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843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耳机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行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大都是依赖手工作业,如耳机制造过程中,而这种手工作业方式具有作业时间长,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工序错误或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

为了降低产品的成本或缓解对人力的需求,常常在智能加工、智能设备、自动化、柔性线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此来降低成本、降低作业难度,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情况,提升行业竞争力和产品的质量。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耳机加工治具亟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加工治具,用于解决现阶段的耳机制造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工序错误或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加工治具,其包括:承载底座、第一固定治具以及限位治具;

所述第一固定治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耳机部件以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相对应的第一次加工处理;

所述限位治具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固定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限位部的第二端伸向所述放置槽对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以对经所述第一次加工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限位治具相对应的第二次加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加工治具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治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上,所述第二固定治具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槽对应的作业窗口,以透过所述作业窗口对经所述第二次加工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第二固定治具相对应的第三次加工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治具、所述限位部以及所述放置槽的个数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加工治具还包括:

线材放置治具,可拆卸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治具的所述承载底座上,包括用于放置与所述耳机部件相连接的线材的放置仓。

进一步地,所述线材放置治具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放置仓其中一仓壁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用于遮蔽所述放置仓。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以及所述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

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安装孔,实施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以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载底座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座内设置有第一磁体;

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以及所述固定部内分别设有第二磁体;

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引,实施所述第一固定治具以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承载底座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承载底座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插入所述限位槽内,实施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承载底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凸起,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匹配的连接孔洞,所述连接凸起穿过所述连接孔洞实施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耳机部件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卡槽,用于对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通过在承载底座上加设第一固定治具以及限位治具,并对放置于第一固定治具的放置槽中的耳机部件,进行与第一固定治具相对应的第一次加工处理;以及对经第一次加工处理后的耳机部件进行与限位治具相对应的第二次加工处理,一方面可以解放手工劳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入不同治具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工序错误或遗漏的现象发生,即解决了现阶段的耳机制造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工序错误或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承载底座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限位治具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具体实施例

请参考以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承载底座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加工治具的限位治具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耳机加工治具包括承载底座10、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限位治具30。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槽210,所述放置槽210用于放置耳机部件以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相对应的第一次加工处理;

所述限位治具30包括固定部310和至少一个限位部320,所述固定部31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0上,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伸向所述放置槽210对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以对经所述第一次加工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限位治具30相对应的第二次加工处理。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加工治具用于制造常规的线材耳机,其包括一段线材和与所述线材相连接的两个听筒(左右听筒)。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放置槽210,分别用于放置耳机的左右听筒的半成品即所述耳机部件,但是可以想到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来制造耳挂式蓝牙单体耳机,此时在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开设一个所述放置槽210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所述放置槽210的个数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以及所述固定部31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在这里,仅仅限定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所述固定部310分别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关系,下面以事例性质介绍两种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所述固定部310分别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属于这些思想范畴能实现同样功能的其他连接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第一种,在所述承载底座10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10,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安装孔110的位置和大小相互匹配,所述定位凸起可以插入所述安装孔110内,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上的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准所述承载底座10的所述安装孔110并插入其中,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安装;在拆除时,只需要用力将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的所述定位凸起从所述承载底座10的所述安装孔110中拔出,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拆卸。

