述通孔呈阵列排布。

优选的,所述通孔部与所发声单体正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将所述通孔部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为吸音棉制成。

优选的,所述导声通道与所述上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在所述上盖开设与所述前腔连通的通孔部,并设置吸音层盖设于通孔部形成固定,通过所述吸音层吸收所述前腔内的高次谐波,从而降低前腔谐振峰和失真,进而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另外,吸音层设置于上盖的远离其下盖的一侧,还可用于减震作用,减缓所述扬声器箱运用于其它产品时的碰撞,提高声学性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fr频响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thd谐波失真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r&b声学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包括下盖1、盖设于所述下盖1的上盖2、发声单体3、导声通道4、通孔部5和吸音层6。

所述上盖2与所述下盖1共同围成收容空间10。所述上盖2和所述下盖1可为一体结构。

所述发声单体3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所述发声单体3与所述上盖2间隔设置并共同围形成前声腔7;所述发声单体3与所述上盖2及所述下盖1共同围成后腔102。

所述导声通道4形成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具体的,所述导声通道4形成于所述上盖2。所述导声通道4也可与所述上盖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声通道4将所述前声腔7与外界连通,用于形成侧面发声结构。

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体3将所述收容空间10分隔成前腔101和所述后腔102,其中,所述前腔101包括所述前声腔7与所述导声通道4,用于出声;所述后腔102用于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所述通孔部5与所述前腔101连通,所述通孔部5可直接与所述前声腔7连通,也可直接与所述导声通道4连通。具体的,所述通孔部5贯穿所述上盖2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部5包括由所述上盖2向所述下盖1方向凹陷的凹槽5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52。所述通孔52设于所述凹槽51内并贯穿所述上盖2。

所述通孔52形状不限,可为矩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多个所述通孔52的排布方式不限,可以等间距设置,也可随机间距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通孔52呈两排并形成阵列排布。

更优的,所述通孔部5与所述发声单体3正对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部5具体与所述发声单体3的振膜31正对设置。

所述吸音层6盖设并固定于所述通孔部5。具体的,所述吸音层6固定于所述上盖2且完全覆盖所有所述通孔52,用于吸收所述前腔101的高次谐波能量。从而避免了所述扬声器箱在失真上会产2次、3次等失真尖峰,改善了发声性能的听感。

具体的,所述吸音层6为吸音棉制成。当然也并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吸音材料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层6固定于所述上盖2的远离所述下盖1的一侧。该结构设置使得所述吸音层6位于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外侧,当所述扬声器箱100装设于手机等产品时,该吸音层6还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可以减缓所述扬声器箱100和手机等之间的碰撞,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可靠性。具体的,所述吸音层6卡设于所述凹槽51形成固定,固定可靠性更优。

而所述通孔部5的位置和吸音层6的厚度由设计得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层6可压缩结构,从而缓冲作用更明显。

另外,因所述通孔部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52,当所述吸音层盖设其上后,单个所述通孔52所正对的所述吸音层6的部分的面积较小,不容易引起所述吸音层6的共振,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更优。同时,相邻两个所述通孔52之间的间隔部分未被贯穿,相当于形成支撑结构对所述吸音层6进行支撑,加强了对吸音层6的支撑强度,则所述吸音层6的厚度可以设计较薄。

为了达到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可靠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音层6盖设于所述通孔部5并将所述通孔部5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吸音层6的固定方式可为多种,比如,所述吸音层6与所述上盖2通过双色注塑或热压或粘贴或超声波焊接形成固定连接,并形成密封。

当然,所述吸音层6与所述上盖2也可为一体成型结构,这都是可行的。

通过本发明中的所述吸音层6盖设于与所述前腔101连通的所述通孔部5,而所述吸音层6存在一个谐振频率,通过设计,将所述吸音层6的谐振频率调整到某一频率时,在谐振频率附近,当所述扬声器箱100发声时,会将所述前腔101内的位于所述吸音层6的谐振频率附近的能量传到所述外界,从而达到吸收谐振频率附近能量的目的,避免了失真尖峰的产生和失真不良现象。

具体通过对所述吸音层6的材料、面积、形状和厚度进行设计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方式中,吸音层6形成所述前腔101的部分结构,吸收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所述前腔101谐振峰附近的能量,达到减弱所述前腔101的失真尖峰,进而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

请参阅图4-6,图4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fr频响曲线图;图5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thd谐波失真曲线图;图6为本发明扬声器箱使用吸音层后与相关技术的刚性壁扬声器箱的r&b声学性能曲线图。

由图4中可见,本发明扬声器箱100的所述吸音层6的频响曲线中,所述前腔101的谐振失真尖峰明显减弱,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由图5中可见,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失真尖峰有效降低。

由图6中可见,所述扬声器箱100的r&b声学性能明显提高。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在所述上盖开设与所述前腔连通的通孔部,并设置吸音层盖设于通孔部形成固定,通过所述吸音层吸收所述前腔内的高次谐波,从而降低前腔谐振峰和失真,进而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另外,吸音层设置于上盖的远离其下盖的一侧,还可用于减震作用,减缓所述扬声器箱运用于其它产品时的碰撞,提高声学性能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