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7259发布日期:2019-04-29 14:0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制作方法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摄像模组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近两年来,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由单个变成双摄像头,而双摄像头模组的发展也成为手机摄像模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简单来说,双摄像头可以通过两个摄像头的配合采集图像,从而实现更加丰富的图像采集功能。现有的双摄像头按照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双摄像头产生立体视觉,获得影像的景深,利用景深信息进行背景虚化,扫描,辅助对焦,动作识别等应用,或者利用两张图片的信息进行融合;另一类是利用左右两张不同的图片进行融合,以期望得到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色彩,动态范围等更好的图像质量或实现光学变焦的功能。

不管是哪一种功能的双摄像头,其都需要硬件的支撑,需要考虑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即,两个摄像头之间的组装固定问题。如何将两个摄像头稳定地、结构紧凑地组装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模组,是双摄像头模组考虑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构成双摄像头的两个摄像头通常是两个不同类型是摄像头,比如一个用于成像,一个用于记录景深。这种不同功能的要求,通常使得两个摄像头的体积大小不同,比如高度不同,而如何将这样两个不同高度的摄像头进行稳定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是双摄像头模组发展中遇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制作一个金属支架,该支架具有两个容置孔,两个摄像头分别制作完成后,将这两个摄像模组分别置于所述金属支架的两个容置孔中,这样就形成了较为稳定可靠的双摄模组。然而上述方案也存在模组尺寸加大,成本增大等问题。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制作摄像模组的方法通常是:先制作感光组件拼板,然后再切割该感光组件拼板获得单个感光组件,最后再在感光组件上安装镜头组件。而对于具有两个体积不同摄像头的双摄模组(为便于描述,下文中称其为不对称双摄模组),现有的感光组件拼板的形状和制作方法难以满足要求。例如现有的感光组件拼板是基于所有感光组件尺寸一致的前提而制成的,如果沿用到不对称双摄模组中,会导致感光组件占用面积过大,进而导致该不对称双摄模组尺寸加大以及感光组件的材料成本增加。而如果感光组件采用与双摄模组相适应的不对称形状,则将对感光组件拼板的制作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这种不对称双摄感光组件拼板的生产成本、如何提高良率,如何更好地减小不对称双摄感光组件和不对称双摄模组的体积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因此,当前迫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拼板,包括:

线路板拼板,其具有多个线路板单元,每个线路板单元均具有对应于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区域和对应于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通孔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模塑部拼板,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成型地形成在所述线路板拼板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所述模塑部拼板覆盖每个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每个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模塑部拼板具有多个模塑部单元,每个模塑部单元分别形成在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表面,并且相邻模塑部单元连续使所述模塑部拼板形成一个整体;以及

所述感光组件拼板包括由多个基板单元构成的基板拼板,其中每个基板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模塑部单元,并且每个基板单元均具有适于安装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平整面和适于安装所述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平整面,并且所述第一平整面与所述第二平整面处于不同高度。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模塑部拼板包括第一模塑部拼板,所述第一模塑部拼板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模塑部具有多个第一光窗和多个第二光窗,所述第一光窗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光窗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模塑部拼板包括第二模塑部拼板,所述第二模塑部拼板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模塑部拼板还包括第二模塑部拼板,所述第二模塑部拼板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基板拼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模塑部,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模塑部覆盖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或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并且相邻的所述第二模塑部不连续。

其中,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外轮廓具有第一边、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交叉的第三边以及与所述第三边相对的第四边;其中所述第一边为直边并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边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缩进段,所述第三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四边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边的长度。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采用软硬结合板;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一个硬板区,所述线路板单元成排地设置在所述硬板区,并且同一硬板区内相邻的线路板单元连续使得该硬板区形成一个整体。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还包括柔性区,所述柔性区包括多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硬板区的侧面连接至所述硬板区。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两个硬板区,相邻的硬板区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两个硬板区,相邻的硬板区被所述柔性区隔开。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由一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中,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处于同一排,多个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交替排列。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中,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区域排成另一排,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由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

其中,所述硬板区中,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交替排列,并且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中,对于同一排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区域排成另一排,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间隙;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

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的表面上均形成所述模塑部拼板,并且所述模塑部拼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硬板区的外轮廓适配。

