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81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耳机端子,属于耳机端子领域。



背景技术:

耳机端口主要用于连接耳机。标准的1/4英寸(6.35mm)直径的耳机插头和插孔的设计是从早期电话接线板来的,这种接线端子在AV器材上一般是三线结构(分为左/右声道各一以及接地),作立体声信号输出。耳机插头与插孔通常也用于专业或广播器材上,此时是双线结构(分为信号和接地)用于传输单声道信号;有时也采用三线结构(分为正极、负极和屏蔽)以平衡方式传输单声道信号。而直径1/8英寸(3.5mm)的小型耳机端子就是我们在随身听上常见的,在功能上是和标准耳机端子一样的,多用于便携式器材上供立体声信号传输。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20013299.6的一种一体式耳麦插件,它包括与电脑的耳机插孔和麦克风插孔相匹配的耳机端子和麦克风端子,所述的耳机端子和麦克风端子活动嵌装于壳体的前端,且耳机端子和麦克风端子的连接线与壳体后端的总插口相连。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分别与耳机端子和麦克风端子相抵的左、右调节按钮,在两调节按钮之间支承有调节弹簧。本实用新型将耳线与麦线合为一体,并且通过左、右调节按钮可以调节耳机端子和麦克风端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匹配不同型号的电脑,提高了使用效率。但是该耳机端子没有防水盖,不可以防水进入端子内部,在淋水时会损坏内部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端子,其结构包括防水盖、连接板、端子侧壁、前壳、后壳、触板,所述防水盖、通过连接板与端子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端子侧壁与前壳固定连接,所述前壳与后壳固定连接,所述触板设于后壳侧面,所述防水盖设有防水凸缘,所述防水凸缘设于防水盖上表面,所述端子侧壁设有侧壁内槽,所述侧壁内槽设于端子侧壁内表面,所述前壳设有一号上触脚、二号上触脚、一号下触脚、二号下触脚,所述一号上触脚设于前壳上方,所述二号上触脚设于一号上触脚前方,所述一号下触脚设于前壳下方,所述二号下触脚设于一号下触脚前方。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设有后壳外槽、后触脚。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外槽设于后壳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后触脚设于后壳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后触脚设有三根。

进一步的,所述触板为纯铜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盖为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耳机端子,通过在端子侧壁前方设有防水盖,实现了该耳机端子可以防水进入端子内部,在淋水时不会损坏内部零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机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水盖-1、连接板-2、端子侧壁-3、前壳-4、后壳-5、触板-6、防水凸缘-10、侧壁内槽-30、一号上触脚-40、二号上触脚-41、一号下触脚-42、二号下触脚-43、后壳外槽-50、后触脚-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端子,其结构包括防水盖1、连接板2、端子侧壁3、前壳4、后壳5、触板6,所述防水盖1、通过连接板2与端子侧壁3活动连接,所述端子侧壁3与前壳4固定连接,所述前壳4与后壳5固定连接,所述触板6设于后壳5侧面,所述防水盖1设有防水凸缘10,所述防水凸缘10设于防水盖1上表面,所述端子侧壁3设有侧壁内槽30,所述侧壁内槽30设于端子侧壁3内表面,所述前壳4设有一号上触脚40、二号上触脚41、一号下触脚42、二号下触脚43,所述一号上触脚40设于前壳4上方,所述二号上触脚41设于一号上触脚40前方,所述一号下触脚42设于前壳4下方,所述二号下触脚43设于一号下触脚42前方,所述后壳5设有后壳外槽50、后触脚51,所述后壳外槽50设于后壳5外表面,所述后触脚51设于后壳5后方,所述后触脚51设有三根,所述触板6为纯铜材质,所述防水盖1为橡胶材料。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在端子侧壁3前方设有防水盖1,实现了该耳机端子可以防水进入端子内部,在淋水时不会损坏内部零件。

例如在不用时可以将防水盖1盖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