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845发布日期:2018-06-16 01:1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如手机、Pad、智能手表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其外观和功能也得到快速更新,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以手机为例,为迎合消费者需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手机设计均呈现大屏、轻薄等特点。虽然很好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大屏幕作为手机最脆弱的部分,其易碎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现有市面上常用的保护方案是在屏幕上贴膜,该保护膜包括钢化玻璃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碎屏的危险,但却是以牺牲清晰度为代价。故而,针对上述问题,需提出一种新的屏幕保护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旨在解决传统智能终端无法同时实现屏幕防摔及高清晰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包括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正面的显示屏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上的跌落保护装置,所述跌落保护装置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正面的第一弹性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的驱动系统,所述智能终端跌落时,所述驱动系统驱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出并凸出于所述显示屏,为所述智能终端的碰撞提供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的状态,并控制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弹出或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柔韧的条形或块状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被驱动弹出时形成拱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可伸缩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条形弹性片的两端连接或与块状弹性片的多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弹性片的两端或多端相对伸缩以使弹性片弹出或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气囊,所述驱动器用于对所述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与排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两侧;

或者,所述第一弹性件至少为四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正面的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跌落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智能终端背面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显示屏的两侧;

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设于所述机壳背面的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结构相同,所述机壳背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在机壳正面设有跌落保护装置,在智能终端从高处跌落或被甩出时,该跌落保护装置的第一弹性件在驱动系统的驱动下自动弹出并凸出于显示屏,先于显示屏着落于地面或其他硬性表面,进而防止显示屏受到过大冲击而破屏,有效避免了智能终端的跌落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机壳,20-显示屏,30-第一弹性件,40-控制系统,50-第二弹性件,60-第一凹槽,401-控制器,402-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查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包括机壳10、连接于机壳10正面的显示屏20以及设置于机壳10上的跌落保护装置,机壳10内设有各工作模块,该跌落保护装置用于防止智能终端在跌落到地面或其他硬性物体上时的磕碰或碎屏,该跌落保护装置至少包括设置于机壳10正面的第一弹性件30以及与第一弹性件30连接的驱动系统40,驱动系统40可以设置于智能终端的任意位置,例如机壳10内部或者机壳10表面,以能够实施其应有的功能且不影响智能终端的外观为参考。智能终端跌落时,驱动系统40驱动第一弹性件30弹出,第一弹性件30弹出时,其表面凸出于显示屏20,在智能终端跌落瞬间,由于该第一弹性件30凸出于显示屏20,进而先于显示屏20着落到地面或其他物体表面,为智能终端的硬性碰撞提供一定的缓冲,避免显示屏20直接接触硬性表面而碎屏。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跌落保护结构在机壳10正面设有跌落保护装置,在智能终端从高处跌落或被甩出时,该跌落保护装置的第一弹性件30在驱动系统40的驱动下自动弹出并凸出于显示屏20,先于显示屏20着落,进而防止显示屏20受到过大冲击而破屏,有效防止了智能终端因跌落而受损。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系统40主要包括控制器401和驱动器402,控制器401通常设置于机壳10内部,用于判断智能终端是否处于跌落的状态以及是否完成跌落,并在确定其跌落状态后控制驱动器402驱动第一弹性件30弹出,在确定其跌落完成后控制第一弹性件30收回。驱动器402通常位于机壳10上靠近第一弹性件30的位置,其直接与第一弹性件30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弹性件30的弹出和收回,其工作状态由控制器401实时控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401可以是单独设置且独立工作的模块,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401可以是集成于智能终端的主板上的模块,控制器401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加速度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智能终端的加速度,进而获取下降速度,还可以进一步获取下降位移,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下降速度(和下降位移)判断其状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驱动器402工作。通过驱动系统40控制第一弹性件30的弹出和收回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S101,通过控制器401检测智能终端的速度V,判断速度V是否大于速度上限V2,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此步骤;

步骤S102,通过控制器401控制驱动器402驱动第一弹性件30弹出;

步骤S103,通过控制器401检测智能终端的速度V,判断速度V是否小于速度下限V1,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此步骤;