其中,对于所述硬板区,其与所述模塑部拼板接触的表面具有暴露在外的压合区,所述压合区适于在模塑成形工艺中为模具提供位于所述硬板区的表面的压合面。

其中,所述压合区位于所述与所述模塑部拼板接触的表面的边缘部分,且所述压合区的形状与所述硬板区的外轮廓适配,所述压合区的宽度为0.1~0.6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所述感光组件通过切割前文所述的感光组件拼板得到,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

其中,切割得到的所述感光组件具有竖直切割面,所述竖直切割面通过切割所述模塑部拼板和所述线路板拼板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前述的感光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所述的感光组件拼板;其中,所述感光组件拼板包括所述线路板单元,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外轮廓具有第一边、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与所述第一边交叉的第三边以及与所述第三边相对的第四边;其中所述第一边为直边并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边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缩进段,所述第三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四边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边的长度;所述线路板拼板采用软硬结合板;其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一个硬板区,所述线路板单元成排地设置在所述硬板区,并且同一硬板区内相邻的线路板单元连续使得该硬板区形成一个整体;每个所述硬板区由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

对单个所述硬板区,在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之间,对所述硬板区及其表面上形成的模塑部拼板进行一次切割,得到两个分离的单排感光组件拼板;其中,所述硬板区中,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交替排列,并且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或者每个所述硬板区中,对于同一排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区域排成另一排,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间隙;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以及

对每个单排感光组件拼板进行切割,得到多个分离的感光组件,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制作方法,包括:

切割前文所述的感光组件拼板,得到多个感光组件,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以及

在每个所述感光组件上安装第一镜头组件和第二镜头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至少一个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很好地适配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

2、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感光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可以降低拼版的制作难度,提高线路板的利用率。

3、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的布局方式有助于减少切割次数。

4、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的布局方式有助于减少线路板边缘的压合区,进而减小切割所得到的感光组件的径向(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尺寸。

5、本发明可以增强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的基板的结构强度。

6、本发明可以提供高低不同的两个感光元件的安装面,从而更好地适配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

7、本发明对于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可以取消传统方案中的具有两个容置孔的金属支架,从而节省成本、减少生产工序,减小双摄模组的体积。

8、本发明有助于减少摄像模组阵列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在参考附图中示出示例性实施例。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应被视作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模组阵列的一个示例;

图2示出了单排线路板单元的排列方式的一个示例;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拼板的布局方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拼板的布局方案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布局方案的一个变型的示例;

图6示出了基于图5布局方案的具有多个硬板区的线路板拼板的一个布局示例;

图7示出了基于图5布局方案的具有多个硬板区的线路板拼板布局的另一个布局示例;

图8示出了图2所示的布局方案的另一个变型的示例;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区域的a部分转移到了第二区域的b部分从而使第一边为直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主体也可被称作第二主体。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以”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基本上”、“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发明涉及感光组件拼板,该感光组件拼板适合于制作不对称双摄感光组件和不对称双摄模组。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介绍不对称双摄模组。下文中所涉及的摄像模组阵列均指不对称双摄模组。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模组阵列的一个示例,该摄像模组阵列包括光学设计不同的第一摄像模组100和第二摄像模组200,第一摄像模组100和第二摄像模组200形成在一体式基板600上(即第一摄像模组100和第二摄像模组200共用同一一体式基板600)。其中,一体式基板600包括一体式线路板400和通过模塑工艺形成在所述线路板400的模塑部500。

线路板400具有适于安装含有第一镜头101的第一光学组件的第一区域和适于安装含有第二镜头201的第二光学组件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镜头101和所述第二镜头201均位于所述线路板400的上侧。线路板400还具有靠近所述第一镜头101和所述第二镜头201的第一表面410和与所述第一表面410相反的第二表面420。为便于描述,本文中将含有第一镜头101的第一光学组件称为第一镜头组件,将含有第二镜头201的第二光学组件称为第二镜头组件。

模塑部500通过模塑工艺形成在所述线路板400的第二表面420,并且所述模塑部500覆盖所述第二表面420上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区域。这样,模塑部500大致形成板状并对线路板500形成支撑,从而补强所述线路板的结构强度。