第二种,在所述承载底座10内设置第一磁体,如N极磁铁;在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所述固定部310内设置第二磁体,如S极磁铁,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互吸引,即N极磁铁和S极磁铁的相互吸引力,实施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会进一步增加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以及,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0上,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伸向所述放置槽210对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下面以事例性质介绍两种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0上的连接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属于这些思想范畴能实现同样功能的其他连接方式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第一种,所述固定部310远离所述承载底座10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槽3101,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插入所述限位槽3101内,实施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固定部3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所述固定部310的顶部开设有所述限位槽3101,所述限位槽3101的形状与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的形状相匹配,通过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插入所述限位槽3101内,进而实施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固定部3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种,所述固定部310远离所述承载底座1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凸起3102,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3102相匹配的连接孔洞3203,所述连接凸起3102穿过所述连接孔洞3203实施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固定部3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在所述固定部310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凸起3102,所述连接凸起3102与所述限位部320上的所述连接孔洞3203形状相匹配,安装时仅需要将所述限位部320的所述连接孔洞3203对准所述连接凸起3102,并使所述连接凸起3102插入所述连接孔洞3203即可实现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固定部3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两种连接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会进一步增加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一端3201与所述固定部310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另外,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开设有与所述耳机部件形状相匹配的限位卡槽3204,用于对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在这里,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限位的作用,因此在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上开设有所述限位卡槽3204,其中,所述限位卡槽3204的形状与所述耳机部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限位卡槽3204用于伸向位于所述放置槽210内的所述耳机部件,并将所述耳机部件限位固定。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待加工的耳机部件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的所述放置槽210中;然后,将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连同所述耳机部件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接着,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第一次加工处理,这里的所述第一次加工处理包括通过自动点胶机进行打胶处理等,其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为相对应的,其对应关系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拿到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时便要想起要做打胶处理;再接着,将所述限位治具30安装于所述承载底座10上,所述限位治具30的所述限位部320的第二端3202伸向所述放置槽210,对打胶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实施限位;然后,对打胶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第二次加工处理,这里的所述第二次加工处理包括通过自动焊接机进行自动焊接处理等,其与所述限位治具30相对应的,其对应关系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拿到所述限位治具30时便要想起要做自动焊接处理。

进而,通过在承载底座上加设第一固定治具以及限位治具,并对放置于第一固定治具的放置槽中的耳机部件,进行与第一固定治具相对应的第一次加工处理;以及对经第一次加工处理后的耳机部件进行与限位治具相对应的第二次加工处理,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并结合一些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设备实现耳机加工,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放手工劳动力;另外,通过加入不同治具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工序错误或遗漏的现象发生,即解决了现阶段的耳机制造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工序错误或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的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加工治具,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固定治具40,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槽210对应的作业窗口410,以透过所述作业窗口410对经所述第二次加工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与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相对应的第三次加工处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所述限位部320以及所述放置槽210的个数相匹配。

在这里,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一般开设有两个所述放置槽210,用于放置耳机的左右听筒(耳机部件),那么势必会有两个所述限位部320用以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限位,而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用于限位后的耳机部件再次进行固定,因此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的个数要与所述限位部320相同,即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所述限位部320以及所述放置槽210的个数相匹配,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可以是单独分离的,也可以是相互连接的,如一体设计的。

具体地,再对所述耳机部件进行第二次加工处理后,这时一般会添加其他零件,然后通过将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上,实现对所述耳机部件的固定;另外,在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上开设有与所述放置槽210对应的作业窗口410,透过所述作业窗口410对经所述第二次加工处理后的所述耳机部件进行第三次加工处理,这里的所述第三次加工处理包括通过自动点胶机、固化机构等进行自动打胶以及固化处理等,其与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相对应的,其对应关系可以提示操作员在拿到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时便要想起要做自动打胶以及固化处理,可进一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工序错误或遗漏等不良现象发生。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加工治具还包括线材放置治具50,所述线材放置治具50可拆卸安装于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的所述承载底座10上,包括用于放置与所述耳机部件相连接的线材的放置仓510。

更近一步地,所述线材放置治具50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放置仓510其中一仓壁上的盖板520,所述盖板520用于遮蔽所述放置仓510。

具体地,在加工普通的线材耳机时,在对耳机的听筒加工时需要对线材进行收纳,因此在所述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的所述承载底座10上设置所述线材放置治具50,所述线材放置治具50为一仓体结构,具有所述放置仓510,所述放置仓510用于收纳与所述耳机部件想连接的线材,可以想到的是在所述放置仓510上开设有用于线材穿过的孔洞。另外,在所述放置仓510其中一仓壁上设置有所述盖板520,所述盖板520与所述放置仓510活动连接,可以遮蔽或者打开所述放置仓510。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所述线材放置治具50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治具40分别与所述承载底座10可拆卸安装,这里的可拆卸安装与所述第一固定治具20以及所述固定部310与所述承载底座10之间的可拆卸安装类似,可参考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