步骤S104,通过控制器401控制驱动器402驱动第一弹性件30收回。

通过上述步骤S101~S104的循环执行,可以实时判断智能终端是否跌落,并在跌落时启动跌落保护装置对显示屏20进行保护,在跌落完成后将第一弹性件30收回。在步骤S101中,当速度V在V1与V2之间时,不启动跌落保护装置,此时智能终端有几种情况,如用户抓握其运动,或者从较低处跌落,或者从高处跌落但还未下降到较大距离,不会造成严重撞击,此时不需启动保护装置。在步骤S103中,当速度V在V1与V2之间时,说明跌落未完成,此时不宜收回第一弹性件30,进而能够充分的保护显示屏20。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控制器401的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加速度,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计算速度V,进行速度V与速度上限V2和速度下限V1的比较,通过驱动单元向驱动器402发出驱动信号。

进一步地,可以将速度V和位移X相结合判断智能终端的状态,当速度V达到速度上限V2以及位移X达到位移上限X2时,认为智能终端从较高处急速跌落,则开启跌落保护装置。因此,上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

第一步,通过控制器401检测智能终端的速度V,判断速度V是否大于速度上限V2,是则进行下一步,否则重复此步骤;

第二步,判断位移X是否大于位移上限X2,是则进行下一步(S102),否则重复此步骤。

在该方法中,当位移X未达到位移上限X2时,说明其跌落距离较小,不足以摔破显示屏20,可以不开启跌落保护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和图5,跌落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智能终端背面的第二弹性件50,该第二弹性件50也与驱动系统40连接,也即驱动系统40可以驱动机壳10上所有的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50优选和第一弹性件30的结构相同,便于设计。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50,可以进一步保护智能终端的背面,避免其受到较大的磕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其中一种为高强度高柔韧性的条状或块状的弹性片,条状弹性片被驱动弹出时形成拱形结构,块状弹性片弹出时形成球形结构,弹性片弹出时中间凸起,两端或周边固定于机壳10上。采用高强度高柔韧性的弹性片,目的在于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其折损或折断。采用条状或块状弹性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变形,保护效果好。相应地,驱动器402为可伸缩的继电器,继电器与条形弹性片的两端连接,或与块状弹性片多点(例如均分圆周的三点或四点)连接,继电器的伸缩带动弹性片的两端或周边相对伸缩,以使弹性片中部展开或回落,实现弹性片的弹出或收回。此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不易出现故障,可靠性好。

在其他实施中,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也可以为弹性气囊,驱动器402可以是能够对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与排气的器件。弹性气囊的形状也可是条状或块状。

上述第一弹性件30主要用于保护显示屏20,第二弹性件50主要用于保护机壳10背部,当然,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的变形亦能够防止智能终端受到较大撞击而导致内部工作模块的损坏,对智能终端整机也具有保护作用。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30至少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显示屏20的两侧。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3,第一弹性件30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显示屏20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7,第一弹性件30为四个,两两对称设置于显示屏20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9,第一弹性件30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机壳10正面的四角。

同理地,第二弹性件50也可以采用第一弹性件30的设置方式。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的结构相同且位置相对,即在机壳10的正面和背面的相同位置分别设置相同结构的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使其缓冲效果更好且更美观。另外,当第一弹性件30和第二弹性件50选择块状结构时,优选在机壳的每个边部设置至少两个,以达到充分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参考图1,在机壳10上设有第一凹槽60,用于容纳第一弹性件30,第一弹性件30收回时可以隐藏于第一凹槽60内,避免外露,保持智能终端的良好外观。

当第一弹性件30为条状时,第一凹槽60可以是平行于机壳10边部的直线槽,或者是在机壳10的顶角处开设的斜切槽,以适应上述第一弹性件30的结构和位置设计。当第一弹性件30为块状时,第一凹槽60也为块状。

同样地,如图当机壳10背面设有第二弹性件50时,可以在背面开设第二凹槽,用于容纳第二弹性件50,第二凹槽可以是平行于机壳10边部的直线槽,或者是在机壳10的顶角处开设的斜切槽,以适应上述第而二弹性件50的结构和位置设计。当第二弹性件50为块状时,第二凹槽也为块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