线路板400具有适于容纳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4的第一通孔。模塑部500覆盖第一通孔,所述模塑部500的上表面形成适于安装第一感光元件104的第一平整面。这里上表面即模塑部500覆盖第一通孔的部分的表面。具体地,模塑部500具有与线路板400的第二表面420接触的接触面510,以及由所述接触面510延伸形成的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非接触面520,所述第一平整面形成在所述非接触面520。本实施例中,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非接触面520与线路板400与模塑部500之间的接触面510处于同一平面。另一方面,线路板400的第二区域处形成适于安装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平整面。所述第一平整面和所述第二平整面处于不同的高度,以便适配光学设计不同(例如后焦不同)的两个摄像模组。这里高度是指所述一体式基板6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400的第二区域上可增加一介质片207(可以是金属垫片,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该介质片207也可以省略),由该介质片207提供第二平整面。这样,就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第一感光元件104和第二感光元件204的高度差。第一感光元件104通过第一金属线103(例如金线)与线路板400电连接。第二感光元件204通过第二金属线203(例如金线)与线路板400电连接。

仍然参考图1,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电容或电阻元件108安装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模塑部500覆盖所述电容或电阻元件108。由于线路板400具有容纳第一感光元件104的第一通孔,线路板400的第一表面410所剩余的空间较为紧张,将一部分或全部电容或电阻元件安装在背面,也就是第二表面420,能够有效地减少摄像模组阵列的径向尺寸(径向尺寸是指垂直于摄像模组光轴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100包括第一镜头101、第一马达102、第一滤色元件106、镜座105和第一感光元件104。第二摄像模组200包括第一镜头201、第二滤色元件206、第二感光元件204。第一镜头101和第二镜头201之间还可以设置隔离件300。该隔离件300可起到进一步加固双摄模组结构强度的作用。

参考图1,镜座105具有基础部105a和延伸部105b,所述基础部105a安装在所述线路板400的第一表面410并围绕在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4的周围,所述延伸部105b由所述基础部105a向中心延伸。并且所述延伸部105b至所述线路板400之间以及所述延伸部至所述第一感光元件10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马达102安装在所述基础部105a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滤色元件106安装在所述延伸部105b的下表面。第一镜头101安装于所述第一马达102(例如安装于第一马达102的环形载体内侧)。所述镜座形成倾斜过渡段,一方面使得所述延伸部105b的位置高于所述基础部105a的位置,另一方面这种过渡段使得镜座加工难度降低。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该镜座105,从而降低镜座的厚度,进而降低摄像模组的肩高和总高(其中肩高可以是摄像模组底面至摄像模组马达顶盖的高度,总高可以是摄像模组底面至摄像模组的镜头顶端的高度)。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摄像模组采用变焦模组,第二摄像模组采用定焦模组,这种情形下,第一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马达102,第二摄像模组不需要具有马达。第二滤色片206安装在所述第二镜头201的下方。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第二滤色片206可先与所述第二镜头201固定在一起,然后再将第二镜头201安装在线路板400上。这种情况下,可以取消线路板400与模塑部500之间的镜座。这样可以减小第二摄像模组的轴向尺寸(即沿着光轴方向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线路板400上安装环形的镜头支撑体202,镜头20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镜头支撑体202。

进一步地,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摄像模组均可以采用变焦模组。这种情形下,第一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马达102,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第二马达。第一摄像模组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致。对于第二摄像模组,其第二镜头201安装于第二马达,所述第二马达安装于所述线路板400。第二滤色片206安装于所述第二马达或者第二镜头201的下方。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一体式线路板400的背面一体成型地形成模塑部500,对线路板400形成支撑,从而补强所述线路板400的结构强度。这样,对于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可以取消传统方案中的具有两个容置孔的金属支架,从而节省成本、减少生产工序。

另一方面,对于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往往需要提供两个高度不同的感光元件安装面。而目前的线路板制作工艺,尤其是软硬结合板的制作工艺,难以提供两个适于感光元件安装且具有不同高度的平整面。而上述实施例中,在形成模塑部500时,模具的压头将设置在第一通孔的位置处,使用表面平整的压头,即可方便地在该第一通孔的位置处制造出平整的模塑部表面,这个表面即可提供第一平整面,以便安装第一感光元件104。需要说明,虽然图1的实施例中,整个模塑部的上表面为一平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模塑部的上表面也可以具有凸台或凹槽,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平整面的高度可以高于或低于所述线路板400和模塑部500的接触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塑部500具有与所述第二表面接触的接触面,以及由所述接触面延伸形成的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非接触面,所述第一平整面形成在所述非接触面。所述非接触面形成凹槽,所述第一平整面位于所述非接触面的凹槽。类似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接触面也可以形成凸台,所述第一平整面位于所述非接触面的凸台。这样即可方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平整面和第二平整面的高度差。

