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925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扬声器箱因整机堆叠的空间限制,前腔需要采用注塑钢片结构来节省空间。具体地,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以及注塑于所述壳体的钢片,所述钢片位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上方,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振膜,所述钢片、所述壳体和所述振膜共同围成前腔。当所述扬声器单体体积较大时,所述钢片的面积也相应做大,当所述扬声器单体工作时,所述钢片受强度限制,很容易产生壳震,导致音频失真。现有的解决方案有以下三种:1)更换更好材质的钢片,增加钢片的强度,但是此种材料比较难找,而且硬度过高的材料不利于模具成型;2)增加所述钢片的厚度,但会导致所述扬声器箱的厚度增加,受整机堆叠高度方向的限制,可供所述扬声器箱装配的空间也是有限的;3)在所述钢片外部贴设泡棉或PET片用于吸震,但该方式同样会增加所述扬声器箱的厚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钢片壳震的扬声器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振膜,所述振膜包括可动部分和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所述壳体具有一位于所述振膜上方的开口以及围成所述开口的开口壁,所述可动部分收容于所述开口内,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注塑于所述壳体且覆盖所述开口的钢片,所述钢片、所述振膜和所述壳 体围合形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所述壳体还包括壳体注塑时加料形成的自所述开口壁向所述前腔内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钢片注塑结合,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动部分的上方且不影响所述可动部分的正常振动。

优选的,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开口壁向所述前腔内的厚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钢片在与所述延伸部注塑结合的区域设有花纹。

优选的,所述花纹的深度为0.002mm-0.02mm 。

优选的,所述钢片与所述延伸部采用纳米注塑工艺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加料形成的延伸部与钢片注塑结合,减小了钢片与前腔的接触面积,避免壳震,同时该方案不用更改钢片和壳体的材质,也不影响扬声器箱的内部装配关系与扬声器箱在整机上的装配,只需在原先的模具上稍作改动,改动成本低廉且不会增加工艺难度;钢片在与延伸部注塑结合的区域设置花纹增加表面粗糙程度,增加钢片与壳体塑料的注塑结合力,防止分离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扬声器箱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0的壳体1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的扬声器单体2,所述扬声器单体2包括振膜20,所述振膜20包括可动部分21和用于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分22,所述壳体1具有一位于所述振膜20上方的开口11以及围成所述开口11的开口壁12,所述可动部分21收容于所述开口11内,所述扬声器箱100还包括注塑于所述壳体1且覆盖所述开口11的钢片3,所述钢片3、所述振膜20和所述壳体1围合形成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前腔4, 所述壳体1还包括壳体注塑时加料形成的自所述开口壁12向所述前腔4内延伸的延伸部13,所述延伸部13与所述钢片3注塑结合,所述延伸部1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可动部分21的上方且不影响所述可动部分21的正常振动。优选的,所述延伸部13自所述开口壁12向所述前腔4内的厚度逐渐减小。

加料形成的延伸部13与钢片3注塑结合,减小了钢片3与前腔4的接触面积,避免壳震,同时不用更改钢片3和壳体1的材质,也不影响扬声器箱100的内部装配关系与扬声器箱100在整机上的装配,只需在原先的模具上稍作改动,改动成本低廉且不会增加工艺难度。需要特别说明:图4中的虚线辅助线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延伸部13的形成结构。

所述钢片3在与所述延伸部13注塑结合的区域设有花纹,花纹的深度为0.002mm-0.02mm,花纹的设置增加了钢片3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了钢片3与壳体塑料的注塑结合力,防止分离失效。

另外,除了上述钢片3在与延伸部13注塑结合的区域设有花纹的方案之外,所述钢片3与所述延伸部13之间也可以采用纳米注塑工艺结合,采用纳米注塑工艺,所述钢片3与所述延伸部13之间的结合力可以得到保证。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工艺称为纳米注塑成型技术(NMT):先对金属表面进行纳米化处理,再将塑料注射在在金属表面,可将镁、不锈钢、钛等金属与硬质树脂结合,实现一体化成型。日本大成塑料(Taiseiplas)株式会社于2002年发明了纳米成型技术(NMT)。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