需要注意,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均采用了在位于第一通孔的模塑部500表面形成第一平整面的方案,这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有多种变形的实施方案。总的来说,所述一体式基板600具有适于安装第一感光元件104的第一平整面和适于安装第二感光元件204的第二平整面,并且所述第一平整面和所述第二平整面处于不同的高度(高度是指垂直于所述第一平整面或所述第二平整面的方向的尺寸,或者所述一体式基板6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这样该一体式基板600即可用于具有两个不同光学设计的双摄模组,并达到较为理想的综合效果。例如可以取消传统方案中的具有两个容置孔的金属支架,从而节省成本、减少生产工序,减小双摄模组体积。

前文中已通过多个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所涉及的不对称双摄模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感光组件拼板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拼板,该感光组件包括基板拼板。该基板拼板是多个基板的结合在一起的拼板,通过切割该基板拼板,可以得到多个基板,其中每个基板对应于一个不对称双摄模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拼板包括:线路板拼板和形成在线路板拼板上的模塑部拼板。线路板拼板具有多个线路板单元,每个线路板单元均具有对应于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区域和对应于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区域。需注意各个线路板单元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各线路板单元是在设计上对一个大板(即拼板)的各个区域进行划分而得到的。在一个例子中,每个线路板单元的第一区域可以布置该线路板单元所对应的第一摄像模组的线路,第二区域可以布置该路板单元所对应的第二摄像模组的线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通孔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一感光元件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的第一通孔(或第一凹槽)中,这样有助于减小第一摄像模组的轴向尺寸。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域的面积小于第一区域的面积,以便减小第二摄像模组的径向尺寸,并且这种设计还有助于节省线路板用料,从而节省成本。在大规模生产中,例如规模为百万、千万甚至更高量级的手机双摄模组的生产中,这种成本节省是有现实意义的。需注意,在本文中,第一区域的面积是指第一区域外轮廓所覆盖的面积,也就是说,第一区域的面积涵盖了第一通孔或第一凹槽部分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塑部拼板基于模塑工艺一次成型地形成在线路板拼板的表面。所述线路板拼板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所述模塑部拼板形成在所述第二表面,并且所述模塑部拼板覆盖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为线路板的正面,即线路板的面向镜头组件的表面,第二表面为线路板的背面,即线路板的背对镜头组件的表面。由于模塑部拼板基于模塑工艺一次成型地制作,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模塑材料是连成一体的,从而使得模塑部拼板可以加强所述线路板拼板。进一步地,所述模塑部拼板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模塑部拼板可以为第一感光元件提供一个平整面,以便第一感光元件安装。

所述模塑部拼板具有多个模塑部单元,每个模塑部单元分别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对应,并且相邻模塑部单元连续使所述模塑部拼板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基板拼板具有多个基板单元,每个基板单元分别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对应,每个基板单元具有适于安装所述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平整面和适于安装所述第二感光元件的第二平整面,并且所述第二平整面与所述第二平整面处于不同高度。

需注意,以上模塑部拼板的形成位置并不是唯一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塑部拼板可以形成在线路板拼板的第一表面,即其正面。并且,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塑部具有多个第一光窗和多个第二光窗,所述第一光窗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以允许入射第一感光元件的入射光通过。所述第二光窗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以允许入射第二感光元件的入射光通过。模塑部拼板覆盖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由于模塑部拼板基于模塑工艺一次成型,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模塑材料是连成一体的(例如形成类似于“日”字形的结构),从而使得模塑部拼板可以加强所述线路板拼板。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塑部拼板可以包括第一模塑部拼板和第二模塑部拼板,它们分别形成在线路板拼板的第一表面(正面)和第二表面(背面)。并且,第二模塑部拼板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一凹槽),以便提供适于安装第一感光元件的第一平整面。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塑部拼板可以形成在线路板拼板的第一表面。基板拼板还包括形成在线路板拼板的第二表面的多个第二模塑部(非拼板),其中每个所述第二模塑部覆盖一个所述第一通孔或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其中,相邻的所述第二模塑部不连续。这种设计有助于在线路板的背面留出一定的避让空间,使得不对称双摄模组更紧凑地安装至终端设备中(例如,可在上述避让空间安装终端设备的其它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采用软硬结合板。软硬结合板是一种将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其中,柔性线路板部分可以作为摄像模组的连接器。软硬结合板的工艺可以使得连接器通过硬性线路板的侧面(而非该硬性线路板的表面)连接至该硬性线路板,这将有助于减小不对称双摄模组成品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至少一个硬板区,所述线路板单元成排地设置在所述硬板区;并且同一硬板区内相邻的线路板单元连续使得该硬板区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线路板拼板还包括柔性区,所述柔性区包括多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硬板区的侧面连接至所述硬板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板区由一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图2示出了单排线路板单元的排列方式的一个示例。参考图2,该示例中,线路板单元的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处于同一排,多个第一区域110和第二区域120交替排列。硬板区可连接柔性区。柔性区包括多个连接器490。所述连接器490可通过所述硬板区的侧面连接至所述硬板区(该连接既包含机械连接也包括电学连接)。

仍然参考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单元具有外轮廓,该外轮廓480具有第一边481、与所述第一边481相对的第二边482、与所述第一边481交叉的第三边483以及与所述第三边483相对的第四边484;其中所述第一边481为直边并跨越所述第一区域110和所述第二区域210,所述第二边482跨越所述第一区域110和所述第二区域210并且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10的缩进段,所述第三边483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0,所述第四边484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10,所述第三边48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边484的长度。其中,第一边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是指:第一边既包括位于第一区域的分段也包括位于第二区域的分段。第二边跨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是指:第二边既包括位于第一区域的分段也包括位于第二区域的分段。第一边为直边,可以便于切割,还可以使线路板单元的外轮廓的形状更加规则,从而便于不对称双摄模组的制造以及相应手机或其它终端设备的设计。例如,当所述第一边为直边时,可以使得相应的不对称双摄模组更靠近手机壳体的顶部边缘。如果该手机采用不对称双摄模组作为前置摄像头,这种第一边为直边的设计,由于是切割得来,相对于压合形成的模塑底座更窄,可以帮助手机提高屏占比。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边为直边的设计可以视为将第一区域的a部分转移到了第二区域的b部分。再例如,当线路板单元外轮廓的第一边为直边时,相应的模具形状也更为规则,模塑时的流道设计难度也将降低,因此便于不对称双摄模组的制造。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中心点齐平,即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中心点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边。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中心点通常是齐平的,这样可以使最终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外观保持美观,也便于后续的图像处理。如果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的中心点不齐平,则会导致手机双摄模组的两个摄像头中心连线倾斜。这种倾斜通常是不期望出现的。

进一步地,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拼板的布局方案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多个硬板区,相邻的硬板区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每个所述硬板区由一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每个硬板区中,相邻的线路板单元连接在一起使整个硬板区形成一个整体。图3中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之间的边界线可以仅仅是表示所设计的虚拟边界,因此这种边界线可以不实际制作在线路板拼板上。类似的,同一线路板单元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线也可以仅仅是表示所设计的虚拟边界,可以不实际制作在线路板拼板上。相邻的硬板区可以被所述柔性区隔开。柔性区包括多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硬板区的侧面连接至所述硬板区(该连接既包含机械连接也包括电学连接)。需注意,图3为示意图,为便于图面简洁,图中省略了一些线条。例如,线路板拼板还可以包括边框,各个硬板区位于该边框内并以容易分离的方式连接至该边框(例如边框与硬板区间具有间隙,硬板区通过几个连接点连接至边框)。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线路板拼板的布局方案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包括多个硬板区,并且每个所述硬板区由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构成。所述硬板区中,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交替排列,并且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这种布局方案有助于减少切割次数,同时有助于减少线路板边缘的压合区(可省略部因模塑工艺而保留的压合区),进而减小切割所得到的感光组件的径向(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尺寸。图4中相邻的线路板单元之间的边界线可以仅仅是表示所设计的虚拟边界,因此这种边界线可以不实际制作在线路板拼板上。类似的,同一线路板单元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边界线也可以仅仅是表示所设计的虚拟边界,可以不实际制作在线路板拼板上。需注意,图4为示意图,为便于图面简洁图中省略了一些线条。

图5示出了图2所示的布局方案的一个变型的示例。在图5的线路板拼板布局方案中,柔性区域仅包括连接至第一区域的连接器。这种方案下,第二区域的连接器(即不对称双摄模组中第二摄像模组的连接器)可在拼板被切割后,以贴合(或其它工艺)连接至线路板的第二区域。这种情形下,连接器通常通过线路板的表面(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背面)连接至线路板的第二区域。由于第二摄像模组通常是双摄模组中体积较小的一个,因此切割后再贴合并通常并不会导致整个不对称双摄模组的尺寸增大。

进一步地,图6示出了基于图5布局方案的具有多个硬板区的线路板拼板的一个布局示例。该示例中,每个硬板区布置一排线路板单元。

图7示出了基于图5布局方案的具有多个硬板区的线路板拼板布局的另一个布局示例。该示例中,每个硬板区布置两排线路板单元。所述硬板区中,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交替排列,并且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这种布局方案有助于减少切割次数,同时有助于减少线路板边缘的压合区(可省略部因模塑工艺而保留的压合区),进而减小切割所得到的感光组件的径向(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尺寸。

进一步地,图8示出了图2所示的布局方案的另一个变型的示例。该示例的所述硬板区中,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区域排成另一排,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间隙。其中,线路板拼板具有柔性区域,该柔性区域仅包括连接至第二区域的连接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具有多个硬板区,每个硬板区布置一排如图8所示的线路板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拼板具有多个硬板区,每个硬板区布置两排如图8所示的线路板单元。具体地,每个所述硬板区中,对于同一排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排成一排,多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多个所述第二区域排成另一排,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相邻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间隙;对于处于相邻排的两个相邻的所述线路板单元,其中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与另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的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共享的边界。这种布局方案有助于减少切割次数,同时有助于减少线路板边缘的压合区(可省略部因模塑工艺而保留的压合区),进而减小切割所得到的感光组件的径向(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尺寸。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硬板区的表面上均形成所述模塑部拼板,并且所述模塑部拼板的外轮廓与所述硬板区的外轮廓适配。对于所述硬板区,其与所述模塑部拼板接触的表面具有暴露在外的压合区,所述压合区适于在模塑成形工艺中为模具提供位于所述硬板区的表面的压合面。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压合区位于所述与所述模塑部拼板接触的表面的边缘部分,且所述压合区的形状与所述硬板区的外轮廓适配,本实施例中,压合区的宽度为0.3mm。需注意,在其它实施例中,压合区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例如所述压合区的宽度可以为0.1~0.6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所述感光组件通过切割前文所述实施例的感光组件拼板得到,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切割得到的所述感光组件具有竖直切割面,所述竖直切割面通过切割所述模塑部拼板和所述线路板拼板形成。其中,感光组件拼板可以安装有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这样,对感光组件拼板切割即可得到所需的感光组件。当然,感光组件拼板上也可以暂不安装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先对感光组件拼板进行切割,然后再在切割所得的单体上安装第一感光元件和第二感光元件,进而得到所需的感光组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前面实施例所述的感光组件以及第一镜头组件和第二镜头组件。第一、第二镜头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感光组件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即线路板所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摄像模组为前文所述的不对称双摄模组。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感光组件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01,制作感光组件拼板;该感光组件拼板为前文所介绍的每个硬板区具有两排线路板单元的实施例中的感光组件拼板(例如图4、图7所示的感光组件拼板,这些实施例中,每个硬板区中,两排线路板单元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布置)。

步骤102,对单个所述硬板区,在两排所述线路板单元之间,对所述硬板区及其表面上形成的模塑部拼板进行一次切割,得到两个分离的单排感光组件拼板;以及

步骤103,对每个单排感光组件拼板进行切割,得到多个分离的感光组件,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

本实施例中,切割所得到的感光组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一条平齐的切割边。该切割边所形成的切割面是竖直的,也就是说,线路板的切割面与模塑部的切割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相对于硬板区仅布置单排线路板单元的方案,可以省去线路板上预留的一端压合距离(例如0.3mm),从而有助于减小不对称双摄模组的尺寸。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201,制作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感光组件拼板,切割该感光组件拼板得到多个感光组件,其中每个所述感光组件对应于一个所述线路板单元;以及

步骤202,在每个所述感光组件上安装第一镜头组件和第二镜头组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